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瑞安 > 街镇动态
玉海:一条“老街”带来共同富裕“新生活”
发布日期: 2021- 12- 30 10: 09: 11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日报 字体:[ ]


玉海街道党工委书记 曾海英

忠义街 (孙凛/摄)


大沙堤 (孙凛/摄)

一条老街,汇聚了多座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和优秀民居,浓缩了瑞安千百年的文化历史;一条老街,带给市民一站式非遗体验,也带给都市青年一处网红打卡之地;一条老街,以文化历史为基底,引入多元产品业态,让周边居民物质精神“双丰收”……

这条老街,就是位于玉海街道的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自2017年该街区启动改造提升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玉海街道联合有关部门重塑街区传统建筑风貌,探索街区经营模式,推动街区文化经济发展。不久前,该街区荣获第二批“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称号。

未来,这条“老街”将以打造未来社区新样板、共同富裕先行区为目标,给市民带来“物质+精神”共同富裕“新生活”。

有“非遗”有“网红”

老街“多元业态”人气爆棚

今年国庆节,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开放青春业态,其中还包含了18个可开放体验类文化项目。据不完全统计,国庆长假期间街区人流量达21.3万人次。

“做一盏皮纸心灯,从古法造纸开始到成品,大概花费1小时左右时间,市民体验之后,可以带它们回家,大家很是喜欢。开街那段时间,每日前来制作心灯的客人可达百人以上,现在我们以承接一些团队服务为主。”“瓯说”非遗项目体验店是该街区一个体验类文化项目,店长胡燕告诉记者,他们在温州公园路也有一家店铺,选择在这里开店,不仅有利于团队的发展,也是团队文化体系的延伸。

毗邻“瓯说”的仙降概念馆,展示了仙降街道生产的驰名箱包、休闲鞋。“提起‘仙降鞋’‘仙降箱包’不少市民都知道,但是对它们了解并不深入。自店铺开业以来,每到节假日、周末,不少家长都会带孩子前来买鞋、体验,店铺效益不错。”馆长黎宇俊介绍,在忠义街开设仙降概念店,相当于开设了对外展示仙降街道两大支柱产业的重要窗口,仙降街道知名箱包、胶鞋企业新产品会在此发布、展示,通过展馆内人员的介绍和解说,不仅可以讲好仙降产业故事,还可以实现镇街合作共赢,推动企业跨越式发展。

据悉,为推动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文化和经济双赢,该街区结合原有的文化特色,通过微改造、微提升,以“非遗”为基底,引入“网红”经济,以老街底蕴带动“青春业态”,创新数字化技术等多种手段,引入行业博物馆、镇街特色行业展销馆、传统小吃、传统非遗、手工类店铺、网红复古体验店等多元产品业态入驻街区。目前,该街区的意向签约商铺达700余家。

“来忠义街玩一场‘剧本杀’。”如今,为丰富街区文化维度,街区运营团队在常驻产品业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时节举办不同的活动,除了常规的表演类活动外,还会开展“剧本杀”这类打卡、沉浸式体验活动,串联街区不同业态。“以不同活动为载体,吸引不同年龄层的人来忠义街游玩,既提高了忠义街的知名度,也让‘流量’带动了经济增长。”街区运营项目负责人陈怡如告诉记者。

有“底蕴”有“更新”

老街“精神共富”浸润人心

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占地面积约8公顷,是瑞安“置县之源、文兴之地”,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街区有玉海楼、利济医学堂、心兰书社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和林庆云故居等10多座优秀民居,是文化的聚集地。因为文化二字,让该街区成为当前瑞安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

市民周先生在公园路居住了20多年,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后,日子过得更舒心了。“和之前相比,环境大大改善了,但不变的是这条街的文化内涵。”他说,他的孙辈在街区出生、长大,闲暇时会经常去玉海楼、利济医学堂逛逛,优秀的传统文化滋养了他们,让他们精神富足。

据悉,为加快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构建起以文化力量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新格局,为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注入精神力量。该街区主街沿街布局的各级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承载了历史兴衰和沧桑变化,市民可在街景上感受历史穿梭。而由忠义街延伸出的大沙堤、小沙巷、道院前街等街巷整体再现了晚清、民国古建筑风貌,其中大沙堤采用历史文化和市井商贸并存的方式,留屋也留人,延续生活氛围,烟火味十足;小沙巷宅院深深、比户书声;道院前街则是东西横巷、寻常巷陌,均因地制宜保护传承文化。

“街区内设置的非遗馆、鼓词馆等场馆,是瑞安文化的一个展示窗口。随着忠义街社区‘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工作的开展,街区将打造‘儿童青少年友好型研学路线’,该街区也将成为全市青少年了解瑞安传统文化的一个窗口。”玉海街道组织委员曹思强介绍。

值得一提的街区内的心兰书社。作为被公认为我国最早创建公共图书馆的雏形,心兰书社距今已有149年历史。历经风雨沧桑,2016年,心兰书社以市图书馆分馆的形式,向市民开放。如今,心兰书社还兼备了城市书房、文化驿站等文化功能,延伸出心兰讲堂等系列文化产品,线上线下开展文化活动、文化讲座,“双线”丰盈市民的文化精神生活。

