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
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3/2024-264957 | ||
组配分类 | 人大代表建议办理结果 | 发布机构 | 市住建局 |
生成日期 | 2024-07-0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关于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第103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
孙苗苗代表: 您在市十七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大精建精美力度 持续提升城市品质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您的建议饱含智慧、富有见地,正如建议所述,目前瑞安城市功能还存在问题短板,在城市风貌、基础配套、执法管理等方面有所欠缺。对此,我们将结合人民城市和公园城市理念,从以下三大方面推进城市品质的提升。 一、加强规划落实,塑造城市风貌特色 通过建立“规划-设计-管控”体系,将高品质的规划设计贯穿于城市建设管理全过程。 (一)精心谋划,描绘美好蓝图。完成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审批,统筹全市域规划编制管理,完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编制完善北滨江城市设计、塘下南部新城综合规划研究、滨江两岸休闲产业规划研究、瑞安市名城保护规划等,打造“一主两副四群八特”的城镇空间结构。 (二)精准定位,彰显地方特色。改造提升瑞安水产城,建设东山渔港不夜城,推进青春公园二期和南滨江景观带建设,打造外滩城市会客厅。优化瑞安东站和高铁新城布局,联动万松东路东进带、图书馆新馆、中塘河、十万亩田园、龙舟基地等,打造滨海高铁商务区。修缮利用飞云西路民国风情街等十二条街巷风貌,打造西山塔、人民剧院等文化地标。推进瑞安饭店、老县府大院等低效公建改造利用和已征收民居院落修缮利用,加快忠义街历史文化街区西延,串联忠义街、西山历史文化街区,打造玉海古城。 (三)精细执行,保障项目实施。加快落实《温州市区建筑工程“第五立面”规划管理办法(试行)》《瑞安市城市与建筑风貌管控工作实施意见(试行)》等要求,在国土空间规划、城市设计和建设项目方案编制审查过程中增加风貌专篇,强化对城乡空间格局、建筑、第五立面、色彩、城市天际线、夜景等有效管控。定期开展城市体检评估,建立健全监督机制,为项目实施保驾护航。 二、加强资源整合,优化城市宜居环境 通过持续改善城市交通、生态、生活环境,实现交通通畅便捷、生态水清湖秀、生活宜居休闲。 (一)优化城市交通环境。以序化、洁化、美化、亮化、文化和功能化提升为标准,解决一批桥头跳车、窨井跳车以及断头路问题,集中力量打造标志性“六化”精品示范路,年底前整治提升3条入温通道口及连接线、2条乡村联网道路、贯通7条“断头路”。改造现有瑞安辖区至温州客运班线,年底前新增瑞安汀田—温州附一医(南白象院区)、瑞安湖岭—温州动车南站2条城际公交线路,为城际往来群众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公共出行服务。 (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改善城市人居环境为目标,高标推进新一轮蓝天碧水净土清废降噪行动,系统推进温瑞塘河、大罗山、林垟湿地等保护开发,到2026年,省控断面Ⅰ-Ⅲ类水比例达到100%,全面建成“污水零直排区”“无废城市”。深入实施园林城市创建巩固提升工程,联动推进“五横四纵”九条绿廊、集云山休闲公园等5大郊野公园和万松山公园、烟墩山公园等8个城市生态公园建设,探索建立廊道相连、布局均衡、全龄友好的全域公园体系。 (三)优化城市生活环境。分步骤分层次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全面提升生活垃圾全生命周期管理水平,年底前全市新增省级高标准垃圾分类示范小区20个,投放点监控安装率达到80%、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率达到85%;推广环卫“一体化”保洁模式,将各辖区城市道路及背街小巷、开放式小区的保洁和垃圾清理、城市家具清洁、小广告清理等统一纳入环卫作业体系,到2026年,力争实现城镇范围内环卫“一体化”全覆盖,累计新建、提升改造街容示范街6条;坚持“一把闸刀管理”,争取实现全市亮灯率99%以上,未来三年争取投入约1000万元用于全市缺失路灯的补装。 三、加强管理创新,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强化城市规范化、精细化和智慧化管理,全面推进数字化改革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一)实施规范化管理。坚持以执法事项综合集成、执法队伍精简整合、数字赋能协同高效为改革导向,构建全覆盖的整体政府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年底前,全市“综合查一次”占比达到40%以上,县乡两级行政执法指挥中心建成并实体化运行,在城区建立执法加油站5个以上,基层智治综合应用与“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贯通事项领域达到12个以上。 (二)实施精细化管理。制定城市管理清单和责任清单,做到目标定量、责任明细、标准清晰、措施具体。建立城市管理标准评价体系和监督评价考核工作体系,对参与城市管理的职能部门和市场主体实施精准监管。 (三)实施智慧化管理。迭代升级城市运行中心和社会治理中心“两个中心”建设,着力构建“两级平台、三级应用、四级联动”社会治理与城市运行综合指挥体系。同时,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社会团体和广大市民作用,邀请社会各界献计献策,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广泛凝聚共识,助力瑞安城市品质提升。 最后,感谢您对瑞安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支持。 签发人:傅小锋 承办人:黄学鑫,联系电话:668621。 瑞安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24年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