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管理制度
发布日期: 2024- 06- 06 10: 32: 11 浏览次数: 来源:
字体:[ ]

1.1.1  管理模式及职责划分

(1)公司对项目的管理模式采用三级管理,项目班子成员和各部门主要职责分工见下图:


(2)各施工作业队

施工作业队按照所负责的分部分项工程生产任务的具体执行,作业队配置技术员、安全员、质检员、班组长等岗位,各队伍职责分工分别见下图:


1.1.2  项目管理措施

1.1.2.1  项目管理思路

表 1.8‑1项目管理思路

序号

措施

内容

1

合理调配人力和设备资源

⑴从公司各已完工项目抽调业务骨干,建立精干、务实、高效的项目指挥部指挥施工生产。

⑵各方选取素质高、能力强、技术过硬、敢打硬仗、并且有过类似施工经验的工程施工队伍参建。

⑶抽调性能良好的机械设备,同时增加新购机械设备的投入,确保全线施工机械化作业水平,投入专用资金进行必要的物资、材料仓储准备工作。

2

细化工序施工管理

⑴编制切实可行的分项、分部、单位工程及总体工程的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⑵制定工程进度管理的各项具体措施和办法,实现标准化管理。细化过程控制,动态管理各工序的实施,使全线每一个单位工程、每一个分部工程、每一道工序相互之间都能得到有效协调和控制,确保各工序进度完全受控在项目网络进度计划范围之内,争创先进。

3

抓好过程质量控制

全面推行施工质量过程控制,切实抓好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以工作质量来保证工程质量,用科学的管理、严格的制度来创造优质工程,把人为因素对工程所造成的不利因素降低到最低直至杜绝。

4

分阶段开展劳动竞赛

施工过程中,针对不同工程、不同时期分阶段开展单位工程和工段以及全线的施工劳动竞赛活动,使整个标段的参建单位和个人时刻处于有条不紊的施工生产过程中,确保合同工期的实现和提前。

5

总结考评奖惩严明

⑴项目部将与各部门、各施工队伍签订工期、质量、安全、环保等施工管理控制指标包保责任状,明确奖罚制度和手段。

⑵项目指挥部将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设立指标考评基金。考评领导小组每月一次组织开展考评活动,按照责任状指标分阶段出具考评结果,召开工程考评例会,宣读考评结果、分析原因、确定下一步工作措施,重奖先进、处罚落后,及时总结,使全线施工稳步提高。

⑶坚持“严管善待”原则做好班组建设和管理,开展“质安文化进工地”、“最美班组”、“示范标杆”等的创建。

6

协调好各方关系保障施工顺利进行

协调好与地方政府部门和群众的关系,把工作做到前面,以减少对施工的干扰,为施工全面展开创造条件。

7

项目信息管理和项目监控

⑴建立信息管理系统,信息网络覆盖各施工工区,配置适用数量的终端设备,建立视频电话会议和工程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对本标段内的重点和控制工程建立视频监控网络,视频图像集中储存,各监控点的图像储存满足48小时要求。

⑵全覆盖运用BIM信息技术,开发和完善相关模块功能,做好系统相互结合和互补,落实指挥部、项目部、监理办培训和运用,打造实体化隧道。

1.1.2.2  项目管理措施

通过应用BIM信息技术,将互联网、物联网、GIS、人工智能、AI遥感、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与施工现场相结合,最大程度的收集人员、安全、质量、材料等关键业务数据,依托物联网、互联网,建立云端大数据管理平台,形成“端+云+大数据”的业务体系和新的管理模式,打通从一线操作与远程监管的数据链条,实现劳务、安全、质量、材料、进度各业务环节的智能化、信息化管理,提升建筑工地的精细化生产管理水平。

1.1.2.2.1  BIM技术运用

图1.8‑1BIM技术运用

项目通过推动BIM技术在工程施工中的运用,增强项目管理者对工程施工项目的把控能力,降低和避免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错、漏、碰、缺”问题,提高项目工程生产效率和施工管理水平。

1.1.2.2.2  信息化管理

图1.8‑2BIM信息化管理

利用BIM信息化管理平台对参建项目进行资源共享、相互协调、协同工作的,使得工程施工人本化、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精细化,提高工程建设品质及项目管理水平。

1.1.2.2.3  数字化施工与智能化加工制造

采用智能数控机械设备,基于BIM平台与子系统数据交互关键技术,将各智能数控设备后台数据对接,将类型复杂、形式多样、数量庞大的信息进行有效整合,集成与共享。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