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网络问政 > 新闻发布会
“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鹿城专场
发布日期: 2020- 11- 03 20: 00: 00 浏览次数: 来源: 温州市政府新闻办公室 字体:[ ]

一、发布主题

提升首位度 争当排头兵 奋力打造全面小康示范城区

二、发布时间

2020年11月3日(星期二)14:30

三、发布地点

市人民大会堂202会议室(新闻发布厅)

四、发布人

姜景峰(鹿城区委书记)

陈胜军(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

五、主持人

陈靓秋(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

主持人:各位媒体朋友,大家好!欢迎大家出席温州市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今天起,市政府新闻办将举办“小康中国•温州故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本次系列主题发布会的第一场。

鹿城区是温州的核心城区,在2019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排名第48位,近几年来,鹿城区加快城市转型、经济转型、社会转型,打造全面小康社会示范城区,城市面貌焕然一新、经济快速增长、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今天我们邀请到了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鹿城区常委、常务副区长陈胜军,请他们就“提升首位度 争当排头兵 奋力打造全面小康示范城区”有关情况进行介绍,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下面,请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为大家介绍鹿城区的全面小康建设情况。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各位媒体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有机会向大家介绍鹿城区的情况。首先,我代表鹿城区委、区政府,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鹿城发展的新闻媒体和记者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鹿城区位于黄金海岸线中部,地处“长三角”和“海西区”两大经济区的交汇点,是全国民营经济先发地区和“温州模式”重要发祥地。自1979年12月“小康社会”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尤其是1984年建区以来,勤劳淳朴的鹿城人民在党中央和省、市委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砥砺奋进,实现了从解决温饱到全面小康、从资源小区到经济强区、从东瓯名镇到现代都市区的巨变,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区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按照省委“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部署要求,坚定扛起温州大都市区核心区的使命担当,全力提升首位度、打造增长极、争当排头兵,经济发展跑出了加速度,各项事业呈现了新气象,城市综合能级和竞争力得到了大幅提升。

一是经济实力跨越发展。全区地区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2.8亿元跃升到2019年的1137亿元,增长90.2倍,提前一年实现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人均生产总值从1985年的626元跃升到2019年的9.1万元,增长62.6倍;财政总收入从1985年的3083万元跃升到2019年的55.3亿元,增长178倍。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主动适应新常态,坚决走高质量发展之路,2016年到2019年GDP年均增长7.1%,以只占全市2.5%的区域面积,为全市贡献了24.3%的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4%的财政税收和17.4%的地区生产总值,经济综合实力连续七年稳居“全国百强区”前50。今年,面对疫情冲击和严峻复杂的外部形势,我们全面落实“六稳”“六保”,奋力夺取“两战两赢”,前三季度GDP增长2.1%、增速连续六个季度高于全市水平,总量907亿元、跃居全市第一,经济高质量回升态势良好。

二是城市面貌翻天覆地。建成区面积从1985年的11.3平方公里增加到现在的66.8平方公里、扩大4.9倍,城市天际线从1985年的53米刷新到333米、拔高了280米,“六横六纵”主干道相继建成,城市框架全面拉开,城市功能更加完善,城市品质日益提升。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以破竹之势推进“大拆大整”,累计改造旧村32个、旧市场11个、旧厂区9个,腾出土地空间1.3万亩,相当于建成区面积的八分之一,主城区彻底告别了城中村历史。我们联动实施“大建大美”“精建精美”,累计开工项目336个、建成206个、完成投资573.6亿元、均居全市第一,“温州小外滩”“魅力斗城”“夜画塘河”“活力绿轴”成为温州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区域。当前,我们正全力谱写“东部赋能、西部蓄力、核心区崛起”三篇“大文章”,一座座新地标拔地而起,一幅幅城市精彩蝶变的壮丽画卷在加速展开。

