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18/2025-275190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瑞安市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
生成日期 | 2025-01-24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瑞安市文广旅体局2024年工作总结 |
2024年以来,我局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发展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瑞安本土实际工作,全面推进文化和旅游大投资大招引计划,促进文旅资源串珠成链、文旅产品提档升级、文旅业态丰富多元,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文化供给,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全年创成文旅部夏季“村晚”温州唯一示范展示点、入选艺术“云剧场”试点、省公共文化服务“童书漂流”新场景建设试点3个省级以上试点,木活字小镇、玉海藏书楼“书阁一体”2个项目入选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成功打造瑞安龙舟文旅IP,工作成效获胡伟副省长、张振丰副省长批示。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聚力产业开发,文旅产品精彩出圈。一是龙舟IP爆款引流。推出龙舟文旅IP、龙舟之歌、龙舟宴等,吸引游客超154万人次,“瑞安龙舟”全网点击量破4亿,带动全市消费超1.5亿元,工作成效获胡伟副省长、张振丰副省长批示。10月,代表温州参赛的“龙舟宴”在浙江“百县千碗”挑战赛上获“十佳宴席奖”和“最具人气奖”。二是文旅营销率先出击。举办2024长三角百城百家旅行商瑞安文旅采购大会,签订动车团9个,签约客房2.5万间,推动住宿经济收入近千万元。举办第二届浪漫樱花季、第二十届杨梅文化旅游季等精品活动40场,市集总营收超千万。1-12月份过夜游客人数规模达590.07万人次,同比增长8.69%。三是项目建设全力加速。推进图书馆新馆、“和美云江·共富瑞安”等项目建设,桐溪景区内部提升工程现已竣工,高楼寨寮湖景区—露营基地工程进入收尾阶段。在温州旅场发大会上集中签约了文韵古城、芳庄电竞小镇项目。今年1-11月完成投资73.38亿元,排名温州第三;投资完成率达191.39%,排名居温州首位。四是旅游产品迭代升级。圣井山景区、玉海文化游览区8月份顺利通过国家4A级旅游景区景观质量评价,温州仅此2家;曹村镇成功创建浙江省5A级景区镇,为瑞安首个省5A级景区镇;马屿协山村成功创建3A景区村,平阳坑镇东源村获评全省首批金3A级景区村。 (二)聚力文脉赓续,文化名城焕发光彩。一是打造特色品牌。完善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机制,工作经验登上省竞跑者。木活字小镇项目、玉海藏书楼“书阁一体”项目成功入选省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标志性项目培育名单,11月李子柒受邀来瑞宣传活字印刷术,拓展非遗文化传播新视角、新途径。同浙警院签订瑞安藤牌舞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基地合作协议,与瑞安市职教合作挂牌成立“温州鼓词艺术传承教学基地”,瑞职教教学案例入选全省“非遗进校园”优秀实践案例公示名单,东梨夹缬等6个项目入选非遗领域省级荣誉名单。二是深化文物保护利用。全力推进文物保护“四普”工作,完成圣井山石殿、翠阴洞等8家文保单位修缮工作,实现市级文保单位监控全覆盖。完成43处地块考古前置工作,推进瑞湖高速凤岙地块、华峰中学、塘下鲍四地块,考古前置工作得到李坚书记批示肯定。创成2家省级乡村博物馆;推进省保单位心兰书社争创国保单位;积极向上争取资金512万,22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智能安防项目通过省文物局立项。三是争取上级荣誉。“小曹碎碎念”项目入围2024年国际图联图书馆营销奖,瑞安图书馆成为全省首个获得该奖项的县级图书馆。微短剧《飞扬的青春》作为温州首部乡村振兴主题网络剧,获省赛一等奖,第33届浙江电视“牡丹奖”最佳网络微短剧奖。作为温州唯一一个入选的示范展示点,瑞安承办了文旅部夏季“村晚”,还被列入文旅部国家艺术发展中心艺术“云剧场”试点、“童书漂流”省级试点,温州鼓词入选省级民间文化艺术工作创新案例。四是提升城市形象。《印心流韵》入选2024中国顶尖舞者成长计划全国作品展演(群舞组)年度参演作品,新派鼓词《年到》登上牡丹奖舞台,成功举办全国“相声小品创演提升计划”系列活动,瑞安高腔小戏《风雨苗圃》参加省第十二届群众戏曲小戏大赛获银奖,《赛龙》获浙江省第二十三届群众音乐大赛银奖。越剧《琵琶记》完成全国巡演10场,对外文化交流活动3场。木活字、蓝夹缬等非遗项目亮相央视。做好广播电视基本公共服务县级标准化建设省级试点工作,重点创新“智慧广电+公共服务”场景应用,11月底已通过省厅验收。 (三)聚力市场发展,服务监管双管齐下。一是扶持民宿产业。修订出台《瑞安市支持民宿产业发展政策》,下达2023年度民宿品牌创建奖励179.5万元。