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重点领域信息公开 > 教育信息 > 教师教育
瑞安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发布日期: 2016- 12- 13 14: 03: 21 浏览次数: 来源: 普望科技
字体:[ ]

 教育局.png

 

瑞教人〔2016〕409号

 直线.png

瑞安市教育局

关于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

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

 

各中等职业学校:

为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培养一支高水平的“双师型”教师队伍,进一步提升我市职业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根据《浙江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规范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浙教职成〔2015〕123号)精神,现就做好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培训对象

新录用的非师范专业毕业的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和实习指导教师。

二、培训目标

通过师范教育培训,使非师范类毕业的新教师掌握必需的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的知识和技能,熟悉教师工作要求和流程,达到能初步站上讲台、管理学生的程度。通过企业跟班实践,提升新教师针对所教专业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对职业教育的理解。

职业学校新教师入职培训,为职业学校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上岗前必须经历的培训,新录用教师完成培训所有环节,通过相关考试考核,取得教师资格证书和相应的技能等级证书后方可上岗。

三、培训时间、内容及要求

入职培训时间为一年,其中师范教育培训半年,企业跟班实践半年。

(一)师范教育培训。

师范教育培训主要通过集中研修、校本研修、名校名师跟岗实习、评价考核等环节实施。师范教育培训时间为六个月。

1.集中研修。新教师通过集中专题培训和网络研修等形式,学习教师教育相关理论知识,主要包括:职业教育概论,中职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中职课程设计、实施与评价,课堂控制与沟通,中职班级管理与活动组织,教师职业道德与专业发展,教师仪态仪表,教学研究与反思等。

2.校本研修。新教师在学校指定的带教教师指导下,通过听课、助课辅导、参与教研活动、交流研讨、协助组织班级活动、参加主题班会及家长会、与优秀班主任交流、研读经典教师教育书籍和资料等,了解熟悉职业学校教学流程、要求和学生特点。

3.名校名师跟岗实习。新教师到国家或省级示范性职业学校,跟随名师做“影子教师”,通过观察、体会、交流等方式,向名师学习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方法。

4.评价考核。包括师范教育研修、校本研修、名校名师跟岗实习考核和教师资格考试。入职培训集中研修考核由实施机构负责,校本研修、跟岗实习由新教师所在学校负责制定培训计划、考核办法,组织实施并进行考核,同时组织新教师报名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

新教师完成师范教育培训所有环节,考核合格,计教师继续教育培训200学时。其中集中研修140学时,校本研修30学时,名校名师跟岗实习30学时。

(二)进企业跟班实践。

进企业跟班实践采用连续6个月的全脱产企业顶岗,要求多岗位进行轮训。

1.企业轮岗实践内容包括:(1)结合新教师所学专业与学校教学需求,到有针对性的企业进行跟岗实践。(2)熟悉行业标准、企业岗位、工作流程、技术要求、企业文化,熟悉今后拟承担的课程的专业实训教学要求。通过企业师傅指导、定岗工作,掌握企业岗位要求和技术规范。(3)通过专门技能训练,提高新教师的相应职业岗位操作技能,获取相应等级职业资格等级证书。

2.培养途径。由新教师所在学校自行联系企业进行轮岗实践,学校与企业共同制订培养方案。

3.企业遴选。承担实践任务的企业须具备以下条件:

(1)代表行业先进水平,在本行业有较强的影响力。

(2)具有覆盖较广专业面的岗位群和产业链。

(3)有专门的职工培训机构,校企合作基础较好。

(4)能够提供教师实践所需的岗位和指导老师(师傅)。

(5)能够解决教师实践期间所需的食宿等基本生活条件。

4.岗位安排。新教师企业实践实行“师带徒”模式,企业为每位新教师专门配备具有丰富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或有专业技能特长的工人师傅担任指导老师或指导师傅。实践采取生产现场考察观摩、专题讲座、小组研讨、技能培训、上岗操作和演练、参与产品开发和技术改造等方式进行。主要技能岗位需与所从教专业或转岗后的从教专业相符,培训后能满足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从事和所讲授课程的需要。新教师企业实践期间,需结合自身专业和从教专业课程,在不同的技术岗位和生产岗位轮岗实习。

5.评价考核。包括技能鉴定和企业实践考核。结合实践内容,统一参加相应的技能鉴定并取得相应证书。

新教师完成师范教育培训和企业实践后,由所在学校组织对教师的教学技能、实践技能进行综合评估,合格后方可担任学校的主讲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

四、培训保障措施

(一)加强工作领导。成立瑞安市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和完善新教师入职培训制度,加强对工作过程的督查与指导。

瑞安市中等职业学校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名单如下:

组  长:吴体鹤

副组长:夏盛良

成  员:胡小东  蔡少华  何永远  包哲  谢炳冲  杨辉  施书新  潘飞燕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组织人事科,包哲兼任办公室主任。

(二)落实培训责任。校长是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校新教师入职培训工作负全责。各中职学校要认真制定针对每位新教师的个性化的入职培训方案,报局组织人事科备案,积极组织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参加入职培训工作。要强化评价考核,确保培训方案得到全面执行,切实增强培训成效。师范教育培训中的集中培训由省市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校本研修、名校名师跟岗实习及评价考核由各中职学校具体负责。

(三)落实经费保障。健全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经费保障机制,将新教师入职培训纳入中职学校教师培训体系,切实保障非师范类专业新教师入职培训的经费,此项培训所需培训费由所在学校负担,市财政将在中小学教师培训经费中给予部分补助。

(四)健全档案管理。重视新教师入职培训过程资料的收集与存档,做到专人专档管理。组织人事科会同中等教育科、市教师发展中心做好培训结果的审核、登记和认定工作,经过认定的研修成果记入继续教育档案,作为教师正式入职的重要依据。

 

瑞安市教育局

2016年12月1日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