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09/2023-239420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民政局 |
生成日期 | 2023-04-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民政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瑞安市民政局全面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民政相关领域先行先试,创新创业,总体发展势头良好,已连续4年获得省民政厅工作先进、温州市民政系统考核优秀和瑞安市考绩优秀单位。 一、2022年度亮点成效 一是争创7个试点。今年我局承接试点工作大丰收,手头已有7个试点任务。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点亮美好家园”试点任务1个;省厅数字化应用“浙里有善”“汇聚慈善力量”子场景建设试点、首批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县、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水库移民工作重点改革创新项目——未来乡村建设试点、城市社区议事协商创新试点、第四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群众“身后事”涉财事项查询联办应用推广等6个省级试点任务。二是力推7大项目。5个项目纳入市委市政府重点工程,投资总额超6亿元。目前安心养老中心、福利院改扩建工程已完成全部主体结构封顶;殡仪馆改扩建工程、桃源幸福颐养院、殡仪馆火化间扩建工程顺利开工建设;5A级标准的新婚姻登记大厅已投入使用;新救助管理站顺利落实新的办公用房。我市民政基础设施水平逐步提升至全省一流水平。三是出7篇理论成果。《瑞安市构建扩中提低“一库一箱一单一案”打响“瑞有安助”品牌》在《浙江信息》刊发,获省委常委、温州市委书记刘小涛批示;《浙江省瑞安市:政府、社工、慈善共同搭建“救助服务联合体”》在民政部网站、中国社会报刊发,《赶考共富路上的慈善温度》在中国社会报刊发;《瑞安市聚焦社会组织提质增效助力打造共享共富圈》《瑞安市建设“幸福颐养”示范区打造共同富裕先行样板》《瑞安市社工站汇聚五社力量助力共同富裕》等在《浙江民政信息》增刊刊发;《瑞安市创新养老模式情暖幸福银龄争当老年友好样板市》被《浙江民政》刊发。 二、2022年度重点工作 (一)守护“一老一小”,全力提升民生温度。 一是提升普惠养老服务能级。10项省市民生实事任务全部圆满完成。1、省级民生实事项目4项。认知症障碍照护床位超额建成140张;培训55名持证养老护理员超额3倍完成,新增178名持证养老护理员;红景天智慧养老院、24个镇街养老服务中心配备无感智能终端都提前于6月底完成。2、温州市级民生实事项目4项。150户高龄独居失能老年人居家安全守护项目于7月底提前完成;14家示范型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于8月底提前完成;新(改)建18个老年食堂和10个老年活动中心也在8月底提前完成。3、瑞安市民生实事项目2项。完成300户困难老年人家庭的适老化改造;超额完成115张家庭照护床位。4、“陪伴老人过春节·老年食堂不打烊”活动。率温州之先启动这一活动,通过上门探访、精神慰藉、疫情宣传等方式,保障春节期间706名孤寡、独居、空巢老年人的餐饮生活,获中央、省市各级媒体广泛转发、一致好评。 二是深化老年友好城市建设。建成玉海街道老年友好型镇街,瑞祥社区、镇海门社区、陈岙村、上灶村、马岩村等5个老年友好型村社。1、深化玉海街道养老示范先行区建设。建成5个认知症友好社区,开展240户普惠性老年家庭适老化改造。2、瑞安幸福云平台应用落地。打造家庭养老床位、社区助老餐厅、智慧养老院等数字化解决方案,创新互联网+养老、“时间银行”互助养老、老年人能力评估等智慧养老服务。3、实施“社区+物业+养老”服务试点。在玉海街道沿江小区和安阳街道瑞祥老年公寓启动试点。4、开展老年人自理能力筛查。初步筛查全市26万老年人的自理能力,对1.8万人完成专业评估。 三是织密未成年人关爱保护网。1、推进未保站及儿童之家建设。实现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站和村(社)标准型儿童之家全覆盖,完成优化升级未保站7家,创建提升市级示范型儿童之家26家。2、落实儿童兜底保障和助医助学项目。发放孤困儿童基本生活费合计970.57万元,福利彩票助力35人“圆大学梦”、4名孤儿纳入“助学工程”项目、6人入选“添翼计划”。