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瑞安规划专题 > “十二五”规划
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发布日期: 2023- 06- 28 10: 44: 21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人民政府 字体:[ ]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推进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机遇期,是国家调整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全面深化期,也是我省建设转变发展方式试点省、培育生态文明、打造海洋经济强省的加速推进期。就瑞安而言,“十二五”时期是建设宜居宜创业的现代化大城市的战略期,也是推进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的关键期。瑞安市交通运输发展面临加快转型升级、构建综合运输体系、加快发展现代物流、统筹城乡交通发展和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体制机制改革等形势,将按照积极推进我国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全省大港口、大路网、大物流现代交通三大建设和温州着力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要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打造现代化大城市发展战略,统筹安排下个五年(2011年至2015年)主要任务和发展重点。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和温州市交通局的统一部署,在瑞安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以《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为统领,编制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十二五发展规划。

 

 

 

第一章 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评价

十一五期间,瑞安交通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浙江、温州市交通主管部门的支持和帮助下,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委、省政府两创总战略和全面小康六大行动计划”的要求全面推进三大建设,在十五期末实现交通跨越式发展的基础上,全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乡村康庄工程实现“双百”目标,公路路况明显改善,运输保障能力日益加强,依法治交水平得到提高,初步形成了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瑞安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瑞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一、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成就

1、基础设施

1)公路建设

十一五期间,瑞安公路基础设施继续加大建设力度,重点围绕全市公路主骨架和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及网络化的建设目标,努力提高对外交通的衔接贯通程度,提升市域内公路网的通畅水平,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市公路重点工程已相继建设完成高桐公路瑞安段(一期)东新公路改建工程、钱马公路马屿段改建工程、飞云江三桥及接线工程、瑞枫公路改建工程、104国道瑞祥大道二期续建工程、平阳坑大桥工程、57省道高楼大桥至张基岭段改建工程,开工建设老56省道改建工程飞云江改建工程、瑞安进港公路一期工程、飞云江三桥北延伸线工程,积极配合上级做好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绕城高速西线、龙丽温高速、104国道西过境改建等项目前期工作,56省道东延伸线、瑞枫公路东延伸线、钱马公路曹村段改建工程、永瑞公路湖岭段工程等前期工作也进展顺利。瑞安市公路重点工程的建设,提高了瑞安东部公路网质量,明显改善了中、西部片区交通面貌,有效缓解主要过境公路的交通压力,缩短瑞安至周边县市的时空距离,为瑞安市融入温州大都市区、带动温州西南欠发达地区了重要作用。

在大力推进主骨架公路建设的同时,全面完成乡村康庄工程任务。至200712月底,共建成乡村康庄工程1109.2公里(路面+路基),实现双百目标,累计完成投资额3.2亿元。在完成乡村康庄工程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农民出行服务提供重要基础条件。

十一五瑞安市共新增公路总里程1083.92公里,到2010年,全市公路里程达到1655.801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59公里,二级以上公路209.283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130.23公里/百平方公里,在实现行政村公路通达通畅目标的基础上,农村公路网络化水平明显提高。

1-1 瑞安市公路网里程统计表(km

年份

总里程

     

等外

公路

合计

高速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准四级

2005年底

571.881

571.881

15.359

31.608

68.637

145.733

310.544

0

0

2010年底

1655.801

1608.888

15.359

46.375

162.908

183.926

702.364

497.956

46.913

十一五

新增

1083.92

1037.01

0

14.77

94.27

38.19

391.82

497.96

46.91

2)公路站场建设

瑞安市是浙南重要城市,“十五”末,瑞安市快速增长的公路客货运输量和发展现代物流与不尽完善的公路站场设施之间矛盾日益突出。为适应瑞安经济发展的需要,十一五期间除公路建设外,还加快了公路站场设施建设,努力形成以市级枢纽站为龙头、乡镇站点为节点,农村站点为基础的运输体系,目前已完成客运站建设2个,港湾式停靠站242个,开工建设汽车中心客运站火车站前汽车站、部分乡镇客运站等前期工作进展顺利。通过十一五期间的站场建设,瑞安公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截至2010年底,瑞安市等级客运站场8个,等级货运站场2(站场经营业户154个)。

3)公路养护

十一五期间,按照省、市要求,以路面整治和桥头跳车治理为重点,按照畅、安、舒、绿、美、谐的文明公路标准要求,对干线公路路面进行大中修工程和对乡道砂石路面进行了改造。相继完成宋林线、凤驮线等乡道砂石路面改造任务,完成原5657省道和瑞枫线等干线公路路面整治工程完成飞云江大桥老桥桥面大修及南面桥头花坛建造。到2010年底,全市国省道干线公路技术状况优良率达到93.24%

4港口与内河航道建设

瑞安地处东南沿海,境内以沿海瑞安港为枢纽、飞云江、温瑞塘河、瑞平塘河为内河重要航道的水运网络体系初步形成,但水路运输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十一五期间,围绕全省港航强省战略,瑞安水路交通建设呈现新的面貌。瑞安港配合城市规划大力改造老港区,并重点开发飞云江下游南岸深水作业区、上望作业区,使瑞安港成为温州港口群中的主要港之一;加快内河航道改造,逐步改善市域范围内一江两河主要航段的通航环境,同时兴建专业化内河港口泊位,瑞安锦港储运有限公司码头1号泊位铜盘岛200吨级交通码头、北麂岛300吨级交通码头、300吨级飞云海事码头和300吨级海洋渔业码头等相继落成,有力地提高了水路运输在我市综合运输网中的地位。

2010年底,瑞安港完成全年港口吞吐量440.8万吨,港口吞吐能力达到450万吨,拥有经营性码头26座,其中千吨级码头9座(含兼靠)。内河航道总里程达到167公里,其中飞云江内港航道64公里,级以上等级航道里程83公里。

5)投资完成情况

十一五期间,是瑞安市交通基础设施投资规模最大的时期,投资力度持续增长。十一五期间,瑞安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约29.77亿元,其中公路及站场建设及养护投资约29.27亿元,公路场站建设投资2.27亿元,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0.5亿元。

“十一五”分项及分年度投资情况见下表:

1-2瑞安市"十一五"期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完成情况

项目名称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小计

公路建设

24766

40726

35282

53808

61200

215782

康庄工程与联网公路

12900

3450

2340

2250

4500

25440

公路及危桥改造

5215

2284

3452

6003

8200

25154

养护站建设

0

0

50

150

500

700

客货运站场建设

62

82

1815

6747

17000

25706

水路建设

2137

465

1212

137

1000

4951

   

45080

47007

44151

69095

92400

297733

2、运输服务

1)运输生产

2010,全市公路客运量为3376万人、公路货运量1179万吨;公路客运周转量为116874万人公里,公路货运周转量为167326万吨公里。水路客运量为5万人、水路货运量191.33万吨;水路客运周转量为200万人公里、水路货运周转量为150000万吨公里。

2)服务水平

十一五期间,瑞安市努力改善市场经营环境,大力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通过编制《瑞安市道路运输发展规划》和《瑞安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加强规划的引导作用。加快农村康庄公路通车率,加大客运班线股份制改造的进程,推行温州快客、温州快线、城乡巴士三大标准,促进瑞安市客运网络的优化、城乡客运一体化的建设,完成了4条县际、6条县内线路改造个别长途线路整合。

