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127/2023-23910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瑞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 |
生成日期 | 2023-04-12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计划 |
2022年,瑞安市退役军人事务局紧紧围绕“维护军人军属合法权益,让军人成为全社会尊崇的职业”这一时代任务,务实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亮点 (一)落实法律政策宣贯 一是充分利用媒体多渠道进行普法图文视频宣传。利用“瑞安退役军人”公众号及时转载最新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共转载40余篇,阅读量达6000余人次;推出“退役军人税收优惠政策早知道”短视频,借助播瑞安、“瑞安退役军人”公众号等向全市退役军人、军创企业推送税惠崇军大礼包,点播量超万次。二是深入群众开展政策法规宣传。我市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在辖区内设点宣传退役军人保障法、优抚优待、就业创业等政策法规,并进行现场答疑,共开展政策法规宣传10余次。三是构建法律服务新体系。每周三下午、周五上午均有一名专职律师在服务中心大厅坐班,为来访退役军人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撰写起诉状、陪同前往瑞安市矛盾调解中心调解等。我局入驻市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在矛调中心设立固定窗口,采取动态轮驻的方式,窗口服务时间为:三周两次,每周五。 (二)提升移交安置质量 一是实现“阳光安置”。积极争取有关单位支持,对安置单位进行多次筛选调整,首次提交市委常委会研究年度安置计划和政策,推出安置岗位35个供3名转业军官和30名符合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消防员)选岗,做到安置率和满意率均达100%。完成5名驻瑞部队随军家属安置(3个国企、1个事业单位、1个货币安置)、1名军转干部随军家属安置和1名军转干部子女就读。二是做好退役(毕业)大学生士兵公开招聘工作。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开展大学生退役士兵公开招聘工作,共招录15名退役大学生士兵入职事业和国企单位。三是发挥数字化场景作用。迭代升级“瑞安老兵创富一键通”平台,加强岗位供需信息对接,提高就业匹配率,落实200余名退役军人就业五年跟踪计划,全年访问量达3.8万余人次;与四川阿坝、安徽蒙城、安徽涡阳等中西部地区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享人才、岗位、市场信息,提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质量。四是助力就业创业。通过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基地,共帮助96名退役军人找到满意的工作,帮助33家军创企业申请政府专项创业贷款930万元;联合市人社局开展5场“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吸引企业发布面向退役军人招聘岗位2264个。五是做好技能培训。大力开展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开设UI设计、淘宝电商、室内设计等培训课程,实现培训就业率100%。 (三)优化服务保障体系 一是推进服务中心(站)高规格建设。全市共有23个乡镇级、504个村社级退役军人服务站,今年有10个镇街、26个的村社获评新一批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二是打造崇军服务示范带。依托瑞安红色资源,融合玉海街道红色精品退役军人服务站、忠义街社区“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优抚医院(人民医院)、忠义街拥军商家、志愿军驿站、林去病烈士故居、国旗教育馆、西山烈士陵园、抗美援朝历史教育馆等红色文化基地,打造军味浓厚的“崇军服务示范带”。三是推进退役军人数字化档案建设。我市退役军人数字化档案工作启动早、管理规范、应用广泛,走在全省工作前列,现已100%完成市人武部移交的3万多份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并在退役军人建档立卡、社保接续等方面发挥提质增速的作用。退役军人可通过浙里办“瑞安老兵创富一键通”平台快速查阅到本人档案的管理单位,大大方便了广大退役军人。 (四)落细褒扬激励机制 一是典型激励宣传。