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001008003004016/2024-264925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市农业农村局
生成日期 2024-07-03 公开方式 主动公开
【工作总结】瑞安市农业农村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发布日期: 2024- 07- 03 16: 46: 49 浏览次数: 来源: 信息数据科
字体:[ ]

2024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关键一年,稳住农业基本盘,做好“三农”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对照市委十五届五次全会精神,紧扣“三化四强五争”行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工作取得新成效。瑞安市金川高山有机稻米专业合作社,成功入选第五批全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典型案例;创建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区;瑞安市《创新合作社运营模式高水平推进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被纳入全省和美乡村建设类最佳案例。

(一)抓生产保供给,“稳”的基础更牢固。一是强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供给。召开全市春耕备耕现场推进会,制定2024年粮油生产保供方案,与各乡镇(街道)签订粮食安全生产责任书,下达创建5个省级千亩片、1个百亩方任务,探索研究新品种的主要生育特征特性及其配套高产栽培技术,开展试验示范项目研究10余项,早稻播种面积9.5万亩。巩固蔬菜、生猪、水产品等重要农副产品综合产能,积极推进瓯凯奶牛场等畜禽规模场、浙江瓯飞食品有限公司生猪屠宰标准化创建。组织协调绿色健康水产养殖,新建成循环水养殖厂4家。二是强化农田保护建设。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6万亩,陶山镇省级绿色农田纳入省级示范项目。完成粮食生产工区储备区划定0.19万亩,进一步夯实粮食安全耕地基础。三是强化农业绿色发展。开展2024年科学施肥“三新”集成推进县创建申报工作,持续推进“配方肥替代平衡肥”工作,已推广配方肥4500吨。深入推进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全市建设水稻病虫害绿色防控示范区11个,示范面积为2.3万亩。有序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完成三普外业表层样点县级自验及整改工作。

(二)提质量促转型,“优”的特质更凸显。一是实施农业“双强”行动。扎实推进3个省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加大农艺农机融合示范试验,积极发展设施农业,建设提升大棚200亩。推广应用我市绿色、高质、高效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印发《关于推介发布2024年瑞安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通知》,遴选农业主导品种128个、主推技术56项和主推农业机械48类,并通过瑞安市融媒体定期、不定期发布关键技术要点。二是推进重大农业项目建设。聚力推动农业种养、农产品加工与流通、休闲农业等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持续推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滨海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马屿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建设。聚力瑞安清明早“振兴”,加强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战略合作,建设茶叶良种繁育基地。三是加快农产品优质发展。坚持“数量与质量并重”发展原则,推进绿色优质农产品持续健康发展,新增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1个,开展花椰菜绿色食品关键技术集成项目5个。顺利举办全市新春农展会,完成瑞安市土特产摸排、乡村土特产地图制作及全省乡村土特产申报,共梳理收录瑞安域内优质土特产品种74个。

(三)促改革谋创新,“进”的动能更强劲。一是深化“三位一体”综合合作改革。努力打造农村“三位一体”改革产业联合体试点单元,规范运营“三位一体”联农助农服务中心。二是开展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双激活”改革。以“景区+民宿”、“社会资本+集体经济+农创客+农户”、“非遗+旅游+民宿”等多种农房盘活模式,推进闲置农房和闲置宅基地盘活累计激活达268幢。加强农村承包地管理,全市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200985.25亩,流转率71.29%。三是有序推进“三清一促”专项整治行动。制定出台《瑞安市村办集体企业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推动加强村公司管理规范化、高效化。全面开展合同治理,实现村集体资产“零成本”进入产权中心交易,今年1-5月村集体产权入场交易额2.8亿元。全面组织开展村级工程管理建设自查,加强对村级工程各环节全程跟踪监督,指导村集体有针对性地制定整改举措。

(四)建亮点优环境,“美”的颜值更彰显。一是城乡发展同步提升。与温州市农科院三农研究中心合作,拟定《瑞安市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规划》(2023-2030),以顶层设计方案强化乡村振兴的战略引领。牵头起草我市《关于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争当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先行标兵2024年工作要点》,谋划城乡提升工程调度项目17个,开工率100%,完成投资49.1325亿元。二是人居环境全域提升。深入开展“一季一百”行动,持续落实“三级竞比”长效管护机制,巩固提升243个垃圾分类示范村,整治问题村居7个、落后村风貌村26个。改造提升桐浦镇五星级资源化处理站点,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垃圾分类为主要应用场景的“村社码”开发进度达到40%,相关经验荣获省乡村振兴最佳创新实践案例。三是和美乡村系统提升。按照“三基三主”建设内容,根据“三化九场景”重点场景打造,新建马屿瑞溪村、芳庄乡黄金岙村、仙降街道垟坑村、东山街道北龙村等四个省市级未来乡村试点,目前均已开工建设,已完成投资2.8亿元。按照串点成线、连线连片的要求,谋划打造瑞安“陶泉福地 春启桐浦”一县一带一片和美乡村示范区,涉及粮菌循环农业、现代农事服务、“瑞安清明早”复兴等16个项目建设,已完成投资22055万元。

(五)强统筹重保障,“富”的脚步更坚实。一是兜底帮扶稳增收。持续完善低收入农户动态防返贫监测机制,充分发挥住房保障、教育保障、医疗保障、产业帮扶等各方面帮扶作用,推动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帮扶转变,发放渔民生活补贴223.68万元,惠及2501人。由点扩面推广“共富合作社”试点的经验,支持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户抱团发展“中蜂养殖”等乡村产业项目,成立中蜂养殖专业合作社,吸收共计65人为第一批社员,预计年增收可达4000元以上。二是抓好培训育人才。乡村人才振兴先行县以全省最高分通过考核,起草《瑞安市现代“新农人”培育行动实施方案(2024—2027年)》,今年已入选省级乡村工匠5名,推荐上报温州市级乡村工匠20名、瑞安市级37名。组织全市各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殖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农创客”申报工作,今年已完成136名“农创客”申报,累计认定总数已达831名,申报省级农创客基地1个。三是强村富民促发展。大力推动形成市级“强村公司”引导、镇级“强村公司”主导、村级“强村公司”补充的发展格局,用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新增7个村级集体经济重大项目,预计新增村集体年收入3589万元。1-5月份,我市561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总收入11.88亿元,同比增加19.4%;经营性收入10.29亿元,同比增加20.9%。

(六)聚除险保平安,“好”的态势更明显。一是渔业安全全力抓牢。持续推进渔船安全攻坚行动,全面提升渔船安全本质水平,强化渔船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确保渔业安全生产形势稳定。累计开展执法检查516次,查处违法违规案件74件,清剿违禁网具2910顶,清剿取缔涉渔“三无”船舶230艘,相关工作排名前列。二是动物疫病全面防控。动物防疫工作有序推进,对所有规模场实行先打后补政策,重大动物免疫水平达到农业农村部要求。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模式,全市涉农乡镇街对农产品进行快速检测数量为6069个,合格率为100%。三是审批效率全面提升。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行政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上半年共受理各类农业、渔业审批件5235件,已全部提前办结,办理渔船抵押贷款24艘,贷款金额4366.9万元。实现部门间办事事项100%梳理到位,办理事项“最多跑一次”达成率80%以上,所有的登记程序合法规范,群众满意率达100%,承诺件提前办结率达100%。


【返回顶部】【打印本稿】【关闭本页】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