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89/2016-176195 | ||
组配分类 | 政府预算 | 发布机构 | 市财政局 |
生成日期 | 2016-08-1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瑞安市2015年地方财政决算报告 |
一、2015年财政收支决算情况 2015年,全市财政工作在市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促发展、稳收支、惠民生、抓改革的各项措施,全面落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精神,较好完成了全年各项预算收支任务。 (一)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全年财政总收入94.63亿元,可比增长6.58%,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4.72亿元,完成预算的98.41%,可比增长7.80%;上划“中央四税”收入39.91亿元,完成预算的96.81%,可比增长4.95%。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按征收部门划分,国税部门组织收入12.9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47%,增长11.11%;地税部门组织收入35.01亿元,完成预算的100.07%,增长7.20%;财政部门组织收入6.80亿元,完成预算的87.48%,增长4.88%。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增值税10.20亿元,完成预算的99.52%,增长10.18%。其中:国内增值税9.07亿元,完成预算的99.27%,增长8.44%(其中免抵调增增值税2.78亿元,完成预算的126.14%,增长27.7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1.13亿元,成预算的101.59%,增长26.63%。 (2)营业税13.19亿元,完成预算的99.24%,增长6.27%; (3)企业所得税6.00亿元,完成预算的91.19%,下降2.72%,主要原因是实体经济仍处低位运行态势; (4)个人所得税2.45亿元,完成预算的94.18%,增长1.00%; (5)除四大主体税种外的其他各税共入库17.95亿元,完成预算的106.90%,增长13.60%; (6)非税收入4.94亿元,完成预算的80.95%,增长4.98%。 转移性收入77.57亿元。其中:税收返还收入5.57亿元,上级转移支付收入17.10亿元,债务转贷收入20.06亿元,动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3.85亿元,政府性基金调入资金3.65亿元,动用上年结转资金7.34亿元。 全市地方收入合计132.29亿元。 2.支出决算情况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73.40亿元,可比增长24.1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主要项目完成情况: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7.57亿元,增长22.98%,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对村级组织建设的补助力度,拨付2015年主要干部报酬和村级组织运转经费; (2)公共安全支出5.65亿元,增长21.77%,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改善消防设施,购置消防车辆及人员增资调整; (3)教育支出19.50亿元,增长8.53%; (4)科学技术支出2.21亿元,增长8.69%; (5)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17亿元,增长9.08%; (6)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61亿元,增长27.64%,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加大财政对社保风险基金、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及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补助; (7)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5.06亿元,增长33.00%,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加强医疗机构、基础公共卫生服务建设资金保障; (8)节能环保支出1.97亿元,增长246.47%,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五水共治等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投入较多,加大对全市污水处理厂及主管网、截污纳管工程建设及电镀行业污染整治的投入力度; (9)城乡社区支出3.52亿元,增长42.72%,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转拨塘下小城市培育省补资金、加大对土地整理的经费补助; (10)农林水支出9.36亿元,增长23.80%,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瑞安市飞云江治理一期工程进度加快、耕地垦造项目资金及下埠水闸建设经费投入; (11)交通运输支出5.96亿元,增长2.10%; (12)资源勘探信息等支出1.14亿元,增长49.31%,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加大财政对工业和信息化发展专项资金的补助; (13)商业服务业等支出1.96亿元,增长167.65%,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设立市级产业发展基金; (14)金融支出2424万元,增长228.46%,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对金融业发展的扶持力度,拨付小额贷款公司财政补贴资金; (15)国土海洋气象等支出1.15亿元,增长209.57%,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加大国有土地储备收购力度; (16)住房保障支出6183万元,增长1566.58%,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增拨南市区保障房建设及各项住房补贴资金。 转移性支出58.89亿元。其中:体制上解支出12.44亿元,出口退税专项上解支出2.00亿元,专项上解支出6800万元,债务还本支出17.06亿元,安排预算稳定调节基金21.17亿元,结转下年支出5.54亿元。 全市地方支出合计132.29亿元。 (二)政府性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1.收入决算情况 全年政府性基金收入80.84亿元,完成预算的105.45%。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71.33亿元,完成预算的104.84%。 转移性收入18.65亿元。其中:动用上年结余5.75亿元,上级补助收入1.52亿元,债务转贷收入8.51亿元,其他调入资金2.87亿元。 