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目录 > 统计信息 > 统计公报
索引号 001008003004023/2021-200349
组配分类 统计公报 发布机构 市统计局信息公开
生成日期 2021-04-2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12年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发布日期: 2020- 04- 07 14: 37: 07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人民政府
字体:[ ]

2012年,在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缓慢、外需持续下降,国内需求不足且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宏观背景下,全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紧扣主题主线主旨,全市经济总体呈现缓中趋稳、平稳增长的态势,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改善,民生建设不断加强。但经济发展中的市场需求约束特别是外需持续低迷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一、综合

综合实力持续增强。据上级统计部门初步核算,2012年,全市生产总值559.3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下同)增长6.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8.68亿元,增长0.4%;第二产业增加值276.48亿元,增长5.9%;第三产业增加值264.16亿元,增长8.1%。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46088元,增长5.6%,按年平均汇率折合7301美元,首次超过7000美元。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三产比重有所提高。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由上年的3.4:50.5:46.1调整为3.3:49.4:47.2,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2.9%,外贸依存度为40.1%,其中出口依存度为33.7%。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占全部工业产值的比重为62.6%。

价格走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温州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2.3(上年为100),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七升一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5.7%,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上涨1.7%,居住类价格上涨1.5%,衣着类价格上涨0.5%,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涨2.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5%,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上涨0.4%,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下降0.5%。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3.3%,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2.3%。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稳定增长。2012年,全市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0.94亿元,扣除物价,实际比上年增长1.1%,其中农业产值13.22亿元,比上年增长1.2%;林业产值0.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6%;牧业产值5.59亿元,比上年增长6.7%;渔业产值11.33亿元,比上年下降2.0%。

粮食生产丰产丰收。全市粮食作物总产量14.28万吨,比上年增长2.9%;亩产445公斤,比上年增长3.7%。农作物播种面积呈现下降趋势,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总计3.7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9%。

产业经营水平进一步提升,特色基地快速发展。全年新建特色基地4900亩,新建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温州级标准化示范基地3个,新增蔬菜示范基地面积达1.58万亩,生猪标准化示范基地1个。建成粮油产业农技服务基地、农机化产业农技服务基地等18个农技服务基地。深入实施农业品牌战略,现有中国名牌农产品1个、浙江名牌农产品3个,浙江著名商标3个。全市已建立了3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18.33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总数达62只。

绿化造林深入开展。全市以平原绿化为载体,以增城市绿地、强公园建设、建森林通道、扩镇村绿化为重点,共完成造林绿化35000亩。其中:山地造林17626亩,林业特色基地4066亩,重点防护林510亩,生物防火林带99亩。

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2012年止全市共成功创建瑞安市级新村595个,省级整乡整镇整治项目6个,温州市级连片整治建设7处,创建温州市级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示范村)52个,省级重点培育示范中心村3个。据统计,2012年全市农户改厕1787户,消除露天粪坑1518个,新增公共厕所 100个;新增垃圾箱2308只,建造垃圾集中房152个,新增垃圾清运工具 243辆;新增绿化苗木 10.23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总体下行。2012年,是工业经济发展较为困难的一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46.19亿元,比上年增长3.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23.7%,拉动经济增长1.6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下降2.3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总产值1102.7亿元,比上年下降1.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690.5亿元,比上年下降3.0%。

结构继续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轻工业总产值240.40亿元,比上年下降1.9%;重工业总产值450.10亿元,比上年下降3.6%,重轻工业之比为1.87:1。三大主导行业产值422.76亿元,比上年下降3.1%,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1.2%。大型企业竞争优势凸显。全年我市大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值108.76亿元,比上年增长5.1%,增速高于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速8.1个百分点,大型企业增速高于小型企业增速9.7个百分点。

创新要素进一步聚集,创新能力逐步提高。2012年我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228.03亿元,比上年下降0.8%,高新技术产业占规上工业产值的比重为33.0%,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全年全市新产品产值108.05亿元,比上年增长6.7%,上拉规模以上工业增速0.96 个百分点,新产品产值率达15.7%。

工业经济效益不够乐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4.84亿元,比上年下降5.1%,增幅比上年降低了16.1个百分点;利税总额49.92亿元,利润总额29.68亿元,分别下降6.3%和7.1%。反映工业经济效益整体水平的综合指数得分为199.76分,比上年下降了0.92分。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有序进行。全年新增国家级技术中心1家,累计2家;新增企业研究院1家,累计达3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1家,累计19家。全市现拥有省级农业企业科技研发中心5家,温州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0家。

