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校企”齐聚仙降开启“头脑风暴” | ||||
|
||||
如何高质量打造区域品牌?品牌发展与全龄友好如何“梦幻联动”?5月11日上午,围绕区域品牌和全龄友好这两个“热词”,瑞安时尚轻工产业(鞋和箱包产业)区域品牌发展暨全龄友好产业标准专家论坛在仙降街道举行。此次活动由市政府主办、仙降街道办事处承办,市委常委、副市长林政洪,市政协副主席金丽云、仙降街道党工委书记何志友参加论坛。 区域品牌战略及标准化研究专家、时尚轻工行业主管单位代表、高校专家代表、行业协会代表、产业链及产业园区代表和质量检测单位代表齐聚一堂,持续高频“输出”观点,在现场掀起了一场为仙降品牌发展和全龄友好产业标准提供建设性意见的“头脑风暴”。 据悉,仙降街道是温州时尚轻工产业重要基地,拥有“中国胶鞋名城”“中国箱包名城”两张国字号金名片。辖区有工业企业近1200家,规上企业134家,配套市场主体近1.5万家,现已形成胶鞋、箱包、注塑鞋三大产业集群。其中,胶鞋产能占全国70%以上,是全国五大箱包生产基地之一,注塑鞋细分行业整治获省级示范样板。近年来先后落地省“152”鸿一箱包、省“4+1”中远未来工厂等重大产业项目,“小升规”企业数量年均超30家。 在此基础上,打造区域品牌一直是仙降街道孜孜不倦的追求。前期,街道制定“十四五”时期仙降轻工时尚区域品牌发展规划,出台时尚轻工产业链“生态圈”集成改革项目《产业链创新发展改革方案》。随后,建立仙降“一站式”检测质量基础设施、实施仙降时尚轻工区域品牌“1+X”战略、与温州大学和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深入交流产学研旅融合等……一步一履,皆是该街道打造区域品牌建设的蓄力。 现场,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副主任万娟秀详细介绍了浙江省在全国创新构建以“区域品牌、先进标准、市场认证、国际认同”为核心的“品字标”品牌建设体系,高度概况区域品牌建设的“浙江经验”,对标仙降街道区域品牌建设情况,引发大家的深思和热议。 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高级工程师张丹云和管庆玲围绕提升产品质量,建议仙降区域品牌建设要注重在产业链中拉长优势,并通过制定区域品牌标准,增强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浙江工贸制鞋研究院院长步月宾从区域品牌校地合作前景、产学研合作如何赋能区域品牌发展等角度,“输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他希望在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拓宽合作渠道,启动深度合作模式。 “区域品牌建设需要量身定制总体规划。”“部门不能各自为战,要借助多个部门的不同平台,整合资源和信息,发挥最大合力。”“建议加大对电商人才的培育力度,打造有区域影响力的电商网红集聚区。”“希望仙降制定儿童产品标准,推出儿童友好工业研学”……宣传部、妇联、发改、经信、商务、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围绕主管职责,纷纷表示要加强联动协作,为区域品牌建设保驾护航。 另外,相关行业协会、市场单位和多家箱包、胶鞋企业也结合自身实际工作情况,分享经验和观点,为赋能仙降区域品牌建设建言献策。“这个论坛信息量很大,解答了不少我对品牌建设的疑惑,为我们企业下步发展指明了方向,真是受益匪浅!”鸿一箱包企业负责人说。 金丽云指出,要建立政府引导、企业主导、行业协会辅导模式,政府要扶持和引导好区域品牌建设,维护区域品牌信誉。企业要在区域品牌基础上形成联盟战略,提高核心竞争力。 听完各个领域代表的发言,林政洪强调,要树立目标导向,编制区域品牌建设规划,融合贯通浙江“品字标”品牌建设的经验,加强与省标准化研究院的深度合作。要规范产品标准,推动品牌创建向标准化迈进,提升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竞争力。街道要发挥牵头作用,精准发力,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提供职能保障。要加强品牌的运维和宣传,打造产业集群,积极培育龙头,打响品牌影响力,鼓励企业持续创新、做大做强,掀起创牌创标新热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