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18/2022-224762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2-07-27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文广旅体局2022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2- 07- 27 18: 07: 15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字体:[ ]

今年以来,瑞安市文广旅体局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责任感、使命感,瞄准重大项目发力,以舍我其谁的担当、攻坚克难的勇气抓落实、促发展推动文旅项目、文旅消费、文旅服务、文旅场景等工作质效迈向更高水平一季度,全市共接待旅游总人数90.5万人次,同比增长15.4%,其中过夜游客为80.6万人次,一日游游客为9.8万人次;国内旅游收入13.31亿元,同比增长16.80%

一、抓项目促投资,打造文旅产业“新引擎”。

一是推动重点项目建设。编制《瑞安市高楼寨寮溪旅游区发展策划方案》《寨寮湖露营基地向东—湿地魔幻森林方案设计》等文本。扩大涉旅项目有效投资,一季度投资项目总数54个,完成投资额11.68亿元,其中,10亿以上项目3个。推动“云江悠境“陶泉福地”等重点项目建设,“云江悠境”已完成平大线三叉口提升工程,圣井山风景区综合提升工程已完成30%湖岭5A天然温泉综合开发(二期)项目成功与中青旅签约,湖岭温泉休闲度假区整治提升工程已完成可研批复与初设批复,并委托代理公司进行招投标准备工作;湖岭天然温泉小镇项目谋划完成湖岭温泉百亿项目概念方案,启动百亿项目部分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完成高压线路迁改工程和温泉通景一期道路工程等工程;寨寮湖景区-露营基地项目已完成工程总投资额1900万,环线景观提升工程已进场施工凤翔大草坪节点,并完成工程进度45%二是推动民宿集群发展。贯彻落实《瑞安市支持民宿产业发展新政策十条(试行)》,在财政资金、要素供给、奖补激励等方面给予保障,吸引投资主体27家,撬动社会资本2.6亿元,流转闲置农房(宅基地)647家,盘活农村闲置房屋455间,下达财政资金支持基础设施改造提升1493 万元,兑现民房流转奖励资金80.85 万元,奖励民宿共计440万元,以实干实绩赋能乡村振兴,有效拉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民宿村(群)3个,培育精品高端民宿11家。三是推动南戏故里建设。督促南戏故里文化品牌建设,对项目实施单位实行周报制度,及时掌握工程进展和债券使用动态做好全过程服务工作。截至目前,南戏传承研究活动中心、平阳坑镇、芳庄乡南戏演艺中心完成建成并试运行,云周街道南戏演艺中心处于基建过程中,曹村镇、南滨街道南戏演艺中心已完成招投标并启动建设,陶山镇南戏演艺中心正在财政局第二轮审核中,塘下镇南戏演艺中心处于审图阶段。