建筑业快速发展。初步统计,全年建筑业总产值56.16亿元,比上年增长20.4%。

四、固定资产投资和房地产业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运行。2012年我市扩大投资需求成效显现,固定资产投资运行呈现快速增长态势。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54.78亿元,比上年增长35.5%,其中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16.41亿元,比上年增长39.3%。工业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投资累计完成81.66亿元,比上年增长55.3%。其中,制造业投资68.96亿元,比上年增长54.6%,占工业性投资比重达到84.4%。基础设施投资增长平稳。1-12月全市限额以上基础设施投资累计完成6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0.8%。

全年重点工程投资61.54亿元。江南水厂迁建、滨海农房集聚工程等27个项目实现开工;续建项目进展顺利,瑞祥实验学校、飞云江大桥改建工程竣工投运,丁山三期完成造地4500亩并通过验收,客运中心站、滨海大道、瑞祥新区保障房、飞云江标准海堤、仙降段护岸完成主体工程,甬台温高速复线瑞安段、飞云江五桥完成栈桥平台建设。

房地产投资小幅增长。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影响,全市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全年房地产投资总额97.00亿元,比上年增长4.2%。商品房销售面积27.9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45.0%。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品市场繁荣活跃。2012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6.38亿元,比上年增长10.3%。其中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90.19亿元,比上年增长9.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6.20亿元,比上年增长13.2%。分行业来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205.10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住宿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6%。

全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91个,全年市场成交额153.1亿元。成交额超亿元的市场9个,其中超十亿元的市场3个。

旅游业较快增长。2012年我市旅游总收入43.60亿元,比上年增长18.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42.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8%。全年接待国内游客504.6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7.9%;接待入境旅游者5.64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1.2%。

六、对外经济

外贸进出口情况不容乐观。受国内外需求不足的影响,我市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速下降,出口小幅增长。2012年全市进出口总额35.5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0.4%,其中出口总额29.82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0%。进口总额5.69亿美元,比上年下降7.4%。2012年我市已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共874家,其中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141家,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59家。

2012年我市共与172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关系,对欧洲市场出口11.9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6%;对亚洲市场出口8.4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3.0%;对非洲市场出口3.11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5%;对北美洲市场出口2.97亿美元,比上年增长15.7%。

外资利用谋求实效。全年利用外资项目2个。合同利用外资6367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3927万美元。

外经合作有序推进。2012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8个,投资总额2006.5万美元,创历年我市中方境外投资总额新高,其中瑞安市中俄贸易有限公司在俄罗斯设立斯多葛正责任有限公司,中方投资总额达1200万美元,为我市历史上第一个单体境外投资额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5085万美元,比上年下降4.2%,营业额5182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7%。

七、 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迅猛发展。104国道塘下至汀田段完成桥梁桩基工程,104国道飞云江三桥北延伸工程基本完成北延伸线路基工程。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全面展开征地工作。2012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826.7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36公里,一级公路里程46.71公里。公路养护工程顺利推进。全年我市实施农村公路路面大中修44.37公里,重大隐患桥梁整治1座、一般隐患桥梁整治10座、隧道整治2座,临水临崖公路重大隐患整治18处。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城乡客运一体化网络不断完善。全市拥有营运客车945辆,客运班线169条,新开通市区至塘下、至火车站的城乡公交。全市公路通达率为100%,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0.11%,城乡客运一体化率为76.53%。

邮电通信业继续快速发展。2012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36亿元,比上年增长18.9%,电信业务收入17.41亿元,比上年增长6.4%。年末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40.83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165.39万户,已有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29.40万户。

电网运行状态良好。2012年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1121.6兆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59.99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1%,其中工业用电42.68亿千瓦时,比上年下降2.2%,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2.2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0.9%。

八、财政和金融业

财政收入小幅增长。全年财政总收入72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40.65亿元,比上年增长5.1% (若剔除新体制结算下划因素,我市财政总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分别增长1.3%和1.8%)。税收收入及占比有所回升。全年全市地方税收收入37.89亿元,比上年增长6.9%,税收收入占地方财政收入比重达到93.2%。结构更加优化,从主要增长点看,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四大主体税种实现收入25.29亿元,比上年增长8.9%,高出税收平均增幅2.0个百分点。财政支出更向民生方面倾斜。教育投入进一步加大,农林、社会保障更受重视,全年财政教育支出14.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3.91亿元,比上年增长8.3%;农林水事务支出5.64亿元,比上年增长5.9%。

