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瑞安 > 街镇动态
2021年,飞云街道经济“成绩单”喜人
发布日期: 2022- 01- 30 11: 18: 44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日报 字体:[ ]

2021年,飞云街道税收收入增速排名居全市前列。近五年来,飞云街道规上工业产值大幅增长,高新技术产值稳步提升,税收排名保持全市前列。飞云街道是怎样加快共同富裕脚步,保持“一路飘红”的经济增速?优异的成绩单背后,又藏着哪些高质量发展的“密码”?

密码一:有效投资南滨江景观带“拆”出投资新空间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飞云经济能实现高质量发展,有效投资“功不可没”。而支撑起飞云有效投资的有力抓手,是南滨江景观带工程建设。

南滨江景观带位于飞云江南岸,规划范围东起飞云江三桥、西到瑞安高速桥、南到瑞文公路和孙鳌公路、北至飞云江。南滨江的区域位置,决定了其重要地位。温州市委市政府将该区域规划为温州大都市的南翼城市中心。瑞安市委市政府承接温州发展理念,提出了“拥江发展”战略,重点打造飞云江两岸城市景观,提升城市品质。

南滨江景观带工程是实施“拥江发展”战略的关键节点和关键战役。它的启动表明市委市政府“拥江发展”城市化战略进入实质性阶段。

飞云街道牢牢抓住这个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飞云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滨江景观带一期工程的部分房子建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大多为砖木结构,存在较大安全隐患。且该地块基础设施落后,每逢台风或暴雨天气,排水不畅、积水严重。按照相关规定,确需征收改造。借着此次“拥江发展”战略的东风,正好进行大刀阔斧地整改。

2017年7月,南滨江景观带团块拆改攻坚战正式启动,飞云街道率先出台拆迁安置政策、启动产权认定工作。目前已经完成南滨江一期、二期政策处理,总用地面积约247公顷,东西沿线全长8.4公里,目前重点实施一期、二期工程,一期工程拆除民房789间,企业25家,征地508亩,二期工程拆除民房340间,企业5家,征地1500亩,及九大团块的大部分拆迁户签约工作。南滨江一期项目已经出让建设。

本是脏乱差的环境,如今蜕变成了房地产、央企等“青睐”的投资热土,南滨江景观带工程“拆”出了投资新空间,营造了良好的投资环境,激发了民资的投资热情,获得了大量的民间资本,从而有力推动了飞云有效投资的增长。

密码二:转型创新两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2021年,飞云街道把握“转型创新”这一关键,走出了一条产业升级的共同富裕之路。

为精准扶持企业成长,该街道在保障用地、用能等方面为企业做足功课,围绕政策、环境、服务、培训,聚焦融资和权益保护,为企业排忧解难。去年,辖区内数字经济企业7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100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专精特新”重点企业99家。尤值一提的是,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瑞安华联药机科技有限公司两家企业获评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占全市近三分之一。

“华联药机”是专业从事医药、食品、日化品等行业自动化包装设备研发、生产和相关服务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从打造中国第一台平板式泡罩包装机开始,该公司至今已成功发展由泡罩包装机、自动装盒机等设备组成的自动化生产线,成为中国药品包装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服务于国内外各大药企。

创新是“专精特新”的灵魂。“华联药机”深谙此道,从创办之初,一直非常重视产品的研发和创新,去年研发投入1025万元。“公司拥有自己的程序设计工程师团队,每款设备都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嵌入式软件,尤其是多机组合的包装生产线,我们给用户传递的不仅是设备超高运行速度,还有贴心的智能体验。”该公司负责人袁晓磊介绍,目前公司正在打造数字化车间,让所有环节有数据可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根本上提升企业内部实力。

密码三:借“智”突围智能化技术改造完成18个

得益于政策和服务的加持,飞云的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正迈上快车道。2021年,飞云街道智能化技术改造完成18个。

“新力新材料”是一家专业生产“改性尼龙”系列产品的高科技民营企业。去年,该公司在飞云街道和相关部门的帮扶下,开足“智能化改造”马力,投资新建年产3.5万吨的特种工程塑料及尼龙切片的合成改性数字化车间。

据悉,项目累计投资4850万元,通过特种工程塑料及尼龙切片的合成改性数字化车间建设,建立以MES和ERP为核心的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重点瞄准汽车、电子电气、航空航天高端合成基础树脂及中游改性工作,旨在打破国外对高端尼龙市场的垄断。

该公司副总经理陈培介绍,项目建成后,预计设备数字化率达75%以上,均可实现联网、数据采集;提升特种工程塑料及尼龙切片整体产能至3.5万吨;降低用工人数25人;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8%以上;交货周期由15天降低至7天。

“有了政策资金的补助,我们开展智能化改造的决心更加坚定。”对于企业的未来,陈培信心满满。

密码四:腾笼换鸟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11.98亩

“旧笼子”腾出来,引进“新好鸟”。2021年,飞云街道整治低效工业用地211.98亩,新增工业供地7亩,引入优势企业,实现经济发展“吐故纳新”。

去年,飞云街道辖区内一家企业因经营不善,对老厂房进行市场转让。浙江皓源机械有限公司“接手”了这用地面积10.5亩的地块。但新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态势,迫切需要更大的厂房“大施拳脚”,如何对厂房进行改扩建扩大产能,成了该公司“成长中的烦恼”。

随着飞云低效工业用地清理整治工作的推进,飞云街道办事处经济发展办工作人员在走访时,发现了这一情况,不仅详细告知“皓源机械”厂房申请改扩建的相关资料和流程,并将这一情况上报到市里,和市里多个部门对接,帮助其制定方案。

如今,“皓源机械”相关负责人满怀期待,迫不及待建成新厂房,用于引进高新技术设备,加快企业转型升级。

去年,飞云街道通过动员、座谈、走访等形式,摸清企业经营情况,制定处置计划,针对僵尸企业等,制定“一企一策”,积极推进低效工业用地整治提升,向存量要空间。“通过整治低效拓展发展空间,可打破空间要素瓶颈,为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科技创新、加快转型升级夯实了基础性要素保障。”飞云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