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丽“三农”舒画卷 岁稔年丰人欢笑 “数”说2020年我市农业农村成绩单 | ||||
|
||||
2020年,我们的“米袋子”“菜篮子”挎得稳稳的:全市粮食播种面积、产量同比分别增加4.4%、3.5%;1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顺利投产;深入开展39个“瓯越鲜风”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我们的“大公园”“后花园”也变得美美的:3个田园入选温州“十大最美田园”;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乡镇2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110个……一组组数据、一个个成效是过去一年我市农业农村工作最直观、最有力的真实写照。 仓廪实而民心安,农业强则百业兴。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围绕“农村改革探路者、城乡融合先行者、乡村振兴排头兵”的目标,聚焦“六重”清单落地,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夯实农村产业基础,加速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成功举办全市十大重点农业项目集中开工仪式;获评全国县域数字农业农村发展先进县、全国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县、省生猪增产保供成绩突出集体、省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考核优秀县等荣誉;入选2020年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创建名单、“小农户和现代金融有机衔接”国家级试点;连续3年成为全国唯一的丁香鱼专项捕捞试点;成功引进中化农业合力打造十万亩都市田园新天地。 稳住“基本盘” 关键词一:保供稳价 【“数”说成绩】 全市粮食播种面积达16426.7公顷、产量达101918吨,同比分别增加4.4%、3.5%。 大力实施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成功列入农业农村部绿色高质高效行动项目示范县创建(全省仅7个、温州唯一)。 创成“五园”省级示范基地4个,“泰两优217”稻米获2020年“瓯越好味稻”金奖。 引进新希望集团投资2.2亿元建设十万头生猪养殖基地,并顺利投产。 率温州之先开展南美白对虾帆布池工厂化设施养殖新模式试验示范,试验成功预计年可创产值300多万元、毛利润150万元。 开展渔业主导品种、主推模式与技术联合行动,示范推广面积314.1公顷,培育示范户40户,实现总产量1060吨、产值12765万元。 【重点举措】 去年年初疫情来袭,在出行管控最严期间出现了菜农卖菜难和市民买菜难的问题。对此,市农业农村局牵头农业企业推出套餐配送服务,销售额达到30多万元,服务市民7000多人次。为解决疫情防控期间民生物资保供难题,该局积极搭建供需信息互通平台,畅通农业口民生物资类运输渠道,共办理各类车辆出入通行证明1130多份。这些是市农业农村局在特殊时期保供稳价的举措。 在日常,该局也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措施,牢牢稳住这个“基本盘”,保障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2020年,该局开展粮食绿色高产创建活动,加快推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和农业机械化进程,优化农机补贴政策,提升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创成省级农业“机器换人”示范镇1个、示范基地1个,建成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两家。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全面推进渔业高质量发展;积极探索绿色、生态、高效的生产方式,成功列入省级(花椰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创建单位。 关键词二:安全生产 【“数”说成绩】 全年共接到渔船遇险报警35起、救助船员120人,发送各类渔船安全生产和警示短信27万余条。 截至去年11月,我市登记在册的457台变型拖拉机全部淘汰,提前7个月完成“清零”目标。 农业执法案件数、涉案案值等位居温州各县(市、区)前列,获评“全国农业综合行政执法示范窗口”。 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15881次、定量检测853批次,合格率达99%以上;组织水产品质量检查46次,抽检初级水产品482批次,合格率100%。 严格对出县生猪进行非洲猪瘟采样抽检,全年共检测41批次1054头份,全部为阴性。 【重点举措】 近日,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东山街道,在北龙海域开展涉渔“三无船舶”专项检查,该次行动共查处违规渔船7艘,取缔涉渔“三无船舶”6艘。这样的海上执法检查已是常态,2020年共开展渔船安全检查276次。 安全是硬道理,为保障农业生产有序进行,必须绷紧“安全弦”。市农业农村局定期开展自查自纠,建立健全抗台防灾应急机制,狠抓渔船安全生产工作,建立渔业平安管控预警系统。扎实开展农机领域安全生产综合治理行动,联合交警部门检查上道路拖拉机140台,查纠违法行为98起。 为保障“舌尖上的安全”,该局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监管力度,率温州之先出台《农产品质量安全举报奖励制度》,深入开展畜禽产品“清源”、农资打假“春雷”、初级水产品质量安全等七大专项行动,去年共检查企业1030家,监督抽检576批次,立案查处123起,其中移送公安部门8起,涉案案值超648万元。 同时,强化动物疫病防治,精准落实非洲猪瘟常态化防控要求,有效防范重大动物疫病发生。 打造“孵化器” 关键词一:产业赋能 【“数”说成绩】 扎实推进建设瑞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带12条。 续建“红都绿野”跨区域精品带项目18个,截至去年12月底累计投资3.49亿元,今年完成三年建设计划。 高标准建设中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项目36个,总投资24.1亿元,截至2020年12月底完成投资25.07亿元。 