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瑞安 > 街镇动态
上望街道全力推进“共富工坊”建设
发布日期: 2023- 03- 14 08: 39: 19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日报 字体:[ ]

村民在英博伦“共富工坊”上班
农户将花椰菜送到丰富果蔬“共富工坊”销售
农村的富余劳动力,要如何转变为共富路上的动力?在上望街道,英博伦“共富工坊”、创e公社“共富工坊”、丰富蔬果“共富工坊”、农贸城“共富工坊”、渔业“共富工坊”等5家各具特色的“共富工坊”应运而生。

定向招工式、品牌带动式、农旅融合式、电商直播式……这些“共富工坊”,每一家都有自己的特色,是该街道探索实施“1+1+3+X”党建联建机制和“三个一”联系制度,通过组织牵线、平台搭建、技术培训等举措,因地制宜精心打造而成。它们的建成,辐射带动周边1300余人就业,让上望逐步形成“人人有活干、家家有收入”的共富新图景。

党建搭台 供需匹配

村民实现“家门口”务工稳增收

裁剪、缝制、整烫、包装……日前,在上望街道英博伦“共富工坊”内,缝纫机声不绝于耳,数十名工人正娴熟地踩踏缝纫机,忙碌地赶制一批发往外地的内衣服饰。

英博伦“共富工坊”位于瑞安市英博伦针织内衣厂内,占地面积15亩,是周边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的地方。

上望蔡宅村村民谢月英就搭上了这趟稳增收的“致富列车”。几年前,她在某服装厂工作,工资按成品计件结算,尤其是淡旺季,工资收入差距很大。去年,她经朋友介绍进入英博伦针织内衣厂,成为样衣车间一名制衣女工。有经验、上手快,她很快脱颖而出,每个月能拿到4000多元的工资。“在这里工作很方便,家里骑行过来10分钟就能到,也不耽误照顾老人和小孩,最重要的是工作稳定。”谢月英满意地说。

“共富工坊”为村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也为企业解决了用工需求问题。今年以来,英博伦针织内衣厂订单量激增,订单排到七八月,人手不足、产能跟不上等问题成了困扰该企业负责人的烦心事。

得知此事后,由街道干部、驻村干部、村“两委”成员组成的“共富工坊”联络员给企业送来了一场“及时雨”,通过在村民群里发布招工信息,吸引了不少村民前来应聘。今年41岁的杨晓琴是新员工,原本待业在家的她,现在只需要花十来分钟骑电动自行车就可以到厂里上班。“这些活上手都不难。”杨晓琴说,针对新进员工“上手慢”问题,该“共富工坊”还专门开设新员工入职技能培训会,以传帮带的方式进行技能培训。

目前,英博伦“共富工坊”辐射周边多个村,通过设置共富车间,解决周边4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可达12万元左右,实现了村民在“家门口”就业。

上望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该街道深入落实“三个一”联系机制,常态化走访企业,帮助解决员工和企业的难点、痛点。此外,该街道还凝聚各方资源力量,积极协调瑞安日报电商文创园12家加盟企业携手蔡宅、新桥头等5个村集体打造电商直播平台,推进创e公社“共富工坊”建设,助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周边小微企业轻工产品销售,推动低收入农户和企业合作共赢、双向奔“富”。

抱团发展 服务优先

群众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

上望街道拥有农业用地32806.77亩,蔬菜生产历史悠久,其中花椰菜、西瓜等农作物种植面积约13721亩。上望的花椰菜种植采取与西瓜轮作的模式,其中花椰菜的收获期为每年9月至次年4月。眼下已进入花椰菜最后的采收期,但丰富蔬果“共富工坊”仍是一派热闹景象。

日前,记者来到该“共富工坊”,只见菜农驾驶着一艘艘小船,将花椰菜从田间运送到合作社,上秤、装车,换来一大笔钱。菜农薛迪衷种植花椰菜已有20余年,今年种植面积60多亩,他抓住花椰菜采收的“尾巴”,当天来回运输了两趟,共卸下4000多公斤的花椰菜。“把花菜送到这里,只管种不愁销。”他笑得乐不可支,紧接着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这里的花椰菜销往各地,行情好时均价每公斤约3.6元,亩产按1000公斤算,每亩产值约有3600元,60多亩收入约22万元左右,除去租金、肥料成本和人工费,年利润至少有15万元。”

薛迪衷的底气和信心源自丰富果蔬“共富工坊”的建设。该“共富工坊”由上望多个家庭农场、果蔬种植场组成。去年以来,上望街道将“共富工坊”设在田间地头,通过搭建平台吸引市场主体入驻开发农文旅产业,探索品牌带动式共富模式,投资200万元,并定期邀请专家开展种植、管理、采收全流程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管。

告别“单打独斗”,迎来规模运营、抱团发展的模式,上望街道农贸城“共富工坊”同样是个鲜活的例子。市农贸城于2016年建成后交由专业管理公司管理,现有经营户300多户,各类商品摊位500多个。去年以来,该街道党工委“双向”并举,有效链接企业与农村、产业与农民,并充分发挥党建联建示范效应,实现农贸城高效有序运转。目前该农贸城设有共富交易点1处,内有大棚交易区、水果交易区、干果交易区、蔬菜交易区,为市民提供肉类冻品、米面粮油、水产、果蔬等各类商品,可解决周边6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人均年收入达20万元,使“家门口”的共富效应持续放大。

心系农户,更情系于渔民。上望街道面朝大海,是我市渔业重街之一,现有各类渔船近300艘,渔民近300人。去年,该街道通过“党建引领+渔业合作社+渔户”的模式,整合牧海、沿海、顺海等三家渔业专业合作社等资源成立上望渔业专业合作社,打造上望渔业“共富工坊”,为辖区渔民提供“一站式服务”,为渔民提供进出港证、渔船捕捞证等各类证件的办理服务,让渔民少跑路;定期召开座谈会,倾听渔民心声,及时调解矛盾纠纷;定期开展渔业技能培训,促进渔业生产技术提高,带动渔民增收,让上望渔民在“家门口”收获满满幸福感。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