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统计数据
索引号 001008003004023/2023-235279
组配分类 统计数据 发布机构 瑞安市统计局
生成日期 2023-02-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前三季度瑞安规上服务业企业发展简析
发布日期: 2016- 10- 12 14: 14: 00 浏览次数: 来源: 普望科技
字体:[ ]

前三季度瑞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在复杂严峻的外部环境和宏观经济下行的巨大压力下,积极应对在转型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经营规模持续扩大,社会贡献不断增加。但区域发展不平衡,行业结构层次低,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等矛盾和问题仍较突出,保持服务业持续稳定发展仍然面临较大的困难与挑战。

一、规上服务业企业整体运行情况

前三季度,瑞安市8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资产总计达到30.6亿元,同比增长1.3%,企业规模略有扩大。实现营业收入14.2亿元,同比增长26.2%,上缴的营业税金及附加、税金、应交所得税、应交增值税合计7323万元,同比增长12.1 %。但营业收入的增长并没有带来效益的提高,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业等几个重点行业下行压力增大情况下,规上服务业企业经济效益出现明显下滑迹象,1-8月份实现营业利润1691万元,同比下降42.6%。

二、重点行业发展情况

2016年前三季度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分行业主要经济指标

单位:千元、%

指标名称

单位数

资产总计

营业收入

本年

增速

本年

增速

总计

88

3062755

1.3

1416661

26.2

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22

674018

6.2

387100

0.1

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3

376404

-0.8

112197

50.5

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17

959665

22.4

449018

75.5

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13

155271

7.5

87806

-15.7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14

182633

7.5

175330

38

 

(一)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发展形势放缓

前三季度瑞安市规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8710万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上半年下降5.4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为-4022万元,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从小行业来看,营业收入占比最高的道路运输业因客运部分近年来受航空、高铁运输业分流影响,下行趋势较为明显,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047万元,同比下降16%,降幅较上半年扩大10.9个百分点。邮政业在电商市场繁荣大背景下发展迅速,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6467万元,同比增长32.7%,有望成为行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商务服务业发展势头强劲

前三季度瑞安市规上商务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4902万元,同比增长75.5%。从分行业看,七大子行业,除法律服务基本与上年持平以外,其他六个行业均呈现增长的局面。其中企业管理服务、咨询与调查、人力资源服务、旅行社及相关服务、安全保护服务、其他商务服务业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3535万元、4785万元、1083.8万元、5006万元、9302万元、7913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27.4%、28.7%、40.7%、40.9%、18.9%、50.9%。

(三)文化、体育与娱乐业企稳

前三季度瑞安市文化、体育与娱乐业实现营业收入17533万元,同比增长38%,实现营业利润1436万元,同比增长101.2%。从分行业看,电影业成为促进整个行业“企稳”重要因素,前三季度全市5家规上电影院实现营业收入4699万元,同比增长18.1%,实现利润总额330万元,扭转同期亏损局面。

三、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从企业规模来看,普遍偏小,竞争力弱

根据2015年服务业年报数据显示,全市营业收入超亿元的服务业企业仅0家,比2014年减少1家;营业收入不足1000万元28家,占总体32.6%。各大行业普遍缺乏领军企业,缺乏形成规模化经营的服务连锁企业,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二)从企业亏损面来看,比例上升,形势不容乐观

受企业营业成本、费用上升影响,不少企业处于微利或者亏损经营状态。上半年全市88家规上服务业企业中亏损单位数23家,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家,亏损面达到26.1%。亏损现象有在行业中有蔓延趋势。

(三)从企业负担来看,职工薪酬快速增长,劳动力成本上升

近年来,瑞安市社会保障力度不断增强,企业参保人数持续增长,社保缴费基数逐步提高,在一定程度加重企业的负担。前三季度瑞安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应付职工薪酬4.1亿元,同比增长6.4%,应付福利费总额、各种保险及补贴7323万元,同比增长12.1%,从业人员平均人数2136人,同比下降3.9%。劳动力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达到40.6%。

(四)新兴服务业发展不足

  从行业结构分析,传统服务业比重高,新兴和现代服务业比重低,整体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技术含量较低的传统型消费服务业占主导地位,高附加值、技术知识密集型为主的专业技术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总量不大,发展相对滞后。

四、发展服务业建议

(一)创新管理机制,营造良好的服务业发展环境

大力发展服务业,需要深化各项改革,完善与优化服务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建议建立指导服务业发展的统一协调机制,要对服务业在用水、用电和用地上实行与制造业同等政策,对重点行业实施税收优惠,制订具体的优惠实施细则,让实惠落到实处。要设立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主要用于影响大、带动作用强、具有示范效应的服务业重点项目的贴息或补助,重点扶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现代物流、商务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等领域的重点项目建设。

(二)提升传统主导行业竞争力

  道路货物运输业作为规模以上服务业的主导行业,企业数和营业收入占比近三成,对规上服务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一是要从简单对物流企业的财政补贴转为加强物流的系统化和信息化投入,帮助企业减少货物的流通环节,节约费用,提高竞争力。二是要加强现代化的货物仓储体系和配送中心建设,实现仓储与运输的有机结合。三是要在金融、财政和税收政策上对重点骨干企业进行扶持,培育出行业龙头企业。

(三)促进服务业结构优化升级

紧紧抓住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契机,积极发展高效、低能环保的新兴服务业。新兴服务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先导,对优化经济结构、完善城市功能、增加财政收入、缓解就业压力起着不可代替的作用。要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建立公开透明、管理规范和行业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营造公开、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环境,同时加快引进和培养新兴服务业发展所需的各类人才,增强服务业企业的经营活力,促进服务业良性发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