三是改革开放亮点纷呈。鹿城人历来敢为天下先,率先进行市场化取向改革,创造了全国第一张个体户营业执照、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信用社、第一家无区域民营财团等多个“全国第一”。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高举改革开放大旗,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龙头,打造了“城市经济地图”“最小颗粒度”“民生项目人大票决制”等改革样本,并先后获批了5项国家级和27项省级改革试点。值得一提的是,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国家级试点取得重大突破,去年实现试点出口39.18亿美元,为全省出口增长贡献1.3个百分点,为全市贡献21.3个百分点;今年已提前三个月超过去年总量,预计全年出口将突破50亿美元,经验做法入选了省“争先创优”稳出口典型案例。

四是创新热潮不断翻涌。鹿城现代产业从家庭小作坊、小卖铺起步,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市场主体已突破13万户、占全国0.1%,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72.4倍、51.7倍,中国鞋都、中国金属外壳打火机生产基地、中国剃须刀生产基地和中国广告产业园等4张国字号金名片先后落户鹿城。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坚持走好科技创新“华山一条路”,每年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160家以上,市级以上众创空间27个、总量全市第一,有R&D活动企业占企业总数比重、研发机构设置率等关键指标排名均进入全省前十,“国际未来科技岛”“世界青年科学家学术中心”“浙南美谷”“四川大学温州鞋革产业研究院”等高能级科创项目相继落地,温州首个“瓯越院士之家”成功迎来10名海内外知名院士“入家”,人才“净流入”率稳居全市第一,推动科技创新加快向“并跑”“领跑”转变。

五是人民生活蒸蒸日上。鹿城从过去的“一穷二白”“百业待兴”,到如今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极大改善,2019年全区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68113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255元,分别是1985年的93.6倍和59.3倍,均居全市第一;居民平均预期寿命83.7岁、全市最高。特别是“十三五”以来,我们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每年至少安排三分之二的财政资金用于民生支出,民生工程占重大建设项目比重达85%,教育、交通、养老等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省级社会事业各类强区已经全部创成,公共服务水平持续领跑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达96.7%、较2015年上升了9.9个百分点,刑事治安接警数、安全事故数等负面治标连年大幅下降,去年获评首批“中国幸福就业强区”,今年又成功入围“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百姓生活更加丰足、更加红火、更加幸福。

主持人:感谢姜书记的介绍。下面,请记者朋友们提问。

记者:今年,省商务厅等7部门联合公布了浙江省夜间经济试点城市名单,鹿城区成功入选。我想了解下,今年针对“月光经济”,鹿城都有哪些计划安排,将通过哪些举措来发展当地的“月光经济”?

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胜军:发展“月光经济”不仅是消费市场复苏的重要突破口,可以提振消费信心、激发消费升级,也是塑造都市品牌,提升都市品质的重要切入口。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抢抓“精建精美”机遇,高品质打造“两线两片”靓丽名片,形成浙南最高的夜间商业成熟度,最强的夜间消费活跃度。接下来,鹿城区将从三个方面抓好“月光经济”发展:

一、空间布局方面。全面串联辖区的景区景点资源、夜间消费场所和夜生活服务网点,聚焦打造“四大夜间经济活力带”。一是“不夜瓯江”活力带。沿着瓯江,串联江心屿、朔门、米房、杨府山老港区等核心节点,构建“岛、江、岸”三位一体化的月光经济区。二是“文化绿轴”带。沿中央绿轴,串联印象城、世纪公园、东欧智库、滨江商务区等核心节点,构建新型的夜间文化消费区。三是“魅力商圈”带。沿古城中轴,串联五马历史街区、大南商圈、印象南塘等核心节点,打造夜间时尚消费集聚区。四是“活力西郊”带。沿鞋都大道串联帆影广场、5050城市广场、时尚港购物中心等核心节点,打造温州最具烟火气、市井味的开放式夜生活空间。