金融信贷状况趋向好转,存款有所下降。12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07.47亿元,比上年增长10.3%,从贷款的投放来看,短期贷款增长较快。12月末短期贷款余额达766.79亿元,比上年增长9.3%,其中单位经营贷款比上年增长21.1%。全市中长期贷款余额127.18亿元,比上年增长8.3%,新增中长期贷款9.78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转减为增,比上年多增28.49亿元。12月末,全市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27.49亿元,比上年下降1.2%。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稳步发展。以巩固普及十五年教育和实施“高标准、高质量”义务教育为目标,走教育强市之路。全市拥有小学99所,在校学生10.21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0%;初中54所,在校学生3.79万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有普通高中16所,在校生1.84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0.89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为97.1%;全国高校统考上线率和录取率分别达到81.8%和82.0%。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幼儿园314所,在园幼儿5.8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97人。民办教育健康发展,已批办的民办教育机构达343个。教育创强创示范学校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省级以上示范学校15所,市级示范学校30所,市级素质教育示范学校6所,市级现代化学校12所,省级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9所,省级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62所。

全市98.2%的初中和100%的小学仪器设备达到省教育装备Ⅱ类以上标准。全年中小学信息化投入经费3517万元,新增多媒体设备604套。全年新建中小学校舍9.11万平方米,排除危房2.64万平方米,改造破旧房2.28万平方米。

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2012年, 我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8家,累计106家。全年专利申请授权量2665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106件。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年共签订各类技术合同2项,技术交易额65万元。

品牌战略获得丰收。2012年,全市新增浙江名牌产品4个、温州名牌产品30个、瑞安名牌产品28个,累计已获得浙江名牌产品44个、温州名牌产品96个和瑞安名牌产品131个,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创建梯队,品牌的年增量和总量均位居温州市前列。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欣欣向荣。全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继续进行。文化设施布点规划和中国南戏城前期研究工作全面推进;瑞安文化园区建设项目已进入项目设计阶段;博物馆续建工程继续推进。文艺精品创作得到加强。文艺创作作品获国家级奖项3项,省级奖项29项,温州市级12项。图书服务功能进一步延伸,市图书馆硬件设施达国家一级馆标准,全年新增藏书6.4万册(件),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43万册(件);接待读者112万人次,流通150万册次。新建图书流通服务站9个,累计达到45个,每季送书下乡2000余册。采取“1+X”模式,总共建成农家书屋工程258个。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有序开展。新增瑞安市文物保护单位25处,累计达88处。新增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项、瑞安市级非遗项目6个、代表性传承人19名。

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733个,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2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074人,其中医生3061人;医疗床位3439张,其中医院3088张,社区服务中心297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2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81.05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47个。妇幼保健服务工作不断加强。2012年,全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6.02%,孕产妇死亡率为8.16/10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7.07%,婴儿死亡率为2.1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3.26‰。

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普及,全年体育人口达46.02万人,占总人口的37.8%。《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率为94.6%。全年我市在省、温州市级运动会上获得奖牌数398枚,其中金牌145枚,银牌139枚,铜牌125枚。培养等级运动员12名、等级裁判员26名。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2012年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市政园林基础设施。全年市区供水4501.45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99.8%,管网抢修及时率和质量合格率100%;累计修建市政道路1.02万平方米,疏通、清污、养护排水管道1.43万米。全年收集处理生活污水2804万吨,完成COD减排4714.5吨,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率达到83.05%。全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新增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2.45平方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7.83%,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3.32%。

节能降耗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2012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3787.2万元。年末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17.4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5.32平方公里。飞云江上下游水质符合功能区要求,水质达标率在全省八大水系中继续保持前列;瑞平塘河3个监测断面中2个符合功能区要求;温瑞塘河水体高锰酸盐指数下降22.3%、总磷下降5%,水质整体呈现改善趋势。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60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98.3%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增长控制有效。据公安局人口年报统计,2012年末全市总户数31.96万户,户籍口径总人口121.6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2.94万人,男性62.37万人,女性59.23万人,分别占总人口的51.3%和48.7%。全年出生1.70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3.97‰;死亡1.46万人,人口死亡率为12.0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93‰。

居民生活稳步提高。根据抽样调查,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988元,比上年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987元,比上年增长11.0%。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6920元,比上年下降0.7%;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038元,比上年增长4.2%。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为42.2%和44.35%。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共支付5.94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2.35亿元。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0.91万人,比上年增加3.83万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人数为29.12万人,增加1.72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4.01万人,增加1.41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5.05万人,增加1.69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3.54万人,增加1.26万人。参加生活保障和生活补助制度的被征地农民5.94万人,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推广到403个征地村。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人数28.5万人,增加1.16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我市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3873.25万元。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拥有床位14801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均为100%,实现了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6270个。

 

注:本公报所列2012年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测算。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