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23/2025-283797 | 主题分类 | 统计 |
文号 | 发布机构 | 瑞安市统计局 | |
成文日期 | 2025-07-08 | 有效性 | 有效 |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 | |||||||||||||||||||||||||||||||||||||||||||||||||||||||||||||||||||||||||||||||||||||||||||||||||||||||||||||||||||||||||||||||||||||||||||||||||||||||||||||||||||||||||||||||||||||||||||||||||||||||||||||||||||||||||||||||||||||||||||||||||||||||||||||||||||||||||||||||||||||||||||||||||||||||||||||||||||||||||||||||||||||||||||||||||||||||||||||||||||||||||||||||||||||||||||||||||||||||||||||||||||||||||||||||||||||||||||||||||||||||||||||||||||||||||||||||||||||||||||||||||||||||||||||||||||||||||||||||||||||||||||||||||||||||||||||||||||||||||||||||||||||||||||||||||||||||||||||||||||||||||||||||||||||||||||||||||||||||||||||||||||||||||||||||||||||||||||||||||||||||||||||||||||||||||||||||||||||||||||||||||||||||||||||||||||||||||||||||||||||||||||||||||||||||||||||||||||||||||||||||||||||||||||||||||||||||||||||||||||||||||||||||||||||||||||||||||||||||||||||||||||||||||||||||||||||||||||||||||||||||||||||||||||||||||||||||||||||||||||||||||||||||||||||||||||||||||||||||||||||||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一号) ——瑞安市顺利完成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国务院关于开展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国发〔2022〕22号)、《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浙政发〔2023〕11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温政发〔2023〕15号)和《瑞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瑞政发〔2023〕11号)要求,瑞安市开展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普查的标准时点为2023年12月31日,普查的时期资料为2023年度,普查对象是全市辖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瑞安市委市政府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温州市统一部署,在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普查人员的辛勤付出下,在广大普查对象的积极配合中,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取得重要成果和显著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 瑞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2023年3月21日,瑞安市人民政府成立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统计局,统筹部署开展全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按照“全市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地方分级负责、各方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原则,全市各级设立普查机构,全面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确保人员到位、经费到位、措施到位,参与普查工作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履职,充分发挥各自职能,强化信息共享,提供多方保障,共同推动普查工作顺利实施。 二、全面摸清家底 2024年1月1日至4月30日,全市1600余名基层普查人员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对全市辖区内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抽取的个体经营户,以及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逐一入户完成普查登记,根据普查对象不同类别,相应采集其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人员工资、财务状况、生产经营、能源生产与消费、固定资产投资、研发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用和数字化转型情况、数字经济活动、投入产出情况等有关数据。通过这次普查,全面摸清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经营户的布局、规模及效益,客观反映推动高质量发展、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瑞安新篇章、争当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兵提供真实可靠的统计信息支撑。 三、科学规范实施 瑞安市紧紧围绕“查全单位、查准结构、查实总量”工作目 标,在深入总结以往普查经验基础上,高质量完成普查各阶段工作任务。普查采用先单位清查后普查登记的方式,先对全市辖区内全部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和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确保普查对象类型界定准确、普查单位不重不漏;再对从事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的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进行全面普查登记,对个体经营户进行抽样调查,对选中的投入产出调查单位同步开展投入产出调查。有关部门对本行业领域的普查对象进行调查。在技术手段上,依托全国统一、集成高效、安全可靠的普查数据采集处理平台,使用手持移动终端小程序采集基层普查数据,支持普查对象网络自主填报,推进投入产出调查电子统计台账应用,进一步优化数据采集与审核流程,强化数据质量管控,为普查工作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确保数据质量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实行全过程数据质量控制,动态监测采集进度和数据质量,加强入户数据核实与业务指导,充分利用行政记录大数据、电商平台大数据以及相关部门数据开展交叉比对分析,查找数据差异原因,及时核实修正,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可信。全市各级普查机构和广大普查人员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经济普查条例》,严格履行独立普查、独立报告职责,依法保护普查对象资料。严格按照国家、浙江省数据质量检查工作方案要求,组织开展全市普查数据质量检查,普查数据质量符合控制标准。 瑞安市普查组织实施科学规范有序,普查全过程公开透明,全面摸清了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家底,能够真实反映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达到了预期目标。普查结果显示,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7163个,从业人员614754人;个体经营户121788个,从业人员281536人。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二号) ——单位基本情况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单位情况、从业人员、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公布如下: 一、单位情况 2023年末,全市共有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活动的法人单位47163个,比2018年末(2018年是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年份,下同)增加17391个,增长58.4%;产业活动单位49399个,增加17397个,增长54.4%;个体经营户121788个,增加39084个,增长47.3%(详见表2-1)。 表2-1 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16948个,占35.9%;批发和零售业14740个,占31.3%;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873个,占6.1%。在个体经营户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65354个,占53.7%;制造业28348个,占23.3%;住宿和餐饮业11481个,占9.4%(详见表2-2)。 表2-2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数与个体经营户数
