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问题 | ||||
|
||||
近日,瑞安正式启用“乡呼县应”协同破难场景应用(以下简称“乡呼县应”平台)。基层遇到权限范围之外或难以解决的问题,可通过该应用向事权部门和市领导“求助”协调,通过线上流转、分级协商、限期督办、容错免责、结果评价等机制,向下推动基层问题化解提速提效,对上推进机关作风提质提能,破解基层干部反映强烈的“小马拉大车”问题。 日前,记者在全市“乡呼县应”协同破难应用推广培训会上看到,在电脑端打开“乡呼县应”平台后,点击“问题申报”键,再勾选想要“求助”的事权部门,填写疑难事项内容后,就能向事权部门提交解难件。从提交时刻起,各涉及部门的经办人需要在6小时内进行签收,简易问题需要在5个工作日内给出答复意见;复杂事项要在1个工作日进行交办,10个工作日进行解决。“全过程可实现简繁件分流、限时督办、实名办理、退件审核,办事结果认定方面,也建立了评价、晾晒、复盘机制,全程可留痕、可追溯、可监督。”市委改革办相关负责人在会上介绍。 乡镇(街道)、功能区属地管理的事项多、问题难、任务重,“能力有限、责任无限”是许多基层干部对自身工作的调侃。一位基层干部告诉记者,以项目落地过程为例,仅涉及发改部门的审批环节就有项目建议书批复、可行性报告、工程规划许可等,加上土地、资金、交通、环保、消防等相关审批,需要乡镇牵头的不下10项。若在项目审批过程中遇到一些没有办理先例,或技术上处理有难度的,则需要经过科室、分管领导和局长的“层层上报”,甚至需要市级层面会议决策,快则个把星期,慢则几个月。 2020年,瑞安作为试点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推出行政执法赋权、多跨难题联办等举措。近年来,瑞安更是针对基层问题破解难现象,探索实行了蹲点督办解难、“两个健康”直通车、“大服务大解难”、“一事一议”等机制。“乡呼县应”协同破难场景应用则在数字化、集成化、时效力、问责力度等方面全面升级,一以贯之大力解决不容易解决的基层难题。 “原先,在办事过程中一遇到阻力就容易卡在办事部门,而市领导也不知道情况,现在所有事项的所有流程都展示在平台,我们省去了多头跑,市领导可以在任何阶段进行指示、批注,过程扁平化后,相信效率能大大提升。”培训会现场,一乡镇办公室负责人说。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复杂问题办理中可能存在政策界限不清、不确定性高等风险,“乡呼县应”平台特设“容错免责申请备案”功能,让干部安心工作、放手干事。(记者 贾洁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