瑞安市运输公司为提升市场竞争力,优化条件,投资400余万元,购置23台空调客车,对公交113路车辆进行全面更新换代;将公交1911路的运营线路作了局部调整,另外,南门至莘塍上岸池的公交双层观光专线启用无人售票装置,为沿线市民提供了出行乘车方便。长运公司、二运公司、三运公司等运输单位均加大技改力度,投入重金,更新车辆,努力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3)运输装备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瑞安市运输装备数量稳定增长,运力结构进一步优化。2010年底,瑞安市拥有客运车辆(包括出租等)1966辆(28800座),货运车辆13608辆(17911吨)。同时落实科技促安全,将行车记录仪和GPS定位系统引入到安全生产管理中,全市共有220辆危货运输车、长途客车和出租车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1247辆短途客车全部安装了行车记录仪,有效地提高了道路运输装备和运输管理的科技含量。水运客运船舶数量有所下降,货运船舶数量略有减少但总吨位数增长较大。十一五期末,瑞安私人小汽车有较大幅度增长,营业性客运车辆逐步向高档化、舒适化方向发展,货运车辆和货运船舶逐步向大型化、专业化方向调整。

3、支持保障

1)法制建设

深入开展五五普法教育,积极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努力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受理应诉等工作,依法治交能力进一步提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建立行政许可过错责任追究、申诉检举、备案审查、统计等制度,加强许可监督,许可行为进一步规范。

2)科技创新

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方针,加快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增强交通科技实力,努力提高科技教育在交通发展中的贡献率。交通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科技含量得到有效的提高。重点研究的软基处理技术有所突破;完成了若干项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编制,积极开展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研究和综合交通发展规划,理清交通发展思路,在交通运输软科学研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实施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交通运输节能推进工程,把资源集约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作为交通三大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组织和激励全行业节约能源,在基础设施建设、运输生产、行业管理的各个环节贯穿节能减排理念,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比例不断下降。

3)人才教育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强交战略;坚持人才教育是基础的战略方针,加快实施科教兴交战略,全市交通人才总量较大增长,人才队伍结构明显优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机制和环境逐步优化,瑞安市交通系统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

4)信息建设

以交通信息资源规划为核心,进一步整合、开发和利用公路、水路交通信息资源,行业的监管能力、部门的运转效率、交通的公共服务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交通信息化在交通现代化进程中的推动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促进了交通信息化持续、健康的发展

以公共信息设施为基础,以电子政务为龙头,以信息服务为切入点,大力推广和应用在政府行政管理和服务,交通产业结构调整,交通建设、运输生产、安全与效益等方面的信息技术。

5)安全保障

继续提升安全监管水平和隐患整改,推进六个深化,实现六个突破,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强化道路运输安全监管,严把市场准入关;建立有效的水上安全预防监控体系,不断提高预防事故的能力和事故应急救援的能力。2006年以来,交通事故次数、死伤人员、直接经济损失连年下降,海损事故次数 、死伤人员、直接经济损失基本持平。优化交通设计,改进交通施工方法,降低工程建设的危险性;监控交通工程的施工的过程,加强管理,遏制不安全生产行为,交通工程建设事故的发生率大大降低。

6)廉政建设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决贯彻中央四个文件重要精神,大力推进交通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以思想道德教育为重点,建立反腐倡廉的制度体系,形成尊廉崇廉良好氛围的。以制度建设为重点,强化监督,形成不能腐败的约束机制;严肃法纪、惩治犯罪,形成不敢腐败的惩戒机制;表彰鼓励、改善生活,形成不愿腐败的保障机制。十一五期,瑞安市交通系统工作人员基本没有发生重大违纪违法案件,较好地树立了清正廉洁的交通形象。

二、十一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总体评价

1十一五交通发展水平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时期。瑞安市按照建设大交通,促进大发展的总体,顺利完成交通六大工程,积极推进现代交通三大建设瑞安交通在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牢固树立交通三个服务意识,加大提升运输服务水平和交通保障能力建设步伐。十一五期间是瑞安市交通运输行业发展速度最快、发展质量最好、服务水平提升最显著的时期。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瑞安市交通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交通整体服务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温福铁路的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整体发展水平基本适应瑞安市目前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为瑞安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保障。

2十一五交通发展特征

1坚持科学发展,着眼于三个服务

一是服务于瑞安市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对接三个温州建设,深入实施六大战略,加快推进六大任务,到2010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加快交通建设发展,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网络化、规模化程度,扩大有效供给,为经济社会全局的发展创新优势、提供新动力、拓展新领域,形成满足需求、适度超前的支撑和保障能力。

二是服务于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按照新一轮农村公路建设规划的要求,高效优质地推进农村公路建设,致力于改善农村交通条件,改善农村投资环境,为农村经济发展、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

三是服务于人民群众安全便捷出行,不断提高交通基础设施的便捷度、舒适度,不断提客运和货运的硬件水平和软件实力,不断增加交通服务的有效供给能力,不断提升交通服务的效率、质量和水平,让人民群众出行满意。

2)推进均衡发展,着力于三个一体化

一是推进区域交通运输一体化,推进温州大都市区交通一体化和瑞安市域内交通一体化,完善统一道路运输市场。二是推进城乡交通一体化,强化城市交通与农村交通的衔接,重点加强农村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输组织管理,提高农村交通公共服务水平。三是推进综合交通一体化,即在保持公路活力、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的同时,突出加快水运的发展,加强与温福铁路、永强机场等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更加注重各种运输方式内部不同等级设施的比例结构。

3)注重协调发展,着重于三个有机衔接

一是注重各种交通网络的衔接和协调,以整体效益最大化、比例结构更优化的目标,对各种交通网络进行整合。二是注重境内外交通通道、走廊的衔接和协调,紧贴瑞安市城镇体系和生产力布局,加快发展由多种运输方式有机构成的选择更自由、运行更可靠的大通道和大走廊。三是注重枢纽的衔接和协调,以实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衔接为目标,突出加强交通运输枢纽的整合,引导各种运输场站共建共享和连接性设施建设。

3十一五交通发展存在的问题

十一五期间,瑞安市交通发展取得成绩令人欣慰鼓舞,但站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实现交通综合科学发展的角度,从建设现代化大城市、对接大温州,融入温台沿海产业带,接轨长三角经济圈和海峡西岸经济劝的战略发展和规划角度,瑞安交通现状还不能满足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仍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区域干线交通通道布局不完善,区域交通一体化程度不高

温福铁路于2009年通车后改变瑞安无铁路历史,但瑞安市对外交通通道布局仍然不合理,公路交通对外交通运输通道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对外通道不足能力弱。目前,东部对外通道数量较少,主要由104国道和甬台温高速承担,其中,104国道日交通量超过7万辆,远远大于其设计通行能力,长期处于饱和或超饱和状态,飞云江三桥通车后稍有缓解。中部地区与温州联系通道等级过低,满足不了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此外,主要边界乡镇与周边地区的交通不畅,出口道路数量不足,技术等级偏低,内外衔接不畅。区域对外交通网络不完善,结构单一,布局不合理,将制约瑞安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需要进一步完善对外交通网络,实现瑞安区域对外交通高速化。