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614754人,比2018年末增加164868人,增长36.6%,其中女性 从业人员214868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85976人,增加67258人,增长21.1%;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28778人,增加97165人,增长73.8%。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281536人,其中女性从业人员124119人。 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制造业322371人,占52.4%;批发和零售业63025人,占10.3%;建筑业61746人,占10.0%。在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中,位居前三位的行业是:批发和零售业1310156人,占46.6%;制造业84781人,占30.1%;住宿和餐饮业28196人,占10.0%(详见表2-3)。 表2-3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法人单位与个体经营户从业人员
三、资产负债状况和营业收入 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112.65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2522.78亿元,增长70.3%。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322.72亿元,增加1069.31亿元,增长85.3%;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789.93亿元,增加1453.47亿元,增长62.2%。 2023年末,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886.51亿元,比2018年末增加1234.44亿元,增长74.7%。其中,第二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223.81亿元,增加536.69亿元,增长78.1%;第三产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1662.70亿元,增加697.75亿元,增长72.3%。 2023年,全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实现营业收入4255.89亿元,比2018年增加2169.5亿元,增长104.0%。其中,第二产业营业收入2117.66亿元,增加750.75亿元,增长54.9%;第三产业营业收入2138.23亿元,增加1418.75亿元,增长197.2%(详见表2-4)。 表2-4 按行业门类分组的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注释: [1]三次产业的划分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以及农、林、牧、渔业中的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采矿业中的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中的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 [2]单位的划分 法人单位是指有权拥有资产、承担负债,并独立从事社会经济活动(或者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组织。法人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依法成立,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所,能够独立承担负债和其他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者授权使用)资产,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等会计报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其他法人等。 产业活动单位是指位于一个地点,从事一种或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的组织或者组织的一部分。产业活动单位应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在一个场所从事一种或者主要从事一种社会经济活动; (2)相对独立地组织生产活动或经营活动; (3)能提供收入或者支出等相关资料。 [3]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三号) ——第二产业基本情况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包括工业和建筑业)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工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7060个,比2018年末增长34.2%;从业人员324461人,比2018年末增长26.4%。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17006个,占99.7%;港澳台投资企业13个,占0.1%;外商投资企业26个,占0.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315990人,占97.4%;港澳台投资企业1623人,占0.5%;外商投资企业6737人,占2.1%(详见表3-1)。 表3-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中,采矿业5个,制造业16948个,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07个,分别占0.03%、99.3%和0.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汽车制造业、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法人单位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18.0%、16.6%和15.2%。 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采矿业98人,制造业322371人,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992人,分别占0.03%、99.4%和0.6%。在工业行业大类中,皮革、毛皮、羽毛及其制品和制鞋业、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位居前三位,分别占23.1%、18.8%和10.5%(详见表3-2)。 表3-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142.7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6.5%;负债合计1103.82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5.0%。 2023年,全市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24.72亿元,比2018年增长53.4%(详见表3-3)。 表3-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工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三)主要工业产品产量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详见表3-4。 表3-4 规模以上工业主要产品产量
二、建筑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1064个,比2018年末增长100.0%;从业人员61746人,比2018年末下降0.9%(详见表3-5)。 表3-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房屋建筑业占16.4%,土木工程建筑业占25.8%,建筑安装业占11.5%,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46.4%。 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房屋建筑业占48.2%,土木工程建筑业占10.1%,建筑安装业占2.3%,建筑装饰、装修和其他建筑业占39.4%(详见表3-6)。 表3-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80.5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72.7%;负债合计120.5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3.4%。 2023年,全市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93.96亿元,比2018年增长72.6%(详见表3-7)。 表3-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建筑业企业按照法人单位注册地原则进行统计。 [4]表中个别行业因涉及企业数据保密等原因不宜公开,以“**”表示。 [5]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3位小数。表中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的以“…”表示。