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60/2023-23903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瑞安市档案馆
生成日期 2023-04-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档案馆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 04- 12 08: 57: 27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档案馆
字体:[ ]

2022年,瑞安市档案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批示精神,忠实践行“存史资政育人”的使命担当,档案工作现代化水平全面提升,馆藏量居全省县级档案馆前列,连续三年获温州优秀,在首期档案工作指数评价中名列全省各县(市、区)第五,《瑞安历代咏物诗选》作为温州地区唯一的县级获奖单位上榜2021年度全省优秀档案编研成果,“机关查档直通车”经验在全省档案系统作典型发言。现简单总结如下:

(一)主动作为夯基础。一是应接尽接。积极推进各类档案移交进馆工作,对馆藏全宗单位到期应移交进馆档案、已终止全宗档案、56省道等重大工程档案等进行接收进馆,共接收文书档案、科技档案、业务档案等36285卷又48045件。协同做好共同富裕、碳达峰碳中和、数字化改革等三类档案的指导和监督工作,明确收集范围,分解落实责任,为2023年接收打下良好基础。二是抢救保护。整理原人事局撤扩并之后历史遗留的干部人事资料,形成业务档案228卷23182页,为全市的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添砖加瓦;对散落的馆藏上世纪60-80年代的地图、水文图等1195张图纸资料进行抢救,整理出1966年以来的五版瑞安地区地形图、政区图等一批较有价值的档案。三是强化编研。今年8月,与温州市永嘉学派研究会合作,借智借力温州大学资源,启动永嘉学派名人档案征集编研工作。广泛征集民间档案资源,对重要族谱家谱、非物质文化遗产、解放战争老兵口述史、高楼革命史等档案资料进行采集整理建档,组织编写《高楼红色印记》,制作完成《瑞安老街》图册。截至2022年12月,馆藏档案共260个全宗66.8万卷12万件。

(二)深化改革提效能。一是专班合力攻坚。抽调精干力量,组建“机关查档直通车”省级试点应用开发项目实施小组,全面推进项目申报、软件开发、测试上线、操作培训、验收维护等各环节工作。特别是在软件开发环节,与软件公司深度对接,确定总体框架和技术路线,就功能设计等方面克服种种困难,进行精细推演、不断打磨,赶在6个月内完成在浙政钉正式环境上线。二是打通信息孤岛。率全省之先打造以电子档案接收系统、浙政钉“机关查档直通车”应用和民生档案自助查询系统为主要功能模块的区域数字档案管理服务一体化平台,打通了全市各馆室档案“数据壁垒”,实现“掌上查档”“异地查档”。5月底运行以来,共享档案条目177万条,办理出证200余件次,服务干部群众3400余人次。三是实施提质扩面。高标制定统一的数字档案室建设标准,加快推动各部门单位的数字档案室建设和电子文件、数字档案登记备份工作,累计建成108家数字档案室,不断深化国家级数字档案馆建设。目前馆藏档案数字化率达到99.5%以上(其中馆藏照片、声像档案数字化达100%),建有17个专题数据库,数据存储量达到58TB,并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等档案部门开展异地备份,确保档案数据安全。

(三)优化服务惠民生。一是在扩大利用上下功夫。2022年完成馆藏到期档案80800件档案开放鉴定,开放档案7992件,截至目前,馆藏档案已鉴定至1997年,共开放160747件;完成87家寄存改制企业档案的数字化加工,并全部录入信息管理系统,在确保信息安全的基础上更加方便群众利用。二是在数据整合上下功夫。整合优化馆藏档案系统数据库,对原来的17个数据库进行整合,比如把介绍信库改为人事库,增加J110人事业务档案;把人普、工普档案从文书档案分离出来纳入普查库,对原有的地籍、买卖契、宅基地数据库整合为不动产库,使我馆专题数据库更加规范合理。三是在优化服务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大“异地查档、跨馆服务”工作力度,2022年,收到431件查阅申请,向他馆发起20件查阅申请,同比增加108.53%。积极改善查阅利用环境,全年接待线下档案查阅11831人次,有效调阅50017卷件次,为我市经济建设、调解纠纷、核实工龄、职务职级晋升等方面提供了有力依据,群众满意率达到99.8%。

(四)广泛宣传聚共识。一是强化典型引领力。开展“6•9国际档案日”系列宣传活动,成功举办第一届“最美瑞安人·最美兰台人”评选活动,进一步激扬新时代兰台人精神。瑞安市档案馆李雅丽同志被评为温州市十大“最美兰台人”,在温州市档案职业技能竞赛中,黄晓雯同志荣获个人一等奖,被授予温州市“职业技能带头人”称号。二是提升阵地吸引力。倾力打造六大主题展厅,精心筹办“喜迎二十大 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瑞安青运史展”等主题展,充分发挥传播效能,弘扬社会正能量,先后被评为“瑞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温州市离退休干部党员教育活动共享基地”、“瑞安市社会科学普及基地”,其中清廉瑞安展厅上榜瑞安市“引领型”清廉建设单位,今年以来吸引100多家单位3000余人来馆参观学习。三是扩大宣传影响力。拍摄“跟着档案去旅行”--《南戏故里添新韵》专题片,在浙江电视台播出后引发热烈反响,依托党政信息载体刊发高质量档案信息,力促档案工作走进领导视野,并多次获市委书记、市长批示。《瑞安市率先打造浙政钉“查档直通车”破解档案馆室信息孤岛难题》工作信息在《浙江信息》刊出,获得瑞安市主要领导批示肯定,并要求各单位学习借鉴,进一步营造全社会认识、支持、参与档案工作的良好氛围。

2023年,瑞安市档案馆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决策部署,守正出新、锐意进取,精心打造一馆一品,全力争当新时代县级档案工作示范标兵。

一是在“应归尽归、整理规范”上下实功求实效。开展三类档案收集工作,按照收集范围和目录、数据规范要求,加强业务指导,督促及时收集、报送相关资料,确保三类档案应归尽归、整理规范,按时保质建立专题数据库。全面提升区域档案工作整体水平,做好档案工作指数评价工作,力争保持全省先进。

二是在“系统重塑、数字转型”上下实功求实效。进一步升级迭代“机关查档直通车”项目,根据专家意见和用户体验反馈意见,进一步升级应用场景。开展电子公文归档工作,完善OA系统电子公文预归档模块,建设电子公文归档接收系统,在部分单位开展电子公文单套制归档试点工作,实现电子公文实时归档、统一管理。围绕省档案馆积极推进建设“浙里档案”数字应用的目标任务,进一步梳理完善已有数据资源,统一规范要求,积极开展档案共享数据全面汇集工作,做到应归集尽归集、应上传尽上传、应共享尽共享。

三是在“守护历史、留住文脉”上下实功求实效。系统征编现任中央政治局常委在瑞安调研、考察以及对瑞安指示批示的有关照片、视频、文稿、新闻报道等资料。与温州市叶适与永嘉学派研究会合作,推进两宋至民国期间瑞籍永嘉学派名人档案征集工作。谋划开展民间珍贵档案寄存服务工作。出版《瑞安方言韵——民间私塾课本》,做好“跟着档案去旅行”瓯窑主题拍摄和“留住城市记忆”主题拍摄工作。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