二、业态培养方面。充分发挥鹿城商旅文化发展的优势,加快夜间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培育,真正让鹿城“月光经济”活起来、热起来。一是“夜间购”方面。放大鹿城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效应,一方面打造全球新品、潮品的“首发地”、进口商品世界超市,实现全天候、全时段的“买全球、卖全球”;另一方面挖掘、保护和汇聚温州老字号品牌资源,发展非遗技艺互动体验式购物业态。二是“夜间游”方面。以瓯江光影码头、印象南塘、江心屿灯光秀为核心,整合四大建筑灯光、三大桥梁照明,形成十大标志性夜景风景线。延长公共文化场馆夜间开放时间,引导开设夜间沙龙、产品发布、露天派对,培育一批时尚创意、网红直播等时尚 “网红”打卡地。三是“夜间品”方面。以瓯菜为主题,通过推介十大精品夜市、十大最爱小吃,每月评选十大深夜食堂、每年举办十大夜间美食文化活动,打造“舌尖上的夜温州”。四是“夜间娱”方面。推进传统娱乐活动向“大娱乐”转型,策划夜间精品文化演出,鼓励夜跑等夜间大众体育等活动,探索康养休闲等模式,打造夜间消费新热点。五是“夜间学”方面。城市书房24小时开放,定期开展各类夜间研学、夜间讲座活动,支持亲子教育、职业培训等夜间教育活动,增强夜间文艺消费吸引力。

三、管理服务方面。一是最好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月光经济”扶持政策,通过夜间消费券等方式,多方位刺激休闲消费,塑造24小时生活圈。二是最优的服务。深化地摊、夜市的柔性管理服务,开展分时制管理;加强夜间治安管理,开通夜间投诉热线;强化油烟污染、噪音扰民管理。三是最全的配套。新设置2-3条“夜游”专线,延长夜间主要公交网点时间,优化夜间停车设施,增设新型发光导视系统,进一步提高群众夜间出行便利。

记者:从今年起至2022年,温州将实施新一轮“大建大美”三年行动。鹿城区作为主城区,其旧貌新颜总是市民最关注的,我想了解下鹿城今年还有什么建设计划吗?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大建大美”是将市委市政府宏伟蓝图落到实处的最有力抓手,也是提升鹿城首位度、增强城市能级和竞争力的重大举措。当前,我们鹿城区正奋力推动“大建大美”向“全域美”拓展、向“精建精美”提升,全力把城市建得更美,把功能育得更强,努力实现区域中心城市竞争力和百姓幸福感双提升。接下来,我们将重点做好三件事情:

(一)打造“大美鹿城”新地标。强势推进“两线两片”52个项目,加快建设鹿城商业广场、温州印象城、滨江万象城等城市新地标,“国际未来科技岛”项目将于春节前开工。今年,我区已开工“大建大美”项目73个、建成29个,市级项目开工数、建成数、投资完成额均居全市第一,土地出让金总额占市区总量的45%、全市第一。

(二)打造“文化名城”新样板。持续放大“公园路步行街开街、江心屿东园开园、金秋文化节开幕”“三开”火爆效应,趁势推进五马-墨池、庆年坊、朔门街等片区开发,加快打造城市靓丽名片,全力争创国家级高品质步行街和都市型全域旅游省级示范区。目前,“遇见五马、诗画孤屿、夜画塘河、不夜瓯江”已经成为月光经济新亮点和最具人气的网红打卡地,特别是五马步行街从原来的424米拓展为1400米、全省最长,街区商业面积从原来的5万平方米拓展到20万平方米、是原来的4倍,今年国庆长假日均客流量达22.4万人次、同比增长86.7%,8天销售额突破8000万元、同比增长103%,而且社会各界好评如潮,长假期间公园路、江心屿刷爆朋友圈,新华网、浙江在线等27家中央和省级媒体连续报道,得到各界名人、海外华侨、市民游客的一致点赞,都认为改造后的历史文化街区充满了人气、商气和文气。

(三)打造“美好生活”新场景。重点抓好交通、教育等64个、总投资399亿元的民生补短板项目,高水平规划鹿城西部新城和西部多式联运枢纽,提速推进黄龙、中央涂等片区开发,加快建设集新省级未来社区、环贸港等西部标志性工程。另外,今年我们还自我加压启动了23个老旧小区改造、任务完成率290%,完成住宅加装电梯50台、占全市总量的60%、全市第一,继去年获评首批“中国幸福就业强区”后,首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候选名单。

经过这轮“大建大美”,鹿城的“颜值”将会更高、功能将会更强。

记者:我想了解下鹿城政府层面近些年来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保障当地老年人的生活和健康?

