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73/2024-26420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高楼镇
生成日期 2024-06-21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高楼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 2024- 06- 21 08: 57: 13 浏览次数: 来源: 高楼镇
字体:[ ]

一、2023年工作回顾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疫情转段后经济社会全面恢复第一年。我们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形势、交织叠加的风险挑战、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中央、省、温州市、瑞安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围绕镇三届人大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坚定不移推进“秀美高楼·水上慢城”建设,经济发展持续向好,社会运行平稳有序,民生保障有力有效,安全防线扎紧扎牢。全年完成有效投资6.3559亿元完成113.5%;实现批零住餐饮业额4651万元增速40.13%;完成高新技术产业投资1660,完成率207.5%民生实事5,通过国家卫生城镇省级验收这一年,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六个方面的工作:

(一)瞄市场,抓产业,文旅项目强力出圈高热度开放大体量亲水草坪。瞄准市场需求,抢抓流量风口,投资1200多万元、面积12多万平方的寨寮青空大草坪,去年国庆正式向社会开放,“俯仰两青空”的历史画卷在高楼再现。集大型户外活动、四季宜营、水上游乐等为一体的多功能露营场地,成为新的网红打卡点,在温州市周边地区享有较高声誉。高水平举办大型文旅活动。以节搭台,经济唱戏,成功举办首届寨寮溪东海音乐艺术节,吸引全国各地乐迷游客约8万人次,拉动社会消费超亿元,相关活动被新华社等主流媒体转发浏览量600万次相继成功举办浙江卫视儿童友好音乐周、寨寮青空文旅艺术生活周、音乐嘉年华等大型文旅活动,全年引流超50万人次。相关经验获温州主要领导批示认可,并实地调研。高强度推进文旅项目建设以寨寮青空为核心,寨寮湖景区一期项目相继落地、建成、开放。投资1300万元建设马前精品民宿,已全部完成基建,全面进入室内装修;投资近200万元建成“小蛮腰”景观铁塔,已全面亮相,成为高楼新地标;投资6374万元建设露营基地项目,20241月顺利结顶;投资1200万元建设大华营地公园,已完成工程量60%多;投资828万元建设马前民宿集群配套项目,已完成工程量95%。谋划推进寨寮湖景区二期项目,投入50万元对高楼、弦湾、龙岙等环湖地块进行生态治理,面向市场招商引资,蓄待开发。提速民宿集群建设,圆山民宿主体竣工、软装进场,“毓秀居”、“云起东轩”等民宿相继揭牌营业,“民宿+”产业发展已具雏形。高品质打造文旅品牌。锚定旅游目的地、文化新高地、美食打卡地、潮玩集聚地、康养首选地“五个地”创建目标,打响寨寮溪旅游品牌,寨寮青空”露营基地成功获评浙江省十大户外潜力露营基地,并高规格承接、高质量完成2023年国家文旅部县域旅游高质量发展论坛现场观摩任务。“寨寮市集”成功入围全省第二批重点培育文旅市集名单。

(二)树品牌,抓特色,优势农业实现突围做优做精农业特色牌。规划先行,初步完成《高楼镇2023-2033年农业产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首推“寨寮·十二月令”区域品牌致力打造“四季时令月,月月有产品,品品有基地,地地有特色”的高楼农产品牌。打好节庆经济牌,做强高楼杨梅品牌成功举办第十九届杨梅文化旅游节,“活动+市集”模式首试成功。优化农产品包装设计,清明早茶、高楼美农杨梅酒入选2023“瑞安有礼”十佳文创品、伴手礼走深走实农业基本盘。稳步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新增高标准农田377亩,完成土地复耕复种886.5亩。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产品抽检 1898批次,茶叶、杨梅专项抽检21家,检测样品1898个,合格率100%落实惠农强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农机购置等各类补贴260余万元。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加强院地合作,新增茶叶基地400亩、杨梅采摘园81、轨道运输125676米、制茶设备298推行综合杨梅保险试点投保,共计保险5810亩,保费113万元。铸牢铸强农业产业链。培育提升新型经营主体,成功申报瑞安市级农业龙头企业1家、瑞安市级示范家庭农场4家,持续监测省级家庭农场5家、温州级18家。改造提升共富工坊3家,新建南瓜基地1处,带动集体增收超15万元。