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四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一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批发和零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14740个,从业人员6302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23.3%和159.6%。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批发业占41.7%,零售业占58.3%。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批发业占51.8%,零售业占48.2%(详见表4-1)。 表4-1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03%,外商投资企业占0.1%。 在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8.6%,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3%,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2)。 表4-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21.1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41.1%;负债合计478.4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89.6%。 2023年,全市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635.00亿元,比2018年增长267.3%(详见表4-3)。 表4-3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二、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620个,从业人员620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31.6%和2.7%(详见表4-4)。 表4-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2%。 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5)。 表4-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38.0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5.0%;负债合计111.6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47.6%。 2023年,全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3.80亿元,比2018年增长64.8%(详见表4-6)。 表4-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三、住宿和餐饮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1464个,从业人员11798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42.9%和77.8%。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住宿业占17.8%,餐饮业占82.2%。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住宿业占27.1%,餐饮业占72.9%(详见表4-7)。 表4-7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9%,外商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4-8)。 表4-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9.1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6.6%;负债合计7.19亿元,比2018 年末增长31.7%。 2023年,全市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32.92亿元,比2018年增长135.8%(详见表4-9)。 表4-9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住宿和餐饮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四、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625个,从业人员3433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7.6%和2625.3%(详见表4-10)。
表4-10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外商投资企业占0.2%(详见表4-11)。 表4-11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78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84.8%;负债合计10.2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312.0%。 2023年,全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3.57亿元,比2018年增长1328.5%(详见表4-12)。 表4-12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22个,从业人员1374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53.2%和7.2%(详见表4-13)。 表4-1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金融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六、房地产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1015个,比2018年末增长53.3%。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68个,物业管理企业157个,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226个,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2%、65.3%和29.9%。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8138人,比2018年末增长20.4%。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299人,比2018年末下降34.9%;物业管理企业4202人,比2018年末增长27.0%,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879人,比2018年末增长99.8%(详见表4-14)。 表4-14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8.9%,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4%,外商投资企业占0.4%。 在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4%,外商投资企业占0.5%(详见表4-15)。 表4-1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46.3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6.9%。其中,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888.99亿元,物业管理企业2.59亿元,房地产中介服务企业1.34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5.0%、14.6%和211.6%。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697.7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9.2%。 2023年,全市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3.82 亿元,比2018年增长51.4%(详见表4-16)。 表4-16 按行业中类分组的房地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七、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830个,从业人员24845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8.4%和54.2%。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租赁业占14.1%,商务服务业占85.9%。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租赁业占7.7%,商务服务业占92.3%(详见表4-17)。 表4-17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 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9%(详见表4-18)。 表4-18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903.05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02.2%。其中,租赁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5.41亿元,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897.64亿元,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63.1%和101.7%。