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56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
范聪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打造江南片国家级众创孵化园区的建议》(人大建议561号)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营造充满生机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着力打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环境,逐步完善全市众创孵化体系建设。目前在江南片拥有浙江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瑞安市科技企业孵化器,成立于2009年,位于飞云街道民心路699号,总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现有入驻企业12家,启迪科技、久恒光电及易正智能等多家企业已成功毕业,实现“单飞”。 为提升孵化器能级,今年以来我们多次开展摸底调查,针对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组合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创业要素,提供多元化、全生命周期的双创服务。下步,为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科技创业发展环境,孵育创新性强、成长性高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群体,打造国家级众创孵化园区,助推瑞安产业转型升级,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政策引导,完善扶持机制 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建设的模式,强化科技创新政策的完善与落实。一是完善政策体系,注重规划引导。积极谋划制定各项科技补助政策,加快科技信用体系建设,对现有政策宣传推广,在科技园区、众创空间、孵化器中开展面向科技型初创企业的重点政策解读。二是完善扶持机制,注重资金投入。出台《瑞安市天使投资基金管理办法》,天使基金总规模5000万元,单个项目投资最高500万元,用于投资科技初创企业,扶持企业发展。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或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促进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换,力争全年新增天使投资项目7个以上。贯彻执行《瑞安市科技创新种子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不断完善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加速器功能。 二、提升载体功能,升级孵化平台 联合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行业商会协会学会、头部企业、专业服务机构等社会组织,对孵化园区的进行全面提质升级。一是优化基础运营服务,打造优质办公环境。2021年全面投入实施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提质增效计划,全力推进瑞安市孵化器(众创空间)的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争取打造创建国家级孵化器。孵化器内部改造提升计划于9月启动,届时划分孵化二楼1000平米为众创空间,进一步优化众创空间布局。提供基础办公条件和物业服务,同时提供会议室、项目路演大厅、文印服务、开放食堂等配套公共服务场地。二是改善硬件设施,打造良好生态环境。2021年计划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园区的外立面、园区道路、展示厅、绿化及停车场等设施进行改造提升,改变孵化器园区陈旧的现状,提升孵化器整体形象,展现园区崭新面貌,营造科技创新氛围。三是聚焦主体培育,打造专业化孵化器。紧紧围绕全市产业总体布局,重点聚焦汽车新材料、智能制造等产业,鼓励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围绕一个特色产业,建设一个产业园区,成立一个专门服务机构。根据入驻企业经营现状,找准短板、补齐短板,形成良好的园区生态循环,打造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园区。 三、搭建双创平台,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第一资源”,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是海纳百川,吸引人才,立足高质量发展实际,积极构建人才体制机制和政策优势,引导创新资源向科技型中小企业聚集。一是发挥校地合作平台的引领作用。鼓励以校地合作、校企合作的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助力企业转型升级,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才、技术、项目、成果等方面的优势,瞄准制约瑞安经济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与“卡脖子”技术,如瑞安科技企业孵化器借力北航浙江新能源汽车研究院优化研发服务功能。二是发挥科技中介服务的支撑作用。建立专人专项服务、定期问诊和巡访服务体系,形成创业导师工作机制,指导专人跟踪在孵项目和在孵企业;开展各类项目培训,邀请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孵化器内入驻企业项目进行评估诊断,探索强有效的监管模式。为满足毕业条件的在孵企业及时办理毕业登记,对接阁巷科技企业加速器和东新科创园,帮助毕业企业落实发展空间,延伸创业孵化服务。三是发挥双创平台生态的带动作用。相关单位共同组织举办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瑞安云江科创大会、项目推介会等活动,以赛引才,吸引全国各地优秀人才团队、优质项目走进瑞安,并在瑞安生根开花结果。与此同时,进一步完善人才生活补助、落户安家、购房补贴、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保人才不仅能引得进来,更能留得住。全年力争招引创新创业团队至孵化器20个,成功毕业企业2家,引育各类高技能人才10位,聚才汇力,为创建国家级孵化器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最后,感谢您对科技工作的支持!恳盼您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更多的意见和建议。 (联系人:陈兆荣;联系电话:13806858760,市府网638760) 瑞安市科学技术局 2021年7月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