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6/2023-186834 | ||
组配分类 | 乡村振兴 | 发布机构 | 瑞安市农业农村局 |
生成日期 | 2023-01-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 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行标兵行动方案(2021—2025年) | ||||||||||||||||||||||||||||||||||||||||||||||||||||||||||||||||||||||||||||||||||||||||||||||||||||||||||||||||||||||||||||||||||||||||||||||||||||||||||||||||||||||||||||||||||||||||||||||||||||||||||||||||||||||||||||||||||||||||||||||||||||||
|
||||||||||||||||||||||||||||||||||||||||||||||||||||||||||||||||||||||||||||||||||||||||||||||||||||||||||||||||||||||||||||||||||||||||||||||||||||||||||||||||||||||||||||||||||||||||||||||||||||||||||||||||||||||||||||||||||||||||||||||||||||||
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行标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以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为主攻方向,实施“六大促共富”行动,全面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二)总体目标 到2025年,乡村振兴全面高质量推进,共同富裕现代化乡村基本单元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显著缩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缩小到1.8左右,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全面消除年家庭人均收入1.3万元以下情况。 二、重点任务 (一)实施乡村产业链条延伸促共富行动。稳定发展粮食和生猪等重要农产品。加强耕地用途管制,完善和落实耕地保护机制,开展耕地“非农化”“非粮化”整治,新建高标准农田6500亩,实现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年均在24万亩以上、总产量2亿斤以上。坚持“六化引领”,落实“保护存量、新建增量、补栏扩量”三项措施,稳定生猪产能。加快渔业转型升级,拓展深海设施养殖,推广新型绿色养殖模式,创建渔业健康养殖示范县、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深化农产品延链强链畅链。强化产加销一体化建设,推进“粮头食尾”“农头工尾”,加大农产品加工园、产地冷藏保鲜设施、产地冷链物流基地、电商专业村建设支持力度,补强“冷链成网”、农产品精深加工等薄弱环节。培育乡村产业发展平台。聚焦主导优势特色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产品优势区、特色农业强镇等建设。深化“一标一品一产业”融合发展,加大地理标志农产品、绿色食品培育力度,支持特色优势农产品申报名牌产品,做强瑞安市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云江丰味”,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促进农村创新创业。深入实施“两进两回”行动、乡村就业创业促进行动,推动资源要素向农业和农村聚集,引导返乡入乡人员和新乡贤回乡创新创业。实施农创客培育计划,在农业服务、项目支持等方面向农创客倾斜,支持农创客开展全方位、多领域、多层次、多方式的联合与合作,带动当地农业特色产业簇群化、品牌化、专业化发展,培育农创客1000名。 (二)实施农业多种功能拓展促共富行动。做精乡村休闲旅游业。结合乡村振兴示范带、未来乡村等建设,发展市民农园、共享农庄、认养菜地等新模式,打造一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园。实施乡村休闲旅游精品工程,提速推进“云江悠境”“陶泉福地”“蓝海风情”三大旅游精品线,建成民宿100家以上,民宿特色村达10个以上。大力发展乡村康养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温泉疗养、中医养生、健康养老、运动健身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建设一批森林康养、生态旅游、职工疗休养基地。探索推进康养联合体试点,配套完善农村生活性服务业,建设示范型村(社)居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吸引城市居民到农村养老。振兴乡村文化创意产业。强化与宣传、文旅、体育等部门联动推进的乡村文化建设机制,推动文化惠民工程在乡村落地。实施农家小吃振兴行动,加强传统技艺传承创新,培育传统产品制造、手工业等基地。推进“跟着节气游乡村”,开展研学科普、农事体验、手工制作等活动,壮大乡村文创产业。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和古镇古村古建筑保护利用,打造民俗村、风情街。 (三)实施农业生态绿色发展促共富行动。发展绿色低碳循环产业。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探索对绿色低碳农业给予专项补贴。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油茶、水果、笋竹等产业,发挥木本植物固碳作用。积极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扩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服务,推进秸秆、农膜、畜禽粪污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产业化利用。加快绿色农业标准化建设。全域推行“肥药两制”改革,大力推广应用测土配方、水肥一体、有机肥替代化肥、绿色防控等技术和产品,推动绿色农业全产业链标准化进程,争创“肥药两制”改革综合试点县、化肥农药定额制施用示范区。