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负债合计255.2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8.1%。 2023年,全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84.61亿元,比2018年增长184.0%(详见表4-19)。 表4-19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注释: [1]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2]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3位小数。表中数据不足最小计量单位的以“…”表示。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五号) ——第三产业基本情况之二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三产业中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法人单位820个,比2018年末增长12.9%;从业人员5521人,比2018年末下降36.4%。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84个,比2018年末增长13.3%;从业人员5187人,比2018年末下降38.0%(详见表5-1)。 表5-1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2%,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外商投资企业占0.1%。 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8%,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1%(详见表5-2)。 表5-2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7.39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45.0%;负债合计7.96亿元,比2018年末下降33.2%。 2023年,全市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8.69亿元,比2018年增长22.3%(详见表5-3)。 表5-3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二、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法人单位210个,从业人员4069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70.7%和48.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12个,从业人员304人,分别比2018年末下降14.3%和24.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22.41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69.0%;负债合计15.6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170.7%。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82亿元,比2018年增长435.7%。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14.7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22.1%。本年支出(费用)合计3.28亿元,比2018年下降12.3%。 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一)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1302个,从业人员610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216.0%和227.4%(详见表5-4)。 表5-4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中,内资企业占99.7%,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2%,外商投资企业占0.2%。 在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内资企业占99.1%,港澳台投资企业占0.7%,外商投资企业占0.2%(详见表5-5)。 表5-5 按登记注册统计类别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 企业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14.8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522.2%;负债合计4.24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423.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56亿元,比2018年增长423.9%(详见表5-6)。
表5-6 按行业大类分组的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主要经济指标
四、教育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教育法人单位1773个,从业人员2483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6.1%和21.0%。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488个,比2018年末下降7.2%;从业人员19285人,比2018年末增长8.9%。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教育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3.83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6.5%;负债合计1.2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43.2%。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16亿元,比2018年增长249.1%。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52.4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0.9%。本年支出(费用)合计44.97亿元,比2018年增长30.9%。 五、卫生和社会工作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卫生和社会工作法人单位772个,从业人员12574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116.2%和45.7%。其中,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312个,从业人员10292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0.5%和39.4%。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卫生和社会工作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6.36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165.0%;负债合计1.94亿元,比2018年 末增长98.0%。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64亿元,比2018年增长233.7%。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65.67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62.0%。本年支出(费用)合计53.39亿元,比2018年增长76.9%。 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一)法人单位数和从业人员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法人单位964个,从业人员4807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40.5%和2.5%。其中,企业法人单位788个,从业人员3836人,分别比2018年末增长52.4%和8.8%。 (二)主要经济指标 2023年末,全市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企业法人单位资产总计7.10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20.5%;负债合计2.39亿元,比2018年末增长8.1%。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45亿元,比2018年增长87.3%。 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年末资产3.00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1.02亿元,分别比2018年下降9.4%和40.4%。 七、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法人单位1719个,比2018年末下降16.4%;从业人员19860人,下降5.7%。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本年支出(费用)179.34亿元,比2018年下降1.6%。