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胜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把养老事业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积极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

(一)大力建设养老机构。区级公办养老机构已于9月份在双屿街道开工建设,一期33.3亩建成后可增加我区公办床位900张,2023年底前投入运营。计划在区级公办养老机构的基础上,再建设一家床位数在1000张以上的民办养老机构,配建两家老年病专科医院,打造成“康养小镇”。

(二)稳步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去年已经建成11家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今年将继续新增3家,实现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一是引入第三方运营。今年,我区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采取公办民营的形式交由专业机构运营,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二是丰富养老服务内容。新增的每个街镇级养老服务中心建筑面积都在500平方米以上,配套设施标准化,配有康复功能区、多功能区、助浴区等基础设施,为老年人提供文化娱乐、图书阅览、健康管理等个性化、多样化服务,有效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三是加强养老服务队伍建设。目前已认定1家区级养老护理员培训基地和4家街镇级家庭照护者培训基地。通过分期举办“家庭照护者”培训班,今年将培训家庭照护者1800人以上,大大缓解我区护理人员短缺的问题。

(三)优化养老服务设施布局。我区现已建成113家村社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接下来,新建住宅小区按每百户不少于30平方米建筑面积标准配建居家养老服务用房,单处不少于建筑面积300平方米集中布置,确保养老服务设施与所在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与区级、街镇养老服务中心辐射联动。

记者:近年来,鹿城西片教育迎来了大发展,接下来鹿城西部有什么学校的建设计划?同时,我们鹿城将如何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

鹿城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陈胜军: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位置,以市区义务教育办学体制改革为契机,锁定“硬件、人才、投入”三大关键短板,精准实施“基础设施、引才育才、品质提升”三项攻坚计划,相继创成国家级教育“金名片”20张,获市级以上荣誉200多个,特别是近两年我们累计落实教育用地980亩,开建教育项目55个、总投资105亿元,建成35个,规模、体量、速度均创历史之最。未来五年,鹿城区将聚焦西部教育短板问题,推动广化路以西“四街、二镇”(广化街道、双屿街道、丰门街道、仰义街道、藤桥镇、山福镇)教育资源优化整合,推动西部学校做大做强,加快推动教育优质化、均衡化,进一步擦亮“首位教育、学在鹿城”的金字招牌。具体三项举措:

一是狠抓基础设施建设。针对西部学校、幼儿园规划布局不够合理、办学条件相对落后等问题,“十四五”期间,我区将安排专项资金25亿元,用于推进西部教育基础设施大建设、大改造、大提升。其中,新建市实验中学新校区、新双屿小学、新双桥小学等13所学校和藤桥幼儿园、山福幼儿园、营楼幼儿园、中央涂幼儿园等15所幼儿园;改造提升上戍中学、仰义一小、温十一幼等10所学校、幼儿园;改扩建鹿城区职业技术学校。鹿城西部将新增学额1.85万个,进一步改善提升办学条件,扩大优质教育覆盖面。