2)城乡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城乡交通一体化程度不高

目前,瑞安市区与主要乡镇主要是由56省道和各县级公路连接,县道路网等级普遍偏低,三级和四级路段占了很大比例,严重影响各个乡镇与瑞安市区的联系。

东部地区较发达,初步建成完善路网结构,与市区的联系明显好于中西部地区。瑞安市区与中西部主要乡镇联系通道较少,等级不高,缺乏便捷连通的高等级公路,制约了市区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联系。中西部地区各主要乡镇间也缺乏联系通道,现有公路技术等级低,服务水平不高,适应不了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联网公路取得突破,但农村公路交通仍然十分落后,等级低、质量差、总量少、客货运场站滞后、联网不全的问题仍比较突出。公路危桥改造任务艰巨

3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综合交通一体化程度不高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构成的复杂系统,各运输方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须注重各运输方式协调与均衡发展,以满足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目前,由于瑞安市运输方式结构单一,主要是公路运输,水路运输承担比例很低,基本上不存在种运输方式的协调衔接,因此,综合交通一体化程度不高。公路运输各客货运输场站衔接不畅,有待优化;内河港口码头规模小,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作业区。随着温福铁路建成通车,充分发挥温福铁路的辐射作用。此外,温州永强机场距离瑞安市区仅30多公里,区位优势明显。整合瑞安市公路、铁路、航空和瑞安港口等交通资源,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实现综合交通一体化发展,把瑞安打造成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和衔接的枢纽城市。

4)资源环境、资金等对交通运输发展压力进一步加大

瑞安市人多地少,资源相对短缺,与交通发展相关的土地、岸线、能源、城市发展空间和环境对交通发展的制约逐渐加大。瑞安市东部地区城镇密集,土地资源紧缺,部分通道线位资源不足,发展空间严重受限。中西部地区山区比例高,可供交通建设的土地资源有限。受自然风景、生态保护和城市规划的严格限制,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有限。交通建设资金短缺、融资困难,面对经济与社会对交通同步增长的需求,庞大的资金需求与日益紧张的融资环境成了一定程度上的矛盾。

5)队伍建设和行政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

交通队伍建设与交通行业深化改革发展要求还不够适应,科学发展能力、决策执行能力、公共服务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提升。在队伍建设上,随着行业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一些机制性和保障性的问题日益突出,队伍数量和人员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在管理服务上,随着传统运输业向现代服务业的逐步转型,交通队伍的思想观念和工作方法有待更新,对市场经济条件下交通公共服务属性如何充分发挥,这一根本问题有待深刻全面的认识,服务质量和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第二章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形势和需求

一、十二五形势对交通运输发展的要求

十二五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时期,也是加快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向现代服务业转型的战略机遇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特征,必然会对交通运输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1)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的要求

从国际国内发展环境来看,经济全球化日趋深入,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理念,注重城乡区域协调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尤其是从省内来看,实现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海洋经济,培育杭、甬、温和浙中城市群四大都市经济圈,着力打造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三大产业带。同时,温州正全力建设好三个温州”——“活力温实力温州和谐温州,形成以温州为辐射的都市经济圈。《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明确指出把瑞安作为现代化大城市培育,发展定位为温州大都市区南翼中心城市,这将更有利于瑞安全面对接温州大都市,融入温台沿海产业带,为瑞安实现新一轮经济社会的繁荣快速发展提供了极佳机遇。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交通运输结构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建立各种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2)发展转型升级对交通的要求

推进现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实现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推进交通运输转型升级,是十二五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主线。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民营经济主导、外贸依存度高的温州、瑞安地区经济运行困难明显增加。交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官,特别是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拉动内需的最直接有效的方式。十二五期间,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好转,交通运输转型升级将进一步落到实处,主要是做到三个转变:一是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二是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资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三是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制发展转变。

3)区域协调发展对交通的要求

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必将以区域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基础。瑞安是温州大都市南翼中心城市,北距温州市区34公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目前,瑞安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由公路构成。甬台温高速和104国道由北向南穿境而过,北接温州南部,南联平阳县,是境内主要对外高等级通道;西部地区主要通过5657省道分别与文成县、平阳县、青田县相联,且公路等级仅为四级以上。总体来看,瑞安对外通道数量过少,布局也不合理,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对外道路等级不高,中部地区未来受到温州大都市经济圈辐射,会成为瑞安经济新的增长点,但缺乏对外通道,这将严重制约瑞安经济社会的长远发展。因此,加快高速公路建设步伐同时,全面改建国省道干线公路,提高公路等级,积极争取加密国省道布局,完善区域对外路网结构,充分发挥对外交通网络化效应和通道优势,实现对外交通高速化,以满足经济的持续增长、工业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城市化水平逐年提高所带来的客货运输需求。

4)城乡协调发展对交通的要求

统筹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要求加快城乡统筹的交通运输发展。因此,完善区域对外通道同时,还必须建设一个与之相适应的城乡交通网络和城乡公交客运网络,大力提升市区到镇街、中心村的路网畅通水平。瑞安市境内城乡交通主要通过56省道和瑞枫公路两条东西纵向轴线贯穿瑞安东、中、西部地区,将瑞安市区与各重点镇相连,辅以一些县道实现与其他一般乡镇的连接。东部地区路网结构相对完善,各重点镇基本实现高等级公路连接,但仍满足不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中西部地区道路等级偏低,路网结构不完善,制约着当地经济的发展。因此,在加大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力度的同时,加快城乡道路建设,进一步拓宽城乡道路主干道,改善城乡之间通行条件,同时优化完善城乡公交线网布局,延伸城区公交线路至周边乡镇,构筑市区至镇半小时的交通圈,实现城乡交通一体化,统筹城乡交通发展,促进瑞安市经济的统筹协调发展。

5)推进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对交通的要求

综合运输体系应该是各种运输方式充分发展、相得益彰、互为补充,发挥协同效应和整体效益。加快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促进现代物流发展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是实施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具体体现,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有效措施,是做好三个服务的必然需要,是十二五期间交通运输部门的重要责任。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前提是找准切入点。当前,推进综合运输和现代物流发展应更加重视综合枢纽建设、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优化货物运输组织、城乡客运一体化、加强客货运输管理、发展农村邮政物流等要加强理论研究,进一步明确综合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的概念和内涵,真正做到理论清、方向明要转变政府职能,围绕全市一盘棋、区域协调发展、城乡一体化发展的要求,把工作着力点放在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统一标准、政策扶持和公共信息平台建设等方面。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建立完善有利于推进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体制和机制。

6)资源环境约束对交通的要求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环节,是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关键领域。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诸多资源的支持,尤其是土地、资金、能源,以及生态环境的承受能力。长期以来,交通运输的快速发展,在很大程度是靠高投入和资源消耗推动的,发展过程中存着强调不断加大对交通建议投入而对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重视不够的问题。构建节约型社会,要求交通运输的发展必须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和要求相适应,转变外延式、粗放化的发展模式,减少交通对空气、环境、安全和生态的影响,解决土地、能源和资金等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走涵式、集约化的资源节约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7)管理体制改革对交通发展的要求

交通大部门制改革对交通运输发展有着全局性、长远性的影响。在交通运输部组建后,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挂牌。从县市级层面上来讲,要以大部门制改革为契机,开展交通管理体制改革研究。此外,燃油税改革以及取消公路养路费等交通规费带来的体制转型,必然要求交通部门切实转变职能,实现管理精细化,真正把管理的着力点放到规划指导、政策引导、监管市场、服务发展上来。

