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瑞安 > 瑞安要讯
我市召开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视频会议
发布日期: 2022- 09- 14 09: 20: 48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日报 字体:[ ]

瑞安市水上防台分指挥部决定于9月13日17时启动水上防台I级应急响应。据市气象局发布,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强台风级),9月13日17时中心位于瑞安东南偏东方向约370公里的海面上(北纬26.3度、东经124.0度),中心最大风力14级(42米/秒),中心最低气压955百帕。预计台风将以每小时1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北偏西方向缓慢移动,强度缓慢增强。受其影响,我市沿海海面风力今天夜里到明天9至10级,阵风11级。

我市召开会议

再部署防汛防台工作

9月13日,温州召开第12号台风“梅花”防御工作视频会议。会后,市委副书记、市长秦肖立即主持召开续会,视频连线各乡镇(街道),传达贯彻上级视频会议精神,再部署防汛防台工作。会议要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温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严格落实防汛防台各项措施,切实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坚决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会议听取了气象、防汛办等单位有关情况汇报,分析研判当前台风动向和防汛防台形势,并作下步具体安排部署。

会议指出,目前台风“梅花”路径存在很大的不确定因素,各地、有关部门要切实绷紧防汛防台这根弦,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决克服连续作战的厌倦心理、台风不会登陆的侥幸心理,严阵以待,把防汛防台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中心工作来抓,落实落细各项措施,充分做好强降雨等极端天气防范部署,确保防汛防台万无一失。

会议要求,加密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动态掌握风险变化情况,密切关注气象、水文信息,加强与气象、水利、应急等部门的协调联动,全面提升预警预报能力和应急救灾快速反应能力;切实做好转移人员的摸排、安置工作,确保避灾安置场所自身建筑安全和消防安全,妥善做好人员生活保障工作及核酸检测等疫情防控工作;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聚焦海域安全、地质灾害、小流域山洪、水库山塘河网、城市内涝和城市安全、安全生产、交通运输、人员转移“八张风险清单”,再排查、再确认,绝不放过一个薄弱环节,确保隐患排除到位;做好防台应急物资、队伍、车辆装备等各种准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有备无患;加强应急值守,落实24小时应急值班和领导在岗带班制度,着力保障救治等工作;加强宣传,普及各类灾害知识,营造防汛防台的良好氛围。

723艘渔船

均已在港避风

根据上级要求及防台风应急响应Ⅲ级要求,我市第一时间通知各类船只回港避风,对在港船舶、航道、锚地等进行安全检查,提醒做好锚泊措施,并落实一艘专业救助拖轮(温拖2)在小横山锚地待命,做好驻守执勤。

“渔船归港后,我们就加强港口码头的巡查检查,重点检查在港避风渔船锚链、缆绳等固定设施,严防渔船走锚、漂移。”市农业农村局渔业渔政渔港管理科科长白福造说,该局还加强渔船安全点验和动态监控,重点关注渔船北斗离线和涉渔“三无”船舶等情况,严防擅自拆卸、关闭北斗设备的渔船及涉渔“三无”船舶冒险出海作业。

截至9月13日14时,渔船方面,723艘渔船均已在港避风。重点船舶方面,客运船舶20艘、长期锚泊船8艘、扣押走私船4艘、其他商船3艘均已进入安全水域避风。涉海工程已无施工作业船舶。北龙、北麂等沿海客运航线已于9月11日19时全线停航。

及时排查整治隐患

转移1478人

连日来,我市各部门各司其职,充分利用“防汛防台在线”平台,围绕“八张风险清单”,及时排查整治隐患,推动风险动态清零。截至9月13日14时,124座山塘、59.1公里标准海塘、24个旱闸、74个防浪墙开口、230处水闸的责任人均已到岗履职,加强巡查频次;检查城市内涝点15处,发现并整改隐患12处,滨江大道下穿桥应急排涝人员、设备均已预置到位;全面加强户外广告牌、行道树、店招门牌等安全管理,加固树木1106棵、户外广告牌120处;检查地质灾害风险防范区181点次、危旧房(工棚)478处,关闭农家乐5家。

“台风来了,海塘太危险了,大家快上来!” 昨日,各相关镇街和单位对所属辖区进入海塘入口开展封堵措施,设置隔离墙、防护栏,加强安保人员值守,对进入海塘的人员进行劝离。当日,我市已封堵入口32处,并安排巡查人员对重点地段进行24小时不间断巡查。

同时,按照温州市防指人员转移令要求,我市迅速组织人员转移避险。截至9月13日14时,671名转移责任人已全部到岗,转移各类人员1478人,其中北龙、北麂岛上游客275人、海上养殖人员26人、渔船上岸人员1024人、地质灾害风险区10人、在建工地100人。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