注释: [1]本公报中的行政事业及非企业法人单位,不包括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事业法人单位、民办非企业法人单位和基金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除宗教活动场所以外的机构类型为其他组织机构的法人单位。 [2]登记注册统计类别: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市场主体统计分类的划分规定》(国统字〔2023〕14号)确定,包括内资企业、港澳台投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以及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其他统计类别。 [3]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3位小数。
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公报(第六号) ——部分新兴产业发展情况
瑞安市统计局 瑞安市人民政府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5年7月8日)
根据瑞安市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现将我市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等新兴产业的主要数据公布如下: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 (一)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生产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41个,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9.9%。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7个,占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法人单位的4.9%;高端装备制造业50个,占35.5%;新材料产业28个,占19.9%;生物产业13个,占9.2%;新能源汽车产业24个,占17.0%;新能源产业7个,占4.9%;绿色环保产业27个,占19.1%。 (二)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 2023年末,全市从事战略性新兴产业活动的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23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0%。 二、高技术产业 (一)高技术制造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43个,比2018年末增长258.3%;占规模以上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比2018年末提高1.6个百分点。 (二)高技术服务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34个,占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9.6%。 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4440个,从业人员60570人。全年实现营业收入241.75亿元。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中,数字产品制造业359个,占8.1%;数字产品服务业201个,占4.5%;数字技术应用业565个,占12.7%;数字要素驱动业3315万个,占74.7%。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从业人员中,数字产品制造业11599人,占19.1%;数字产品服务业665人,占1.1%;数字技术应用业34660人,占57.2%;数字要素驱动业13646人,占22.5%。 在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企业法人单位营业收入中,数字产品制造业86.81亿元,占35.9%;数字产品服务业4.10亿元,占1.7%;数字技术应用业44.33亿元,占18.3%;数字要素驱动业106.51亿元,占44.1%。 四、工业企业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 2023年,全市开展R&D活动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412个,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27.8%。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人员折合全时当量12155人年,比2018年增长29.7%。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R&D经费支出31.61亿元,比2018年增长46.1%;R&D经费与营业收入之比为2.7%。 2023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年专利申请量375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484件,分别比2018年增长137.3%和78.6%;发明专利申请所占比重为12.9%,比2018年下降4.2个百分点。 五、文化及相关产业 2023年末,全市共有文化及相关产业法人单位2844个,从业人员23114人,资产总计125.39亿元。 2023年末,全市共有经营性文化产业法人单位2569个,从业人员21772人,资产总计121.00亿元,全年实现营业收入98.75亿元。 2023年末,全市共有公益性文化事业(含社团)法人单位275个,从业人员1342人,资产总计4.40亿元,本年支出(费用)合计2.00亿元。
[1]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的精神和国家统计局制定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目录(2023)》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包括: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绿色环保产业、航空航天产业、海洋装备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相关服务业等领域。 [2]规模以上工业:是指年主营业务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工业法人单位。 [3]高技术制造业:按照《高技术产业(制造业)分类(2017)》,高技术制造业是指国民经济行业中R&D投入强度相对高的制造业行业,包括:医药制造,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信息化学品制造等6大类。 [4]规模以上服务业:是指年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3个行业门类和卫生行业大类;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教育3个行业门类,以及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房地产租赁经营和其他房地产业4个行业小类;年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服务业法人单位,包括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2个行业门类,以及社会工作行业大类。 [5]高技术服务业:按照《高技术产业(服务业)分类(2018)》,高技术服务业是采用高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服务活动的集合,包括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服务、检验检测服务、专业技术服务业的高技术服务、研发与设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知识产权及相关法律服务、环境监测及治理服务和其他高技术服务等9大类。 [6]数字经济:按照《数字经济及其核心产业统计分类(2021)》,数字经济产业范围包括01数字产品制造业、02数字产品服务业、03数字技术应用业、04数字要素驱动业、05数字化效率提升业等5个大类。其中,01-04大类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是指为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数字技术、产品、服务、基础设施和解决方案,以及完全依赖于数字技术、数据要素的各类经济活动。 [7]研究与试验发展:是指为增加知识存量(也包括有关人类、文化和社会的知识)以及设计已有知识的新应用而进行的创造性、系统性工作,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3种类型。 [8]文化及相关产业:根据《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及相关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范围包括:一是以文化为核心内容,为直接满足人们的精神需要而进行的创作、制造、传播、展示等文化产品(包括货物和服务)的生产活动。具体包括新闻信息服务、内容创作生产、创意设计服务、文化传播渠道、文化投资运营和文化娱乐休闲服务等活动;二是为实现文化产品的生产活动所需的文化辅助生产和中介服务、文化装备生产和文化消费终端生产(包括制造和销售)等活动。 [9]表中个别行业因涉及企业数据保密等原因不宜公开,以“**”表示。 [10]合计数和部分计算数据因小数取舍而产生的误差,均未作机械调整。为保证数据精确度,个别数据保留2-3位小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