二、十二五交通运输需求分析预测

根据瑞安市综合交通发展规划交通需求预测专题研究,“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需求预测结果如下:

1、公路运输量,运输周转量预测

 十二五期间,全市公路旅客运输量年均增长6%左右,预计到2015年,预计全市公路全社会旅客运输总量4200万人旅客周转量96200万人公里。十二五期间年均货运量增幅7%预计2015年全市公路货运量将达933万吨,货运周转量42372亿吨公里。

2、水运运输量,运输周转量预测

十二五末,预测将完成客运量8万人、旅客周转量500万人公里;预测将完成货物量300万吨、货物周转量225000万吨公

3、港口货物吞吐量分析预测

十二五末,预测瑞安港区货物吞吐量600万吨。

4、交通需求发展趋势及特征分析

十二五期间,公路仍然将是客运系统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水路旅客运输服务对象是大北列岛的居民,但随着岛上居民陆续迁移,水路客运需求量逐年减少。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出行需求增多,公路旅客运输量递增。

经济发展引起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变化,导致运输需求结构的变化。十二五期间,瑞安市将进入新一轮发展时期,尤其是轻工业将持续增长,加工型企业数量多、规模小、分布散,决定了货运需求呈现出批次多、运量小、分布散的特征,同时货主对商品运输时间、安全性和灵活性要求高,使得公路仍然将是最主要的货运方式,而能源、工业原材料等大宗货物则通过水路运输。

第三章  指导思想、发展方针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全面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贯彻落实省现代交通三大建设战略目标温州市着力打造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总体要求,按照瑞安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具体要求,以交通运输转型发展为主线,更加注重综合交通运输,更加注重交通结构调整,更加注重交通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交通体制改革,更加注重自主创新能力增强,更加注重交通行业管理水平提升。加快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努力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积极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切实推进交通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为瑞安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奠定坚实的交通基础。

二、发展方针

1、坚持转型发展。

十二五,瑞安市将进入人均GDP 10000美元的新发展阶段,转型发展成为瑞安市十二五规划的主线,交通转型发展的核心是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促进交通发展由主要依靠基础设施投资建设拉动向建设、养护、管理和运输服务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科技进步、行业创新、从业人员素质提高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转变,由主要依靠单一运输方式的发展向综合运输体系发展转变。

2、坚持综合交通发展。

公路交通要与水路交通与其他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要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有序建设,集中管理,协调发展,促进交通资源的整合、资源配置的优化,提高交通运输总体效率和效应,实现各种运输方式的协作、协调、协同。要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衔接市域总体规划、海洋经济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其他相关规划,实现建设与管理并重,“建”、“管”、“养”、“运”一体化协调发展,实现区域交通一体化、城乡交通一体化、种交通运输方式发展一体化。

3、坚持创新发展。

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总战略,依靠创新增强交通转型升级的动力。要努力推进交通创新发展,推进交通行业制度创新,推进交通科技进步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交通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科技兴交、人才强交要创新理念、体制、机制,把创新作为推进交通走在新跨越前列的强大引擎,努力在综合交通管理体制、港航发展模式、农村公路管养、城乡交通一体化、现代物流业发展模式和行业监管等方面得到创新发展。

4、坚持可持续发展。

在全球经济与环境遭遇重大挑战的今天,绿色发展是唯一出路,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建设绿色通道、调整交通运输结构,优化布局,发展低碳交通经济,努力提高综合运输效能,构建科学发展、循环发展、集约发展、和谐发展的新模式,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和谐的交通运输行业。

三、总体目标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省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提出2015年全面建成惠及全省人民、具有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本跨入高收入国家(地区)行列,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温州市正通过扎实推进三个温州建设,使全市实现由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第三次跨越。瑞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到2015年,初步形成宜居宜创业现代化大城市框架,全面建成惠及全市人民的小康社会,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结合瑞安市交通发展新阶段的基本特征,适应瑞安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战略目标,适应瑞安市行政区划调整新的城乡发展格局框架要求,适应东、中、西均衡协调发展要求,确定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十二五发展的总体目标是“1331”,即围绕交通转型升级这一条主线,推进大路网、大物流大港口三大建设,构建区域交通、城乡交通、各种运输方式三个一体化,实现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全面适应小康社会发展这一总体目标。

 

 

第四章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重点

一、交通战略重点

1实施三大建设战略

1)建设大路网

构筑大开放、大立体、大民生的现代公路交通网络。通过打通断头路,建成联网路,改造瓶颈路,打造畅通瑞安

构筑服务于沿海产业带、积极融入温州大都市、与建设瑞安现代化大城市拉开城市框架对接的大开放路网;构筑与现代化其他交通方式全面对接的大立体路网。加快火车站、港区、机场的公路集疏运网络的建设,提高综合运输效率。构筑服务于行政区划调整后新的城乡发展格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大民生路网。继续加大对瑞安中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力度,切实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

2)建设大物流

将重点构建三个体系,使瑞安交通物流业发展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完善以物流园区为骨干、物流中心为基础、物流配送和农村物流站点为补充的物流节点网络体系,重点突出“一园三中心多点”布局;形成服务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干线物流、配送物流的龙头企业体系;建成现代物流公共信息服务体系。

通过构建物流基地、龙头企业、物流网络、信息平台四大载体,规划好园区,管理好市场,扶持好企业,推广好信息,制定好政策,理顺好关系,打造物流大平台、改善物流大环境,促进物流大发展,以布局规划指导、经济政策引导、地方联动推进、企业主体实施为建设原则,加快道路物流发展,实现传统道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推动瑞安市物流产业的大发展。

3)建设大港口

紧紧围绕浙江省构筑“三位一体”港口服务体系、加快建设港航强省战略和温州港建设亿吨大港目标,全力推进温州港瑞安港区建设,加快形成一港一江两河港航运输网络,着力把瑞安港区建成为瓯南具有运输组织功能、货物装卸储运功能、临港工业开发功能、现代物流功能、石油战略储备功能的现代化综合性港区。

2、实施三个一体化战略

1)区域交通一体化

积极融入温州大都市区、促进温台沿海产业带形成,加快区域交通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优势互补,资源整合,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各地区协调发展。打造公路、港口、铁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多种交通运输方式相互协调的、统一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建立公平、开放、统一的交通运输市场,建立一体化的交通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体系,为区域经济的合作做好有效的交通运输服务。

2)城乡交通一体化

按照“一核四区四市镇”现代化大城市框架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路网布局,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公交一体化,完善城乡物流网络布局,建立城乡交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以规划为基础,通盘实施农村特别是中西部地区的城乡交通体系建设;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着力推进农村公路结构的调整优化;积极发展农村客货运输,顺应瑞安城市化进程加快及行政区划调整后城市组团建设的推进,加快延伸城区公交线路至周边城镇,努力提高农村客运班线通达率,推进公共交通服务的均等化,提升城市公交及农村客运一体化水平。

3)运输方式一体化

以温州由端点式向真正意义上的枢纽型城市发展为契机,推动运输方式一体化,形成功能清晰、布局完善、功能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统筹兼顾各种运输方式的发展,调整优化交通运输结构。提高公路运输效率和服务水平,加快内河与沿海的水运发展、协调并有机衔接铁路航空运输发展。

