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今日瑞安 > 瑞安要讯
我市全力做好土地整治项目“后半篇文章”
发布日期: 2022- 12- 30 11: 23: 08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日报 字体:[ ]

走进丁山二期一号农业地块,曾经的海涂经过土地整治和后期管护,通过与袁隆平院士科研团队合作,以耐盐碱水稻为核心,经过一系列改良,“摇身一变”成了海水稻示范基地,今年总产量达750吨。

丰收得益于完善的管护机制。2019年以来,我市共完成土地整治项目35个、面积2089亩。为了使这些农田应种尽种,今年,市资规局会同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联合印发《瑞安市土地整治项目垦后种植养护项目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后期管护工作,切实解决整治后耕地可能存在的抛荒、撂荒问题,确保项目发挥长期效益。

该办法明确了管护主体,将管护内容细化并切实落地,明确由项目所在乡镇(街道)具体负责实施管理工作,包括农作物栽培管理、培肥措施、农艺措施等。市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和财政部门联合审查验收,主抓管护质量,确保既造好一块地、又种好一块地。

为保护和调动农民积极性,该办法明确将垦造耕地项目补助标准由4000元/亩提升到6000元/亩,资金补助对象为承包(或转包)种植业主,分5年进行等额补助。由种植大户和农户签订管护协议,种植户申请立项,当年验收合格则每亩补助1200元,当年不合格则不予补助,养护年限最长不超6年。

此外,我市土地整治项目的后续管护期为5年,进一步保障长期效益,防止耕地“非粮化”;同时明确农作物种植面积至少达到垦造面积的85%以上,新造水田每年种植两季适应项目区域的农作物,其中至少种植一季水稻。

市资规局整治科负责人表示,该局将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坚决遏制耕地“非粮化”,真正让良田变“粮田”,切实守护老百姓的“饭碗田”。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