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04/2023-239170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教育局
生成日期 2023-04-12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2022年工作总结及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3- 04- 12 17: 11: 31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教育局
字体:[ ]

一、2022年工作总结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局党委带领全系统上下齐心协力、务实进取,全市教育以“创县域良好教育生态样板、办瑞安百姓自豪教育”为总体目标,全面推进区域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

(一)聚焦教育设施高品质。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今年来共投入各类教育建设资金5.1亿元,40个工程项目建设(续建27个、新建13个)有序推进,市五中迁建等9个建设项目将投用,新增学位4800个。积极发动华峰集团捐资5亿元举办公办中学,成为温州市单笔捐资额最大的公益教育项目。通过名校办分校形式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将城区优质资源引入到南滨江、滨海新区,目前共有安阳实验中学南滨江校区等5所分校在建或列入建设计划。认真落实省市民生实事项目。投入省市民生实事项目经费7000万元,确保按时保质完成指标任务。省民生实事项目: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2所、新增义务教育公办学位1500个;跨地区教共体结对,安排市域内5所学校与文成县5所学校结对帮扶。温州市民生实事项目:新改扩建公办园6所、新增公办幼儿园学位1200个;新建老年学堂4所;新改造531套教室交互式多媒体;新配置12000套手摇式升降课桌椅;为700个教室新安装空调及新风系统。三是进一步推进智慧教育。制定实施《瑞安市教育信息化“十四五”规划》《瑞安市教育领域数字化改革方案》,教育城域网出口宽带提升至16G,40%的学校主干网提升至万兆,建成网络安全数据驾驶舱和安全大屏。列入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地方试点,并承办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运用分论坛。

(二)聚焦教育体系高品质。推进学前教育普惠升等。深入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迎接省教育督导委员会评估。认真落实公益园和普惠园奖补资金发放,共发放专项资金5000万元。积极探索创建新型公办园48所,公办园在园幼儿覆盖面提升至50.92%。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深入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升级组建城乡教育共同体53个(小学35个、初中18个),实现义务教育学校全覆盖。全面开展民办义务教育规范发展工作,停办9所民办新居民子女学校、分流学生4081名,其他5所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压减招生规模。推进普职教育协调发展。推进普通高中高品质发展,组织优质普通高中与薄弱高中开展联合办学、对口帮扶,尝试通过合作办学或者创办分校等模式扩大优质高中辐射范围。紧抓温台职业教育高地建设契机,总投资7.8亿元的市第三职业学校已进场施工,市职教集团迁建、塘下职专迁建已完成初步选址。

(三)聚焦教育队伍高品质。全面打造“玉海名师”。突出校长、书记、后备干部、班主任、教师、教科研、督学等“七支”队伍建设,全面提升教师队伍整体素质。27人获温州市名校长、名教师、名班主任,6人获省特级教师,入选人数均创历史新高;新评选瑞安市教坛新秀、教坛中坚、教坛宿将220人;新设立瑞安市名师工作室22个,累计招收学员320人(80%面向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整体优化队伍结构。在去年底提前公开招录2022届优秀毕业生93名的基础上,公开招聘教师岗位346名(其中研究生招聘67人、社会公开招聘116人、学前教育劳动合同制教师163人)。通过打擂台形式优秀推进市域内教师流动,共流动121人;深入开展全市第二轮“县管校聘”工作,全面激发教师队伍活力;以教共体为基本单元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共交流教师182人。狠抓师德师风建设。编印《至美教育 红色领航——瑞安教育系统党员那些事》一书,积极宣传基层一线正能量教师事迹。建立局班子成员带头查处机制,全面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专项整治,加大案件查处和教师有偿带生治理力度,今年来党政纪立案 16起、处理18人。

(四)聚焦教育质量高品质,“瑞有安学”的获得感有新突破。深入推进“五育并举”。深度开展“四品八德”和“学段德育”教育活动,课题《整体性、协同性、衔接性:区域推进中小学学段德育的研究》获省教科研成果评比二等奖。全面开展中小学生艺术节比赛、大课间活动评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切实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积极打造“玉海文化”系列研学项目,新审批4家研学基地,开发3条经典研学线路。高考成绩再创新高。普通高考特殊控制线(原一段)上线1640人(不含艺体),比去年增加180人,上线率达30%,上线人数和上线率均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清华北大录取8人。中职学生单招单考本科上线116人,比上年增加12人,创历史新高。深入推进党建引领。出台十大帮扶政策破解民办教育机构社会组织党建堵点,择优选派237名公办学校优秀党员与455所民办学校(培训机构)结对,实现民办教育党的组织和工作双覆盖,相关做法被省委《浙江信息》录用。成立教育系统理论宣讲团和“红色记忆”少年宣讲团,开展百名红领巾讲述100个党史故事等系列活动,并通过浙江广电新蓝网等平台进行线上展播。

二、2023年工作思路

2023年,我市教育将重点围绕共同富裕教育示范区打造、全国儿童友好型城市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创建,全面推进县域良好教育生态样板打造。

1.加快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新的政策形势和当前瑞安教育发展实际,按照东部扩资源扩学位、中部保生源增生均、西部强中心扩辐射的原则,完成《瑞安市中小学教育设施布点专项规划》和《瑞安市学前教育设施布局专项规划》修编工作。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整体优化现有校网布局,满足瑞安百姓对教育的更优质需求,初步安排2023年续建项目有新纪元中小学迁建项目等6个项目,总投资24.6亿元,年度投资4.15亿元(含债券资金和社会投资);计划开工项目11个,总投资29.6亿元,年度投资4.15亿元(含债券资金和社会投资)。

2.推进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学前教育,继续推进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市创建。已建成投用的公办园“应招尽招”,加大新型公办园保障力度;积极鼓励有质量的民办幼儿园创建一、二级园,提供优质普惠服务;对办学条件较差的“低小散”幼儿园,逐步予以淘汰。义务教育,推进省标准化学校建设和现代化学校创建,积极化解城区6所义务教育学校超规模办学问题,力争2023年成功创建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市。巩固提升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成果,确保全市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巩固提升义务教育“双减”工作成果,同步推进“减负提质”工程。同时,积极完善“研学旅行”体系,积极创建省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和一批国家级、省级、市级劳动实践研学教育基地。普通高中,聚焦“县中崛起”和普通高中多元化发展良好教育生态,一类高中突出抓好特控线上线率、双一流大学和清北上线人数;二类高中提高新一段上线人数;三类高中力求有所突破。继续做好瑞安中学的英才培养基地和瑞安中学、新纪元高中的自主招生改革,争取创办“学计馆”特色班,发现和遴选优秀学生,杜绝瑞安户籍顶尖生源外流。“一校一策”为各普高谋划有针对性的办学合作模式,促进我市普高整体高品质发展。职业高中,紧抓部省共建温台职业教育一体化创新高地的契机,推进区域职业教育发展,着力打造职业教育温州南部创新高地。加快瑞安市第三职业技术学校建设项目进度,积极推进瑞安职业中等专业教育集团学校迁建、塘下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改迁建项目落地,补上我市职业教育生均资源不足短板。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以区域产业为引领,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瑞安学院为龙头,中高职联动、产学研训一体的产教融合平台。

3.深入推进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施玉海名师培养第二轮行动和深入推进《瑞安市教育人才引进和培育奖励实施办法》,引进优秀高校毕业生100名,培育温州市级及以上各类教育高层次人才20名,打造结构合理的教育人才梯队。实施校长职级制改革2.0工程。全面落实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选优配强学校党组织书记。完善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和师德考核指标体系,严格落实师德师风“负面清单”、入职级定期查询制度。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