(三)优环境,抓提升,和美乡村全域展现库区生态治理取得突破。赵山渡库区生态搬迁一类区通过温州市阶段性整改验收销号核查,相关案例进入七张清单新增典型案例省级分榜。二类搬迁区审核公16265113932.3间,公示率52.32%飞云站前区安置房全部结顶。强化库区执法力度,加强水源地保护,全年出动3600多人次,处罚垂钓62例,收缴渔具800余套,取缔“三无”船舶18艘,修复生态浮床23000平方米,投130万完成库区3艘客渡船油改电。和美乡村建设取得实效坚持集中整治和常态化保洁并举,创成美丽乡村精品村4个、美丽乡村示范村7垃圾分类示范村38个,成功申报景区村2个。投资3000元建设宁益氧吧未来乡村试点项目,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筹资近2300万元建设侨文化精品带,已完成工程量80%续开展和美乡村镇域跨村竞比活动完成微改精提项目15个、整改重点点位855,拨付以奖代补资金46万多元。自然生态保护取得进展。严格落实国土卫片执法工作,坚决打击违法用地行为处置森林督察问题图斑43宗,耕地零新增问题图斑15宗,卫片执法图斑16宗。开展拆违行动,拆除违章52处,面积12796平方米。超额并提前完成松材线虫病害除治任务,除治面积18778亩,除治株数21377,任务量全市最大。

(四)聚需求,抓短板,城镇功能加快补齐持续推动镇村建设“三万”行动攻坚任务为抓手,完成供而未用46.513批而未供49.68低效工业用地整治18完成耕地保有量恢复431.35。完善城镇配套,投资1191万元建设高枫线振南—宁益沿线配套设施已完成工程量80%投资1997万元建设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已完成工程量40%开展乡村规划编制,完成枫侨村等5村村庄规划编制,进入报批阶段致力改善提升城乡风貌,完成省级县域风貌样板区试点和现代化美丽城镇省级样板行动方案,其中“青空印记·共富云江”县域风貌区项目,入选浙江省2024年度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名单,建设方案获评省级优秀。持续完善交通网瑞苍高速工程保持无障碍施工;投入287万元提升桂驮线、瑞枫线至垟岙头“四好”农村道路,投入629万元完成沙东线改造提升高楼村村道建设、营朱线局部道路拓宽工程;投入1408万元推动飞虹东路改造提升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量50%投资600多万元实施农村公路水毁修复工程,现已全面进场施工;修复道路安全隐患206处,整治交通安全隐患163处,新开通村村通班线2条。持续完善水利网。投资1000万元完成水碓坑霜坑岩庵山塘综合整治项目,投资近1200万元完成幸福谷下泽段综合治理工程,投资715万元实施高楼溪枫侨段、乔里套河龙山段治理工程,目前已完成工程量45%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拆除涉水违章28处,整治乱象50处。飞云江(高楼段)获评温州市“最美家乡河”。持续完善给排网。投入1916万元建成污水零直排区,基本完成高楼片、大京片截污纳管工程,完成农污终端标准化运维61个。

(五)守底线,抓治理,幸福指数明显增强。抓细民生保障。稳步推进安居工程,龙丽温高速安置、东升软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等项目进入收尾阶段,瑞苍高速安置房完成供地手续,322抢险通道大华安置房和老56省道下龙安置房完成用地指标审批。积极推进文教卫体各项事业,创成温州市文明村1个,瑞安市4个;完成高楼镇小综合楼主体工程建设,投入240万元改造3个校区宿舍,中考瑞中录取5人,创历史新高;新建规范化村卫生室2个,高楼卫生院获评“浙江省敬老文明号”称号,“家庭病床”服务成为全市试点,医养项目吸引省内多地领导参观调研;建成室内百姓健身房等体育惠民项目3。做好“一老一少”服务保障,新建老年食堂3个,创成温州市老年友好村1个,创成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1个,完成免费窝沟封闭189,新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1个。持续开展助残帮困行动,完成镇残疾人之家迁址改造提升抓牢除险保安。落实安全生产、消防安全、森林防火等重点工作,实现全年生产“零事故”、亡人火灾“零发生”。投入60万元开展林缘防火隔离带建设,已建成70公里。不断提升应急防灾能力,新建避灾点1处,提升避灾点5验收通过地质灾害点治理工程4,完成危旧房解危封堵52抓实平安维稳。圆满完成护航亚运等重要节点信访维稳工作,排查矛盾纠纷273起,成功调解270起,成功率98.9%;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民呼我为系统共收投诉件1169件,有效完成1164件,完成率99.6%。严厉打击电信诈骗等新型违法犯罪,压紧压实劝返工作,成功劝返18人;强化非警务事项联动机制,通过基层自治智能化系统护航平安建设。

