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2/2025-283512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人力社保局 |
生成日期 | 2025-07-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计划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2024年,市人力社保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抓中心工作,凝心聚力、开拓进取,推动全市人社工作取得突出成效。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紧扣“产业需求”靶心,人才招引工作取得规模质量双突破。立足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积极谋划百亿人力资源服务业实施方案,推动行业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深入大学生招引“510+”行动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数量创历史新高。高标准举办第六届中国·瑞安千企百校合作洽谈会。 (二)坚持“职业友好”导向,就业创业工作实现量质双提升。创新帮扶举措,为重点群体提供就业帮扶,实现失业人员再就业,帮扶数和再就业人数均位居温州各县市区首位。持续做强就业服务矩阵,形成“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发放各类纾困稳岗补贴4000万元,惠及1万家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950万元,发放各类扶持创业补贴200万元,扶持创业400人,创业带动就业1366人。 (三)深化“提技赋能”工程,技能型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创新打造“1+3+N”高技能人才培育联盟,构建“政校企”协同育人新格局。开发上线瑞安市“技能培训地图”,实现“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全覆盖。创新实施“名企办校”工程,支持行业领军企业创办职业技能培训学校。依托“青蓝夜校”平台开设无人机驾驶、瓯窑制作等10余个特色技能培训班。着力构建省市县三级大师名匠梯队,成功评选出50名“瑞安工匠”和15家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 (四)筑牢“民生福祉”根基,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全面升级。创新服务模式,在9个社区试点打造33个“政务服务工作站”,可办理20余项高频事项,选派30名社保专员入驻小区,构建“10分钟社保服务圈”。充分发挥“工伤e鉴通”系统功能,提高劳动能力鉴定科学性。积极拓展社保卡功能,为70岁以上老年人及无偿献血荣誉获得者提供免费公共交通服务,提高社保卡服务便民性,切实打造“民生卡”“幸福卡”。 (五)守牢“平安稳定”底线,和谐劳动关系构建呈现新局面。创新工作举措,推动我市欠薪线索增长率远低于温州平均水平。深入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实施“仲裁调解效能提升工程”,劳动争议调解工作成效显著。深入开展“用工体检”行动,对663家企业的劳动合同、薪酬管理、社会保险等重点环节进行全面检查,帮助企业防范用工风险,提升合规水平,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六)激发“改革创新”动能,人社品牌影响力得到显著提升。创新建立“建设领域农民工工资支付全流程管理”机制,获评省人力社保厅创改开“最佳项目”。创新引入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工伤认定工作,通过“政保合作”高效办理简易案件,提高工作效率,有效防范骗保行为,形成可复制推广的创新模式。在温州地区率先实现企业工资支付数字化平台监管,重点覆盖欠薪隐患企业,辐射全部企业,特别是加强对制造业、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的监管力度,取得良好成效。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我局将紧盯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部署,攻坚克难、积极作为,全面落实市委“三化五争八跨越”行动要求,努力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一)突出需求导向,做好产业人才引聚工作。扎实开展“百场千企万岗”大学生招引行动,做好“千企百校人才交流会+人力资源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双会联动,搭建校企合作新平台;摸排企业人才需求,加快实现精准引才。 (二)聚焦技能创富,做好职业技能提升工作。完善“30分钟职业技能培训圈”建设,深化改革“问企识才”等创新培育模式;支持民营企业牵头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深入打造“一镇一品”行业技能生态圈、技能培训劳务品牌。 (三)锚定区域标杆,做好人力产业发展工作。争取更大支持集聚扶持和培养一批头部人力资源机构;锚定“全省领先、全国争先、全球创先”目标,推进百亿国家级产业园创建;以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为有力抓手,实现重点企业与头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优势资源深度融合、互促发展。 (四)坚持精准匹配,做好居民就业促进工作。进一步完善“15分钟就业服务圈”,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工作,加大创业扶持力度;继续统筹零工市场、基层就业综合服务平台等各级公共就业服务载体,深化劳务协作“全链条”服务体系建设。 (五)紧盯风险防范,做好劳动关系协调工作。巩固欠薪治理改革成效,升级“工资支付全流程管理”2.0版,打造样板项目;用好“智慧监察·阳光支付”平台,强化农民工工资支付情况全流程动态监控;实施“基层仲裁调解效能提升工程”,搭建多元解纷平台。 (六)围绕民生保障,做好社保体系建设工作。平稳有序推进延迟退休改革,稳妥推动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巩固扩大工伤政保合作改革成效,建立健全工伤保险领域部门协同联动机制;探索建立社保基金稽核追缴协作机制,全面提升社保基金追缴效率;完善风险防控体系,提升社保基金监管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