二、抓消费促复苏,打造文旅市场“新动能”。

一是帮助文旅企业纾困。认真落实助企纾困相关政策,向全市所有的文旅企业宣传增值税、所得税、税费减征等一系列税费支持政策;对租赁国有房产的予以租金减免政策,温州顺达国际旅行社等3家市场主体共豁免租金超13万元。认真研究文旅行业补助政策,快速兑现奖励补贴,发放文旅消费券,进一步提振文旅市场。截至目前,共暂时退还288万元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涉及16家旅行社;发放2021年旅游企业(地接社、组团社)地接奖励197.9万元;补助旅游企业纾困资金129万;发放第三波文旅消费券,合计120万元减免旅游企业税收36.85万元;鼓励文旅体行业协会和文旅体企业举办特色旅游节庆活动,对执行活动文旅体企业或行业协会给予活动实际支出50%补助,每场最高补助不超过30万元。二是提升行业服务水平。深入推动行政审批改革,抓好歌舞娱乐场所设立“一件事”改革全省试点工作,申报材料由原来的45个简化到18个,承诺办结时限由20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法定办结时限94个工作日),目前正在筹备在浙江政务服务网增加一件事联办平台。提升旅游企业服务质量,做好20家旅行社信用平台数据报送,做好8家星级饭店一次性消费用品、垃圾分类、节水等日常监管工作,积极开展从业人员培训,举办旅行社导游人员培训班、星级饭店服务员培训班、文化市场和星级饭店管理人员消防安全培训班、安全生产法培训班等4个班次。以国家卫生城市复评迎检等专项行动为契机,在玉海楼等景区积极开展文明旅游宣传引导活动。三是加大市场营销推广。以《小马过河》寓言故事为设计灵感,打造“小马过河”文旅IP形象,借助延伸表情、插画等形式宣传瑞安文旅形象。打造十大品牌节庆活动鼓励乡镇、景区、旅游企业抱团举办旅游节庆活动,上半年联合举办了519中国旅游日“920自驾旅游-发现温州之美”瑞安乡野之旅暨瑞安十大文旅节庆活动2022中国曹村进士文化旅游节、2022中国黄金海岸北麂岛休闲垂钓旅游大会等十大国家级、省市级节庆活动。加大线上线下宣传力度,通过组织一批旅游达人来瑞深度体验,发掘瑞安新玩法,然后形成攻略进行发布传播,增加瑞安文旅品牌和旅游目的地的曝光度。积极主动推介旅游资源,向总工会推荐超180家的点位名录以及10条以上疗休养线路积极参加省、温州市旅游局组织的各类旅游交易会、推介会,邀请各地主要组团社来瑞踩线,从而进一步巩固周边市场、拓展目标市场、挖掘潜在市场、抢占机会市场。

三、抓实事促民生,打造文旅服务“新模式”。

一是完善公共设施建设。紧紧围绕省民生实事工程工作要求,自我加压,打造118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截至7月4日,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完成率95.76%,城市书房完成率95%,文化驿站完成率100%完成4个温州级文化驿站审核认定上报温州审核。推动图书馆新馆建设,认真审阅室内、景观与泛光方案设计,为下步施工打下基础。打造新型公共文化空间,新建2家图书馆分馆、3家城市书房、5家主题特色文化驿站、9个馆外图书流通站,推动图书馆、博物馆等场馆适儿化改造并对外开放。借力“微改造、精提升”专项行动提升旅游基础设施,2022年新入库24个,全部纳入浙江省微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计划总投资约2.87亿元,累计已完成投资2.19亿元,完成率76%,全方位推动旅游公共服务设施优化升级。二是优化公共服务供给。积极举办线上线下活动,提升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上半年已开展文艺送下乡1130场,展览、讲座302场、培训26场。以数字化服务端口为依托,加大线上活动资源投入,输送音乐、舞蹈、民俗、宋韵文化等主题内容,促使线下“群众文化活动”与线上“文化分享”资源相匹配;出版全景AR立体书——《探秘瑞安》和青少年AR绘本《博物馆里的瑞安·学习之旅》、《博物馆里的瑞安·发现之旅》获得社会各界一致好评;深耕打造“小蜜蜂采书蜜”“心兰读书会”“书香市集”等10多项品牌活动,上半年共举办各类线上线下读者活动289场,得到电视台、报纸、网站、微信等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三是抓好文艺精品创作。加强文艺创作指导扶持力度,鼓励各类文艺人才创作讲述瑞安故事、弘扬瑞安文化、彰显瑞安特色的文艺精品,做好省市级各大赛事优秀作品的选拔、提升和推荐工作。如选送原创作品《青春江南》《时间隧道》入选浙江省第二届原创流行歌曲大赛;新编越剧精品剧目《琵琶记》申报国家艺术基金;民乐重奏作品《源·啟》入选首届“长三角民族器乐作品创作大赛”;舞蹈作品《点脚雷盘》《红领巾,一起向未来》《妈妈的节日》等入选浙江省首届青少年艺术大赛(舞蹈) 温州选拔赛;完成原创歌曲《心中的那面旗》积极申报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

