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99/2023-244076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云周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3-07-0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云周街道办事处2023年度重点公共工作任务 |
2023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3%,固定投资10亿元,制造业投资4.7亿元,工业技改投资4.5亿元,限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增速9%,限上批发业增速1%,限上零售增速10%,限上餐饮业增速20%,进出口增速15%。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五方面工作: (一)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新品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转型升级为主线,将扶优扶强与淘汰落后产能结合起来,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强化要素保障,赋能工业拓存增量。结合产值奖补、供地项目管理合同等政策,实施企业能力提升工程。重点指导龙头企业提档升级,推动工业企业“净升规”4家、服务业企业“小升规”1家,智能化改造8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2家、省科技型中小企业8家,实现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增速13%。加快打造“时尚轻工+现代物流”产业集群,开工建设天宏三期和京东智能供应链三期项目,加快杏里小微园二期、沥青搅拌站投产使用和“义新欧”班列堆场落地。深化筑巢引凤,打造人才聚集磁场。加大招才引智力度,提高人才服务水平,推动人才政策落实落细,健全完善在外人才信息库,加快两链融合聚才工程,汇聚130位高技能人才、550位大学生、1位高层次人才。加快全域孵化培育工程,新增孵化器面积3万平方米,谋划落地亿元产业项目5个。立足特色优势,加快农业产业提质升档。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持续拓宽特色“稻虾共养”的绿色致富路、“致富鸽业”的助残致富路和“无人机助农”的科技致富路。坚决扛牢粮食安全政治责任,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开工建设粮食物资储备安全综合保障中心。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和生产结构,争取开工建设西太山农旅项目,壮大“小马过河”品牌乡村旅游、休闲康养、农村电商等新产业新业态。 ( 责任部门:经发办等) (二)主攻项目大干快上,实现全域提升新蝶变。紧盯示范高线,推动全域国土空间治理先行先试。以差异化发展为策略,先行先试朝阳、门台、杏垟、西山等旧村拆改,启动繁荣工业区改造提升,分片打造生产集聚、生活宜居、生态清秀“三生融合”拥江发展新云周。筑牢绿色底线,突出美丽乡村亮点。完工周苌、十八江、富强美丽乡村和中洲村未来乡村项目,开工朝阳、祥峰美丽乡村和繁荣未来乡村项目,深入推进“小马过河”儿童文化街区、生态护岸等“环保债”项目,以点带面推进全域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推进“五水共治”,完工截污纳管四期、高园根桥铁炉截污纳管工程,开工截污纳管五期,修复繁荣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巩固提升瑞平塘河左干(云周段)支流整治成果和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深化“清废行动”,提高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夯实基础标线,提升城市区位优势。完成瑞湖高速云周段征地拆迁工作和杏垟、根桥2个安置地块征地工作。启动全域公路改造提升工程,谋划次纬四路二期、飞马公路周苌路口至翁垟段道路一期、瑞湖高速连接线、周苌片全域主要道路提升工程,争取开工建设云周街道西垟线道路,完成瑞南大道四期道路建设、望江路道路整治工程。( 责任部门:城建办、相关基层站所等) (三)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构建和谐社会新气象。同心绘就共同富裕金画卷。以杏里村、十八江村、中洲村三个“共富工坊”打造为契机,帮助农村低收入群体增收,构建农村全域共富新模式。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因地制宜开展重点群体的技能培训、就业服务、创业扶持,不断拓宽就业渠道,提升居民收入。切实织密社会救助兜底网。加强低收入家庭、生活困难群众住房、医疗、就业等基本生活救助,严格执行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鼓励、支持、引导慈善组织、志愿者、专业社会工作者、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社会救助,进一步加强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的有效衔接。加快按下文教卫事业快进键。加快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争取启动云周中学教学楼、繁荣公立幼儿园、周村公立幼儿园等项目。深挖小马过河文化精神,建设儿童友好街区、云周名人馆,打造十八江村、站西社区等品质文化生活圈,擦亮云周文化金名片。( 责任部门:社会事务办等) (四)深入推进平安建设,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全面落实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树牢“应评尽评”意识,完善“一站式”多元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体系,持续提升矛调中心能级,不断升级“综治+信访+贤调”组团式服务模式,切实践行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平安细胞”创建,防范打击电信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健全应急救援和应急物资保障机制,完善公共安全和防灾减灾应急响应体系,坚持点线面结合、线上线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深化安全生产铁腕整治。严格落实领导班子“全员领责、派单督责、失职追责”安全生产责任制,推动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预防工作机制。发挥网格和安全生产互助联盟作用,深入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推进“厂中厂”隐患排查治理和企业“全面体检”活动,全力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和有较大社会影响事故,以及火灾亡人事故,实现生产安全事故数、死亡人数较前三年平均数下降20%以上,火灾数同比下降。( 责任部门:综治办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