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23/2020-222300 | ||
组配分类 | 统计公报 | 发布机构 | 市统计局信息公开 |
生成日期 | 2020-04-0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13年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2013年,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的新变化,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中央、省和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积极实施“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惠民生”等各项工作部署,克服当前经济运行中的各种不利因素,全力推进振兴实体经济的各项政策措施,全市经济总体呈现企稳回升、稳中向好的态势,经济发展质量继续改善,民生建设不断加强。但经济发展中的市场需求约束特别是外需持续低迷等问题比较突出,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等问题仍然值得关注。 一、综合 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据测算,全市全年地区生产总值635.95亿元,比上年增长9.5%,增幅高于温州市平均水平1.8个百分点。第一产业增加值19.11亿元,比上年下降1.9%,第二产业增加值319.53亿元,比上年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297.31亿元,比上年增长9.4%。按户籍人口计算,全市人均生产总值52152元(按2013年人民币对美元平均汇率6.1932折算),折合8421美元,比上年增长8.9%。 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优势产业继续发展;工业经济较快增长,骨干企业拉动作用明显;第三产业增长稳健,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国民经济三次产业的比重由上年同期的3.4:49.4:47.2调整到3.0:50.2:46.8。 价格走势平稳。居民消费价格小幅上涨,温州市全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为101.9(上年为100),八大类商品和服务价格“六升二降”,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3.4%,居住类价格上涨0.7%,衣着类价格上涨6.4%,家庭设备及用品价格上涨1.9%,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价格上涨1.3%,娱乐教育文化用品类价格上涨0.6%,交通和通讯类价格下降0.3%,烟酒及用品类价格下降0.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指数下降2.4%。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2013年,全市农业总产值31.63亿元,扣除物价因素同比下降1.6%。其中种植业产值12.15亿元,同比下降8.4%;林业产值0.34亿元,同比下降1.0%;牧业产值6.04亿元,同比增长5.0%;渔业产值12.56亿元,同比增长2.4%。 农业生产形势基本稳定。夏季连续高温干旱和“菲特”台风洪涝灾害对晚稻种植生长影响较大。粮食播种面积2.13万公顷,比上年下降0.3%,粮食总产量11.92万吨,下降16.5%。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发展较好,产量为0.40万吨,比上年增长4.5%。全年生猪出栏 22.73万头,比上年增长 9.4 %,家禽出栏163.31万只,比上年下降25.2 %;全年水产品产量8.46万吨,比上年下降1.3%;肉类总产量2.15万吨,下降6.7%。 生态农业不断推进。全市已建立了37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面积22.8万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总数达61只。 平原绿化全面开展。全市紧紧围绕建设宜居宜创业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目标,坚持生态优先、以人为本,大力开展平原绿化工作,全市共投入绿化资金15.8亿元,已完成造林8.93万亩。 新农村建设亮点纷呈。2013年全市财政对农林水事务投入6.16亿元,比上年增长9.3%。积极实施“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据统计,2013年全市农户改厕1087户,新增公共厕所72个;新增垃圾箱(房)1575只,新增垃圾清运工具145 辆;新增绿化苗木7.03万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工业经济缓中有升。2013年全市工业增加值280.55亿元,比上年增长10.6%,对GDP增长的贡献率52.0%,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全市工业总产值1218.3亿元,比上年增长8.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761.94亿元,比上年增长7.7%。 结构继续调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轻工业总产值252.00亿元,比上年增长6.7%;重工业总产值509.94亿元,比上年增长8.2%。三大主导行业产值491.43亿元,比上年增长8.8%,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64.5%。大中型企业竞争优势凸显。全年我市大中型企业累计实现产值345.4亿元,同比增长10.5%,快于小型企业增长5个百分点。 创新要素进一步聚集,创新能力逐步提高。1-12月我市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181.49亿元,比上年增长62.8%,新产品产值率为23.8%,比上年提高8.2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行业增加值增速提高。截至12月底,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和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1.3%和9.6%,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 工业经济效益有所提升。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722.97亿元,比上年增长6.3%,增幅比上年上升了11.4个百分点;利税总额56.44亿元,利润总额33.94亿元,分别增长10.5%和11.9%。 建筑业较快发展。2013年我市建筑业产值71.4亿元,比上年增长27.1%。 四、固定资产投资 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回落。2013年全市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资额371.75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增幅比上年回落21.8个百分点。从固定资产投资的结构来看,工业性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快速增长。全市完成工业性投资110.11亿元,比上年增长34.8%,其中工业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72.5%。基础设施完成投资82.84亿元,比上年增长32.9%。