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岱街道白象村:经济薄弱村的“逆袭”之路 | ||||
|
||||
村"两委"研究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方案 踏上潘岱街道白象村这块土地,看到的是白象村群众建设美好家园的优美画卷;翻开村党支部民情日记,看到的是党支部带领村民致富的故事。 近年来,白象村把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立足实际、创新思路,成功从入不敷出的经济薄弱村华丽蜕变为现在的经济强村,走出一条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的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之路。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相比2016年收入翻了一番,与此同时,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2008年迎来发展契机 白象村位于潘岱街道东部,是潘岱街道的东大门。现有村民147户615人,区域面积800余亩,其中山林面积400余亩、耕地面积300亩。 现任白象村党支部书记董德尧说:“2008年,我担任村委会主任的时候,当时村集体没有收入,多数村民世代务农,经济形势不容乐观。”正是那年,温福铁路、瑞枫线公路建设穿村而过,征用返回工业用地指标45亩,白象村“两委”成员预感:脱贫致富的机会来了。 如何利用好这难得的用地指标,成为摆在村“两委”面前的重大课题。经过入户走访、听取党员群众意见及反复商议,最后经村民代表大会决议:返回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 有用地指标,但无建设资金,难题又再一次出现。白象村的做法是:创新性地借鉴BOT模式,采用村提供用地,用地企业出资建设厂房,建成后再由村集体收取租金的方式进行运作。村里先后建成投用云江电商产业园、七国洋工业园区,成功引进韵达快递瑞安公司、硕丰混凝土有限公司等2家实力企业,同时入驻20余家以电商、网购为主的中小企业,每年村集体经济增收200余万元。2018年,白象村将与瑞立集团合作,建设汽车零部件测试场地,该项目用地150亩,村集体收入将借此更上一层楼。 “随着不少企业的入驻,不少待业在家的村民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上班岗位,这一定程度上还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董德尧说。 近年来,白象村村民的日子越发宽裕,其中还有村民在本地兴办企业,由此慢慢形成零星的企业聚集群,占用集体土地约40亩,多年来,村里未对这些企业收取租金。2017年,经村“两委”提议,彻底摸清村级“三资”基本情况,明确产权归属,优化经营管理,挖掘增长潜力。通过统一管理办法,对近40亩的零星集体土地收取租金,做到租金收取不留死角、公平公正,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加近100万元。 水清岸绿村里更美了 “白象的水变清了,村内交通也便利了,我们的生活也越来越好了。”如今在白象村,这是多数村民一致的看法。 正在白象河畔散步的村民王先生自豪地告诉记者:“去年‘五水共治’号角吹响以来,白象河的面貌发生很大的变化,河道驳坎、河岸美化等治水举措美了环境,乐了群众。” 要想富,先修路。2010年起,由村“两委”带头,投资约80万元,全面修整村子里的道路,繁荣路、白象中路等村内主要道路相继建成,大大方便了村民的出行。 随着该村经济条件的提高,多数村民期盼着居住条件的改善。在白象村,多为2层砖木结构的房子,房子建成期限多达30年。2018年,白象村将启动旧村改造项目,向城市化迈进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