(六)勇担当,抓规范,政府自身建设全面加强依法履职更加规范。推进法治政府、法治村居建设,持续推动八五普法教育,开展普法宣传教育6,创成“民主法治村”省级8个、温州市级31个;自觉接受人大和社会各界监督,投资近百万新建人大代表联络站点,高水平打造代表活动阵地,做好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办结代表建议23,满意率达100%作风建设得到加强。厉行勤俭节约,严控和压减三公经费及一般性支出规模,坚持把钱用在刀刃上。防范廉政风险,紧盯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公共工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扎紧扎实权力约束的制度笼子。规范各项服务类项目采购流程,拆违、测绘、劳务派遣、青山白化治理等服务全部推行公开招标采购。创新改革更加深化。积极完善综合信息指挥室硬件设施及制度建设,进一步强化基层治理四平台统筹调度能力持续深化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推进职能整合,税务窗口进驻政务服务中心,累计办结服务31576件,完成三级代办平台办件量 935,并成功创建温州市示范性便民服务中心。


二、2024的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2024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中央、省、温州市、瑞安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镇党委正确领导下,坚定不移推进“八八战略”,深入实施“三化四强五争”行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准确把握新发展理念,锚定高质量发展首要任务,立足生态定位,实践“两山”转化,统筹经济发展与安全,持续保障和改善民生,团结带领全镇上下奋勇争先,聚焦发力点、培育增长点、塑造引爆点加快打造“秀美高楼,水上慢城”,积极探索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瑞安篇章的高楼路径。

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限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以上;社会消费和零售总额增长10%以上;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保持全市平均增速;办理民生实事5件及以上。

围绕以上总体要求和具体目标2024年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六个方面工作

(一)聚焦重点工作,在项目攻坚中奋勇争先。聚焦重点精准发力,锚定主攻方向,奋力干出一批具有高楼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着力创建1个省级试点。以飞云江及绿道自然纽带为媒,整合人文资源,以旅游发展为引擎,携手兄弟乡镇共同推进“青空印记·共富云江”县域风貌区省级试点建设,打造水上慢城生态文明共同体、文旅共富样板区。倾力协办2省级现场会。积极配合、协助上级部门,高水平举办省小型电站现场会,有力推动绿色小型电站发展,有效发挥“小电站”带动“大民生”的作用。高标准开展省防汛应急演练,以演促练,以练促战,全面检验和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奋力推进3项重大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瑞苍高速工程项目建设,妥善化解遗留问题,早日打通高楼旅游产业引流的大动脉。全力推进石龙商住旅游综合区项目建设,填补本地休闲旅游类房地产的空白,进一步提升中心镇的城市功能。全力推进飞云江高楼段综合治理应急工程建设,及早完善流域防洪格局,为寨寮湖景区的进一步开发奠定基础和保障。谋划4大区块旅游开发。积极谋划全域旅游共富项目,加快推动寨寮湖景区项目二期工程落地,盘活寨寮湖景区大华、高楼、弦湾、龙岙四大区块,做好政策处理工作,强化要素保障,统一规划设计,精准开展招商引资,进一步奠定环寨寮湖生态旅游圈坚实基础。继续提速建设寨寮湖景区一期在建项目,大华营地公园争取5月前对外开放,露营基地争取年底完工。全力合5重大活动。全力办好第二届寨寮溪音乐节,打造寨寮溪音乐品牌,充分发挥“为一场音乐节奔赴一座城”的引流效应。全力争办全省儿童友好音乐周,做深做实儿童友好场景塑造,吸引亲子游群体,并争取与浙江卫视进行深度合作,依托卫视平台打开高楼文旅知名度。全力办好首届高楼早茶节,茶叶搭台,经济唱戏,拓宽销售渠道,振兴本地茶产业,做强“高楼早茶”品牌。全力办好第二十届杨梅节,杨梅为媒、文化助兴、经济结果,做强“高楼杨梅”品牌。全力办好新乡贤联谊会,搭建新乡贤平台,团结新乡贤力量,发挥新乡贤作用,为高楼发展赋能新动力。