有“历史”有“青春”

老街多维打造“未来社区”

将时间的指针回拨,让我们回到2017年忠义街未改造之前。彼时,街道两旁的房子大多是危旧房,主路面也坑坑洼洼,不少沿路商户占道经营,让原本就狭窄的道路显得十分拥挤。街巷内玉海楼等国家省市级文保单位,湮没在这匆忙的生活中,让人难以驻步停留细细品味。

经过前后4期改造提升,街区整体再现了清末民国传统建筑风貌,以“历史建筑+特色店铺”的融合模式,推进“古城蝶变,青春在线”计划。

未来,该街区将以打造未来社区新样板、共同富裕先行为目标,整合空间资源,有机叠加教育、健康、商业、文体、创业等功能,形成可漫步、可阅读、有温度的“健身圈”“服务圈”“阅读圈”“创业圈”。

其次,玉海街道还将通过探索“创新+可持续”的街区业态运营方式,强化科技支撑、平台支撑,通过商业招引提升街区商业价值,提升街区能级、创新街区业态,吸引鼓励青年回乡、人才回流、乡贤回家干事创业。

此外,玉海街道还将通过聚焦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继续深入挖掘永嘉学派文化、非遗文化、名人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通过打造历史街巷、传统院落、文化场馆、文化公园、景观节点等场景,凸显城市人文价值、历史脉络和文化肌理,植入文创产业、体验创展、科技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实现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有机融合。

“一条老街,历史是它的骨架,青春是它的容颜。”玉海街道党工委书记曾海英介绍,“下步,我们将以‘千年古城文兴之地、青春都市文化客厅’为总体目标,多维打造‘未来社区’新样板,让老百姓‘记得住过去、看得见未来’,让‘老街’带给百姓共同富裕‘新生活’。”

“一把手”表态

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玉海街道将对标对表“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以主阵地的担当融入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战略格局中,干出一批具有牵动性、创新性、突破性的标志性成果。

一是坚持古城更新,构建支撑共同富裕的新文旅底蕴。以“千年古城文兴之地、青春都市文化客厅”为总体目标,围绕“千年古城+历史街区+5A级旅游景区+高品质步行街+未来社区”五位一体建设思路,在持续加大对历史建筑保护修缮力度的同时,迭代升级忠义街、会文里历史文化街区,打响“浙江省高品质步行街”品牌;深入挖掘瓯越文化浓厚底蕴,以国旗教育馆为核心,串联西山烈士陵园、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文昌阁、四贤祠,打造“红润西山、幸福古城”西山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群,将“红色地标”转化为文旅经济发展新引擎,为玉海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二是坚持以商引商,构建支撑共同富裕的新经济模式。持续推进虹桥路立面改造提升项目,重装打造虹桥路商业精品街区,推进现有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协调共进,依托港瑞新玉海、忠义街、外滩等商圈载体,串点成线打造“十里月光经济带”,打响繁荣“夜食”特色餐饮、“夜购”时尚消费、“夜游”主题观光、“夜娱”文化体验、“夜宿”品质休闲等5个夜间经济品牌,画出夜间经济新版图,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三是坚持因地制宜,构建支撑共同富裕的新精神载体。立足街域人口老龄化实际,聚焦养老服务领域“扩中提低”,率全市之先启动“幸福养老”先行示范区建设,以打造全域“10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为目标,深度融合“智慧+”、“康养+”、“生活+”等助老理念,全力推动集养老护理、医疗康复于一体的托老产业发展,擦亮“老有所养”幸福底色;深入推进“共享社·幸福里”创建行动,面向“一老一少”重点群体,打造便民安居“十大场景”,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共享的浓厚氛围。

声音

李开展(市人大代表、玉海街道人大工委主任):

以“玉海古城”蝶变新生为抓手,将历史街巷、传统院落、文化场馆、文化公园、景观节点串联,多方探讨历史街区营运和开发模式,提升历史文化街区品质,从而带动街区产业发展,谋划打造瑞安独具特色的文化金名片,让文化与产业碰撞出火花,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富”。

孙孟(玉海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结合忠义街社区“古城焕新颜 共享社·幸福里”创建试点工作,依托非遗文化体验中心,定期邀请温州优秀非遗继承人开设手工技能培训班,采用“人员培训+技术授权+派发订单+家庭作业”模式,打造传统手工艺品展示、学习及销售平台,吸纳困难群众培训就业,传承非遗技艺的同时,进一步拓宽群众致富途径。

何霞(市人大代表、忠义街社区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

忠义街社区因辖区内的一条忠义街得名。社区成立以来,积极探索“党建+项目”的党建工作模式。今年以来,社区积极配合街区运营项目单位实施“古城蝶变,青春在线”计划,对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的业态规划进行提升,打造具有“市井味、人情味、烟火味”的高品质步行街区,助力共同富裕。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