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128/2023-250614
组配分类 重大决策预公开(部门) 发布机构 市医疗保障局
生成日期 2023-10-2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医疗保障局2023年半年度重点工作执行和落实情况
发布日期: 2023- 10- 23 14: 52: 17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医疗保障局
字体:[ ]

        一、开展“医保纾困·携手共富”行动,打造医保助力共同富裕标志性成果

        筑牢民生保障底线,做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工作。一是指定专人定期核对医疗大救助平台共享贫困人员信息,及时落实新增医疗救助对象待遇,实现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达到100%。2022年上半年,共资助困难人员参加我市城乡居民医疗保险9819人,补登新增符合条件对象497人。二是切实做好高额医疗费用困难人员的医保扶贫工作,加强部门协作,对上年度医疗费用支出个人负担在5万元以上的困难人员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实现清零行动,共核查比对高额医疗费用困难群众23人,已全部完成化解工作。三是对困难群众全额资助参加商业补充保险,3月底已完成10087名困难人员的“温州益康保”资助参保工作。

       进一步优化商业补充险“温州益康保”的产品方案,大力推广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将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做为加快“扩中提低”、推进共同富裕的创新工程和重大举措。积极参与温州市局“益康保”保险方案优化工作,调整赔付责任和起付线。保费价格从2021年的180元下调至100元(未成年人80元),将责任一起付线从2021年2.57万元降至1.5万元。始终坚持自愿参保原则,加强精准宣传引导做到应知尽知、愿保尽保,建立面向全体基本医疗参保人员的全民健康补充医疗保险体系。截至5月底,我市“温州益康保”参保人数为404975人(含困难人员),参保率为35.53%,温州全市排名第7。

        二、开展市级统筹提升行动,扎实做好市级统筹“后半篇文章”

        做实基金统收统支。中心紧跟温州部署,积极配合温州市局做好基金统收统支工作,做好统一预决算管理和日常报表编制审核工作,并建立和完善预决算编制联合工作机制,截至6月底,已完成2021年基金决算并按要求做好市级统筹基金归集和城乡个人缴费部分上解。

        三、开展智慧医保攻坚行动,打造数字化医保样板

       决战决胜“智慧医保”切换上线。为确保3月7日顺利上线“智慧医保”,对历史政策差异化梳理、跟进业务测试等协调各项工作。特别是上线前定点医药机构接口改造、停机切换工作安排方案、应急预案等工作做了详细分工,顺利完成了“智慧医保”的上线。

       夯实医保数据承载“硬基础”。为破解人社医保信息网络共用时期出现的数据安全隐患、运维管理不便、经办服务网络延伸受限等壁垒,我局着手开展人社医保网络集成分离,同时,在原设备基础上依照按需、合理的原则,投入90余万建设资金提升基础硬件设施和网络安全,为后续承接数据回流共享和满足本地个性化需求提供基础。目前硬件已基本建成,预计于8月份验收投入使用。

       推进医保基金监管信用体系建设数据采集工作。一是完成定点零售药店、医保医师、定点医疗机构、医保护士等主体的采集数据,评定医保信用分,逐批落实信用监管应用场景。二是配合市局制定信用指标和应用场景,推进信用监管落地。通过各医保信用试点建设,打牢基础,全面构建起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

       四、开展医疗高峰协同行动,让群众享有高质量、有效率、能负担的医药服务

       落实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政策,深化住院DRGs点数法付费改革。一是精心部署,有序推进DRGs支付方式改革。重点督促有开展住院服务的全市23家医疗机构纳入DRGS管理并确保高质量完成月病案填报,入组率达90%以上。二是精准分析,医疗机构开展DRGS盈亏点,按照温州统一部署对2021年年度DRGS拨付清算,全年职工医保超支约221万元,城乡医保结余约1100万元。通过对DRGS每个病例入组的分析、病案首页的书写,找出每家医疗机构的存在问题,通过约谈,面对面指导、培训全面掌握DRGS付费政策。三是精细预测,制定2022年DRGS年度预算。通过分析医保基金运行现状摸清运行底数,掌握前阶段医保基金运行实际和原有预期的支出情况,确定DRGS年度增长率。四是扎实推进长期住院精神类病例、长期康复住院病例和安宁疗护病例纳入床日病组付费,目前共有5家医疗机构开展床日付费工作。五是成立DRGS专家库,助力DRGS改革。为更好推进DRGS改革,提高病例的入组率,规范入组诊断,面向全市定点医疗机构征集科室业务骨干共160多名成立瑞安市DRGS专家库,届时将对全市存在异议的病例进行分析,逐步提升医疗机构DRGS服务能力。

