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18/2024-259194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生成日期 2024-03-14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 2024- 03- 14 10: 13: 40 浏览次数: 来源: 办公室
字体:[ ]

2024年,瑞安市文广旅体局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市委部署要求,聚焦“青春都市·幸福瑞安”城市定位,积极投身于“强城筑核”行动、“三化四强五争”行动,实施“六大工程”,推动文旅事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跃升。目标玉海文化游览区、圣井山景区通过4A景区资源评估,争创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玉海文化游览区创成国家级夜间消费街区;推动心兰书社创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旅游业增加值突破80亿元,旅游总收入增长10%左右,过夜游客人数突破642.5万人次,文旅项目投资达45亿元以上,力争53亿元。

(一)实施产业振兴工程,在文旅项目上抓发展、求突破。

坚持“谋大项目、谋好项目”的原则,抓重大项目、重大产业,梳理谋划文旅系统“百大千亿”项目总投资额超1170亿(含前期研究类864.72亿)完成环圣井山产业带规划,推进寨寮溪音乐休闲等产业带建设,目标省文旅项目库入库45个,完成实际投资额38亿元。其中①续建类项目16个,总投资额103.2亿,计划投资17.1亿,包括环西山历史文化街区项目、温瑞塘河景观提升工程等。目标“云江悠境”“南戏故里”文化品牌项目、图书馆新馆全面完工;“陶泉福地”完成续建子项目80%工程量;加快寨寮湖露营基地建设,确保主体项目竣工。②开工类项目12个,总投资额92.57亿,计划投资11.55亿,包括湖岭天然温泉康养项目二期、澳茶集墅等项目。③争取开工类项目26个,总投资额115.83亿,计划投资5.67亿,包括人民剧院改造提升工程、滨海文体中心项目、图书馆新馆附属配套工程等。④前期研究类项目46个,总投资额864.72亿,包括奥体中心建设工程、瑞安大剧院建设工程、奇云实景电竞小镇项目等。

(二)实施基础建设工程,在文旅硬件上抓发展、求突破。

一是强化文旅基础设施。图书馆新馆建设为引领,完善文化设施体系,谋划好新馆功能布局和定位;融入环西山改造团块,推进人民剧院改建工程,驻点演出《琵琶记》、《我的五星红旗》等,打造瑞安旅游演艺金字招牌。谋划文化馆新馆(大剧院、美术馆)项目,打造集文化馆、大剧院、美术馆于一体的现代化场馆。“五精工程”为载体深入推进微改精提,落实《瑞安城市国际化标识系统建设改造实施方案》,打造省级旅游驿站1家,提升旅游厕所6个。二是提升旅游接待水平以建成十大民宿特色村为目标,优化《瑞安市支持民宿产业发展新政策十条》,推进曹村小屿坑、芳庄黄金坳等民宿项目做大、做强、做精,力争评定1 家金宿2家银宿2家“浙韵千宿”2家“侨家乐”。指导开元酒店和瑞立滨海酒店等2家创建5星级酒店,指导1家星级饭店创建金桂品质饭店,指导培育1家旅行社创建5星级旅行社、1家创建4星级旅行社。三是拓展基层文化阵地。打造30个15分钟高品质文化圈,完成1个城市书房、2个文化驿站建设,实现乡镇(街道)城市书房全覆盖。打造民办博物馆之城,制定出台《瑞安市促进民办博物馆发展帮扶管理办法》,指导陶山镇温郁金科普博物馆等2家孵化对象创建省级乡村博物馆。

(三)实施消费提质工程,在文旅产品上抓发展、求突破。

一是迭代升级旅游场景。实施旅游景区转型提质行动,推动高能级景区创建,玉海文化游览区、圣井山景区通过4A景区资源评估,争创1个国家4A级旅游景区指导曹村镇创建国家级研学基地3A景区镇2个,金3A景区村1个以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建设为契机,培育木活字非遗小镇、寨寮溪青空草坪、瓯窑小镇等新项目打造具有辨识度的特色旅游景点串联旅游景区景点,推出12条自在悠游精品游线,配合美宿券、宴享券、欢唱券等文旅消费券,全面提振文旅消费,打造1个省级特色消费街区二是推陈出新文旅商品。培育瑞城臻品品牌,提炼“蓝夹缬、木活字、国旗之乡、寓言之乡、百戏之乡”等文化特色,开发、设计最新文旅伴手礼,举办瑞安十大伴手礼、十大文创品大赛,打造“瑞安有礼”旅游购物特色品牌体系。培育瑞城佳肴品牌,创建省级“百县千碗”美食旗舰店、美食体验店。三是精心策划文旅节庆。紧紧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有效整合“文体旅·农工商”等资源,做大寨寮溪音乐节、杨梅文化旅游节、樱花节、杜鹃花节、漂流节等十大文旅节庆品牌,营造“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季季有高潮”的活动氛围。打响“玉海市集”“青空市集”“儒阳市集”等市集品牌,谋划瓯窑、木活字等特色非遗文创市集,每年定期举办文旅市集10场,打造2-3个省级市集品牌。