四、抓品牌促提升,打造文旅场景“新样板”。

一是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为龙头,打造优质核心旅游产品,推动景区城景区镇、景区村“三级联创”。玉海街道、安阳街道为重点突出旅游休闲业态、公共服务配套、特色文化内涵、标识景观打造、品牌宣传推广等重点,做优做强全域旅游业发展,争取创成4A级景区城。加强乡村旅游绿道、交通驿站设施建设、改造和管理,引导有条件的乡镇发展旅游业态,指导曹村镇、马屿镇争创5A级景区镇,高楼镇争创4A级景区镇,陶山镇、桐浦镇、潘岱街道争创3A级景区镇围绕环境景观、设施要素、活动业态、运营服务等方面做好文章,3A级景区村庄的基础上,指导马屿镇儒阳村申报景区村庄2.0培育试点。以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为核心,优化旅游休闲、文化体验和公共服务等功能,成功被列入浙江省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培育名单,成为此次温州唯一一个成功入选省级旅游休闲街区的培育对象。指导圣井山风景名胜区申报山地休闲度假发展试点单位助推全域旅游大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二是精塑历史文化品牌。加强文物保护利用,修缮文物12处,完成玉海楼、利济医学堂旧址安防消防工程,利济医学堂完成中医药文化提升工程改造,在玉海楼开展文化基因解码成果展。编制文物保护宣传册,积极开展宣传活动,上半年共发放图册、纪念册等宣传资料3000余份。深入挖掘和系统阐释博物馆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时代价值改造提升乡村博物馆,建成乡村博物馆13家,数量居温州各县(市、区)第一,陶山瓯窑青瓷博物馆成功入选首批浙江省乡村博物馆。精心组织参加2022东亚文化之都·中国温州活动年开幕式暨“宋韵瓯风 经典非遗”文艺演出、“2022文旅市集·宋韵杭州奇妙夜暨文旅消费季”等非遗展演活动在意大利举办《发现瑞安非遗文化》推介会暨瑞安非遗摄影展。积极开展创建工作,“蓝夹缬”“桐浦百艺”列入浙江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名单,安阳街道广场社区非遗馆入选首批温州“瓯越非遗百家坊”。三是深化数字化改革项目。推动“文物卫士”项目建设,入选省文物局文物安全应用场景建设试点“揭榜挂帅”项目名单,被列入《瑞安市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0”》,现已进入公开采购阶段。提升旅游智慧服务,确保已建智能化项目正常运行,旅游咨询服务渠道畅通,“两微一站”及时更新发布瑞安文旅体资讯;引导旅行社、饭店、景区、乡村旅游点等旅游企业开展线上线下互动经营,实现传统经营模式向“互联网+”时代经营模式的转型。

