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90/2024-258088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
生成日期 | 2024-02-23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3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中共瑞安市委、瑞安市人民政府: 2023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严格贯彻落实《2023 年法治瑞安建设工作要点》以及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关于法治建设工作部署,不断提升依法行政能力和执法水平,现将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持续提升法治建设理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法治思想,把习近平法治思想相关论述作为全系统学法、用法、考法的重中之重,充分用好“学习强国”“市场监管网院”“公务员云讲坛”等媒介,常态化学习和研究。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贯彻落实到法治市监建设的全领域、全环节。加强对普法、学法工作的部署、考核,把普法落实情况、考法成绩纳入对各市场监管所(分局)法治工作评价内容。组织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工作。成立普法宣传队伍,把日常监管执法和普法宣传教育同步推进、同步开展。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全年新设企业数量居温州前列,积极推进企业开办“一日办结”,提升企业设立登记全链条服务,共办结11408件,办结率99.71%。编制《瑞安市大力促进个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建立“名优特新”分类培育机制,精准帮扶个体工商户发展。落实“个转企”首年免费基础代理记账工作,解决市场经营主体“记账难、成本高、运营烦”等问题,累计服务新设企业1080家。 (三)质量服务提档升级。参与修订《瑞安市人民政府质量奖管理办法》,进一步完善我市质量奖评选机制,培育四级政府质量奖企业300余家,新增温州市市长质量奖1家,温州市质量管理创新奖1家。承办全省推进质量强企千百行动暨“质量月”启动仪式。汽摩配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平台创成省级示范点。新增企业首席质量官50名、导入先进质量管理方法企业40家。新增“浙江制造”品牌企业46家,居全省第二。推进知识产权战略,新授权发明专利361件,累计有效发明专利数3837件、注册商标2669枚,累计有效注册商标数75855枚。成功注册“陶山甘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四)信用监管不断完善。入选省级行业协会商会信用共治试点,进一步强化行业自律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行业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实施信用惩戒与修复,吊销企业706家,强制注销吊销企业215家;移出经营异常名录894家,修复市场经营主体59家。深化落实“守合同 重信用”工作,公示守重企业AAA级19家、AA级14家、A级22家。 (五)切实做好民生实事。加快推进惠民工程建设,新增养老机构食堂“阳光厨房”28家、“阳光街区”1条、山区26县及农村阳光食品作坊28家,建成民生药事服务站3家,安装电梯智能化监测装置1266台。创建省级放心农贸市场12家、改造提升农贸市场2家。推进食品安全“两个责任”,包保督导完成率达到100%、问题发现率2%以上。培育“5S”管理食品小作坊25家和文旅化食品小作坊8家,打造曹村索面小作坊集聚区。母婴会所(月子中心)、校外供餐单位“阳光厨房”全覆盖。全年受理消费投诉举报21446件,案件处置率100%。 (六)精准护航安全生产。贯彻落实特种设备与工业产品“两个规定”,严格实施“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坚决守牢安全发展底线。深入推进特种设备全生命周期“一件事”改革,实现在用设备赋码率99.9%,高风险隐患及时处置率100%,扫码作业率100%。积极开展特种设备大排查大整治、护航亚运、压力容器与起重机械安全隐患排查、城镇燃气领域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行动,累计检查生产使用单位1202家次,处置风险隐患463起。同时,积极开展电动自行车、儿童和学生用品、箱包、燃气和食品相关产品等重点工业品产品质量风险排查整治工作,累计检查生产经营单位823家次,发现问题79个,均已整改到位;持续加强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检产品388批次。 (七)提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水平。修订完善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研究、调整食品安全、知识产权等方面案件自由裁量。坚持刚柔并济,梳理两批83项市场监管重点领域行政合规指导事项清单,深化推进审慎包容执法,从轻处罚230起,减轻处罚35起,免于处罚68起。强化行政执法资格管理,组织各所(分局)做好行政执法人员行政执法资格考试相关工作。组织开展执法案卷评查,以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知识产权四类案件为重点进行检查评议,防范执法不规范问题。全年执法普法工作量质并进,荣获浙江省市场监管执法工作成绩突出集体,1人入选省执法人才库、2人入选温州执法人才库,10件案例入选国家总局、省市局典型案例,《坚持执法为民,努力提升群众法治获得感》获评全省市场监管系统普法微视频优秀作品。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普法宣传方式较为单一,覆盖面、影响力不够,常态化、多元化,线上线下齐头并进的普法体系尚未形成。服务市场主体的法治意识和法治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的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对市场监管领域的执法要求相比还存在一些差距,行政执法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有关情况 (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带头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集中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浙江省平安建设条例》《关于规范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权的指导意见》《食用农产品市场销售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规章,并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守法用法的实际行动。 (二)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严格遵守重大行政决策征求意见、合法性审查、集体决策等程序;在做出重大行政处罚等决定时,听取公职律师、法律顾问意见。行政诉讼案件开庭审理时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100%。对上级有关法治建设工作要求均落实到位。按要求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依法履职情况。 (三)持续加强全系统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通过执法培训、法制讲座、案卷评查等多种形式开展学习、交流,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的法治思维,强化法治能力及业务能力。组织全体执法人员参加市委组织部组织的网络培训、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络学院培训和省市场监管局的学法考法。 四、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思路 2024年我局法治工作将继续按照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省、温州市市场监管局的法治建设规划和相关工作部署,继续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推进普法合规宣传,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努力增强普法实效。加强合规指导,按照胶鞋、机械等各行业的不同特点,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入企普法宣传,通过培训座谈、宣传进企、集中设摊等形式,宣传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结合本局重点领域专项执法行动,持续开展“以案释法”,拍摄普法视频,帮助企业防范、杜绝常见的违法违规行为。 (二)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有感服务,无感监管”,聚焦商事登记“准入准营”,扎实推动企业开办“一类事”、迁移“一件事”改革,强化集成式监管导向,深化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有序推进“互联网+监管”应用贯通落地。深化服务内涵,着重开展行政指导工作,遵循包容审慎监管,梳理市场监管领域轻微违法行为可以不予行政强制清单。 (三)不断提升行政执法水平。提升应对行政争议的能力,加强对市场监管法律法规的学习,规范处理投诉举报,提高办理举报投诉件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加强与举报投诉人、经营户的服务沟通,依法保障双方的合法权益。提升执法办案水平,通过开展案卷评查、法制审核等方式查找执法办案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加强提醒和监督。做好对新进公务员的执法办案培训工作。 瑞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4年2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