       落实带量集采,切实减轻群众医疗费用负担。2022年以来,确保完成“两个百分百”。一是精心指导定点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线上100%采购,监督按时签约,二是建立每月通报制及时督促掌握公立医疗机构集采协议执行情况、集采按时回款100%。我市共落实六批国家药品带量集采、两批省级药品带量集采和一批市级联盟采购,合计共277种药品,落实国家冠脉支架和今年首批髋关节、膝关节及省级骨科髋关节、冠脉介入球囊市级联合负压引流护创材料、一次性活检针等国家、省级、市级联合三级医用耗材带量集采。据统计,药品带量集采可每年为我市节省药品采购金额超1.5亿元,医用耗材带量集采可每年为我市节省2000多万元,大幅减少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及降低了医保基金支出的压力。响应政策鼓励各民营医疗机构和药店申请省平台账号,通过平台采购药品,上半年共通过1个民营医疗机构和1家连锁药店加入集采的行列。

       推动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调整,优化医院收入结构。2022年,为深入我市医疗服务价格改革,持续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结构,结合我市在药品集采节省空间的基础上,通过控制药品使用环节上腾出空间,进一步调整部分医疗服务项目价格,理顺儿童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规范医疗服务价格项目作价,共调整完善4911项医疗服务价格项目,重点调整和完善符合省“医学高峰”建设需要、医用耗材纳入集采的手术类以及成本严重倒挂的医疗服务价格项目。2022年共落实省局、温州市局对新冠核酸检测价格3次调整,将核酸单人单检价格从40元/次降到了16元/次,降低了群众负担和社会成本。为进一步优化医疗服务价格,积极探索基层卫生院服务价格结构,按省局部署对全市所有定点医疗机构的现开展的医疗服务全面价格摸底工作,收集价格最高价和最低价及开展工作量,为下步调价做足充分的准备。

       五、开展基金监管亮剑行动,争做基金监管示范标兵

       构建全方位预防监管体系。利用4月份集中宣传月、自查自纠等契机,通过由分管领导带队、科室骨干为成员组成小组,分批分片开展政策宣贯。同时,全面谋划、科学摸底,根据定点医药机构特点,分类别、分规模因情施策。以解决问题,谋划变“事后监管”为“关口前移”,积极推动构建全方位预防监管新体系,以打造良好健康的医保监管生态环境。

       强化医保监管,维护基金安全。一是开展定点零售药店全覆盖检查。5月中旬,根据浙江省基金监管工作要求,分两组开展了部分定点零售药店的现场检查,现场共查看了90家定点零售药店。截至6月29日,共暂停5家定点零售药店,限期整改8家,约谈1家,有力打击了欺诈骗保行为。二是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全市135家定点医药机构,认真执行自查自纠工作要求,全面梳理了日常工作中的医保违规问题,对自查自纠中发现的违规项目该取消的必须取消、该停止的立即停止、该报批的按程序报批。三是利用“大数据”开展定点医疗机构数据筛查工作。对照往年国家飞检、省飞检以及今年自查自纠项目及平时在审核中发现违规的项目,利用大数据分析,对全市定点医疗机构进行数据分析,为下一步定点医疗机构检查提供数据基础。四是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根据省医保局文件要求,完成监管事项的认领,认领两项。建立健全“检查对象名录库”和“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建立“两库”动态管理机制,做好动态维护工作。按省市工作要求,建立5%的抽查比例的民营医院和药店的检查任务,完成检查对象和人员抽取等工作。