五、抓队伍促能力,打造文旅铁军“新形象”。

一是党建引领队伍建设。积极开展“三标四抓”专项行动,“找标、对标、立标”,“抓作风优化、抓能力提升、抓规范运行、抓业绩亮点”重点整治本系统在思想观念、工作作风、效能落实、业绩提升、服务群众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促进文旅系统作风建设显著提升、干部担当能力显著提升、工作实绩效能显著提升、服务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群众满意程度显著提升充分发挥“领”的作用将重点工作落到实处,班子成员每个月做到“七个一”,进一步养成优良作风,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强化主体责任落实,完成“三书两报告”等清单内容,签订党风廉政责任书,做好党建督查和正风肃纪检查工作,制定党建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方案。二是提升文旅执法队伍。 加强行政执法程序建设,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提升执法队伍业务水平和综合素养。上半年共出动执法人员3402人次,检查场所1222家次,举报(督查)受理94件,办结93件;行政处罚立案调查3件,办结案件11件。围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把疫情防控、安全生产各项措施抓细抓实,完善旅游安全监管体制,创新建立风险管控“四色图”,对全市文物保护单位、旅游景区、大型游乐设施、旅游新业态项目等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执法检查。检查点位169排查出曹村滑翔运动基地、幸福谷景区、童年农庄、瑞安佐佑凤苑民宿新殿后杨府庙等单位安全隐患点位68处,现整改5810处限期整改中下发督办函和整改通知书16份,建立针对现场排查出安全隐患点实行销号闭环制度。是发展社会文艺队伍。以双减政策为契机,向社会公开招募第二批艺术类培训机构公益大联盟,目前已对对初审合格的16家联盟单位进行实地考察。壮大优质人才师资库,加强社会文艺爱好者培训,通过“点单式”“线上报名”等方式向市民输送《诗经》赏析与吟诵、宋画临摹创作、国风舞等艺术课堂13个班次,招收学员600余人。在浙江省2021-2022年度全民艺术普及星级文化使者评选活动中,瑞安有3人获评浙江省2021-2022年度全民艺术普及星级文化使者称号,其中1位获评五星级文化使者称号,温州全市仅有2位获此殊荣。

下半年,瑞安市文广旅体局将紧紧围绕“青春都市·幸福瑞安”的发展导向,以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为着力点,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提供优质文旅产品,加快建设文化事业发展新高地,全力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以优异成绩为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贡献力量。

一是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主动对接审查部门加快项目实施进度,推进寨寮湖景区露营基地建设项目,9月底前审批通过露营基地设计方案、环评、水保方案,完成项目立项,完成12亩用地供地手续,12月底前争取项目进场施工。完成露营基地内部铁塔移置方案;继续推进湖岭天然温泉小镇项目,9月底前完成湖岭温泉休闲度假区电力线路改造一期工程、湖岭温泉休闲度假区整治提升工程(一期)、湖岭温泉通景一期道路工程完成总工程量50%。湖岭温泉综合开发项目涉及高压线路迁改工程完成110KV线路迁改工程量10%,12月底基本完成湖岭温泉休闲度假区整治提升工程(一期)、湖岭温泉通景一期道路工程、湖岭温泉休闲度假区电力线路改造一期工程、湖岭温泉综合开发项目涉及高压线路迁改工程竣工验收;继续挖掘新项目,推进文旅投资项目平台填报工作,更新已入库项目信息,12月底完成计划总投资额39亿元,增加投资项目个数至60个。

二是推进旅游产品品质提升。推动民宿村(群)建设,围绕年初制定的3、6、9、12时间节点计划,盯紧盯牢项目进度,要求乡镇每月制定周计划,实行一月一通报,定期发布督查通报,便于市主要领导随时掌握推进情况,发挥领导批示作用。定期到各点进行现场督办,主动对接乡镇主要领导,反馈督查意见。年底前,毛坦、马前、花岩、林源、长角井、呈店、小屿坑等民宿特色村正式投运。完成全市文旅资源普查,编制完成《瑞安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工作总结》、《瑞安市文化和旅游资源普查报告》等文本。推动“微改精提”工作,充实“浙江省微改造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中项目数、投资量、完成率等数据,保质保量完成今年温州下达的30个示范点目标任务,争取综合排名进入温州前三。

三是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健全。继续做好省民生实事。加快推进动车站城市书房建设,力争在8月30日前完成。继续督促南戏文化品牌项目建设,做好南戏传承研究活动中心、南戏馆开展惠民活动。推动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启动5个阅读空间改造和提升,积极开展少儿文艺培训、文化活动进校园等工作。继续深化文化惠民工程,积极开展文化送下乡、图书送下乡、展览培训送下乡和对外文化交流活动。继续推进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积极开展鼓词送下乡、鼓词馆定期演唱、鼓词论著出版、数字化建设与宣传。积极完成结对帮扶工作,协助四川省南部县城市书房建设,完成与南部县的线上文化走亲活动。提升乡镇综合文化站,指导芳庄、高楼、玉海、平阳坑、东山等5个综合文化站验收通过。