3、加强“未保法”宣传和预防未成年人侵害防治工作。推动密切接触未成年人入职查询制度落地,开展“未保工作宣传月”系列活动,发放宣传资料5万余份,覆盖群众8万余人。 (二)兜牢民生底线,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一是提高救助保障水平。低保标准从886元提升到每人每月1035元,全年低保金支出7191.99万元;城乡特困人员基本生活标准由每人每月1528元提升到1770元,全市778名特困对象支出1925.08万;低边认定标准调整为低保标准的2倍。二是加大救急救难力度。开展年检复核、社会救助综合治理和困难群众大排查。全年临时救助814人,支出临时救助金132.73万元,一事一议纳入低保低边31户44人。三是实体化运行“真爱到家·救助服务联合体”。打造1家县级、7家乡镇级助联体服务站,开展一系列关爱帮扶专场活动。四是落实残疾人福利保障。发放残疾人困难生活补贴1549.28万元、重度护理补贴3749.42万元。两补复核注销应退尽退43人,追缴资金近3万元。五是承接温州市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在线综合推广试点,塘下、曹村2个镇作为温州市2030方案试点乡镇。六是发放精简支宁对象补助433人320.91万元。 (三)深化“五社联动”,基层治理提质增效。 一是加强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采取“优先配齐、转任一批、遴选一批”的办法,面向社会公开招录355人,全市专职社区工作者人数达1076人;组织专职社工及一肩挑干部培训,5期累计培训500多人。二是发布《城乡社区协商操作规程》。成为全省首个地级民主协商“地方标准”,规范城乡社区协商操作程序。三是规范升级社区治理。搭建“友邻社区”平台,社区财务管理实现规范化、阳光化运行;举办首届“邻里节”,开展“邻里学”“邻里帮”“邻里情”“邻里乐”等系列活动150余场,参与群众1万余人。四是培育发展社会组织。全市依法登记的社会组织达1359家,数量居温州县市区第一。社会组织总资产规模超20亿元,从业人员约2万人。省级品牌社会组织3家,省级社会组织领军人物4名。五是改造提升“红社智库”。30家社会组织实体入驻,多次接待各级领导参观考察。去年“益路同行·助力共富”社会组织公益创投大赛,24家组织30个项目参评,资助和奖励资金达81.1万元。六是持续优化社工服务。社工考试报名人数达2262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791人,持证社工总人数达3154人,三项数据均居温州第一,23个乡镇(街道)社工站提前实现全覆盖,三级社会工作服务网络构建完成。七是创新慈善捐赠模式。建设瑞安汇聚慈善力量应用,接受社会捐赠超亿万元,居温州之首;设立温州首家社区发展基金会——幸福锦湖社区发展基金会,设立温州金额最高慈善信托——晟亿共同富裕慈善信托。 (四)聚焦民生保障,持续提升服务水平。一是打造婚姻登记优质窗口。新婚姻登记场所达5A标准,内设婚俗文化展厅、中西式颁证厅;全年办理婚姻登记9697例,登记合格率100%;推进集中补领婚姻登记证工作,补办补领婚姻登记证2346例。二是全面深化地名文化建设。持续开展地名文化资源的调查、挖掘和整理,出版《千年瑞安》《瑞安地名文化探索》等书籍和《瑞安行政区域变迁历史图集》《瑞安市行政区域界线详图集》。三是社会福利院做优养员生活保障,开展形式丰富、内容多样的文体活动。四是救助站守牢民生底线,妥善做好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五是机关党委扎实推进“民政共富大讲堂”建设,成为民政干部展示自我、充实自身的舞台。 三、2023年度工作任务 (一)做优7项省部级重大改革试点任务。一是完成民政部“深化乡村地名服务 点亮美好家园”试点、规范乡村地名管理、加强乡村地名文化建设,开展试点探索实践,总结创新与经验。二是完成省厅首批地名文化服务与文化建设试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地名文化,让地名文化服务更好惠及社会公众。三是完成省“浙里有善”慈善平台试点,迭代升级“瑞安汇聚慈善力量”应用,对接省“浙里有善”应用业务流程闭环构建。四是完成省厅城市社区议事协商创新试点,丰富居民议事协商形式,提升城市社区议事协商规范化、制度化、程序化水平。五是推进第四批省级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实验区建设,数字赋能协商议事,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协商建设。