        开展“织密基金监管网 共筑医保防护线”集中宣传月活动。全面铺开“织密基金监管网 共筑医保防护线”宣传月工作,通过宣传视频、海报、广播、大型屏幕、有奖竞答等方式广泛宣传医保法律、法规、政策、典型案例等,重点对医保基金监管条例进行普及,提高全社会对打击医保欺诈骗保的关注、认同和参与,引导全社会关注自身权益、监督不良行为、举报欺诈骗保行为,营造全社会共同维护医保“救命钱”的良好氛围。开展宣传进万家活动,利用定点医药机构、乡镇街道村居、医保经办窗口、银行合作网点直接面对参保群众,通过张贴宣传海报、发放宣传折页和《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建立户外宣传栏、公交车播放宣传视频等形式,向群众广泛宣传。共计张贴宣传海报700余份、发放手册2000余本和宣传折页10000余份、市区220辆公交车每天滚动播放20-30次、人民医院大型宣传视频滚动播放10天、各大定点医疗机构电视屏播放宣传视频等。

       六、开展经办服务示范行动,争创全国医保服务示范工程

       打造优质、高效医保咨询“快响应”。坚守“高质量、优服务”原则,多形式优化咨询服务,促进服务水平再提升。一是搭建内部交流“快车道”。强化内部协作,疑难问题线上流转,为群众的问题解决打开一条“超速路”,增加日常接听效率,提高问题解决效率。二是开设“瑞安方言咨询专窗”。用家乡话讲“心里话”,确保与群众沟通无误,畅通无阻。三是依托微信公众号推出“小Yi信箱”栏目。将常见咨询问题分类、整理、汇总,参保群众可根据实际需求快速检索、线上办事。

       开展经办服务示范行动。一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工作。以创建温州市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为契机,对基层服务网点进行标准化建设,进一步统一服务规程,推进业务流程再造,规范基层经办事项范围、办理权限和办理流程,推动同城同待遇、同城通办。二是开展示范点建设工作。严格按照医疗保障服务示范点建设标准及要求,紧扣时间节点,细化实施方案,强化工作措施,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便民服务质效,切实打造群众满意的“家门口医保服务”。三是围绕“县、镇、村”三级架构,扎实“1+8+N”服务网络,通过全面升级“医银联通”,充分发挥农商银行网点布局优势,畅通“毛细血管”,积极构建医银动态联动的经办网络,最大程度方便办事群众“就近办”。目前,瑞安农商银行瑞祥支行、莘塍支行作为首批升级网点,已实现医保业务全面受理。

       深化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按照温州部署,积极推动扩大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联通范围,持续提升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开通率。目前,已开通省内异地和跨省异地医疗机构的月结算审核以及拨付工作,并新增省内(跨省)异地结算医疗机构共计27家。

       加强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一是强化定点医药机构协议准入管理。积极开展相应定点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工作,不断加强两定医药机构管理,扩大医保联网结算全域覆盖,将符合条件的医药机构纳入医保定点管理。截至6月底完成2022年度第一期医药机构协议管理工作,新增8家定点零售药店、1家中医坐堂诊所,让更多市民在家门口享受“就医购药”便利;同时高效完成2022年度第二期医药机构协议管理的受理、评估工作。二是加强稽核监督管理力度。积极规范医药机构的就医行为,不断完善和统一后台“机审”规则,做好日常审核并开展不定期稽核行动。截至6月底,共巡查28家定点医药机构,完成稽核谈话4人次并发放稽核整改书13家,通过强化监管力度,加强对定点医药机构规范医疗保险服务行为的指导和医疗保险违规、违约、违法行为的稽核,切实提高定点医药机构相关人员、参保人员的底线意识、红线意识、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三是积极落实“双通道”管理机制。按照“合理分布、方便群众”的原则,组织开展了2批“双通道”定点零售药店遴选工作,择优将10家纳入我市国谈药品“双通道”定点管理。目前,275个国谈药品我市“双通道”药店已配备211种,“双通道”药店配备的国谈药品品种占全部国谈药品品种的比率为76.7%。

       积极稳妥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一方面,医保窗口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要求,按照相关要求,推行“指尖办”、“分散办”、“延时办”、“错时办”、“不接触”等五项举措,确保疫情防控和医保经办“两手抓、两不误”。另一方面,扎实落实“两个确保”等政策措施,加强资金保障,目前,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及接种费用结算1209.6万元。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