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十二五期间,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合理配置公路网结构、拓展港口功能、提升航道等级的同时,注重各种运输之间的衔接,进一步完善交通枢纽功能,提高公路水路基础设施的网络性、功能性、协调性和安全性。

1、公路与运输站场

1)规划目标

建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功能清晰、层次分明的公路网络。 十二五期间,瑞安市将继续加快推进高速公路建设,重点改建和完善国省道干线公路网络,加快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着力加密东部区域路网密度,完善中西部区域通达畅通水平,提升飞云江过江通道运输能力,解决区域之间及公路主骨架与农村公路网之间的协调性,实现半小时交通圈,镇街在15分钟内上高速,高速互通出口“11+3”(瑞安境内高速互通11个,瑞安周边3个)。努力构建瑞安市域骨架路网七纵三横布局,到十二五期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到1955.8公里,其中高速公路84.5公里,二级以上公路340公里,全市公路网密度153.9公里/百平方公里,农村公路达到较高网络化程度。

建成组织高效、服务专业、人便于行、货畅其流的公路运输站场系统。坚持客货兼顾、协调发展的原则,加快完善一主、两副、多补充的客运站场体系和一园、三心、多点多层次、网络化、功能完善、服务高效的物流设施体系,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及港湾式停靠站建设,进一步促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发展。

4-1 瑞安市骨架路网七纵三横布局表


序列

路线名称

七纵

(自东向西)

一纵

沈海(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

二纵

滨海大道含飞云江三桥

三纵

大道瑞安段

四纵

104国道(暨瑞祥大道)

五纵

沈海(甬台温高速公路

六纵

104国道西过境改建公路

七纵

57省道

三横

(自北向南)

一横

瑞枫公路瓯湖公路

二横

56省道

三横

龙丽温高速公路

一环

近期以围绕瑞安城市外围由沈海高速公路、温州绕城高速南线、沈海高速复线和罗山大道形成环线,远期则以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瑞安段和规划的罗山大道形成大环线。

 

2)建设重点

高速公路

十二五期间,瑞安市将积极配合省、温州市继续完善高速公路主骨架,提高浙江沿海地区沟通长三角及海西区能力,具体项目为:

沈海(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瑞安段浙江沿海高速公路温州段是温台沿海产业带的重要支撑,是温州大都市建设的骨架工程。该路线从瑞安市沿海地带经过,跨越飞云江,瑞安段全长16.92公里,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于2011年开工,2014年建成,总投资约45.7亿元。

温州绕城高速西线瑞安段:温州绕城高速公路由沈海(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西南线和绕城高速公路北线组成。绕城西南线起于瑞安阁巷林垟、万全、仙降、荆谷、桐浦、娄桥至鹿城仰义与绕城北段相接,瑞安段全长约25公里, 采用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争取2011年开工,2015年建成总投资约52.9亿元。

龙丽温高速瑞安段:龙丽温高速温州段,起于温州绕城高速西线,经仙降、马屿、龙湖、大峃、西坑至丽水景宁,形成温州与丽水之间联系的又一快速通道。瑞安段全长24.2公里,采用4车道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争取2012年开工,2016年建成,总投资约29.8亿元,其中“十二五”投资22亿元

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

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网是瑞安市突出打造“一核四区四市镇”现代化大城市的重要骨干路网。根据《浙江省普通国省道干线公路布局调整意见》,在104国道、56省道、57省道的基础上,尽快实施104国道改线工程,新增滨海大道为国省道提升瑞枫公路-瓯湖公路为省道干线十二五期间,以加快建设一个功能清晰、结构合理的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网为重点,不断提升公路网整体效益。同时,协调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提高路网布局均衡性,促进旅游资源开发,以交通建设带动西部地区发展。

建设大路网为契机,按照“五型公路”建设要求,有针对性的提高国省道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水平,争取国道全线达到一级技术等级、省道基本达到二级及以上技术等级,提高干线公路整体通行能力,保持干线公路基本畅通。

4-2 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重点建设实施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建设时序

十二五投资(亿元)

一级

二级

瑞安飞云江大桥改建工程

续建

3.5


2009-2011

1.00

瑞安飞云江三桥南北延伸线

续建

12.7


2010-2015

7.40

104国道罗凤至莘塍段改建

改建

6


2011-2015

5.00 

104国道西过境公路(含飞云江六桥)

新建

16.63


2011-2016

11.00

56省道一甲至赵山渡改建

续建


15.8

2009-2012

0.47

56省道瑞安段东延伸线

新建

6.8


2011-2015

2.50

平阳宋桥至瑞安锦湖公路瑞安段

新建

6.5


2011-2015

4.60

57省道高楼段二期改建

改建


1.2

2012-2013

0.50

合计


52.13

17


32.47

十二五期间,根据规划项目的实施情况,在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重点建设实施项目的基础上预备一批项目,主要包括:104国道瑞安市区高架桥延伸、104国道飞云至平阳交界、56省道瑞安马屿至文成段改建、57省道东坑至龙湖段改建、瓯湖公路瑞安段改建、G15塘下至S19海城连接线(罗梅公路)、瑞枫公路东延伸线等,总建设里程约100公里。建设年限为“十二五”跨“十三五”或“十三五”。

农村公路

围绕瑞安市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四区联动”开发格局,以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为总体目标,按照落实改善民生、加大公共服务的新要求,构筑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重点围绕瑞安市积极培育马屿、陶山、湖岭、高楼等新市镇,引导发展中心村,全力建设美丽乡村任务,继续加快重要县道改造提升步伐,建设服务于大港口大物流建设的疏港公路,实施农村公路联网工程,积极稳妥地为新农村和广大农村群众提供良好的交通条件。十二五期间,改造提升重要县道实施项目43公里,建设农村联网公路113公里,其他一般农村公路改建工程50公里。

4-3 重要县道重点建设实施项目表

项目名称

建设

性质

建设规模

(公里)

建设时序

十二五投资(亿元)

一级

二级

进港公路(含北隅至丁山疏港公路)

续建

7.8


2009-2015

3.85 

()()线林溪至湖岭段

新建


9.5

2012-2014

0.80

钱马公路曹村段改建

改建


9

2012-2014

1.36 

孙鳌公路飞云段改建

改建

10

7

2013-2017

1.00

合计


17.8

25.5


7.01

预备县道包括塘梅公路东延伸线、龙湾至瑞安公路等约54公里,建设年限为“十二五”跨“十三五”或“十三五”。

公路客货站场

公路客运站场重点是进一步完善瑞安市公路枢纽、县级客运站及农村客运站点站场体系。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瑞安市中心客运站、瑞安市公交总站、瑞安火车站前客运站、塘下客运站、城乡短途客运总站、公交停车场等大的客运站点,建设马屿、寨寮溪、高楼等客运站,建设简易回头站(含公交首末站)30个,港湾式停靠站200个。

公路货运站场重点是完善货运枢纽(物流园区)和一般货运站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江南物流园区(一期)、塘下物流中心、汀田物流中心等,并补充配置一些镇站点。

