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降让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 | ||||
|
||||
7月20日上午,仙降街道新仙降人党群服务中心内暖意融融,一场跨越1400多公里的特殊“云签约”在此举行。仙降街道与贵州省天柱县竹林镇通过手机视频连线“隔空握手”,共同签订流动党员共管共建协议,为两地流动党员管理服务架起跨省协同“连心桥”,这标志着两地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服务领域的合作正式迈入常态化轨道。 活动现场,仙降街道党建办负责人宣读了红色民意站党支部成立流动党员党小组的批复文件,为精细化服务筑牢组织根基。 贵州省天柱县竹林镇党委副书记彭晓灵说,流动党员共管共建机制的建立,让党员无论身处何地,都能感受到“组织在身边、家在心中”。她呼吁流动党员返回原籍后主动向当地组织报到,积极参与组织生活,同时要求在外务工党员自觉服从流入地党组织管理,“既不辜负家乡期望,也为流入地发展贡献先锋力量!” 仙降街道组织委员张丽勇在线上签约后介绍,仙降辖区共有新居民约10万人,其中流动党员270余名,流动党员管理一直是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下一步,街道将以新成立的流动党员党小组为载体,深化精细化服务。“孩子上学、劳资纠纷、租房难题,都是流动党员最关心的事。”张丽勇说,街道将通过党小组收集需求,联合教育、人社等部门搭建绿色通道,全力解决实际困难,让流入党员及全体新居民真切感受“仙降温度”。 “不管党员走多远,党组织的牵挂始终在线,我们将牢记党员身份,在岗位上创先争优,在生活中传递温暖,既当好家乡发展的‘宣传员’,也做好第二故乡建设的‘生力军’,不负家乡与第二故乡的期盼。”贵州流动党员党小组组长杨贵毛的话语道出了在场流动党员的心声。 仙降街道流动党员党小组组长范德年介绍,目前仙降街道流动党员党小组已凝聚起247名流动党员的力量。据悉,为让组织引领更精准、服务党员更贴心,流动党员党小组根据流动党员党组织关系所属区域特点,按属地优先原则细化成立了7个小组,分别为贵州、安徽、江西、湖南、浙江、四川及综合流动党员组。 下一步,流动党员党小组将以“凝聚力量、服务党员、推动发展”为核心带好流动党员队伍,结合党员工作节奏与学习需求,统筹差异化学习计划,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确保学习“不掉线”;每月精准安排主题党日、谈心谈话等组织生活,传递组织温暖;第一时间收集梳理子女入学、劳资纠纷等实际困难,主动对接协调解决;定期向街道党工委汇报进展、反馈诉求,让流动党员在党小组带领下找到归属感、发挥战斗力。 仙降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场跨越千里的“线上签约+线下服务”活动,通过建立跨省协同机制、细化服务举措、丰富活动形式,为流动党员管理筑牢组织基础,让“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的承诺落到实处,进一步增强了流动党员的归属感、责任感和幸福感。 活动后半程,瑞安农商银行仙降支行开展“今天你‘蔬’醒了吗”反诈蔬果套圈沙龙。通过反诈知识讲解、互动套圈等形式,有效提升了流动党员的反诈意识。参与者纷纷分享心得,承诺将所学知识传递给身边人,以实际行动践行党员在反诈宣传中的责任,为活动画上圆满句号。(记者 项颖 通讯员 吴胜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