服务业投资总额255.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7%。 2013年完成本级重点工程投资88.2亿元,同比增长43.4%。江南新区建材装饰城、万松东路安置房建设工程、高速出口改造工程、塘下中心路延伸工程等13个项目开工建设;滨海大道瑞安北段、瑞祥三期、妇幼保健院等7个项目建成投用;人才公寓、防洪三期等7个项目主体完工。 房地产投资平稳增长。全年完成投资106.94亿元,同比增长10.2%。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37.6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4.9%。 五、国内贸易和旅游业 消费需求平稳增长。全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61.04亿元,比上年增长11.4%,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0.11亿元,比上年增长7.3%。全年消费品需求结构出现了趋势性变化,对服装、医药、家用电器类等商品保持较快增长,而化妆品、珠宝类等需求弹性较强的商品出现了下降态势。从地区分布看,城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分别增长11.0%和12.7%,城市增长快于农村的局面有所转变。 旅游市场火热。2013年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70.9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接待旅游总人数627.95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国内旅游者620.89万人次,比上年增长23.0% 六、对外经济 进出口贸易小幅增长。2013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37.43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4%,其中出口总额32.2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1%;进口5.16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3%。至年末,我市已开展进出口业务的企业共1133家,其中出口超500万美元的企业161家,出口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69家。2013年12月份止,我市共与174个国家(地区)开展贸易关系,对欧洲市场出口13.6亿美元,占总额的42.2%,对亚洲市场出口8.92亿美元,占总额的27.6%。 外资利用谋求实效。全年利用外资项目3个。合同利用外资3240万美元,实际到位外资2810万美元。 外经合作有序推进。2013年新批境外投资项目10个,投资总额2153万美元,境外机构带动国内商品出口5864.64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3%,营业额6876.6万美元,比上年增长32.7%。 七、 交通运输、邮电和电力 交通建设持续发展。2013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1849.99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15.36公里,一级公路里程80.68公里。营运能力不断增强。全市拥有营运客车956辆,客运班线240条。全市公路通达率为96.2%,客运班车通村率达91.43%。 邮电通信业平稳发展。2013年全市邮政业务收入1.1亿元,比上年增长6.3%,电信业务收入17.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年末全市城乡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7.18万户,比上年减少8.9%;移动电话用户达172.46万户,比上年增长4.3%;已有国际互联网宽带用户34.35万户,比上年增长16.8%。 电力供需矛盾有所缓解。2013年全市电力系统最高负荷1216兆瓦。全年全社会用电量62.6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4.4%,其中工业用电43.93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2.9%,城乡居民生活用电13.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8.0%。 八、财政、金融和保险业 财政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全市财政总收入78.63亿元,比上年增长9.2%,完成年度预算的101.74%。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4.74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税收收入40.88亿元,比上年增长7.9%,企业所得税收入5.15亿元,比上年下降2.8%,营业税收入11.72亿元,比上年增长6.0%。全年公共财政预算支出50.68亿元,比上年增长8.7%。公共财政预算支出对民生支持力度继续加大。其中,教育支出15.52亿元,比上年增长9.0%;医疗卫生支出3.02亿元,比上年增长33.5%。 金融运行平稳有序。全市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941.93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1.6%,新增存款14.33亿元,同比多增25.24亿元。个人储蓄存款余额548.22亿元,比上年增长8.1%,新增40.86亿元,同比少增5.64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949.37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4.6%,其中短期贷款774.15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0.96%,中长期贷款163.10亿元,比上年年末增长28.3%。 保险业健康发展。年末全市各类保险公司保费收入19.77亿元,比上年增长12.6%。其中,财险保费收入9.25亿元,增长11.6%;人身险保费收入10.52亿元,增长13.5%。支付各类赔款及给付8.39亿元,其中财险赔付6.96亿元,赔付率为75.2%,人身险赔付1.43亿元,比上年增长9.7%。 九、教育和科学技术 教育事业健康发展。以巩固普及十五年教育和实施“高标准、高质量”义务教育为目标,走教育强市之路。高标准实施义务教育。全市现有小学85所,在校学生10.21万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初中54所,在校学生3.91万人,初中适龄少年入学率达到100%。高中段教育协调发展。全市有普通高中14所,在校生1.78万人;中等职业学校6所,在校生0.83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段各类学校比例为98.11%。学前教育、特殊教育进一步加强。全市拥有幼儿园305所,在园幼儿5.40万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368人。 科技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全年专利申请受理量7125项,专利申请授权量4934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数99件。技术市场较为活跃。全年有登记记录的签订的各类技术合同48项,技术交易额5087万元。 企业研发中心建设有序进行。2013年我市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16家,累计112家;新增省级企业研究院1家,累计4家。