2、港口及航道

1)规划目标

瑞安港区是温州港一港七区布局的重要港区,十二五期间,将紧密围绕大港口建设目标和港航强省战略,抓住温州市委市政府全面建设沿海产业带,实施港航强市,强化以港兴市的战略机遇,瑞安港区将进一步优化港口布局,加大港区建设力度,提高港口吞吐能力,逐步形成以煤炭、石油、工业原材料等大宗战略性资源运输为主,客货兼备、工业商贸结合、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使之成为瑞安工业化、城市化及对外开放、发展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依托。规划到2015年完成港口吞吐量600万吨。

积极开发利用内河资源,充分发挥内河运输运量大、成本低、污染小等优势,使之成为构筑瑞安完整综合运输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期间,瑞安内河航道将继续抓好一江两河骨干航道建设,提高航道等级,增加通航里程,完善飞云江两岸客货运码头建设,更好地发挥内河航运的综合效益。同时,进一步优化水路货种结构,开辟新的大宗货种水路运输通道。推进内河砂石运输船舶标准化改造,适时进行客船高速化和舒适化更新,发展新的海岛旅游航线。

2)建设重点

沿海港口

沿海港口方面将全力重点推进凤凰山深水作业区的开发建设,结合道路集疏运体系争取早日动工新建作业区内万吨级码头,这是瑞安市十二五水路交通运输发展的重中之重。飞云江南岸形成种类比较齐全、技术比较成熟、特色比较鲜明的船舶修造基地。阁巷围垦区北面将配合中石化油库迁建新建一座3000吨级油品化工码头。南岸作业区和上望作业区结合经济开发区和企业业主需求再建设若干3000吨级通用码头。另外,随着铜盘岛旅游景区的投入,适时建设交通休闲旅游码头。

内河航运

内河航道方面结合丁山和阁巷围垦区的吹填,进行飞云江进港航道的维护工程,为飞云江口综合整治、将航道提升奠定坚实基础。启动宋家船闸沟通工程和上东航道改造。适时推进飞云江内河道、平阳坑航道的改造。积极发展水上旅游,建设南岸高速客运码头。改建飞云江客运轮渡码头,适应城市景观和防洪堤建设。

陆岛交通

结合城市防洪堤建设,迁扩建市区陆岛交通码头,完善岛屿交通网络,改善岛屿与陆上交通条件。重点建设三千~万人岛屿北麂码头接线公路,三千人以下岛屿北龙码头接线公路,并结合凤凰山作业区的开发建设一座保障性陆岛客货运兼用码头。到2015年,实现全市千人以上岛屿配齐交通码头98%的海岛行政村能有便捷的公路通往码头。

加快实施建桥撤渡工程,建设增垟渡口渡改桥项目。实施渡口标准化改造,推进渡口渡埠设施和渡船的更新改造工程,打造内河标准化渡口。

3、重要节点公路水路集疏运

1)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瑞安市将着力构建机场、铁路站、港口码头等重要节点公路水路集疏运路网体系,实现重要节点基础设施网络化,客货运输便捷化,实现客运零距离换乘和物流无缝衔接,促进综合交通运输协调发展。

2)建设重点

港口码头集疏运

公路是瑞安港区主要的集疏运方式之一。十二五期间将按照“三位一体”港口物流服务体系中水陆联动集疏运网络要求,建设56省道东延伸线、瑞枫公路东延伸线、北隅至丁山疏港公路等具有疏港公路功能的项目,为港口发展提供后方公路集疏运支撑。

内河水运也是瑞安港区重要的集疏运方式之一,飞云江、温瑞塘河是瑞安港区沟通内陆腹地的水上通道。十二五期间将提高航道等级,增加通航能力,充分发挥内河水运在港口集疏运中的作用。

铁路站集疏运

温福铁路建成通车,在瑞安设瑞安火车站。根据铁路站客货运吞吐量,集疏运通道还不能满足场站客货运输对集疏道路的要求,开工建设平阳宋桥至瑞安锦湖公路瑞安段(飞云江五桥)、江南物流园区至104国道连接线,完善与高速公路飞云出口及平阳县的公路连接。同时,设置铁路新客站、汽车客运站、物流站场和港区货运中转站,加强公铁、水铁之间的相互衔接、相互协调。

机场集疏运

完善瑞安沿海片区路网,重点加快建设甬台温高速公路复线、飞云江三桥南北延伸线工程,贯通温州滨海大道,积极融入温州大都市区,充分接轨温州永强机场。

4十二五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和建设用地

十二五期间,瑞安市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184.99亿元及建设用地约1074.7公顷(其中耕地约672.2公顷)仅沈海(甬台温)高速复线、温州绕城高速西南线、龙丽温等几个高速公路项目投资就超过120亿元,是十一五期间投资数的6.3。其中公路建设投资169.37亿元,需建设用地约870.1公顷(其中耕地约614.94公顷);公路站场建设投资11.57亿元,需建设用地约62.8公顷(其中耕地约57.2公顷);沿海港口内河航运建设投资4.76亿元,需建设用地128.6公顷;陆岛交通、渡改桥0.40亿元,需建设用地13.2公顷

4-3瑞安市"十二五"期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投资和用地情况

项目名称

投资情况

(亿元)

建设用地(公顷)

合计

其中耕地

一、公路建设

168.27

870.10

614.94

1、高速公路

120.6

499.26

340.30

2、国省道及区域干线重点项目

32.47

281.34

213.44

3、重要县道项目

7.01

79.00

54.70

4、农村联网公路及农村公路改建

1.72

10.5

6.50

5、安保、危桥隧改造、文明公路、大中修等

6.47

0

0

二、公路站场

11.57

62.8

57.2

三、沿海港口和内河航运

4.76

128.6

0

1、沿海港口

4.42

126.8

0

2、内河航运

0.34

1.8

0

四、陆岛交通、渡改桥

0.40

13.2

0

   

184.99

1074.7

672.2

注:投资数为实施类项目投资数,不包括预备项目。

三、交通设施养护规划

1、公路养护

1)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继续大力推进公路大中修工程,确保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好路率达到较高的水平。加快危桥改造和隧道修复工程,特别是农村公路桥隧修复工程,做到农村公路 建、养、运的协调发展。树立安全第一思想,进一步实施道路安保工程,打造五型公路,为百姓提供有效保障的公路公共产品。

2)养护重点

十二五期间,以国省道等干线公路为重点,实施104国道、56省道、57省道累计73公里路面大中修、板块修复等养护工程,总投资2.0亿元。通过大中修后,国省干线公路基本达到畅、安、舒、绿、美、谐的文明公路标准要求。投资1.13亿元,完成危桥危隧改造121座;投资0.58亿元,实施260公里公路安保工程。投资0.78亿元,新建4座公路养护站房。投资约0.59亿元,创建实施瑞枫公路等文明公路154.79公里

2、航道养护

1)规划目标

以交通三大建设为契机,按照《内河骨干航道经常性养护管理规定(试行)》的要求,结合航道建设和沿海围垦工程,加大航道养护工程力度。建立健全的航道养护台账制度,做到责任到人;做好护岸、绿化和标志标牌的等基础养护工作,提升航道服务质量。积极争取地方政府支持,不断提高养护管理的科技含量,坚持文明航道创建与航道养护同步进行,不断创新航道养护管理方式,使我市航道养护质量和水平普遍提高。

