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举办第八届瑞安市微课大赛的通知 |
瑞教装〔2021〕130号 瑞安市教育局 关于举办第八届瑞安市微课大赛的通知
各教育学区,各级各类学校: 为推动我市微课资源建设、使用和管理,促进教育信息化深入课堂教学改革,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有效教学的新途径,经研究,决定举办第八届瑞安市微课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本次微课大赛主要面向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和职业学校教师,并分别设学前教育组、小学组、初中组、高中组、职高组五个组别。 二、参赛方式 参赛者于2021年4月20日至6月20日期间登录瑞安区域教学资源平台,进入大赛相关报名页面,账号为教师师训账号(浙江省教师培训平台账号),默认密码为123456(请及时修改),或教师自行注册,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参赛作品的视频文件和相关文档,所有视频文件(包括文档)需逐个上传,切勿以压缩包形式上传,报名操作及上传视频工具详见附件1。(不再另外报送纸质材料) 联系人:金友伟老师,联系电话:65809586;668584(教育网)。 三、作品要求 (一)作品分微课和微课程两大类。 1、中小学微课要求 每个作品只包含1个视频,视频时长为5-8分钟,每个作品只能有1名作者。针对某一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灵活、合理运用教育技术,在较短的时间内实现突破难点、传授技能、培养兴趣、启迪智慧等教育教学目的数字化资源集合。 2、学前教育微课要求 每个作品只包含1个视频,长度8-15分钟,每个作品可报1-3名作者。由教师创设适合的环境和玩教具材料,幼儿基于兴趣自主开展或由教师组织开展,能够体现幼儿高质量学习探究过程的活动记录和教师分析反思,内容要求体现幼儿园游戏活动真实场景,真实展现幼儿游戏和学习的过程,体现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细致观察和教学支持。要求设有总结环节,针对游戏环境材料、游戏规则、指导策略等方面进行教学分析和反思。(参考案例视频可查看浙江教育网络电视“拓展课程”栏目,或者在首页上方搜索栏输入“幼儿”关键字搜索相关视频) 3、综合实践微课 综合实践微课每个作品由1个视频构成,时长原则上不超过5分钟,每个作品可报1-3名作者。以红色研学、劳动实践、爱国教育、人文实践、科技创作等为推荐主题,要求体现师生应用场景和实践活动成效。 4、微课程 是指以服务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的系列化微视频教学,一门微课程由不少于3个微课构成,建议每个作品由3-6个视频构成,单个视频时长原则上为5-8分钟,每个作品可报1-3名作者。 完整的微课和微课程都应包括微教案、微练习等附件材料。 (二)作品要求教学目标明确,适合学习对象使用。单个视频只包含一个教学知识点,该知识点是学生在自主学习时必须要教师讲授才能理解的内容,一般是学习的重点、难点和易错点。所授知识点要求讲解深入浅出,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教学设计合理,构思巧妙,能激发学习兴趣。讲解使用规范学术用语,表述清晰、逻辑性强。 (三)作品拍摄要求针对不同的主题,运用恰当的信息技术及媒体技术支持。可以采用多种录制形式,比如录音录像设备(手机/平板/DV)+支架+纸笔/手写板;录屏软件+课件(PPT /Flash等)+手写板;录课笔+麦克风;电子白板等。鼓励参赛者在形式、内容、技术等方面进行创新。场景布局合理美观,画面声音清晰,无质量缺陷,尽量不出现授课者本人画面。作品评价指标见附件2。 (四)有下列情况的作品将视为无效作品并取消参赛资格: 1.将应属微课程类的作品有意拆分成多个微视频报名的; 2.视频和材料中出现学校名称和作者姓名等身份信息的; 3.经评委鉴定非本人原创,抄袭他人作品、侵害他人版权的; 4.出现政治性错误和不良信息的; 5.在瑞安市级及以上比赛中获过奖的作品。 (五)作者参加本次活动即视为同意授权活动主办方享有作品网络传播权。 四、奖项设置 微课及微课程比赛均分别按照组别设一、二、三等奖;并择优推荐参加温州市微课赛事评比。 五、评审方式 市电化教育与教育装备中心组织专家对报送的作品进行评审。微课程的计分标准为:M=X+0.5*N,其中X为评委的平均分,N为微视频个数,M为最终成绩。 附件:1、报名操作及上传视频工具。 2、第八届瑞安市微课大赛评价指标
瑞安市教育局 2021年4月19日 瑞教装〔2021〕130号.zi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