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69/2024-271853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塘下镇 |
生成日期 | 2024-1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塘下镇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分解和2023年重点工作的阶段性进展、落实情况通报和后续举措 |
(一)实施产业攀登行动,在经济稳增长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经济发展办、镇科创办、镇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综合办、区产业发展科) 纵深推进“八提攻坚”,全力打造温州产业基地型强镇示范样板。平台提能打开“优”的局面。构筑多元化现代产业平台体系,推动“万千平台”向“全国一流、全球有影响的智能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基地”目标加速迈进,加速同丁山产业园的融合发展,全力抢占新能源汽车和整车配套市场;启动汽车智配小镇力夺省级考核“二连优”;启动3个小微园项目,为中小企业创造发展空间。企业提级跨入“新”的领域。推进“企业冲榜”工程,力争全年新增规上企业70家,培育国家单项冠军企业1家、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家,争取过会上市企业2家,打造“单项冠军”之城、“专精特新”之城。服务提质永葆“诚”的初心。扎实开展“大走访大调研大服务大解题”活动,继续落实落细“纾困解难”惠企政策,以“随叫随到、服务周到、说到做到、无事不扰”的理念为全镇近万家企业提供最优质服务,全力促成企业授信100亿元以上。 (二)实施科创名城行动,在发展高质量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经济发展办、镇科创办、镇党建办) 实施“创新提能”八大工程,以超常力度建设科技人才强镇。释放科创潜能。积极承接长三角国家级孵化器运营商,建设总面积8万平米的智能汽车科技园,打造全市大孵化器示范标杆;全年新增高新技术企业50家、省级科技型企业127家,全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增长15%以上。深化数字改革。大力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探索“头部企业+科创平台”创新联合体模式,迭代升级“工业互联网产业大脑二期”,争创省级数字化改革样板。加大人才引育。坚持用好政策“惠”人才,严格贯彻落实人才引育“个十百千万”行动计划,持续打好人才“引育管留用”组合拳,加快建设300套人才公寓和3万平方米保障性租赁住房,全年招引硕博25人以上,高技能人才800人以上,大学生3000名以上。 (三)实施项目破难行动,在启动强引擎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经济发展办、镇镇村办、镇万亩千亿产业平台综合办、镇财政财务办、区产业发展科、区地政规划科、区招商营商科)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优化投资结构,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亿元以上。项目谋划更加积极主动,抢抓政策窗口期,主动谋划、积极申报,争取获批省重大产业项目3个、省“152项目”2个,力争落地亿元以上项目16个。统筹推进72个智能化改造项目、8个厂房改扩建项目。项目招引更加精准有力,盯紧高端汽车零部件“链主型”企业,外拓内育、靶向招引智能化、新能源项目,积极对接赣锋锂业、戈尔德等行业龙头,全力实现标志性项目破冰突围;开工建设桥路铭总部大楼。项目保障更加坚实可靠,强化项目“谋划—签约—落地—开工”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快从速做好项目前期,确保项目落地“零阻力”;持续强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攻坚,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力争完成“土地双清”1000亩以上、低效用地再开发600亩以上、拆改老旧工业用地260亩以上;积极申报2个基础设施专项债券共计27.2亿元,以最大力度保障项目建设资金需求。 (四)实施首位攻坚行动,在温瑞一体化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党建办、镇市政办、镇农办、区产业发展科、区地政规划科、区建设管理科) 以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推动城市建设从“造城市”向“造生活”的关键转变。彰显亮点区块辨识度。坚持“以产促城、以城兴产”,以“低容积、高品质”建成、建好、建美中心区,擦亮彰显塘下发展成就的“城市之窗”;开工建设塘河新城片区综合开发项目,打造“显山露水、疏密有致”的水韵塘河城市风貌。刷新城市更新加速度。以“三万”行动为抓手,全面掀起团块攻坚“万亩整治、千人作战、百日清零”大会战热潮,集中攻坚官渎、鲍一、前池等21个重点团块。提速中心路、瑞安大道等7条镇域主干道路建设,启动塘下大道、商业大街、罗凤西路等3个市政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建成环镇西路、环镇北路安置房。改善环境面貌整洁度。开展迎亚运创文明“红动塘下·美丽我家”环境大整治大比武活动,持续打好新一轮蓝天碧水净土清废降噪保卫战,推进厕所、垃圾、污水、风貌、庭院五大革命,采取“一周一整治、一周一巩固、一周一比武”模式,滚动整治全镇87个村社。 (五)实施幸福可见行动,在发力惠民生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宣传办、镇社会事务办、镇农办、区产业发展科、区建设管理科) 以保障民生为宗旨,积极推进十大民生实事办理,建设全龄友好型塘下。补齐民生服务短板。提质改造陈岙、赵宅等一批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办好特色老年学堂,争创全市老年友好乡镇;建成投用塘下人民医院门诊综合大楼;加快建设新城学校、崇泰学校,积极争取温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等外溢高校资源落地。强化社会兜底保障。全面实行低收入、病残两类重点群体专项救助,加大对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的帮扶力度,织密织牢社会救助、优抚安置等民生保障网。弘扬塘下慈善之风,做强市慈善总会塘下分会和塘下教育基金会。夯实共同富裕基础。持续推进“扩中提低”九大行动,率全市之先消除年总收入30万元以下和年经营性收入22万元以下薄弱村,确保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走在全市前列。深度谋划实施“一村一品”特色化发展路径,创成“山水罗阳·共富陈岙”未来乡村,积极争取新一批省级未来乡村试点,高品质打造“罗山南麓”乡村振兴示范带。丰富精神文化供给。完善塘下镇文化发展专项规划,推进实施“宋韵塘风”工程,抓好文物保护工作,提质扩面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传承和弘扬铜钟功、剪纸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开展各类文化惠民活动,加强公共文化供给。 (六)实施平安善治行动,在合力保平安上拼搏奋进。(落实科室:镇社会事务办、镇卫计办、镇综治办、镇应急管理中心、镇消防站、镇大综合行政队) 紧扣护航“杭州亚运”工作主线,全面加强除风险保平安,提升基层治理效能。防范公共卫生风险。贯彻落实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要求,围绕“一老一小”,探索“医药资源共享、医务人员共通、医疗救治共建”的“应急卫生医共体”。化解安全生产风险。完善镇安委会及八大专委会会商研判、分类交办、问题整治等应急指挥体系建设,全面起底整治道路交通、工矿领域、危旧房、地质灾害点等“8+3”重点领域风险隐患,开展“厂中厂”“园中园”地毯式排查整治,探索推行宗教领域安全互助管理联盟,强化监测预警,抓好防汛防台抗旱和森林防火各项工作。推进应急指挥、应急救援体系建设。预防社会治安风险。坚持“打、防、管、控、建”结合,持续推动重大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化解,优化完善“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加大扫黑除恶、命案控遏等工作力度,努力实现刑事治安警情、黄赌毒警情、电诈发案数“三下降”,打造温州乃至全省社会治安管理“最严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