2)养护重点

十二五期,结合丁山和阁巷围垦区的吹填,进行飞云江进港航道的维护工程,建成港航管理码头,继续督促即将上马水上工程(如飞云江五桥、500千伏过电缆江中立塔项目等)业主设置和维护桥涵标志。不断增加航道养护与管理的科技含量,内河助航标志逐步向标体大型化、灯光明亮化、灯器节能化方向发展,加快数字航道和航标遥测遥控等先进技术应用。

四、道路运输服务规划

1、道路旅客运输服务

1)规划目标

根据瑞安市道路旅客运输的发展现状及市场需求态势,结合国内外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经验,十二五期间,瑞安市道路旅客运输总体上应按照坚持一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促进三个提高的思路加快发展。即:坚持以结构调整为主线,重点推进客运线网优化和加快客运站场建设,切实提高班车通达率与服务水平,提高客运车辆技术与装备水平,提高客运企业规模和集约化水平,全面构筑优质、高效、安全的道路旅客运输服务体系,满足广大群众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

2)发展重点

城际快速客运系统

目前,瑞安市已有100多条中长途客运班线,辐射省内外大中城市和周边各县(市、区),从数量上已基本能满足市场需求。但这些班线主要以普通的运营方式为主,仅有一条快速线路。十二五期间,着力优化中长途客运班线网络体系,衔接省、市快速客运网络规划,以 温州快客温州快线为品牌,以高等级公路为依托,以高档车辆为装备,采用定点、定班、定线、直达的优质服务模式,加快运营模式提升,大力发展中长途快速班线客运,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道路运输提出的更高要求。

一要依托瑞安在外经商创业和外来务工人员众多的优势,重点瞄准与瑞安经济联系密切和人员交流频繁的省外大中型城市,加快开辟跨省长途快速班线;二要加强与省内各地级市及义乌、绍兴等发达县(市、区)的交流与合作,积极培育省内市际快速班线客运;三要以瑞安为中心,大力发展瑞安至温州本市各县(市、区)以及青田等周边县市的跨县快速班线客运,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提高班次密度。

城乡客运网络

城乡客运包括城市公交和市内短途客运班线。适应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重点应结合城乡客运需求实际,分层分片相结合,优化城乡客运网络,着力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满足城乡居民日趋频繁的出行需要。

一是结合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一核四区”建设的有序推进和城市道路网络的建设,调整优化现有城区公交线路,适时开辟新的公交线路,延伸部分城区公交线路至周边镇街,方便城乡居民出行。二是打破条块分割,强化城乡客运衔接,加快将中心城区规划范围内的城镇短途班线转型为城市公交,并鼓励中心城区至陶山、马屿、湖岭、高楼新市镇的短途班线实行公交化运营,逐步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公交化,让农民也能普遍享受城市公交待遇。三是以村村通客车为奋斗目标,结合农村联网公路的实施,强化站点、安保等配套设施建设,以镇为中心,实行片区经营的模式,采用循环线、隔日班、赶集班、招呼班等多种形式,通过市场引导和政策扶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提高农村客运的通达率和覆盖面,切实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

2、道路货运及现代物流发展

1)规划目标

以现代物流理念为指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高物流效率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和科技进步为支撑,加快推进现代物流枢纽站场建设,积极引导传统道路货运企业向第三方物流企业转型,着力提升运力装备和信息化水平,强化货物运输市场管理,切实提高行业组织化、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构筑社会化、专业化、规模化、信息化的现代化物流服务体系,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2)发展重点

加快物流站场建设。十二五期间,瑞安市重点应围绕主要物流需求源,刚性与弹性相结合,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新建与改造相结合,加快构筑一园、三心、多点多层次、网络化的现代物流节点体系,引导货运(物流)企业合理布局。

大力扶持物流龙头企业。瑞安市目前尚未有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物流企业。十二五期间,迫切需要加强行政措施调控和市场机制引导,着力培育若干专业化、社会化、规模化的现代物流企业。

加大货运运力发展。十二五期间,瑞安应积极采取以经济杠杆调节为主、以行政调节为辅的手段,加快形成货运运力结构调整的内在机制。以经济杠杆调节为主,即对不同车辆实行差别化对待;以行政调节为辅,即在运力配置审批制度、市场准入等方面加以调节。

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一般可从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和企业物流信息系统两个层次分别推进。结合瑞安实际,十二五期间应把重点放在生产流通企业和物流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上。选择若干企业予以重点扶持,发挥其示范、带动和扩散作用。逐步形成基于互联网、能联结物流相关企业、政府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口岸,以及相关服务机构,具有数据交换、电子商务安全认证、金融结算功能的高效便捷的现代物流信息系统。

3、水路运输服务

1)规划目标

2015年,全市水路运力达到较高水平,逐步形成具有较强竞争能力,与客货源需求、港口结构、航道等级相适应的标准化、专业化、高速化船队;基本建立能合理利用水运资源、适应国民经济和瑞安市对外贸易发展需要的航运和港口体系。

2)发展重点

海上运输服务

十二五期间,瑞安将继续完善运力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专业化海上运输系统;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鼓励组建跨地区、跨行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实现航运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经营,全面提升港口运输生产的服务质量;推动多式联运,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效率;加强滚装运输系统建设,适度发展旅游客运码头,加快实现常规客运向客滚化、高速化、旅游化方向发展。

内河运输服务

   十二五期间,瑞安将继续发挥内河运输优势,致力于逐步建成高标准、长运距、大吨位的内河运输系统,加快船舶标准化建设,不断改善内河航运效益。按照市场经济规律,鼓励航运企业走集约化、规模化经营道路,形成规模效应,增强内河航运的竞争力。

4、运输装备发展

1)规划目标

十二五期间加快全市运力结构调整步伐,推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加快车型更新换代,重点发展节能环保型车型,适时引进油电混合动力、燃气动力等新能源车型,推动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运输船舶继续向大型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2)发展重点

公路运输装备

引导旅客运输车辆向高效、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方向发展。重点加快农村客运车辆的更新换代,提高农村客运的安全性和舒适性。预计到2015年全市营运客车达到1966“十二五”期间全市营运客车全部达到欧Ⅲ以上排放标准

引导货运车辆结构向大型化、标准化、专用化、清洁化方向发展,支持企业发展厢式车辆、专用车辆、甩挂运输车辆运输。预计到2015年营运货车达到1.5万辆。重型车、专用车、厢式车的比重分别达到10%15%35%以上。

水路运输装备

根据沿海货运发展的需要,大力发展大型散货船、大型油轮、集装箱船、滚装船等专业化运输船舶。到2015年,全市海运船舶运力达到3000吨每艘平均吨位;内河货运船舶以100300吨级为主。

推动内河砂石运输船舶的标准化、系列化改造,在全面淘汰内河水泥运输船和挂浆机运输船的基础上,力争2015年底内河砂石运输船舶的船型标准化程度有一个质的飞跃。水路客运重点发展适应陆岛、岛际运输的客滚船、高速客船及高档次的旅游船。实施渡船船型标准化工程,全面推进新一轮渡船更新改造,进一步改善我市渡船安全技术状况,打造标准化渡船。

五、交通行业管理

1、法治建设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和省、市依法行政工作会议要求,紧紧围绕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瑞安建设。

