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71/2024-264369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湖岭镇 |
生成日期 | 2024-06-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湖岭镇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计划 |
一、2023年工作总结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八八战略”实施20周年,是三年新冠疫情防控转段后经济恢复发展的一年。面对多重超预期困难挑战,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支持下,锚定“慢享小镇·幸福湖岭”战略蓝图,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真抓实干、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 (一)坚持砥砺前行,全力优助企、抓项目,实体经济注入新动能。工业经济回升向好。规上工业总产值突破5.6亿元,增速达34.5%、连续8个月居全市第一;培育工业企业小升规2家,商贸业限下转限上4家,创历史新高。获评经济稳进提质优秀单位2次。持续深化“千名干部进千企”助企服务、“两个健康”创建工作,经济网格化服务管理工作专班走访服务企业800余次,专题研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27个,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污水处理厂等配套设施开工建设。项目建设快马加鞭。树牢“以项目论英雄、以实干促发展”的鲜明导向,项目建设全面开花,全年完成有效投资6.72亿元、预期目标实现率120%,贡献率居B组第一。温泉一期全面结顶,配套设施项目加速推进;大岭垟高端养老中心项目完成地下室建设;预制菜产业园项目启动征地;金潮港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初步设计工作;六科水库提交项目可行性研究审查。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面梳理招商引资目标企业41家,邀请回乡洽谈15家,赴省外对接7家,与稻香村、亚太中商达成肉禽养殖、预制菜产业链初步合作意向;成功招引瑞安市名朗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 (二)坚持品质先行,全力抓基建、提保障,美丽城镇焕发新光彩。交通水利更扎实。瑞湖高速5天完成748份征地协议签订,房屋征迁协议签订率100%,瑞枫线西延伸工程竣工验收、美丽公路二期工程、南坑炉危桥改建工程完工、大同村至瑞枫线断头路贯通,岩松线改造提升一期加速推进,改造提升村道60公里,增设公交线路2条。水利综合工程投入使用,联村供水提标工程加速推进,六科水库、金潮港治理项目前期工作有序推进。全域环境更美丽。深入推进全域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下街至盐店景观提升工程竣工验收,永乐村创成省级未来乡村,湖源村创成温州级未来乡村,整治各类乱点1万余处,拆除违章建筑1.4万余平方米,城镇面貌不断蝶变升级。持续推进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入选瑞安市十大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典型案例。要素保障更有力。全力推进“三万行动”,有效盘活存量土地资源,完成“批而未供”土地清理30.3亩、低效工业用地整治20.2亩,湖源村旱改水项目验收入库,大同等村旱改水项目即将完工。科学划定“三区三线”边界,平衡城镇、农业、生态三空间,储备温泉项目、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二期项目土地等2000余亩可用空间,空间保障进一步优化。 (三)坚持坚定笃行,全力抓文旅、兴三农,乡村振兴打造新样板。农业经济持续发力。紧盯“农业双强行动”,推动产业提质提效,推广机械化水稻种植376亩,早稻种植179亩,实现零的突破,四古山村百亩杨梅基地加快建设,全年度畜牧猪当量预期目标完成率629%、居全市第一。获农机购置补贴、农机推广补助50余万元。瑞安市鹏亨畜牧有限公司创成省级生猪数字牧场。集体共富底色更亮。组建“犇牛共富”“政企红盟”“幸福共创”党建联建3个,盘活闲置用地200余亩,开发大米、油茶种植、稻虾共养等特色项目逾1200亩,实现全镇村集体经济总收入7598万、经营性收入5435万,分别增长15.2%、15.3%。靶向发力引育电商人才,实现线上销售总产值破亿元,绿洲食品入选全省电商直播式“共富工坊”典型案例。全域文旅亮点纷呈。澳茶云顶日出度假酒店项目成功签约,均路村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省重点村项目一期建设完成、二期启动建设。成功举办2023年“湖岭温泉杯”瑞安市未来乡村绿道体验赛,参赛人数达800名,线上观看人次破200万,吸引游客5000余人。 (四)坚持民生力行,全力抓保障、保平安,社会服务书写新答卷。发展社会保障新事业。超额完成城乡居民医疗征缴工作,协助336名残疾人实现就业,危旧房解危93处,六科村示范型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建设工程验收通过,创成省级老年友好型社区1处。打造公共服务新亮点。卫生院新院区建成投用,全年可提供27万余人次看病诊疗,镇二小扩建工程完成用地规划调整,并启动征地。建成大同村多功能运动场、湖源村登山游步道、大岭垟村登山游步道,群众体育生活不断丰富。打造湖西、永瑞、大同等邻里食堂,解决200余名留守老人就餐问题。筑牢安全生产新防线。落实“3030”隐患闭环管控等机制,开展“护航亚运”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五治四管三防”、全领域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厂中厂”专项整治行动等,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共排查隐患1585条,完成整改1483条。开展“两类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完成765间出租房和合用场所整改。健全应急救援管理机制,提升“防灾、减灾、救灾”综合能力,森林防火、防汛抗台等重点领域应急抢险能力不断提升。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打造一站多点立体化的社会治理中心,实现乡镇纠纷受理、法律援助、司法调解一站式服务,全年受理各类纠纷444件,调解成功率达70.19%,万人成讼率较2022年下降4.44%,排名全市前三。依托“镇庭联动”新模式走出矛盾纠纷新路径,构筑村、镇、庭三道纠纷化解防线,形成行之有效的“湖岭模式”工作机制,获得温州中院院长批示肯定,工作经验在温州做交流发言,并在全市推广。 (五)坚持雷厉风行,全力抓落实、转作风,政府治理取得新提升。