四是推进重大创建工作圆满完成。瑞安市主城区力争创成4A景区城;马屿、曹村镇争取创成1个5A景区镇,陶山、桐浦、潘岱争取创成2个3A景区镇;指导马屿镇儒阳村申报景区村庄2.0培育试点对象,全市至少创成30个A级景区村;瑞安市忠义街力争创成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成立全域旅游创建专班,全力推进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力争年底创建成功;协助马屿圣井山申报山地休闲试点单位培育工作,力争年底前列入培育;协助曹村游客集散中心申报省一级旅游驿站,旅游厕所申报省级示范旅游厕所;曹村镇许岙村申报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建成侨贸小镇旅游集散中心;归园溪上民宿力争创成省金宿级民宿。

五是推进文物保护和活态利用。推动“文物卫士”智慧平台的搭建,完成“瑞安古民居火灾安全监管模块”并运行。全面推进文化基因解码成果转化,重点根据省厅制定工作的任务,谋划解码成果转化利用“1-3-10”计划。完成玉海楼展示提升方案设计终稿并通过省文物局审批。继续打造乡村博物馆,指导东梨民艺博物馆通过省局验收,积极申报两家温州级乡村博物馆。推进文物保护修缮工程,重点抓好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翠阴洞保护修缮工程;深入实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多重点抓好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玉海楼、利济医学堂旧址保护展陈工作以及市级文物保护单位许松年故居后续保护利用工作。推进“蓝夹缬”、“桐浦百艺”省级非遗工坊创建工作。推进浙江省非遗曲艺书场(瑞安鼓词馆)试点建设,将瑞安鼓词馆打造为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核心文化体验场所。深入推进“非遗百家坊”(非遗在社区)创建提升工作,继续提升安阳街道广场社区非遗馆,做好锦湖街道非遗馆、图书馆非遗百家坊、安阳街道新湖社区百家坊的创建提升工作。打造“智慧博物馆”,完善“机器人导览”,丰富“博物瑞安”数字资源等,提升展览服务、讲解服务、互动体验等服务。

六是推进文旅市场运行有序。聚集游客瞬间集聚安全、大型游乐设施安全、旅游景区封闭式室内景点消防安全、旅游新业态项目监管等重点事项,继续做好第二轮安全生产综合治理三年行动,开展“大起底大整治大提升”专项行动、“全面体检”、“3030”安全生产事故隐患大排查大整治,组织第三方体检式暗访检查和安全风险评估,实施闭环管理。督促各类场所严格落实“预约、错峰、限流”机制和“亮温州防疫码、戴口罩、测温、1米线、扫场所码”防控措施,对场所疫情防控措落实情况进行专项督查。继续开展对乡镇(街道)安全生产“全面体检”考核和疫情防控精密智控动态考核工作。完成歌舞娱乐场所设立一件事改革试点工作,在全省范围内进行推广;有序开展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监管工作,推动文化市场平稳有序发展。

七是推进文旅消费市场繁荣。制定实施文旅消费惠民政策,在我市夜间经济、节庆活动、数字赋能等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出台景区门票减免、非遗学堂积分奖励、社会力量办文旅节庆的扶持政策。配合温州市局组织的“文旅消费季”系列活动将潜力消费转化为实际消费。强化互联网营销,进一步完善文旅融平台,更新精品旅游线路、美食导览等,构建系统性、沉浸式的线上推介平台。抓住后疫情时代文旅复苏的时机,出台组团社来瑞排名、地接社接客量排名奖励政策,召开长三角百名旅行商来瑞踩线招商采购大会,进一步巩固省内、长三角市场。争取中国旅游合作联盟支持,积极举办品牌节庆,做到“季季有主题、月月有活动”。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