六是承接省厅群众“身后事”涉财事项查询联办试点,方便群众妥善处理亲人遗产,实现“一件事一次办”。七是做好省高质量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水库移民工作重点改革创新项目——未来乡村建设试点,稳进提质助推移民工作创新变革。 (二)加速民生重点项目建设。谋划2023年建设项目500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9个。续建类项目4个,为市安心养老中心建设项目、市火化殡仪馆改扩建工程、市福利院改扩建工程、桃源幸福颐养院建设工程,总投资约5.20亿元。前期研究类项目5个,为汀田山上陈经营性公墓项目、马屿镇高岙康养项目、芳庄乡康养中心项目、锦湖街道城西社区康养项目、南滨街道康养项目,计划投资30.08亿元。 (三)扎实完成民政领域重点工作任务。 一是围绕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推进“瑞有安养”品牌提升。1、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政策。结合我市实际,出台高龄津贴、老年食堂管理、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运营、养老护理员入职奖补和岗位补贴等相关制度。2、创新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重点发展社区嵌入式养老院,加大家庭照护床位建设。以瑞祥山庄为试点,探索发展“社区+物业+养老”模式。3、做好做实老年友好城市建设。推进老年友好镇街和村社创建,推进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打造、老年食堂新(改)建、养老队伍质量提升、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等工作。 二是推进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充实“瑞有安助”优享品牌。1、建立“真爱到家”救助帮扶联合体,形成“全面覆盖+精准画像”的低收入家庭数据库;推广温州市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应用运行,2023年乡镇(街道)级“助联体”基本实现全覆盖,村(社)级“助联体”覆盖率达30%以上。2、推进示范型儿童之家转型升级,提升乡镇(街道)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服务水平。3、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发放工作,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 三是以试点促发展,擦亮“五社联动”瑞安品牌。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现代社区、社工站、红社智库等工作中亮出新成果。1、社会组织要有新探索。推进社会组织退出机制改革,优化注销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创新党建联盟品牌,加速社会组织党群服务中心示范点建设;推进社会组织示范园建设,成立民政社会组织宣讲团,打造民社党建联盟云课堂基地。2、社会工作要有新升级。编制温州首个社工站服务标准,举办温州首个县级优秀社工案例大赛,推进“一站一品”服务特色品牌建设。3、慈善品牌要有新亮点。打造“慈善忠义街”和“慈善咖啡”项目,推进传统与现代慈善文化的融合发展;创新“公益慈善+老年食堂”模式,建设首个慈善食堂;深挖瑞安民间慈善力量,建立温州首个亿元家族慈善基金会,成立市级社区发展基金会。4、基层治理要有新力度。做好专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工作,争取达到省每万名城镇常住人口配备18名专职社区工作者目标;完善推广“友邻社区”平台,提升社区财务管理数字化、规范化水平。 (四)力促民政领域其他工作能效提升。一是水库移民。开发瑞安数字移民管理平台,收集和整合全市水库移民信息,提供移民管理数字化解决方案,为移民村社提供更优服务。二是地名工作要在地名文化扩大影响力方面做深做细。三是婚姻登记服务要树立新标杆,以5A级场所为基础提供5A级服务。四是救助站、福利院要重点抓好启动新场所的装修,力争早投入、早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