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5/2024-271907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水利局 |
生成日期 | 2024-11-29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3年瑞安市水利工作总结 |
今年以来,瑞安水利工作在省水利厅的大力支持和关心指导下,在瑞安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领导下,坚持“守底线、补短板、强监管、惠民生、护发展”的工作要求,持续以双百攻坚为重点,锚定“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只争朝夕,大干快干,开拓创新,不断开创瑞安水利发展新局面。一批群众期盼已久的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2023年度水利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2.8亿元,全年累计增速96.9%,线上全年完成省级投资10.61亿,GDP1000亿元以上排名第十;率全省之先创新河湖耕地共管新机制,入选浙江省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荣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大禹杯”提名奖;争取2024年浙江省第一批水利建设与发展专项资金2.9686亿元,7个重大水利项目获批特别国债4.48亿,成功融资52.3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 一是重大水利工程推进打开新局面。列入省“千项万亿”工程2个,其中丁山二期海塘3月份实现开工,金潮港综合治理工程9月份施工准备工程开工。列入省海塘安澜民生实事工程3个,其中丁山二期、阁巷围区2个海塘已经开工,下埠至上望段海塘施工准备工程9月份开工。列入温州“百项千亿”工程3个,其中南滨江一期完成投资任务,林溪水库二期3月份开工,飞云江二期施工准备工程9月份开工。重大水利工程实现突破性进展,飞云江治理二期、金潮港防洪排涝综合治理、下埠至上望段海塘3个工程取得可研批复,施工准备工程实现开工,六科水库工程获得省政府封库令,已完成可研审查,温瑞平原南部排涝二期工程、飞云江三期开展可研咨询委托,重大水利工程可研批复量和可研批复金额均居全省前列。今年水利突出成果专报《瑞安市聚焦补短板强弱项促提升 掀起水利建设新高潮》获李岩益副省长批示圈阅。 二是水旱灾害防御筑牢新屏障。研究提出《瑞安市主城区内涝成因分析及治理对策建议》《瑞安市主城区内涝治理实施方案》,计划用5年时间投资17亿元实施44个水利市政交通等项目。加强对水雨情的分析研判,增建了40多个雨量点,达到一村一站的雨量关联要求,对22个高危险区增设了视频监控设备。防溺水AI智能预警系统获刘小涛书记批示“全市推广”。配合机器视觉AI防汛防溺水,成功防御了今年第5号台风“杜苏芮”、第6号台风“卡努”和8月15日至25日多日短历时强降雨、9月30日强降雨,实现了人员零伤亡。 三是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提前完成省级民生实事项目山塘综合整治项目7座、泵站堰坝水闸提升改造项目24座,18处农村供水薄弱环节提升改造项目(其中8处列入温州市民生实事项目)全部完成。江北灌区创成2023年度省级节水型灌区,马屿水厂通过水利部标准化管理评价,并获评省级标准化管理工程。创建省级美丽河湖1条,温州市高品质共富IP1个、水上碧道7.5公里、水美乡镇1个、城乡亲水节点4个。入选浙江省2024年全域幸福河湖建设项目,获省级补助资金4000万元。完成曹村联村农饮水改造工程,开工湖岭联村农饮水工程,列入明年民生实事的37座农村供水站改造工作,已实现全面开工。水利民生实事取得显著成效,省水利厅专门发函感谢瑞安市政府。 四是水利监管工作开创新格局。组织开展河湖岸线环境整治三年行动,严厉打击侵占河湖岸线“四乱”行为,“河边三化”入库点位问题208处,现已全部完成销号。严格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63个取用水单位双随机抽查,双随机占比65%,深入开展节水行动,创建省级节水标杆单位3个、省级节水型灌区1个,会同相关部门创成省市节水型企业8个,市人民医院合同节水管理推荐国家合同节水管理典型案例,《瑞安市“节约用水 从我做起”节水科普进校园主题活动》获评全国2023年“节水中国、你我同行”联合行动优秀活动(全省仅7项入选)开展河道项目“竣工清零”攻坚,截至10月底,32项河道项目完成竣工验收,目标完成率69.56%,其中有5项历史遗留河道项目完成竣工验收。抓好水利工程建设监管,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动态化监管模式,约谈了15家建设单位,引导水利建设市场良性发展。完成温州市级以上水保遥感图斑核查97个,整改6个,年度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9.84平方公里,超额完成治理任务197%。 五是水工程运行管理工作实现新提升。今年完成水电站标准化复评2座、“两不八有”创建超额完成任务,水电站大坝安全评估2座,生态流量“三率”全部达标,水利工程数字化赋能全面完成。修订与审查水库、水闸、电站的控运计划、应急预案等共67个,完成对全市27座水库重新注册登记工作;完成桐溪水库除险加固批复;小型水库系统治理工程总投资964万元,现已基本完成道路通、通讯通、电力通任务,修缮管理房5座。超额完成省、市级精品工程建设,大幅度提升我市水利工程面貌及作用。在重点水利设施试点创新安装AI智能识别系统,实现7×24小时全天候实时识别,现地预警,省内首创“人防+物防+技防”的防溺水机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