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第414号建议的答复函 |
郑代表: 你们在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大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供给力度的建议》(人大建议414号)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中西部地区公共服务领域财政投入有关情况 (一)医疗领域。近年来,我市每年投入公立医疗卫生机构设备补助至少4000万元,仅2021年一年,我市财政用于中西部医疗设备购置投入约1亿元,基本实现医疗资源均等化配置。在中西部地区持续投入逐步新建、改建了一批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环境整体提升,群众就医体验跃上新台阶。同时,全面落实“保一块,买一块”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模式,对中西部山区半山区地区补助标准平均高1-2万元,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从2018年的人均12万元提高至2021年的16万元以上,年均增长10%以上。 (二)教育领域。财政教育资金大幅向西部山区倾斜,近年来,投入4亿多元建设了陶山镇公立幼儿园、平阳坑镇学校附属幼儿园、曹村镇第二小学扩建工程、芳庄学校扩建工程(新纪元校区)等项目,出台了《关于提高瑞安市乡村小规模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的通知》《瑞安市新时代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加大对“小而优”学校的生均投入力度,促进义务教育高位优质均衡发展。 (三)文化领域。2018年以来,我市财政投入中西部地区文化领域1.42亿元,打造“家门口,共享+”文化服务体系,紧密结合省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加大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制定“服务清单”,形成“一圈一特色”文化服务;以“公益大联盟”为载体,招募基层文化人才,组织文化能人深入生活圈开展各类文化活动,实现文化中心、文化服务、文化队伍中西部地区全覆盖。 (四)养老领域。我市持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养老建设经费投入,2019年,出台了《瑞安市养老服务资金补助实施办法》,明确了高龄老人养老补助、养老机构建设及运营补助、养老服务人才补助等多方面的补助标准。为完善偏远农村地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2019年至2021年,市财政投入资金约1900万元,用于建设、改造提升18家乡镇敬老院;补助约180万,对中西部地区14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进行适老化改造。 二、中西部地区闲置资产处置有关情况 (一)出台相关闲置资产的处置政策。对于闲置国有资产的处置,我市已出台《瑞安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管理办法》和《瑞安市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等文件,由各乡镇(街道)结合属地实际发展需求,根据该办法向有关行政事业单位申请调拨长期闲置、低效运转的资产,实现我市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用以拓宽公共服务空间,满足群众对于提高社会服务水平的需求。 (二)对闲置资产进行分类处置。一是充分利用。由各相关单位根据单位性质,结合公共服务需要,用活单位名下分布在各乡镇(街道)的国有房地产,以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如市交通运输局将位于桐浦镇桐浦村富民路13号的陶山公运站驻地用于承担陶山、桐浦等地公路运输行业服务管理及公路养护工作,目前有两个办公室供桐浦镇新乡贤联络处使用,下半年计划将该驻地无偿划给桐浦镇人民政府统筹使用。二是危房解危。若国有房产为C级危房,对其进行加固处理,解危以后可继续使用。如下半年市交通运输局计划将位于桐浦镇桐浦村的陶山公运站公路养护材料堆场改造为公路超限运输车辆称重执法点。三是转让调拨。一方面,针对市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名下不适合作为办公用房的闲置资产,根据处置管理办法中有关有偿转让的规定进行处置,挖掘资产盘活潜力,“点石成金”增加我市财政收入;另一方面,针对超过12个月及以上的闲置房产,根据处置管理办法中有关无偿调拨(划转)的规定进行处置,方便国有资产实现属地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浪费及流失。但我市也有部分闲置国有资产受客观因素影响当前无法划转到属地政府,如位于桐浦镇的15亩市国投集团闲置地块,根据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财政部第32号),该资产不符合非公开协议转让方式的情形,不得直接协议划给属地政府,同时该地块在划入国投之前已被村民申请办理宅基地手续且办理房产证,涉及土地二次供地致使土地证尚无法办理,并且当地村民以进出地块的道路由其自建并可能破坏房屋结构为由,对连接该地块的道路使用存在分歧,下步将由市国投集团、桐浦镇共同协调,盘活改地块;再如位于桐浦镇的2处粮库资产,现列为浙江省粮食仓储设施保护清单,在未退出之前不得移作除粮食储存外的其他用途(包括租用),当前尚不得进行划转和出租。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加大财政教育资金向农村倾斜力度。提升农村基础教育水平,更加注重财政教育资金的精准投入,比如支持探索义务教育阶段“现代学校联盟”“优质民办学校+”办学模式等,加强优质师资资源流动,实现“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促进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充分利用职业教育与农村居民增收关联度高的特点,继续加大职业教育投入,并制定财政激励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提高农村居民就业能力。 (二)支持提升农村医疗卫生及保障水平。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以“医共体”建设为抓手,支持推进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完善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人才流动等协作机制。促进社会办医加快发展,鼓励社会资本举办各类优质民营医院,将提供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社会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纳入政府补助范围,在临床重点专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实行与公立医疗机构同等的补助政策。 (三)进一步完善财政社保投入机制。加快城乡保障体系一体化进程,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托底”保障政策,更加注重保基本、补短板、兜底线,完善社保大救助体系,统筹推进低保、特困、受灾、医疗、教育、住房、就业、临时救助等基本救助。健全养老保险相关制度,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积极引入社会力量,不断优化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健全闲置国有资产统筹利用机制。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系,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完善国有资产配置、处置等相关管理制度,推动闲置国有资产合理利用,有效提升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健全闲置资产充分调配体系,建立资产共享共用机制,加强闲置低效资产的整合盘活,降低国有单位运行成本,推动政府过“紧日子”,促进国有资产优化配置,提高基层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水平。
瑞安市人民政府 2022年7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