【重点举措】 打造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规划面积390公顷,致力构建“一核两区两镇”的区域发展格局;引进中化农业,以“农业+游玩+观赏+文创”为主线,实施“个十百千万亿”工程;启动北麂海洋牧场建设,项目计划投放600个碓体,形成1.775万立方米的人工鱼礁群,力争创成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 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指引下,我市农业特色项目快速推进,助力产业升级,通过做好“农旅”“文旅”文章,成功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据了解,2020年,我市统筹建立全市乡村振兴项目库,新开工陶山、潘岱、芳庄3条示范带;提升湖岭、马屿、曹村、平阳坑、西部新引擎培育等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建成马屿三位一体、陶山康乐甜园瓯窑文创、高楼寨溪寻古、北麂渔村风情等4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强力推进“红都绿野”跨区域精品带,9个项目列入温州市“市县”共建项目。结合温州西部生态休闲产业带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松垟村食用菌研学基地、北麂立公村“一带一路”国际渔村民宿特色村等亮点项目提前完成建设。 曹村美景 关键词二:改革创新 【“数”说成绩】 全年累计盘活农房1264幢,吸引社会资本2.4亿元,带动农民就业2258人,为农户创收4276万元,促进村集体增收1368万元。 2020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29.3公顷,全市土地流转面积累计14407.2公顷、流转率达76.25%。 2020年7月底完成全部561个村社的“清账”任务,合计审计资产总额101.42亿元。 【重点举措】 向改革要动力,向创新要活力,这是我市高质量发展的“密钥”。2020年,我市坚持把改革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改革创新激发乡村振兴新动能。 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全面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发展休闲度假、乡村旅游、农村电商、文化创意等新业态。出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奖励政策,促进农业规模经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政策落实,加快土地确权扫尾工作,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数据建库827个村,完成率达100%。 为强化农村三资管理,深入开展“清账”行动,进一步摸清了家底。探索推进农村集体“三资”前置全托监管模式,先后在曹村镇、陶山镇、塘下镇共20个村社开展村集体“三资”前置全托监管模式试点工作,为下一步在全市推行“三资”智慧监管奠定基础。 扮靓“后花园” 关键词一:干净有序 【“数”说成绩】 全市421个村中已开展生活垃圾分类村372个,覆盖率88.4%。 高水平建成垃圾分类示范村84个。 【重点举措】 在过去,农村给人的印象是杂草丛生、脏乱无序,而如今的农村环境干净、整洁、有序,“后花园”的“颜值”一点儿也不逊城市品质。 近年来垃圾分类在乡村刮起了“时尚风”。2020年,我市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和美丽乡村示范村“两示范”同步谋划、同步创建,推进垃圾分类体系建设,建立网格化“桶长制”管理、“红黑榜”通报机制,率全省之先成立垃圾分类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垃圾运维,初步形成“政府主导、部门牵头、试点带动、全民参与”的垃圾分类工作格局。目前,完成曹村镇东岙、许岙等4个村省级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项目试点建设,建成3个省级高标准农村生活垃圾分类示范村。 关键词二:美丽升级 【“数”说成绩】 改造提升农业管理房300个,完成美丽田园整治面积14220公顷,97个温州市级重点田块(面积664.7公顷)全部通过验收,整治和验收面积均居温州第一。 曹村美丽田园、桐浦油菜花美丽田园、莘塍花椰菜美丽田园等3个田园入选温州“十大最美田园”。 【重点举措】 田园是农村的“宝藏”。曹村镇在万亩良田上建设滨水绿道、田园大眼睛、稻田迷宫、水上游乐等项目,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游客,以“美丽产业”种出“美丽经济”。 去年,市农业农村局深入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制定《美丽田园创建工作方案》,创新实行“四级田长、积分动态排名、田长五色警示、分类整治”,推进美丽田园整治,让田园变“公园”。 同时,修编完善《瑞安市新时代美丽乡村总体规划》,结合村庄特色进行农用化、绿化、硬化和景观化的“四化”改造,创建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乡镇两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110个、省级美丽乡村精品村37个。 黄林古村 撑好“民生伞” 关键词一:保障民生 【“数”说成绩】 投入185.44万元为低收入农户投保大病保险14817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15324人,参保率100%。 巩固和新增产业就业和折股量化帮扶1644户,每户增收2000元以上;新增来料加工点30个,吸收低收入农户就业287人。 推出杨梅、茶叶、甘蔗、花椰菜等4个地方特色险种,去年全市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1643.04万元,同比增长7.3%,为全市农户提供4.95亿元风险保障。 【重点举措】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不断加大兜底保障力度,实现全市低保标准一体化,提前完成人均收入9000元的目标。全市排查出农村困难家庭危房10户10间、无房137户涉及245人,实行一户一表一档,全程跟踪,去年8月底全部销号。完善高中生助学补助流程,实施贫困大学生助学行动,做好教育扶“智”工程。 拓宽低收入农户增收渠道,结合民政大数据平台,深入开展低收入农户建档立卡精准核查和规范化建设活动。积极创新三级“帮扶圈”,实行挂钩帮扶包干制,落实产业扶贫、就业扶贫、金融扶贫等各项措施,推动低收入农户收入持续增收。 关键词二:便民服务 【“数”说成绩】 全面推进“一件事”集成办理改革,共办理各类事项1151件,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达成率达80%以上,办事材料精简30%以上,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100%。 【重点举措】 市农业农村局有一个“渔小二”自助办证系统,涉渔审批实现“就近办”“网上办”,解决了渔民办证“烦心事”。和过去相比,办证材料减少70%,办事效率提升50%以上,试点以来累计办结事项48件。 2020年,市农业农村局积极探索创新,优化审批服务,通过线上申请-上门服务-邮寄证件的方式,实现农药、兽药等经营许可审批“零次跑”。推广农机补贴APP,将补贴申请流程与实地核实相结合,实现购机补贴“零次跑”。 马屿石垟湖景观 来源:瑞安新闻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