(二)聚焦农文旅融合,在产能提级中奋勇争先。以文旅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实现产业兴旺。打造特色旅游品牌整合旅游资源,打造精品线路,推动全域旅游一体化发展,争创浙江省4A级景区镇加快打造寨寮溪民宿产业集群,推动全域旅游从“一日游”向“多日游”转变,支持云起东轩、毓秀居、依山小筑等一批特色民宿发展,鼓励更多群众加入民宿创业队伍;加快圆山民宿、马前民宿主体装修与配套设施收尾工程,力争上半年对外营业。做精做专“寨寮市集”,在市集中融入本土特色与文化创意,适应多元活动需求,做大市集IP,撬动市场“蛋糕”,带动辖区百姓共富。拓宽“旅游+”消费场景。继续推进文旅融合项目,融入红色文化、少数民族文化,支持幸福谷、上龙生态园等景区发展亲子研学业态。强力推动体旅融合项目,争取“水上寨寮”项目早日落地,开启水上运动新业态;争取引进大型骑行赛事,打造富有高楼特色的体旅IP。谋划推进康养旅融合项目,全力推动凤翔康养基地项目落地,深化细化项目规划,着手前期政策处理,充分利用山水自然环境优势,多方招引,争取项目早日落地,塑造具有吸引力的康养环境空间发挥特色资源优势。深化“寨寮·十二月令”品牌建设,在品牌策划、基地提升、产品包装、推销策略上下功夫,构建一套完整的产供销体系;以农企自建加政府补助形式,建成一批可观光、可休闲、可采摘、可研学的农业基地,形成高楼特色农业体系;探索农产品深加工路径,重点研究杨梅、茶叶、高楼糟烧等特色农产加工,建成农产品加工基地1处。强化基础农业建设。谋划茶寮等乡村振兴项目,建设万亩茶园茶旅综合体。深化农业“双强”行动,向上争取更政策支持,引育茶叶、杨梅等农产新品种,扩大种植规模,扶持本地农业支柱产业。继续推进耕地“非粮化”整治工作,高水平建设高标准农田,高质量推动土地复耕复种。继续做好农产品质量监管、农业资金补助、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工作,确保农业生产安全有序、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

(三)聚焦“两山”理念,在生态治理中奋勇争先。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提升生态环境系统治理现代化水平,打造“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格局。纵深推进库区生态治理。持续推进库区生态搬迁工作,全力做好库区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确保库区生态搬迁整体平稳有序推进。常态化开展水源地保护、库区综合执法等工作,着力改善库区生态环境。持续推动和美乡村建设。做好美丽乡村建设、未来乡村试点工作,完成罗垟等2个美丽乡村精品村项目和“宁益氧吧”未来乡村试点项目建设。开展垃圾分类和环境整治大比武行动,结合“精改微提”、“一把扫帚”、“一把剪”、“八美八化”等工作,推进生活垃圾有效分类全覆盖,人居环境再提升。以省级风貌样板区创建为契机,规划实施镇域主要道路沿线景观改造提升工程,推进村容村貌和沿线景观全面升级。深化完善“农林生态”文章。全力推进田长制、林长制各项工作,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林地保护制度,加大各类图斑整改和违章处置力度,做好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牢牢守住耕地保护和森林保护“两条红线”,实现耕地保有量和森林资源总量“两个提升”。加强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按时完成松材线虫病害防治清理任务,探索常态化治理模式。

