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组配分类 发布机构
生成日期 2022-09-15 公开方式
关于加快推进机械装备产业平台建设的建议
发布日期: 2021- 12- 23 09: 46: 00 浏览次数: 来源: 南滨街道
字体:[ ]

我市机械行业有着一百多年历史,早在1916年,李毓蒙先生发明铁木结构脚踏弹棉机,并于同年在东山创办浙南首家絮棉机器厂,为我市机械工业之始。经过多年发展,机械装备已成为我市重要的主导产业之一,我市也成为全国印刷包装机械三大基地之一,2005年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授予“中国包装机械城”称号;2018年又被授予“机械工业引领高质量创新发展产业集聚区”称号。

一、存在问题

(一)资源要素保障不足缺乏专业化的产业园区。机械装备一直以来就是我市主导产业之一,但近年来始终未能得到足够重视,在资源要素配置方面也没有给予充分保障,导致行业整体规模难以扩张。我市没有制定出台适合机械装备产业发展的培育计划和扶持政策,基本上任其自行发展,没有妥善帮助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用地等瓶颈问题,与其他主导产业相比较,机械装备行业供地较少,企业分布较分散,至今没有形成产业较集中的机械装备工业园区,部分企业如名瑞包装、力诺流体等厂房分散于两地,不利于企业管理与组织生产。同时,模具制造、零件定制等产业链重要配套链条还较薄弱,加工能力受场地、技术等限制,部分模具制造、零件热处理等工序还要依赖宁波、余姚等地外协加工。

 

(二)企业外迁问题比较明显。近十几年来,由于在我市发展受限,相当一部分高成长型优质企业因要素保障问题选择整体外迁,部分企业外迁后在当地发展迅速,导致企业外迁的羊群效应越来越明显。虽然企业外迁是市场行为,但不少高成长型优质企业外流,直接减损了我市机械装备行业发展后劲,甚至对产业链条的完整性造成影响。

(三)龙头企业数量偏少。我市共有机械制造企业120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仅119家、超亿元企业仅22家,规上企业中还有近半数年产值在5000万元以下,如不计入已形成规模的泵阀类企业,其余企业年产值最高的也只有3亿元左右,各细分领域都尚未形成具有足够影响力和号召力、产值超5亿元乃至10亿元的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明显不足。近年来产值、纳税排名靠前的企业基本都是一些老面孔,很少有新的领军企业成长起来。近三年,我市制造业税收占全口径税收比重逐年下降。

二、意见建议

要集中力量加快推进机械装备产业平台建设,将有限的资源向优质企业、优质项目倾斜,促进我市机械装备行业高质量发展,重振行业传统优势。

(一)大力推进产业平台建设。加大土地要素供给力度,优先保障产业平台建设需要的工业用地,积极谋划申报省市县长“152”工程与省重大产业项目,全力争取上级建设用地奖励指标。加快推进已申报成功省重大产业项目江南新区机械装备产业园,力争上半年开工建设,统筹推进万东产业园、卓岙机械制造基地等园区建设。以产业园为依托妥善解决高成长型企业不断流失问题,使高成长企业能够安心留在瑞安发展。

(二)精准筛选入园企业。科学制定企业入园标准,既要以规上产值、亩均税收等指标作为前提条件,也要从发展意愿、核心技术、市场前景、管理团队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精准筛选出真正具有发展潜力的优质企业入园发展。另一方面,要加强入园合同管理约束,对入园企业的开竣工时间、投资强度、亩均税收等指标进行严格约定,强化合同的刚性执行。

(三)切实完善配套服务。同步推进园区道路、供电、供水、排污和数字化管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园区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安排、模具制造、零部件加工等产业链重要配套企业,方便入园企业就近配套。积极引进外地先进模具制造、零部件加工等产业链重要配套企业,加快建设模具、零部件专业小微园,带动模具制造、零部件加工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推动机械装备和相关产业更快更好发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