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7/2023-243577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商务局 |
生成日期 | 2023-06-28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商务局2023年工作计划 |
2023年,我们将牢牢把握扩大内循环畅通双循环战略基点,锚定打造“温州南部区域消费中心”定位,坚持稳存量、促增量、优结构并举,打好稳外贸促消费攻坚战。深入实施“首发首店千万支激励”、“五圈六品提质升级”、“百展千企拓市场”等行动。力争实现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和批零住餐增速进等升位,出口增速高于温州全市平均,进口额实现正增长,外贸新业态健康发展,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主要由以下几方面: (一)突出三抓三促,深度激发商贸发展活力。一是主抓“首发首店”,促消费供给提升。引导大型商业综合体、忠义街等运营方积极开展靶向招商活动,推进首店品牌集聚,计划新招引品牌首店6家以上。积极引导企业举办首发首秀活动,以吾悦广场、新湖广场、中润广场、忠义街等综合体、商业街为核心秀场,谋划举办首发首秀活动3场以上。推进104国道汽车综合体、瑞祥汽车文化产业园等重点商贸项目建设进度,鼓励招引品牌首店落地。二是统抓“商圈经济”,促消费场景提升。提速打造“五圈六品”,提升安阳、玉海、滨海、塘下、江南五大商圈集聚力,联动推进各商圈特色化、精品化发展,争创省级示范智慧商圈。培育多元化夜间经济业态,重点改造提升塘河夜游、忠义街等夜间经济重点项目,提升综合配套保障水平,加速形成夜间消费“新高地”,力争创成省级夜间经济样板城市。三是深抓“体系升级”,促消费保障提升。持续完善促消费政策体系,加大已有政策的宣讲力度,针对重要主体入统研究出台精准扶持政策。紧盯汽车、家电等权重商品和住宿餐饮企业销售基本盘,发挥“消费券”杠杆效应。持续完善县域商业体系,引导商贸流通企业做大做强,争创县域商业体系省级试点。 (二)用好关键三招,稳步提升开放经济质效。一是下好外贸新业态先手棋。推动市场采购贸易方式高质量发展,优化扶持政策,力争全年实现市场采购贸易额7亿美元以上。做强做大浙南唯一跨境公共货物集拼中心,上线集拼数字化管理平台,全力扩大集货拼箱出口规模。加强对聚鑫供应链等本地外综服平台的培育帮扶,提升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孵化小微外贸企业能力。二是抢抓RCEP红利黄金期。充分引导企业享受RCEP政策红利,谋划开展“一带一路”、“RCEP”区域线上展会,大力推广“代参展”新模式,引导外贸企业应展尽展、抢抓订单。谋划开展数字丝绸之路与RCEP主题国际交流活动、“RCEP十四国领事走进瑞安活动”等经贸交流活动,助推开展贸易对接,深化布局“一带一路”、RCEP等新兴市场。走在全省前列扩面镇街自主打印点签证专窗试点,引导和鼓励生产企业自主出口。三是打好进口贸易翻身战。以侨贸小镇为主平台,擦亮“侨商贸易+跨境电商+时尚轻工”招牌,引入专业招商运营,打造具备区域竞争力的进口商品展销平台和集散地。力争“义新欧”班列货场落地,借助“义新欧”回程班列扩大进口。依托温州进境肉类水果指定口岸和温州港“绿色直通车”政策,鼓励企业从温州港进口。 (三)实施三大工程,持续扩大数字经济能级。一是实施跨境电商提质升级工程。着力优化跨境电商生态环境,谋划开展系列平台宣讲、资源对接活动。提升领客跨境电商园、卡贝电商园等园区服务水平,打造跨境电商供应链服务基地。探索产教融合电商人才培育模式,打造政校企合作跨境电商校内实训基地。力争全年培育孵化跨境电商企业25家、出口额100万美元以上企业20家。二是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标杆打造工程。推进数字商圈、直播产业、数字平台发展,深入开展直播“十百万千”工程,扩大公共直播基地影响,打造具有区域影响性的网红直播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全市“一核多区”的新电商经济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新电商”和“特色产业带”深度融合,如打造仙降“新电商+鞋包”、马屿“新电商+眼镜卫浴”、塘下“新电商+汽摩配件”等特色集聚区。三是实施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立足“瑞安市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激励生态服务体系项目”,推进市镇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村级物流服务网点布局。持续完善农村电商生态体系,推进“云江丰味”区域品牌营销体系建设,树立瑞安农产品品牌形象。开展线下产销资源对接会,为本地企业输入电商资源,推动农产品网零走在温州前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