全市收入合计99.49亿元。 2.支出决算情况 全年政府性基金支出70.24亿元,完成预算的85.39%。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及对应专项债务收入安排的支出63.79亿元,完成预算的85.81%。 转移性支出29.25亿元。其中:债务还本支出7.01亿元,调出资金3.65亿元,年终结余18.59亿元。 全市支出合计99.49亿元。 (三)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439万元,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2000万元,上年结余828万元,收支相抵,结余267万元。 (四)社保基金收支决算情况 全年社保基金收入72.49亿元,完成预算的125.97%;社保基金支出55.23亿元,完成预算的115.01%;本年收支结余17.26亿元,年末滚存结余78.86亿元。其中: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入42.57亿元,支出28.3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收入1.37亿元,支出4305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收入9.54亿元,支出6.49亿元;工伤保险基金收入1.02亿元,支出9898万元;生育保险基金收入5000万元,支出3469万元。 二、2015年预算执行效果 2015年,市财政部门认真落实市十五届人大四次会议决议要求,狠抓生财、聚财、用财、管财,较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一)助推经济转型提质。优化财税扶持政策,设立初期规模为3亿元的政府产业基金(2015年到位资金1.2亿元),成立市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筛选出27个项目与上海等地基金运营公司对接,着力发挥财政资金“四辆拨千金”的作用;实施差别化城镇土地使用税政策,引导资源要素向优质企业流动;出台支持“机器换人”、商贸流通业发展、贸易回归等系列财税政策措施,技改最高补助比例从17%提至22%,有效激发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瑞安汽摩配“机器换人”成功列入省试点。加大扶企助企力度,全面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共为企业和社会减负9.11亿元,促进实体经济健康发展。 (二)财政收支平稳运行。面对财政增收乏力的不利因素,在公平税负、堵漏增收上下功夫,通过营业税辅导清理、土地增值税清算、司法拍卖涉税协作等措施,保持了税收收入的平稳增长;推进排污权交易试点,进一步拓展非税增收渠道。全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幅为7.8%,高于温州平均水平0.8个百分点。严控行政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全市“三公”经费支出比上年下降10.4%,其中公务接待费降幅达26.6%。加大结余资金清理力度,共盘活政府性基金结余5.08亿元,清理部门预算结余12.7亿元,促进闲置资金统筹使用。 (三)重点领域保障有力。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全年一般公共预算用于民生支出54.64亿元,占比达74.5%。其中医疗卫生、社保、农林水、节能环保、城乡社区、公共安全等增幅均超过20%。全力保障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财政直接安排、向上争取债券等方式,筹措落实资金共27.6亿元,重点支持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瑞安段、甬台温高速复线瑞安段、飞云江五桥、六桥、“五水共治”工程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积极推广运用PPP模式,确定第一批项目13个、进入实施阶段4个,其中“江南污水处理厂厂网一体化工程”列入省第二批PPP推荐项目,瑞安被确定为省示范县(市)。 (四)改革监管务实有效。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口径预算体系,完善专项资金管理清单并向社会公开,推进94个部门和镇街预算信息全面公开。加强政府债务管理,争取地方政府债券资金28.57亿元,年利率从8%左右降至约3.5%,节约成本近1个亿。开展专项资金监督检查和重点绩效评价,增强部门单位绩效意识。率温州之先开展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增值收益4790万元。强化政府采购监管,共组织政府采购14.27亿元,节约资金1.07亿元。加强政府投资项目“五算”审核,共审核项目429个,核减工程造价1.07亿元。 三、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改进措施 在市人大的指导和监督下,我市财政预算管理工作不断改进,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财源基础尚不稳固。实体经济仍处低位运行,“两链风险”影响还在持续,企业经营难、产品层次低、动力转换慢等问题不容忽视,新兴经济尚未形成对收入增长的有力支撑。二是财政保障难度加大。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增支需求很大,如保障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推进行政事业人员社保制度改革等,而能够盘活动用的存量资金在逐步减少,财政保障压力更加凸显。三是资金绩效有待提高。财政支出范围过宽、支出结构僵化、使用效益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部门单位“重分配、轻管理”、“重使用、轻绩效”的观念需要进一步转变。四是基层财政监管薄弱。乡镇财政体制不完善,资金管理制度不健全,财政工作力量不足等,影响了乡镇财政职能的发挥。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将认真按照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的决议精神,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逐步加以研究解决,确保圆满完成2016年预算收支任务。一要加强收支预算管理。着力涵养优质财源税源,依法加强税收征管,完善非税考评机制,确保财政收支稳健运行。加大向上争取政府债券力度,加快国有资产盘活步伐,继续推广PPP模式,全力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二要完善财政体制机制。建立健全预算管理制度,扩大三年滚动预算试编范围;深化专项资金管理改革,加大清理整合力度,提高资金整体效用。出台新一轮乡镇(街道)财政体制,激发乡镇(街道)理财积极性。三要加强财政绩效监督。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专项资金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加大事后监督检查和问题处置力度,促进资金规范合理使用。自觉接受人大、审计及社会的监督,着力打造“阳光财政”。 |
[附件下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