推进畜禽养殖圈舍低碳化建设和改造,推广水稻田精准灌排技术,发展水产绿色健康养殖。加快绿色高效、节能低碳的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应用,发展农产品绿色低碳运输。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强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健全完善“智慧监管”网格监管体系,推行食用农产品准入准出合格证制度。建立优质农产品评价体系,深入推进“瓯越鲜风”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创建,促进绿色农产品优质优价,新认定绿色食品10个以上。探索开展农业生态产品价值评估,完善农业生态产品价格形成机制。挖掘利用农村生物质能,生产绿色建筑材料,支持资源回收和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生态产品价值有效转化。 (四)实施农业科技机械“双强”促共富行动。推进农业发展方式革新。围绕农业品种选育、现代农业装备、农业资源高效利用等领域,推进核心技术攻关。强化农业科技创新支撑,鼓励支持涉农院士、专家以设立工作站等形式参与瑞安农业科技创新,培育农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农业高新企业、省重点研究院,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71%以上。鼓励科技特派员带项目、资金、技术和成果服务乡村产业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种业产业。完善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实行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后补助,对育种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给予长期稳定支持。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支持种业企业开展农业新品种重大科技专项和地方特色品种关键技术攻关,培育壮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建设番茄、温郁金、甘蔗、生猪、鸽子等主导产业种苗基地,构建集育种、生产、销售一体化的种业产业体系。高质量实施农业“机器换人”行动。积极推动丘陵山区、特色产业等先进适用机械装备推广引进,提升粮油、果蔬茶菌、畜牧、水产养殖、林业作业等农机化程度和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到2025年,率先建成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先行县、农机创新研究试验基地1个、高水平农机农艺融合应用示范基地6个、高标准区域农机综合服务中心6个;主导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86%以上,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3%以上。 (五)实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促共富行动。推进城乡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健全城乡基础设施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护机制。加快“四好农村路”提质扩面,行政村通双向车道占比达到85%以上,构建市区至中心镇“半小时交通圈”。健全市、乡、村三级农村寄递物流体系,推进快递企业进村进企出海“两进一出”工程,实现“快递进行政村”全覆盖。实施农村饮用水再提标行动,推动城乡同质化供水。实施乡村电气化提升工程,提高农村电网的供电质量和服务能力,推动城市天然气配气管网向乡镇和城郊村、中心村延伸。实施乡村信息基础设施提升工程,缩小城乡数字基础设施差异,实现所有乡镇及重点行政村5G信号全覆盖。促进公共服务同质同标。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推动城市优质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推广城乡教育共同体、医疗服务共同体模式,完善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优化农村敬老院建设布局,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率达100%,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达70%以上。打响农民讲故事大赛、乡村春晚等乡村文化活动品牌。迭代升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加强村庄风貌引导和农房管控,严格落实农房建设“带方案审批”制度,探索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基本住房安全保障机制。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全面普及无害化卫生户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政村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基本覆盖所有行政村。统筹推进美丽田园、美丽城镇、美丽村庄、美丽河湖、美丽庭院创建,新增美丽田园示范点5个以上,省新时代美丽示范乡镇10个以上,美丽城镇省级样板3个以上,美丽河湖5条以上,美丽庭院创建比例达到40%以上,创成省新时代美丽乡村标杆县。全域开展未来乡村建设。加快“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和修编,完善全市未来乡村建设总体规划,深入挖掘乡村闲置资产、人文地理历史、农业文化遗产等乡村资源,迭代建设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产业化、系统化和生态、建筑、创业、经营、健康、邻里、文化、数字、服务、治理“五化十场景”,全面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布局,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乡村基本单元。 (六)实施农业农村改革赋能促共富行动。深化“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以拓展提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综合服务功能、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组织化、现代化、数字化、一体化”为核心,抓基层打基础、建体系强功能、扬优势补短板,农合联体系全面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农户家庭经营和共同富裕的新型合作经济可持续健康发展,培育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120家以上,小农户融入现代化农业组织化程度达90%以上,创成“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标杆市。深化农村改革系统集成。聚焦聚力现代农业、农村经济、人居环境、乡村治理等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加强各项改革的衔接配套,进一步放活权能、盘活资源、激活要素,释放改革综合效应。健全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制度体系,全面推开土地经营权抵押。深化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扩大农民资产授托代管融资品种和范围,新增盘活农房1000幢以上,助农增收3000万元以上。高质量推进乡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项目,整治产生的节余用地指标优先用于发展乡村产业。健全和完善农民建房“一件事”办理,加强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和管理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丰富集体经济发展路径,全域推进农村集体“三资”智慧监管,实现集体经济年收入25万元以上且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全覆盖,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的行政村占比80%以上。深化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完善乡村智慧网,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农业强镇、种养基地数字化转型,促进数字技术与乡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加快融合,建成数字农业工厂5家、数字化改造种养基地50个。迭代建设多跨协同的乡村振兴重点应用场景,综合集成未来乡村全域数字化应用、低收入农户数字帮扶、“肥药两制”数字化监管等数字乡村综合服务平台。推进“为农服务一件事”智慧管理,打造智农共富应用平台,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供精准化的生产、销售、金融等社会化服务,促进农户和合作社、合作社与联合社以及合作社与其他合作经济组织的利益联结更加紧密。探索创新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的政策,建立健全农业农村扩大有效投资项目管理工作体系和涉农资金跨部门会商统筹整合机制。率先建立以绿色生态为导向的农业支持保护政策体系,优化生产者补贴制度。探索建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信用体系,扩大农村资产抵押担保融资范围。推进价格指数保险、收入指数保险、气象指数保险等农业保险提质增品扩面,实现花椰菜价格指数全覆盖。构建协同高效乡村治理体系。强化党组织全面领导村级组织和村级事务的作用,健全完善“一肩挑”后村社治理体系,推动村社班子高效运转。深化清廉村居建设,推进村委会规范化建设和“五议两公开”等阳光工程,完善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制度。健全基层民主协商制度,推进村级组织与群团组织、社会组织的联动机制创新,提升乡村治理效能。 三、组织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有关单位要加强统筹协调,建立上下联动、高效协同、一抓到底的贯彻落实机制。加强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机构建设,抽调精干力量实体化运作,具体负责沟通协调、跟踪调度、典型宣传等工作。 (二)强化政策导向。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确保公共财政更大力度支持乡村产业。健全财政金融协同支农机制,引导金融资本、社会资本更多投向乡村产业。落实农户小额贷款税收优惠政策和小微企业相关税收减免政策。完善乡村产业发展用地政策体系,落实种植类、养殖类附属配套设施农业用地,支持利用农村集体土地发展设施农业。 (三)加大先行先试。聚焦重点领域,积极争取全国或全省、温州市的改革试点,努力在农村宅基地等土地制度改革、农民权益价值实现机制、农业价值拓展实现机制、城乡融合体制机制等方面先行先试,率先形成创新性、突破性制度成果。 (四)健全考评机制。将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工作纳入乡镇(街道)和市直属有关单位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内容,实行镇街部门责任捆绑,建立健全清单化推进机制,定期开展督查。建立改革容错免责机制,为干事创业的领导干部解除后顾之忧、增强试错勇气,调动改革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附件: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 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行标兵重点任务责任清单(2021-2025年) 附件 高质量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市 争当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先行标兵重点任务责任清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