(四)实施惠民服务工程,在文旅供给上抓发展、求突破。

一是优化公共文化服务。办好文化赛事活动为群众提供展示展演舞台,以第九届瑞安市文化艺术节为引领,举办硬笔书法大赛、四时花开等系列文化活动,借助文化驿站、文艺赋美等活动平台,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全年开展文艺送下乡1200场以上、展览讲座400以上、图书送下乡40万册以上。二是加强文艺精品创作。通过赛事、招募、比选等措施,打造一批精品文艺,推动文艺精品从高原走上高峰,争取国家级获奖1-5个,省级10-20个,温州市级50-80个。举办文艺精品成果展,全面展现五年以来创作的优秀文艺精品。三是深化广电惠民服务。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省级试点建设为载体,打造本地化、有亮点、可复制的智慧广电应用平台。深化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完善安全播出事故处置全流程闭环管理机制,守牢广电安全播出底线。做好广电低保惠民工程,实施基本有线数字电视服务收视维护费减免优惠政策,做到应享尽享。

(五)实施品牌塑造工程,在文旅形象上抓发展、求突破。

一是传承延续历史文脉。做好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成立瑞安文物保护委员会,探索多部门联防联控的文物保护长效机制。探索文物活态利用启动玉海楼展陈项目,对老城区内名人故居进行统筹规划、保护利用,引入文创、商业等元素打造名人纪念馆。提升文保单位等级,推动心兰书社创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项骧故居和株树楼申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推进“中国木活字印刷术”省级文化创优试点工作编制《中国木活字文化标识规划实施方案》,拍摄木活字专题片及教学片、出版传承教学书籍,打响木活字文化品牌。建成开放伍霖生美术馆,运用智慧化手段对古籍进行修缮保护,推动智慧博物馆建设二是打响高明故里文化品牌。做好顶层设计,实施南戏发展五年计划,扩大南戏品牌影响力。夯实项目基础,加快推进南戏小镇建设,加快陶山、仙降、潘岱等7个南戏演艺中心建设,确保塘下南戏演艺中心建成开放,曹村、南滨、桐浦南戏演艺中心完成建设。提升作品实力,运用现代舞台艺术编排创作南戏名段名剧,打磨提升越剧《琵琶记》,争取走出瑞安到全国各地展演,积极承办一次全国性曲艺赛事活动,提升瑞安高明故里知名度。三是提高瑞安文旅知名度。“山海画卷·书香瑞安”品牌为引领,加强文旅营销推介,推出十大文化传播大使、十大旅游形象大使,打好问道圣井·生态康养”、“千年梨墨·南戏故里寨寮青空·慢享生活”“艺韵瑞安·舞动瑞安”四张牌,通过小红书、抖音等全媒体平台,讲好瑞安故事,打造瑞安文旅全新形象。积极前往福州、嘉兴、苏州等主要客源市场开展推介,扩大长三角旅游市场优势,提升瑞安城市知名度、美誉度

(六)实施安保维稳工程,在文旅监管上抓发展、求突破。

一是守好安全生产底线。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邀请专家相关部门联系属地乡镇共同开展专业化、精细化隐患排查工作,全面筑牢文化旅游领域安全生产红线。督促业主、属地做好旅游新业态项目的安全管理,确保设备安全符合标准、制度规范落实到位、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抓好A级旅游景区、古建筑类文物保护单位、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上网服务场所、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隐患排查,100%完成场所年度消防应急演练,确保不发生事故。二是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深入开展“扫黄打非”专项行动,争取各类指标排名靠前。落实“双随机、一公开”、“自由裁量权”等重要行政执法制度,实行“黑名单”制度、“一店一本”制度、“三色”督办制度,积极开展旅行社专项整治、非法经营旅行社业务和非法出版物专项整治、非法卫星电视接收设施专项整治等行动,净化文旅市场环境。是打造文旅铁军队伍。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坚持学习例会制度,提高业务知识学习,不断提升自我修养。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责管理办法,分片包干、责任到人。建立完善权责清晰、运转顺畅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打造信念过硬、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文旅铁军,守好文旅市场监管红线。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