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89/2024-265789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财政局
生成日期 2024-07-19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瑞安市财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 07- 19 11: 51: 16 浏览次数: 来源: 瑞安市财政局
字体:[ ]

今年以来,市财政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体会议精神,立足财政职能进一步强化财力保障、深化财政改革、优化财政管理、推动国企提升、防控财政风险,集中力量支持“强城筑核”“三万行动”“八提攻坚”等市委市政府重要战略部署,精准有力护航经济社会发展。

一、聚焦“保障提振”,创新聚财强化综合财力保障

(一)组织收入稳定有序。依托全市财政收支运行工作领导小组,组建运行税收收入、土地出让收入、资产盘活收入三大工作专班,攻坚全市财政增收工作,同步成立市财政局财力保障工作专班,下设三个小组分别对接三大工作专班,及时沟通协调解决抓收入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堵点问题。1-6月,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50.63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税收收入39.51亿元,同比增长0.72%;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30.76亿元,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26.41亿元。

(二)向上争取积极有为。上级补助方面,出台《2024年度瑞安市向上争取资金专项行动方案》,分解落实目标任务至各部门,跟踪督办、按月通报,1-6月,全市已争取上级资金26.25亿元,其中,特别国债4.78亿元。专项债券方面,谋划储备专项债券项目39个,争取到政府专项债券资金额度29.71亿元,目前已下达18.77亿元;超长期国债方面,谋划储备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25个。

(三)资产盘活深入全面。牵头制定《瑞安市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年)》,聚焦“城建资产、国企资产、土地资源和其他可利用资源资产”四大领域,联合住建、资规部门协同制定城建资产、国企资产、国有土地资源、其他可利用资源盘活行动方案。拟定《瑞安市国有企业房产盘活方案》并提交市委市政府发文,进一步推动国有资产盘活走深走实。

二、聚焦“改革提能”,守正创新激活财政发展动能

(一)深化财政管理改革。推进体制机制改革,研究出台新一轮镇街财政管理体制,开展基层财政干部队伍建设调研,深入分析机构改革对基层财政工作影响,结合上一轮体制结算情况开展编制工作;推进“保工资”精细化管理改革,主动承接省厅揭榜挂帅项目,明晰地方“保工资”清单,探索“保工资”预算编制实施方案,拟定《2025年精细化管理“保工资”预算的实施方案》,推动实现人员信息、项目设定、支出测算、预算编制及执行等 “保工资”相关全流程改革完善;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部门整体绩效自评工作首次实现市本级上市人民代表大会审查部门全覆盖,共涉及78家单位。

(二)深化财政支持共富改革。持续探索财政支持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推动形成财政支持共富工更多标志性、可复制成果。《财政公款竞争性存放“共富专场”撬动金融资源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入围“浙家共富”财政促共富优秀案例;主动承接省厅家庭型财税集成改革揭榜挂帅项目,拟定《健全生育养育成本共担机制改革》方案;提前一年半完成“百万家庭奔富”三年行动计划实现9000户低收入家庭迈入中等收入行列的目标。

(三)深化财政数字化改革。推进电子票据社会化应用试点,主动认领省厅“法院诉讼费收缴一体化改革”试点,推进财政电子票据在残联、教育等部门的数据共享互通,拓展浙里办票、浙里缴费、浙里捐赠等应用场景,以数字化改革促进增值化服务;申报省厅“数财五共”试点,成功入选省级大集中数据全省共享服务能力建设探索试点,进一步提升本地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开展代理银行扩面工作,对公开招标的代理银行进行系统改造。

三、聚焦“管理提标”,精打细算提升资金使用效益

(一)加强监督明确纪律规范。开展“财会监督加强年”活动,首次将“财会监督工作情况及重大问题”明确纳入《市委财经委员会会议制度》重点议题,从党委政府层面增强财会监督政治功能。深化财会监督贯通协同工作体系建设,发布重点监督绩效项目清单。严肃采购单位财经纪律,认真做好政府采购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工作。

(二)控制支出提升资金绩效。坚决落实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刚性执行“党政机关过紧日子负面清单”,全市一般性支出、“三公”经费、会议费、培训费等只减不增;深入推行“浙里报账”应用;推进“浙里基财智控应用”建设,全市惠民惠农补贴发放业务成功转接至浙里基财“一键直达”,无缝对接温州“一键达”系统,推动惠民惠农资金直兑快享。

(三)资金盘活激发存量活力。开展全市预算单位基本存款账户留存资金和往来款项的集中清理规范工作,对留存资金全面梳理、逐笔分析、分类处理,有效盘活;修订《瑞安市财政专户资金综合竞争性存放操作规程》,有序开展综合竞存和“重点工程”“共同富裕”“高质量发展”专场竞存。

四、聚焦“国企提升”,改革赋能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出台《关于开展“国企改革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意见》,深入开展“投资提量”、“融资提速”、“资产提档”、“经营提效”、“管理提质”、“环境提优”六大行动。“投资提量”方面,实施“赛马比拼”机制,将国企项目纳入全市“骏马工程”“蜗牛工程”评定范围,重点比拼“投融资完成情况”。 “融资提速”方面,成立国企投融资政策研究院,举办全市国企投融资能力提升班培训。积极推动国企有序开展项目融资工作。工投公司获评AA信用评级,成为我市首家AA级产业类公司。“资产提档”方面,出台《瑞安市国有资产资源盘活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6)》,推动各类资产资源加速注入国企。“经营提效”方面,完成招商公司等11家公司股权划转。推动设立我市首个国有独资项目咨询管理公司。新增入驻市场化基金10支。“管理提质”方面,建立包含优秀员工库、中层干部后备库和班子后备库的国有企业高级管理人才库。扩大国企市场化选聘范围,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行聘任制,实行契约化管理。指导建立任期制、契约化管理制、市场化招聘人员等绩效管理制度,指导国企建立业绩与薪酬挂钩机制、完善不胜任退出机制。

五、聚焦“防范提级”,严防严控守牢财政运行底线

(一)防范政府债务风险。实行债务“管、还、控”三措并举。实行常态化管债,通过单位、银行、财政多主体多形式检查,实现债务核查全覆盖;实行规范化还债,全面评估项目融资与收益平衡情况,规范债券项目收入归集,落实项目还本付息资金来源;实行严格化控债,加强项目必要性、可行性研究,杜绝效益不高项目。

(二)防范社保基金风险。持续深化我市企业职工社保费征缴扩面五年行动;强化社保基金预算管理,认真编制社保基金预决算报表;做好财政补助社保基金预算管理,上半年落实11.03亿元财政补助社保基金。

(三)防范基层财政风险。开展乡镇财政资金市级国库集中支付扩面,在试点成功基础上继续扩面两个乡镇开展国库集中支付;开展基层财政财务专项检查“回头看”,对被检查镇街报送的整改方案进行跟踪核实、督促落实整改;谋划财政财务专项检查计划,对存在问题比较突出的乡镇纳入重点检查对象。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