二是实施集团化办学。我们将按照“两种模式、同步实施”原则,科学高效推进西部学校集团化办学。第一种模式是内部整合。由于现有西片几所初中普遍存在规模较小、场地局促、师资薄弱、生源较少等问题,经深入调研,我区进一步整合西部教育资源力量,综合考虑地理位置、办学历史、基础设施、办学规模、人口覆盖、师资力量等因素,选择资源优势突出的初中作为核心校,实施分批招生计划,组建成规模较大的寄宿制学校,形成集群效应,推进教育质量实现质的飞跃。目前,已在藤桥片开展试点,计划通过两三年时间稳步推进藤桥中学、临江中学和上戍中学三校整合,组建成规模较大的寄宿制新学校。第二种模式是以城带乡。以初中集团化办学为突破口,推动城区温州市实验中学教育集团、南浦实验中学教育集团、温十二中教育集团等名校,分别与双屿中学、仰义中学、上戍中学等西部初中联合实施集团化办学,借名校力量带动西部学校快速发展。

三是强化教育保障力度。全面加快西部学校人才队伍建设,“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引才、育才、农村教师上挂锻炼、市区名教师下乡蹲点等途径,实现西部学校(幼儿园)名师、名校长配备率达50%以上;西部新建学校各学科学段名师覆盖率达100%;西部幼儿园专任教师专科以上学历达95%、小学专任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100%,进一步助推城乡优秀师资配备趋于均衡。同时建立以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的晋等升级奖励机制,通过设立“质量提升奖”“任务达标奖”等,重点奖励帮扶成效突出、办学质量明显提升的学校,全力推动辖区学校高水平办学、高质量发展。

记者:受疫情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受到冲击。鹿城作为国家级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都打出了哪些“组合拳”来助力外贸企业稳产突围。

鹿城区委书记姜景峰:疫情以来,面对全球贸易萎缩、跨境物流受阻等出口难题,我区坚持以拓展供应链,探索新模式、新路径、新市场为主要破题思路,用好用足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市场贸易采购方式国家级试点等平台优势,大力发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等新业态,有力破解外贸困境。1-10月份,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出口达45.2亿美元、逆势增长48.9%,提前三个月超过去年总量,为全省外贸出口贡献1.58个百分点,为全市贡献20.7个百分点,“包机直航”等做法入选省“争先创优”稳出口典型案例。主要有三项做法:

(一)做大前端主体。全面推行市场采购贸易业务“网上办、掌上办”,电子版营业执照办理仅需2小时,压缩耗时75%,企业备案时间实现从5天压缩到1天、8小时、2小时的“三连跳”。目前,市场主体备案数量已达到1225家,其中疫情期间新增569家,实现逆势稳步增长。

(二)做强中端物流。空运方面,率全国之先开通市场采购贸易空运包机出口模式,减少运输时长75%的和货运费用30%以上。陆运方面,大力探索市场采购贸易与“义新欧”中欧班列融合发展模式,预计全年可完成70列中欧班列出口。海运方面,推动温州港增设浙南闽北地区首条直达印尼四大港口的航线,每个单柜节省运输成本近1000元,较传统转运模式节约装货时间2-3天。目前,出口目的地已拓宽到了146个,涉及“一带一路”52个国家,1-9月份对东盟、大洋洲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分别增长95.4%、61.5%、28.8%,

(三)做优后端服务。三个方面:一是开展“市场采购+海外仓”新模式,大力推动本地企业建设与申报省、市级公共海外仓,有效分流缓解出口目的港爆仓问题,目前已累计拥有2家省级公共海外仓和5家市级公共海外仓。二是开展“组货拼箱”新模式,针对企业碎片订单出口难等问题,创新打造WMS市场采购贸易仓库管理软件,设立市场采购贸易组货拼箱中心,平均节省时间成本70%、降低运费30%以上,目前已累计发运货物302柜、总金额达3000万美元。三是开展“市场采购+跨境电商”新模式,率全市之先实现跨境电商“9610、9810、9710、1210”四种出口模式全覆盖,并与阿里巴巴合作推出拍档代理出口服务模式,实现市场采购联网信息与阿里巴巴“双平台、双对接、双融合”。目前,已完成综试区跨境电商出口1.4亿元,占全市总量的90%,年底前将达到10亿元。

主持人:感谢各位媒体朋友的提问,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