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62/2024-272985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瑞安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 |
生成日期 | 2024-12-17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2024年以来工作亮点和2025年工作思路 |
(一)2024年以来工作亮点 一、经济指标方面。紧抓当前政策机遇,切实赋能重点项目提速增效,固定资产与利用外资分别完成67.54亿和1373万元,排名第二;以高新产业为抓手全力推动传统制造业革新,高新技术产业投资超额完成0.62亿元,完成率为113.89%;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战略,制定招商计划,已完成温州呈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部招引1个,完成智算科创中心、温州豪生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新增年产750万只汽车零部件智能产线技改项目及瑞安市巾子山团块(二期)城市更新项目(05-13地块)等亿元以上产业项目招引。 二、古城更新方面。坚持规划引领,顺利通过四大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性规划县级人大公示及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明确组织架构,成立文韵古城专班,建立“一事一议”制度解决项目难点堵点;加强资金保障,完成6000万元环西山历史游览区专项债券利用,通过国企融资方式获得农发行11.5亿贷款,积极筹划向国开行申请历史文化名城发放特别贷款;推进工程建设,以15个重点项目为核心倒排工期,严格挂图作战,提前完成医药公司仓库装修工程,顺利推进文昌阁、玉海古院落建筑、永嘉学派传习馆、诒善祠塾等项目如期完工,保质保量加快解放路、飞云西路一期、二期团块、西山公园南侧区块、施昕更纪念馆、老县府、老干部局、吕律故居等工程。 三、团块打造方面。着力构建“北滨江夜经济示范带”,重磅打造“办公+住宅+商业”三位一体模式,城西沿江综合体竣工验收,云江西街月光经济带、巾子山时尚休闲创享聚业项目一标二标、巾子山商业水街基本完工,北滨江商圈矩阵逐渐形成。同时以产业赋能团块攻坚,强势推进安又固省重大产业项目,其中5个地块已供地建设、3个地块待摘牌(12月12日摘牌)、5个地块正在进行挂牌前手续;持续深化安阳体育综合体项目前期工作,城市设计通过市级审批,完成公房、民房协议签订,助推老城功能升级。 四、民生工程方面。文昌路、瑞莘路、规划一路、执中路相继竣工通车,花园路、景衡路开工建设,辖区交通出行更加便利;君子石小学提前半年结顶,力争提前一个学期竣工交付,获2024年第二季度瑞安市“骏马工程”;强势开工环城东排暗河及巾子山道路工程,完工瑞祥山截洪沟,不断完善辖区防洪排涝设施;持续推进巾子山二期05-15地块建设,提前1个月开工建设巾子山二期05-13地块,加快区域安置房落地;另集云湖景区工程基本完工,逐步对外开放,激发区域生态活力。 五、要素保障方面。围绕“三万”行动目标,盘出空间、拆出气势、建出成效,获第二批“三万”行动“骏马奖”,全年完成批而未供额度33亩,与潘岱街道合力完成七国垟三条道路约54亩供地组件及三条道路批而未供;超额完成低效用地再开发年度任务129.535亩;提前完成供而未用土地清理年度任务9宗118亩;出让经营性用地78.6亩,完成出让金约130709万;出让工业用地约144亩,出让金约10512万元。 (二)2025年工作思路 作为瑞安市政治、文化、教育、商业、生活核心区,安阳中心城区在“强城筑核”战略中肩负着城市品质提升、功能强化的重要使命。2025年,安阳中心城区将以“核心升级”为发展理念,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和综合承载能力。通过深化“一城”核心城区建设,推动“一带”经济发展,打造“三园”综合发展平台和“三圈”城市更新格局建设,持续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完善公共服务配套,提升人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充满活力的现代化城市样板区。 一、项目谋划总体情况 我中心谋划亿元以上的重点建设项目47个,总投资超过700亿元,涵盖多个领域。其中,续建类项目9个,计划年度投资27.8亿元,较2024年增长22.2%;开工类项目11个,计划年度投资8.3亿元,较2024年增长7.9%;争取开工类项目11个,总投资30.2325亿元;研究类项目15个,总投资超过480亿元。 