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一场一策”有序推进农贸市场改造升级 | ||||
|
||||
小小的菜市场,大大的民生工程。我市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从2008年开始启动农贸市场改造计划,逐步加大财政投入,对列入改造计划的农贸市场给予资金补助。通过几年的努力,如今,我市的农贸市场改造提升取得丰硕的成果,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农贸市场设施简陋、脏乱差现象,城区农贸市场基本完成改造,正大步向农村和偏远山区辐射延伸。 去年7月31日,塘下镇张宅菜市场正式对外营业,这也是塘下镇首家按照星级标准打造的菜市场。该菜市场面积近3000平方米,上下两层200多个经营摊位和商铺。走进菜市场,色彩明快的地砖让人心情愉悦,地面干净整洁,摊位整齐有序,经营户们都穿上了统一的围裙,而每一种食品品类都有标牌指示,前来购物的消费者就像在商场、超市一样,能够轻松找到想要购买的东西。前来买菜的市民纷纷点赞:这里既和普通菜市场一样,菜品新鲜、种类齐全,又具备超市整洁宽敞、分类明确的舒适环境,来这里买菜很舒心,也很放心。 改造完成后的张宅菜市场打破传统菜市场随意叫卖的经营模式,引入专业的商业管理团队负责菜市场的日常运营,在环卫维护、装修设计、功能布局等方面进行改善和提升,融合“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对菜品产地、生产日期、销售商等信息进行全程追溯。张宅村村民张阿姨高兴地说:“张宅菜市场比城里的菜市场还要好,在这里购物买菜是一个让人享受的过程。” 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城区菜市场基本已完成改造,下一步计划在三年内实现70%非城区农贸市场的改造。改造升级后的农贸市场必达到省一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标准,其中20%达到省二星级以上文明规范市场。据了解,2017年全市已有21家非城区农贸市场启动改造升级,目前已竣工20家。所有市场均按照“一场一策”有序推进,同时结合农村、山区等实际,精耕细作,打造功能齐备、便民安全的“菜篮子”工程。 据介绍,非城区农贸市场的改造提升工作主要参考城区标杆市场的先进管理模式,制定合理合情合宜的山区农贸市场长效管理机制,主要由乡镇(街道)牵头,各部门按照各自职责要求,齐抓共管,共同推进,建成后落实与城区菜市场同等的财政奖补资金,实施改造提升“以奖代补”政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