1)建立健全领导干部、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提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程序规定,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立健全文件监督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制定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责任制,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行政行为监督制度,积极争取人大及其常委会对依法行政工作的支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继续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以提升窗口服务质量为目标,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2)以社会法治化为目标,依靠法治力量,努力构筑基层基础建设四位一体的工作网络和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基层社会管理服务水平。按照重基层、打基础、强基本的要求,加大法治温州建设重点工作推进力度,努力在发展基层民主法治上求突破,健全完善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切实推进四民主、两公开建设;努力在推进基层依法行政上求突破,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

    2、科技创新

1)创新是瑞安发展之魂,是强市之本、活力之源、和谐之要,是推进瑞安发展的最大动力。交通发展要以提高创新能力为主线,以构筑区域创新体系为重点,加大财政投入、完善有关政策,强化平台建设,开展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攻关,提高在交通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科技含量,建立规划协调、设计周密、施工精细、运营通畅、管理到位的交通行业体系。

2十二五期交通处于由传统产业向现代服务业转型发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及资源、环境约束等不确定性因素明显增加,交通系统要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工作,实现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交通建设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推广可再生资源和资源的再生利用,发展交通循环经济。交通运营要开展技术改造、引入高效节能设备、强化内部管理,降低能源费用占营运成本比例情况。

    3、人才教育

建立较为完善的与交通事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和教育工作体制,不断壮大人才队伍规模,逐步优化人才结构,逐渐提高人才素质。十二五期,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创新型人才,着重培养水运人才、注重人才储备建设。要引进交通工程专业技术人才,加强综合交通课题研究。形成以人才建设为主线,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重点,创新机制、优化结构、加强培养,为瑞安交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4、信息建设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发展智能交通,充分整合各方资源,提升交通系统信息化水平。到十二五末,基本形成功能合理、结构完整、技术先进、应用广泛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体系。

1)进一步完善交通系统网络化建设,推进网上审批和无低化办公。加强全系统客运票据信息化管理。设立以公交IC卡为基础建设包括可以乘出租车等使用的市民卡。完善汽车行车记录仪和GPS等安全监管系统。建立工程安全、质量、支付等管理系统。

2)注重与交通事业发展的匹配性、对信息化建设的导向性、提高信息化水平的实效性。高度重视信息系统的应用问题,注重系统开发的便捷性和有效性,最大程度地方便用户方便操作。

3 高度重视信息资源的共享问题,继续做好相关系统的整合应用。不断改进拓展信息采集渠道,优化输入界面,简化流程,强化保障机制,提高信息上网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同时高度重视信息安全问题,在意识上、制度上、技术上保障信息安全。

4)以物流信息化为抓手,促进瑞安与各区域物流信息互通、互联、共享,逐步消除信息技术标准差异、信息平台功能不足、区域信息孤岛化等障碍,推动交通物流信息化建设,促进传统货物运输转型升级,服务建设大物流

5)大力发展智能交通,发展智能运输系统(ITS),通过强化交通智能化建设,来提高交通管理能力,以适应新时期交通面临的压力。

   5、安全保障

进一步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平安型公路理念,使安全第一的思想及制度、措施在公路行业管理中得到全面落实,使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得到有效保障,为社会公众提供安全的公路公共产品。

1)以提高公路安全保障能力为主要目的,在建设工程、养护工程和运行管理中采取技术处置、工程处置及综合管理措施,完善公路安全设施,提高公路安全服务水平和应急保障能力。

2)深入分析,认清形势,正确把握温州当前公路安全生产形势;抓好重点、强化责任、强化督查,全力做好公路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任务,为打造平安型公路提供安全保障。

3)抓好水上安全生产工作,做到船舶适航、船员适任、通航安全、救援迅捷的水上交通安全体系。

6、廉政建设

把交通行业反腐倡廉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瑞安市交通运输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纪律保证。

1)着力抓好科学发展观,着力抓好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切实加强廉政教育,堵住腐败漏洞,加大惩治力度,加强对领导干部八小时以外的监督管理,重视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的规范化、系统化、制度化。

2)着力抓好干部作风建设。要在继续落实常规性措施的同时,进一步打造阳光政府,着力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要紧紧抓住责任分解、责任考核、责任追究这三个关键环节,进一步形成反腐倡廉的总体合力,把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到实处。

 

 

 

第五章 保障措施与对策建议

一、以交通大部制改革为契机,积极推进体制改革

1、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和省政府机构改革方案为依据,借鉴其他城市交通运输管理体制改革的成功经验,积极推进县区市级大交通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实现瑞安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职能的集中统一管理,加快建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统筹各种运输方式协调发展,实现运输资源的科学配置和运输方式的有效衔接。

2、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政放权,提高效能,确保各部门更加有效地贯彻落实中央方针政策、国家法律法规和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强化执行和执法监督职责,改进对基层和群众的直接服务。明确和强化责任,进一步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调整优化组织机构,严格控制机构编制;建立健全行政监督、部门协调和内部运作机制,提高行政效能。

二、以交通税费改革为契机,积极拓宽资金渠道

费改税是国家规范收费,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科学合理的费税秩序而采取的一项重大改革措施,标志着公路管理部门的部门预算管理回归国家统一的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作为交通运输管理部门要立足本职,继续细化、强化预算管理,突出预算管理的控制功能,广泛借鉴其他行业预算管理先进经验,科学开拓预算管理新理念,建立规范、高效、公正、透明的预算管理体制,切实保障三大建设的顺利进行。还要积极争取上级交通部门的资金补助,并尽可能对项目进行包装,谋划在项目建设前对周边地块进行储备,通过项目建设建成后的土地升值来平衡项目建设资金。

三、以土地总体规划修编为契机,千方百计解决用地和占补平衡指标

按照瑞安市土地总体利用规划修编的保障发展原则,统筹安排各类、各区域用地,重点保障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设施用地。规划编制期间做好主动对接,使交通十二五规划建设项目全部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解决项目建设用地涉及的基本农田和标准农田问题。积极争取和包装项目,使交通工程项目更多列入省重点工程,解决用地指标。同时通过围垦造地、土地开发复垦、农房集聚等措施切实解决用地和占补平衡指标。

、以农村联网公路建设为契机,推进新农村建设

1、按照建、养、运协调发展和便捷、安全、畅通的原则,进一步落实建设责任,加强领导,有规划、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的推进农村联网公路建设,并努力掀起农村联网公路建设高潮。按照全省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确保农村公路养护资金足额及时到位,积极探索农村公路养护管理运行机制。

2、加大资金投入,加快农村客运站场和农村运输网络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议省交通厅和省财政厅联合制定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补助资金文件和相应补助项目汇总表,以便于掌握信息,避免重复上报。加快农村运输网络建设,将现有城乡三级客运网络转型升级为三级客运网络;把好农村运输市场的准入关,构筑便捷、畅通、安全、和谐的农村公路交通体系。

、以科技创新发展为契机,推动交通生态文明进步

按照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要求,加强交通软科学研究,更新交通发展理念。加大交通信息化程度,强化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完善交通信息化管理服务体系。加速交通科技成果转化,研究适应瑞安地理及气候条件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提高交通建设的科技含量。新设交通工程质监站,加强交通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加强交通节能减排,提倡生态交通的理念,建设交通生态文明。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