二、项目谋划主要思路 1.凝心聚力建“一城”,赋能玉海古城新升级 全力打造集历史文化、红色精神和现代服务于一体的复合型古城。玉海古城作为瑞安学派发源地、红色文化聚集地、瑞安古县所在地,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资源和独特的精神底蕴,我中心围绕四大历史文化街区,科学布局、统筹推进,实现文旅与生活服务的深度融合,全面振兴瑞安“三大基因”。 ①传承瑞安“文化基因”。根植瑞安深厚的文化底蕴,加速推进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活化升级。通过飞云西路团块改造、西山公园南侧提升等项目,重建历史街区风貌,推动玉海街道院落改造、文昌阁、吕律故居等名人故居修缮工程,打造展示瑞安文化的优质平台。结合现代旅游发展,赋予历史建筑新的生机,构建沉浸式的历史文化街区,在游览中感受古城文化魅力与历史厚重,促进文化与旅游的深度融合。 ②挖掘瑞安“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创新“红色旅游+研学”、“红色旅游+演艺”、“红色旅游+文创”等多种融合模式,推动红色文化与文旅联动升级。依托国旗教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基地,重塑瑞安剧院红色舞台,形成集“学、游、赏、思”于一体的红色教育链条,打造国家级红色文化名片,推出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文旅产品,为古城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③激活瑞安“商贸基因”。以老县府大院、瑞安饭店等历史建筑为载体,构建“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商业布局,促进古城业态升级。围绕名人故事、非遗文化与研学教育,打造集高端住宿、特色餐饮、文化展示于一体的名城文旅酒店,推动多元、健康、有序的业态发展,切实提升古城文旅品质,营造丰富多彩的商旅环境,为古城发展注入新动能,增添新亮点。 2.奋力构建“一带”,激发北滨江商业新升级 依托飞云江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自西向东全面推进北滨江经济带建设,推动瑞安市重要发展轴线升级。精心规划“北滨江城市会客厅”,以提升城市功能和生活品质为核心,塑造充满现代感与活力的滨江都市新形象。 ①谋划“夜经济”业态升级。积极推进云江西街与巾子山商业水街的建设,汇聚特色餐饮、滨水酒吧、休闲茶吧等时尚元素,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商业步行街,擦亮滨江夜经济的品牌,通过业态升级与布局优化,推动区域商业活力全面激发。 ②推动“滨江CBD”功能升级。充分发挥城西沿江综合体与巾子山一期超高层建筑的区位优势,规划建设集高端公寓、高端酒店、商务总部及多功能综合体为一体的“滨江CBD”。推进时尚休闲创享聚业项目落地,提升区域生活体验与商业活力。依托商住一体化模式,规范业态发展,引入宠物中心、电竞大本营等新兴产业,打造年轻人聚集的活力区,激发区域经济潜力,为城市商业繁荣注入持续动力。 3.“三园”协同发展,助力城市升级 围绕提升城市功能升级和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小横山文教康养园、七国垟产业智造园、集云山城市郊野公园发展,打造生态、文化与产业复合型园区,推动城市经济转型与社会进步,提升城市综合发展能力与品质,助力瑞安建设成为现代化、可持续发展的理想城市。 ①小横山文教康养园。以“文化传承、教育引领、康养融合”为发展理念,升级打造集文化遗产保护、高端教育与优质康养于一体的现代化示范园区。规划修缮百好厂区历史建筑,融入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展示瑞安悠久工业历史与现代城市发展的结合,彰显区域深厚的文化底蕴。建设华峰完全中学与职业教育学校,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升级区域教育质量,为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提供人才支持。同时,规划建设高端养老院、老人公寓、高端老年住宅及综合医院,提升康养服务体系,全方位升级老城西片区的城市品质与发展竞争力。 ②七国垟产业智造园。