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三位一体”改革案例入选国家级案例库 | ||||
|
||||
近日,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第十届案例征集活动结果公布,市供销联社与中央民族大学吴本健教授团队合作的《从信用合作到三位一体:解决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难题的方案》案例成功入选。 据了解,中国金融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是国内规模最大、专业性最强的金融专硕教学案例中心,案例入库后将供全国金融专业相关教师教学使用。《从信用合作到三位一体:解决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难题的方案》总结了瑞安创新构建生产、供销、信用全链协同机制,构建“政府信用评分+农信担保+保险兜底”风险共担体系,推出多元化低息贷款产品,实现普惠金融“风险可控、成本可担、服务可持续”。 近年来,我国农村在推动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中存在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风险增加,服务对象分散且规模小增加交易成本,而普惠性又要求提供较低服务价格等“不可能三角”问题。 市供销联社相关负责人介绍,瑞安在2006年率全省之先积极探索建立农民专业合作、供销合作、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农村新型合作体系。该体系搭建了大联合大服务新平台,全面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了服务对象小而分散带来的高成本问题,带动了小规模农户和零星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向规模化、专业化发展,扩大了金融服务的规模及范围,逐渐摸索出了一套解决普惠金融“不可能三角”的成功方案。 在数字化浪潮中,市供销联社还把握机遇,结合全域数字化改革、“数字三农”建设,做大做强庄稼医院服务网、农产品电商直播平台、农户综合信息管理平台等数字化“三位一体”平台矩阵。目前,瑞安“三位一体”改革成果已覆盖561个村,实现593亿元授信规模,扶持农业经营主体超5900户,发放担保贷款15.6亿元。(记者 林长凯 通讯员 吴红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