全年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家,温州市企业研发中心9家。全市现累计拥有省级企业科技研发中心21家,温州市企业技术研发中心39家。 品牌战略取得新成绩。2013年,全市新增浙江名牌产品3个、温州名牌产品13个、瑞安名牌产品22个,累计已获得浙江名牌产品38个、温州名牌产品100个和瑞安名牌产品108个,形成了良好的品牌创建梯队,品牌的年增量和总量均位居温州市前列。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 文化事业精彩纷呈。市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取得进展。瑞安博物馆完成了续建工程并投入使用,硬件设施达到全省一流水平。市图书馆全年新增藏书5.9万册(件),公共图书馆藏书达到49万册(件);接待读者135多万人次,流通112万册次。全市电影放映单位5个,全年电影放映5.31万场次,观众98.94万人次。文艺精品创作得到加强。2013年文艺作品共取得87个奖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项,浙江省级38项,温州市级46项。文物保护和非遗保护工作卓有成效。新增观音寺石塔和八卦桥2处国保单位,完成5个民办博物馆开馆。积极挖掘非遗项目,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2个、市级11个。新增省级非遗保护基地1个、市级2个,省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5人。 医疗设施不断完善,卫生事业稳步推进。全市拥有医疗卫生机构811个,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5家。年末全市共有卫生技术人员7615人,其中医生3257人;医疗床位3850张,其中医院3483张,社区服务中心355张。新型城乡合作医疗制度进一步健全,基本医疗保障水平不断提高,2013年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79.23万人。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快,全市已建立社区卫生服务站(含分院)66个。妇幼保健服务工作不断加强。2013年,全市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率达95.91%,孕产妇死亡率为8.6/10万,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为96.15%,婴儿死亡率为2.52‰,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为4.08‰。 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群众体育活动不断普及,全年体育人口达51.6万人,占总人口的42.2%。全市《国家体质测定标准》合格率为95.2%。在省、市级运动会上获得奖牌数484枚,其中金牌219枚,银牌161枚,铜牌154枚。培养等级运动员17名、等级裁判员151名。 十一、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以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优化人居环境为目标,进一步完善市政园林基础设施。2013年全年市区供水5106.68万吨,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100%,管网抢修及时率和质量合格率100%。累计修建市政道路2万平方米,疏通、清污、养护排水管道4.1万米。市污水处理厂收集污水量稳定在每日7.48万吨,共收集处理生活污水2640.93万吨,完成COD减排5208.97吨,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8%。市区建成区新增绿地面积14公顷,合计绿地面积达到767公顷,绿地率达到33.94%,绿化覆盖率达到38.5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1.78平方米。 节能降耗和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取得新进展。2013年全市环境污染治理项目完成投资额7.79亿元。年末全市拥有环境监测站1个。全市烟尘控制区面积17.44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面积15.32平方公里。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良好以上级别的天数达到342天,占全年有效监测天数的95.8%。 十二、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规模有序扩大。据公安部门统计,按照户籍口径,2013年末全市人口为122.28万人,人口出生率11.6‰,死亡率5.3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6.27‰。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2013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302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7553元,比上年分别增长8.5%和9.8%。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7390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2720元。2013年城镇、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为43.1%和45.2%。年末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548.22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 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全市共支付6.43万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18.07亿元。年末城镇参加基本养老保险人数达到45.15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为15.13万人,增加1.12万人;参加工伤保险人数为36.18万人,增加1.13万人;参加生育保险人数为14.75万人,增加1.21万人。全市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109.95万人,其中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为30.72万人。 社会福利事业稳步推进。我市全年最低生活保障资金支出5011.7万元。年末全市各类收养性社会福利单位136个,拥有床位15550张。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集中供养率均为100%,实现了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城镇建立各种社区服务设施2826个。
注:①本公报所列2013年数据均为年度初步统计数。 ②公报中地区生产总值和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价计算,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 ③人均生产总值按户籍人口测算。 ④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指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