紧扣省“152”“4+X”重大产业项目和温州市“百项千亿”工程要求,借力S1轻轨落地机遇,升级打造特色工业地块,招引优质企业落户,加速产业链延伸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正昌、豪生、优合等重点企业以及白莲、谢岙底村返回地等地块规划论证,全力保障博宇、宏大等地块施工前期要素,加速正昌、鸿日等地块规划建设进度。全面拉开“汽配产业”新格局,推动“锻造产业”迈向新高度,助力七大企业实现百亿级产值目标,成为引领区域经济升级的工业龙头。 ③集云山城市郊野公园。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升级打造生态、文化与休闲融合的城市郊野公园。通过平天河、猪头岩、集云湖等景区游步道建设,串联“一核四片区”,升级多功能运动与休闲空间,激发区域生态活力。规划恢复集云八景、集云阁等历史文化遗址,建设四季常绿、三季有花、两季有果的生态景观,升级为展现千年古县文化底蕴的最美山水人文高地。谋划建设休闲度假中心、养生康养基地等设施,推动文旅产业全面升级,提升区域旅游品质,塑造自然生态旅游新名片,增强人民群众生活幸福感为市民生活幸福感全面升级提供坚实保障。 4.推进“三圈”升级,城市大更新 推进巾子山、体育中心、沙河新村“三大城市更新圈”团块更新改造项目,打造生态宜居、功能复合的现代化城市空间,为居民提供更加宜居的环境和更便捷的生活配套,推动瑞安建设成为更加宜居宜业的最具幸福感城市。 ①巾子山“商住融合圈”。巾子山将升级为瑞安商业与居住功能深度融合的高端“商住融合圈”。一期项目将布局时尚商业、创享办公、休闲娱乐和人文宜居等多元功能,形成现代都市核心区。二期、三期继续深化商住一体化,重点建设高品质住宅区与商务金融中心,配套文化绿地、公园景观等公共设施,推动巾子山成为瑞安新兴的商业与生活核心。 ②体育中心“运动生活圈”。体育中心将升级成集运动、文化、居住为一体的综合功能“运动生活圈”,成为瑞安市民健康生活的核心地标。项目将改造提升体育设施,建设一流体育场馆、全民健身中心及文化交流空间,并配套高品质公寓住宅,满足多层次健康生活需求。通过布局公共绿地、开放广场等设施,打造全方位运动休闲娱乐空间,引领体育与生活方式深度融合,塑造瑞安健康生活新标杆。 ③沙河新村“焕新宜居圈”。沙河新村将以老旧住宅改造和基础设施提升为重点,升级为功能完善的“焕新宜居圈”,推动区域的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通过拆除老旧房屋、建设高品质住宅小区及现代化公共服务设施,全面改善居住环境。片区将与周边商业和文化资源紧密结合,形成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社区,为居民提供舒适便捷的生活空间,树立瑞安城市老旧小区更新的典范。 (五)要素保障 ①完善路网改造保障。紧密围绕古城区、产业园区和主城区的基础设施瓶颈,深入实施重点路网改造项目,切实破解交通拥堵与排水排涝难题。通过古城区解放路、飞云西路、文化巷等道路改造提升,有效缓解古城交通压力,促进古城与周边区域的联动发展。规划实施七国垟区块道路网工程、横山路道路工程,解决产业园区通行问题,助力智能制造、产业、教育集聚区的快速发展。针对主城区核心路段和交通枢纽,建设景衡路、花园路、巾子山路等道路项目,确保交通流畅、功能完善。加速城市路网提档升级,全面提升通行效率,防范地区内涝风险,为城市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②增强资金支撑保障。围绕重点项目推进,紧密结合当前政策机遇,构建多元化的资金保障体系,为项目实施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支持。依托国有企业融资平台,积极推进国企融资工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拓展银行信贷等方式,加大资金筹措力度,确保重大项目资金链稳定。同时,进一步加强与发改、财政等部门的对接,强化项目包装与申报工作,积极争取专项债券、政策性补贴、中央预算补助、超长期国债等,确保各类资金及时到位。加强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合作,推动城市更新与业态建设。多渠道资金引入保障重点项目顺利推进,推动中心城区建设稳步发展。 ③推进土地要素保障。围绕城市发展需求,深入推进土地供给、征地拆迁、林地转用、农地转用等关键环节,确保土地要素有序供应,为重点项目落地提供坚实支撑。加大土地征收力度,针对“三园三圈”重点地块,全面推进征地政策处理工作,助力城市功能升级与空间扩展。同时,强化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积极争取用地指标,保障优质项目建设用地供应。争取全力突破土地要素瓶颈,确保项目建设顺利推进,为城区高质量发展奠定基础。 瑞安安阳中心城区开发建设中心 2024年12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