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建议提案结果
关于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第132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 2022- 01- 18 14: 32: 07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教育局
字体:[ ]

瑞教函〔2021〕128号

张德光代表:

您在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教育部等九部门关于印发中小学生减负措施的通知(减负三十条)》(教基〔2018〕26号)和《浙江省教育厅等十四部门关于印发<浙江省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浙教基〔2019〕86号)精神,切实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2020年8月份,市教育局联合十四部门印发《瑞安市中小学生减负工作实施方案》(瑞教义〔2020〕301号),进一步明确市教育局、市委网信办、发改局、公安局、民政局、财政局、人社局、卫健局市监局、广播电视台、

旅体中心、团市委、妇联、科协等部门单位职责,进一步明确减负工作要求,理清成长环境中违背教育教学规律、损害学生身心健康的过重学业负担,切实解决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和执行各项规范出现偏差等突出问题。

一是落实教育教学常规。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严控周课时量,小学低段每周26节、中高段30节、初中34节。小学一年级严格按课程标准零起点教学。严格按课程表上课和活动,科学编制学校课程计划、课程表、作息时间表,坚决制止“阴阳”课表。统筹控制作业总量,不得要求家长检查批改作业,不得要求家长通过打卡提交文化学科作业,不得将学生作业变成家长作业。规范学生在校作息时间,小学、初中早上上课时间分别不早于8:30和8:00,根据季节变化等因素确定具体作息时间。禁止利用周末和节假日集中补习。确保学生锻炼时间(晨跑、大课间活动、体育课、课外活动等),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期间每天锻炼时间不少于1小时。

二是深化育人方式改革。2015年起,印发《瑞安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瑞安市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等系列文件,开展深化义务教育课程建设与促进有效学习课堂教学改革,从提升课堂主阵地的效益的角度解决学生过重课业负担问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8年,虹桥路小学《1+1课堂:基于“整合.拓展”的学科教学变革》荣获全国基础教育改革成果二等奖奖。学校坚持以基础性课程为主体,以社会实践、社团活动、研究性学习等方式为补充,按规定开足开齐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课程,严格落实周课时标准,并以“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和“读书节”等为载体深化课程的实施;印发《瑞安市中小学“学段德育”实施方案》(瑞教学〔2018〕333号),深入推进“四品八德”教育,构建和实践“区域中小学学段德育建设的瑞安模式”。市直部门(单位)也充分履行教育职责,根据部门实际针对青少年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外德育、体育、劳动教育活动,构建了全社会共同参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是规范学校招生行为。近年来,我市严格执行“阳光招生”政策,实行免试就近入学,严禁以各类考试、竞赛、培训成绩或证书证明等作为招生依据,不得以面试、评测等名义选拔学生。今年开始实施“公民同招”,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纳入我市招生统一管理,统一的招生时间,与公办义务教育学校同步招生,严禁任何形式的提前、掐尖招生。2020年招生录取27611人,其中民办学校3190人。

四是加强考核长效机制。将减负工作列入春季、秋季开学督导等各类下乡视导检查的重点项目,就学校课程设置、作业布置、教辅使用等进行深入了解,及时整改存在问题。同时,将减负工作列入学校年度考核重要内容,对被查实存在违反减负精神的学校,一律取消评优评先资格。

五是加大举报查处力度。公布减负举报电话、电子邮箱等,引导广大学生家长和人民群众共同监督实施减负工作。加大明察暗访,改进监督形式,充分运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实时监督。新闻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持续性传播宣传科学的教育理念,引导家长和社会树立正确的育人观、教育观,全社会共同监督、共同努力,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

最后,感谢您对我市教育工作的支持。

签发人:姜宗羽,承办人:高明永,联系电话:65655392。



瑞安市教育局

2021年6月23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