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抓手,整合利用便民服务大厅资源,增设窗口2个,优化提升政务大厅“一站式”服务功能,严格落实“一门受理、一地办结”模式,累计受理总办件42342件,即办件38041件,整体办结率100%,创成温州市级示范型便民服务中心。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重大事项、重要工作主动向人大报告通报,办理人大代表答复意见建议46件。从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严格实行“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从严落实“一岗双责”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压实责任。 同时,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作用充分发挥。残疾人、红十字、慈善事业取得发展。民族、宗教、侨务、退役军人等工作不断推进。 二、2024年工作计划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湖岭锚定“慢享小镇·幸福湖岭”战略目标,打造温州大都市区生态康养后花园、旅游休闲目的地的关键时期。 根据镇第三届第四次党代会精神,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上级党委政府、镇党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持续推动“八八战略”走深走实,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特质内涵和本质要求,着力推动湖岭经济运行企稳向上、民生福祉节节攀升、社会大局安全稳定,在更高目标、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打造“慢享小镇·幸福湖岭”,为全市发展大局贡献湖岭力量。 建议2024年全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规上工业产值增速10%,限上批发增速23%,限上住宿增速20%,限上社零增速8%,招引落地亿元产业项目2个,有效投资突破5亿元,完成以上目标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致力产业崛起,激活赶超跨越强引擎。项目建设再提速。吹响“一切围着项目转、一切盯着项目干”的冲锋号,加强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力争温泉一期完成装修、二期挂牌出让,配套设施建设加速推进;大岭垟高端养老中心项目结顶;澳茶云顶日出度假酒店项目开工建设;预制菜产业园挂牌出让。招大引强再加力。立足湖岭特色资源,谋划亿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21个,续建类3个,开工类8个。深化一把手外出招商工作机制,重大产业项目实施领导领衔、专班盯引,推行营商专员保姆式服务,切实提高招商引资成功率和招商项目落地率。营商环境再优化。增强市场主体经营活力,持续深化“两个健康”“两千”助企服务。深化助企服务专班工作,定期走访助企纾困、开展座谈会商,全力研究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扎实筑牢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盘”。做好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致力能级跃迁,增强现代小镇魅力值。加快提升基础建设。坚持“四纵三横两射一环”综合交通路网布局,谋深谋细S211省道林川至湖岭段工程、218省道湖岭至高楼段改建工程前期工作,完成黄林至板寮联网公路前期工作,开工瑞湖高速并加快政策处理扫尾,完成岩松线改造提升一期并启动二期。启动截污纳管三期工程、鹿阳等村农村污水改造提升工程。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深化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考核机制,以“每月评分、双月排名”形式营造争先进位良好态势,深入推进人居环境乱点整治,强化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巩固国家卫生城镇创建成果。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清废“四大保卫战”,确保六科等4村农村生活污水提质提标改造工程、秀源村农村生活污水提质提标改造工程竣工,扎实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标准化运维,实现全镇域覆盖,全领域提升。坚持加强要素保障。深化三万行动,高效推进非农化、非粮化整治,确保大同等村旱改水项目竣工,完成批而未供清理工作。全面开工总投资4.62亿元的EOD各子项目。 致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大力推进特色农业。农副产品加工产业园配套设施完工投用,助推农副产品企业扩大投产,补齐补强农副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依托肉禽预制菜产业园平台,加快延伸牛特色全产业链。深化“三位一体”改革,突出湖岭粉干、桂峰茶叶、潮基米醋、鹿木马蹄笋等本土特色,打造湖岭多品类区域土特产品。培育壮大文旅产业。谋定全域旅游一盘棋,串联精品景点,打造全域文旅“citywalk”地图,发展壮大红色传承游、温泉康养游、“孝德”研学游、牛美食体验游、赛事游等旅游业态,筹划举办大型文旅活动2次以上。整合提升新垟创意街区、牛主题博物馆,打造湖岭特色牛文化创意街区。深入挖掘湖岭传统文脉资源,传承永嘉学派精神符号。探索打造本土品牌。积极探索共富新模式,深化政产学研合作模式,依托高校学术平台,开拓更新更广视野,助推乡村振兴新引擎。谋划打造湖岭特色“牛”IP,探索湖岭牛饮食标准化商业模式。 致力民生优享,提升人民群众满意度。让群众更有幸福感。扎实推进“扩中提低”行动,建立农户收入一户一档,落实“一对一”帮扶政策,实现城乡居民社会保障全覆盖。依托“共富工坊”提供全链条就业帮扶,带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集体增富,架起群众家门口的“致富桥梁”。让群众更有获得感。扎实落实教育“双减”政策,加快推进镇二小改扩建工程,完成征地并力争开工建设。强化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巩固提升镇中心卫生院“二乙”创建成果,加速推进卫生院迁建工程二期前期工作。深化政务增值化服务改革,规范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确保机制运行通畅。让群众更有安全感。扎实推进今冬明春安全生产百日攻坚专项行动,狠抓全领域安全隐患专项治理,实现安全生产事故数持续走低。健全防灾减灾体系,开展防汛防台能力提升、地质灾害风险智控能力提升、森林防灭火规范化建设工作。持续深化“湖岭模式”平安建设,让一站式多元解纷体系从“有”向“优”转变,构建新形势下基层治理体系新格局。高质量推进“八五”普法,坚决打击涉黄赌毒、传销、电诈等违法犯罪活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