联合瑞安市融媒体中心推出《军中功勋访谈录》、献礼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大型人物访谈活动等,在“瑞安退役军人”公众号平台即时推送“短实新”工作信息500余篇,在温州市级以上退役军人系统刊发信息130余篇,在学习强国、中国国防报等主流媒体上刊发20余篇,全方位展示了瑞安退役军人良好形象。二是做好思政引领。深入开展“最美瑞安人·最美退役军人、最美拥军人物、最美军嫂”选树活动,立足各条战线选树典型人物,讲好瑞安“最美故事”;发挥老兵讲师团作用,讲好“老兵故事”;开展英模结对活动,让老兵教育老兵,讲好“时代先锋故事”。三是做好氛围营造。组织人武、乡镇干部及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为我市31名立功受奖退役军人送喜报,为32户三代从军家庭送上“爱国拥军好家庭”牌匾,激励更多人参军报国、建功立业。开展“奋进2022•清明祭英烈”网上祭扫活动、“9.30”烈士纪念日向烈士敬献花篮仪式;投入800万元对烈士陵园陈列馆进行提升改造,塘下等镇街也纷纷联动,对辖区内的烈士纪念设施进行维修改造,增强教育功能;开展瑞安英烈事迹进校园、进村居巡展活动,激发全社会缅怀英烈、铭记历史的爱国热情。 (五)造浓崇军拥军氛围 一是推进优待证申领工作。针对这项全年的重点工作,我们提前动员谋划,多次组织业务实操培训、审核进度汇报会等。争取有关部门支持,丰富市级优待项目,如公交免费、加油优惠、看病优先、体检优待,提高退役军人申领优待证的主动性。二是精准落实优抚政策。发放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大学生入伍奖励金、伤残军人抚恤金等各类抚恤优待补助经费6044万元。组织981名瑞籍义务兵父母及烈属免费健康体检。完成7名随调家属安置和协助完成7名现役军人子女无障碍入学。组织138名优抚对象参加省、市、县三级短期疗养活动。三是常态化走访慰问。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开展走访退役军人48928人次。在春节、“八一”、中秋期间开展拥军优属活动,落实慰问金及物资计265万元。落实生活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资金帮扶58人,共计28万余元,物资帮扶720人次,共计21万余元。四是造浓拥军氛围。解决部队生产、生活、出行、训练等问题。组织市拥军支前队伍共125人开展为期3天的拥军支前培训,提高支前队伍综合素质。加强与新疆模范边防连共建,协调相关部门、社会组织通过视频连线进行“八一”慰问。潘岱街道投入58万元,打造双拥主题公园,将双拥文化潜移默化融入居民生活。五是探索社会化拥军新模式。发挥我市关爱退役军人协会作用,发动和汇集社会资源、社会力量,在生活、就业创业等方面帮扶瑞籍困难退役军人、优抚对象;协会理事陈其安个人出资15万元组织我市获得一、二等功荣誉的退役军人及其家属60人参加短期疗养活动。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强化队伍建设。加强退役军人系统干部培训。围绕重点工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精神,深化对退役军人工作的认识,加强对乡镇(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指导。 (二)推进数字化改革。做好“瑞安老兵创富一键通”的迭代升级和宣传推广工作,为退役军人提供线上就业创业服务。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继续做好“老兵码”申领推广。做好退役军人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便于退役军人档案调阅、查询。 (三)夯实服务保障能力。继续推进“全国示范型、省级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加快基层服务站管理运行指数应用平台录入,实现管理运行指数系统全覆盖。围绕“崇军”和“服务”两大目标,融合红色资源、旅游景点、优抚优待等元素,继续打造崇军示范带。 (四)加强拥军优属工作。始终保持争先创优意识,创新双拥工作,迎接省级双拥模范城创建考核工作;常态化开展走访慰问;持续讲好新时代退役军人故事,展现退役军人风采;动员社会力量开展拥军优属活动;结合本地实际继续拓展优待证优待优惠项目。 (五)提高移交安置质量。高质量完成移交安置任务,着力解决“三后”问题,实现安置满意率100%。拓宽就业创业渠道,及时掌握退役军人就业创业需求,每周在“瑞安退役军人”公众号发布招聘信息,让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有成就感。 (六)提升褒扬纪念力度。常态化做好辖区内烈士纪念设施维护管理工作;发挥好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阵地功能;认真做好清明线上线下祭扫、“9·30”烈士纪念日公祭等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