(四)聚焦人居品质,在功能提升中奋勇争先。坚持高标准、高质量、高效能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镇村高质量发展基础,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完善镇村规划布局。从规划入手,优化空间布局完善土地要素保障,统筹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规范宅基地建房审批管理,今后发展留足空间、做好准备。深化开展“三万”行动,以万亩整治、万亩盘活、万亩拆改助力“强城行动”,争取超额完成上级任务指标。提速建设两个国债项目,高枫线振南—宁益沿线治理、相关旅游配套设施工程,争取上半年完工加快交通路网建设。着力建设外快内畅的综合交通,完成322国道和新57省道交通安全隐患整治(一期)、农村道路水毁修复工程;加快朱山线、梅山线等6条村道提升建设,争取营林线、洪双线等农村道路列入市大中修计划争取开工建设龙跃路、石龙路、兴业路等镇区道路深耕生态水源治理深入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完成高楼溪枫侨段、乔里套河龙山段治理工程、杨排桥山塘综合整治工程,拓展生态宜居的滨水发展空间。加快推进联村供水安全保障工程建设,上半年完成招投标。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深化“五水共治”行动,继续加强污水零直排创建的回头看工作,提升老旧污水管网改造,争取开展污水处理厂终端扩容计划,着力提升污水处理体系。推动安居工程落实。完成龙丽温高速安置地块一、地块二项目、东升软山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收尾,争取早日分房入住,提速推进瑞苍高速、322抢险通道和老56省道等安置房建设,争取启动一批解困房建设,确保安居工程整体平稳有序推进。

(五)聚焦民生福祉,在除险保安中奋勇争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努力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提升群众获得感。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规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加强管理和利用,让文化阵地真正“活起来”加快推动侨文化精品带建设,争取枫侨村(大藏)侨乡文化馆开馆加大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学生、教师住宿条件。加快构建15分钟健身圈”,争取建成投用桥下空间利用综合项目,新建百姓健身房、半篮球场2个民生实事项目增强群众幸福感。聚焦“一老一少”,新建老年食堂2个,开展老年友好服务活动25场次以上,开展儿童友好服务活动24场次以上。积极落实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等保险政策,持续推动益康保扩面,实现基本医保全覆盖,不断强化社会保障。积极落实低保、优抚、残疾人等各项惠民政策。持续聚焦“共享社·幸福里”建设,积极探索共富引领、助农服务、活动共享3条特色路线打造,全力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迭代升级强村富民等共富实招,围绕来料加工、农旅融合等6大领域积极谋划,实现“共富工坊”量质双升,力争村级集体经济总收入再上新台阶。强化群众安全感。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以铁的决心、铁的手腕、铁的措施推进两类场所消防安全整治行动,全域两类场所改造安全水平有明显提升,确保全镇安全形势稳定。全力抓好各领域安全风险防范化解,聚焦道路交通、渔业船舶、燃气、消防、食品、建筑施工、旅游、森林防火等重点行业,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深化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做好应急预案编制和应急物资储备,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和装备配备,全面提升应急救援能力。配齐配强专业、半专业打火队,向上争取资金新建林缘隔离带30公里,筑牢森林防火安全墙。完善综合信息指挥室指挥体系建设,持续推进指挥室规范化、智能化建设,高度关注社会舆情,及时做好引导处置。全面加强精神障碍患者救助、禁毒、反邪教等各项工作,做好重点人员稳控,确保社会大局稳定。深入推进全民反诈,坚决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养老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宣讲活动,引导群众崇法向善、循法而行。

(六)聚焦政治生态,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奋勇争先。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把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贯穿政府工作的全过程,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坚持对党忠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的领导落实到政府工作各领域、全过程。加强民主法治。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推动法治政府建设的根本遵循,牢固树立法治思维,扎实推进依法行政,严格执行重大事项决策程序,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自觉接受镇人大依法监督,主动接受社会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切实增强政府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敢于担当作为。事不避难、义不逃责,以斗争精神迎接困难挑战,以快干实干创造实绩实效。落实“四下基层”制度,践行一线工作法,决策在一线落实、问题在一线解决、成效在一线检验,躬身为民、苦干实干,用心用情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民生问题。秉持公正廉洁。深化清廉政府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之以恒纠“四风”,持续深化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优化营商环境。以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为抓手,着力提升政务服务中心“一站式”服务,为民营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服务,持续开展助企纾困行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