目前,全市已投用民宿特色村(群)11个,创成浙江省金宿1家、银宿5家、温州侨家乐品牌民宿7家、瑞安市等级民宿23家,培育瑞安市精品民宿14家。二是培育市场主体。平阳坑镇荣获2023浙江乡村运营十佳乡镇,创成浙江省第五批美食体验店3家,2家企业入选省第三批文旅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指导瑞安时代开元名都大酒店创成白金桂级浙江省品质饭店,瑞安国际大酒店创成金树叶级绿色旅游饭店。三是加强服务监管。建立瑞安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体系,全年开展各类专项行动达36次,共发现并整改安全隐患598个,被上级录取24例。文旅市场“执法指数”11月份排名全省11,温州第2。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今年已办理审批件110件,提前办结率达100%,窗口100%事项列入“最多跑一次”清单,100%实现跑零次,100%实现网上办、掌上办。 (四)聚力党建引领,强化人才队伍建设。围绕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等重要内容,组织各类学习超百次,涵盖党员近两百人次。推动机关党建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党员先锋队下沉文旅项目一线,开展“书记办实事”活动,完成5个书记办实事项目。深化廉政建设,提醒、督促领导干部落实“一岗双责”主体责任、做好谈心提醒教育和网格化平台录入工作。组织党纪法规培训,邀请市纪委派驻组组长讲授党风廉政专题党课,警示全体党员严守纪律底线。 二、2025年工作计划 2025年,瑞安市文广旅体局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旅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立足瑞安实际,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为导向,突出守正创新、变革重塑、项目为王,推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一)全域统筹,高质量铸就旅游格局。加强旅游景点串珠成链。优化全域旅游产业发展布局,提升全域旅游设施配套和服务水平,推动4A景区改建争创和提质升级,整合各类景区、景点、景区村、特色村,变“盆景”为风景。发挥各景区优势,推出过夜游、研学游、S2线主题游等全域精品旅游路线十余条,打造更加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加强文旅资源链接。深化“瑞安--洞头”跨县域“跳岛游”合作联动,整合洞头列岛、南麂岛、北麂岛等岛屿资源,实现东海“环岛游”、“跳岛游”,打造“遨游东海”风情之旅。聚焦“低空+文化旅游”,以平阳坑、高楼为中心构建“低空旅游圈”,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参与低空经济建设,深化寨寮青空无人机配送项目,提升旅游市场活力。加强旅游市场推介。以“山海画卷·书香瑞安”品牌为引领,加强对市外、省外目的地开展精准文旅营销推介,挖掘潜在游客,提供优质服务,尤其是福建、江苏、上海等重要客源地。面向市外游客开展定向优惠门票政策、住宿政策,向长三角地区旅游联盟、旅行社发布地接组团奖励政策,鼓励外地旅行社来瑞安,以优惠促消费,提升瑞安游吸引力。 (二)供给升级,全方面激活产业动能。注重重大项目牵引。加快推进环寨寮湖开发项目、北麂全域旅游开发项目、平阳坑航空枢纽度假中心等重大产业项目招引进度;加快推进“陶泉福地”、“云江悠境”旅游精品带项目建设,打造一批以奇云实景电竞项目为首的高能级旅游吸引物,争取打造旅游新爆点。注重精品民宿培育。培育打造有文化内涵、设计个性、注重细节的“小而美”、“小而特”、“小而精”的精品民宿,扶持曹村小屿坑、芳庄黄金坳等民宿村群建设。2025年争创1家浙江省等级民宿、2家浙韵千宿、2家温州市“侨家乐”品牌民宿。注重新兴业态培育。积极培育沉浸式体验、数字化旅游、康养旅游、乡村微度假等新兴业态,引入VR/AR体验、低空飞行、场景化演艺等新兴元素,开发云旅游、云展览等旅游消费新场景,推动旅游行业向现代化、品质化转变,迭代升级文旅市场供给。 (三)业态融合,深层次赋能经济增长。做强本地文旅品牌。持续培育打造“玉海历史文化游览区”爆款产品,持续扩大“浙派好礼 瑞城有礼”“瑞城佳肴”“百县千碗”等文旅消费品牌影响力,激活文旅市场经济活力。做优乡镇文旅品牌。深入推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持续打响高楼杨梅、桐浦樱花、芳庄漂流、陶山瓯窑等十大乡镇文旅品牌活动;持续挖掘本土特色传统文化项目,打造木活字、蓝夹缬、瓯窑等多个可持续发展的“非遗+”特色文旅活动。做大体育赛事品牌。充分发挥本地人文、地理资源优势,聚焦龙舟、拉力赛、围棋定段赛等热门赛事,打造“体育+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的新路径。对接国企、私企等中大型企业,通过合作举办、参与承办等方式开展音乐节,马拉松等各类赛事活动,大力支持赛事品牌形成。 (四)品牌塑造,多维度展现瑞安形象。打好“千年梨墨·高明故里”文化牌。充分挖掘瑞安高明故里文化内涵,推进南戏演艺中心、乡镇基层文化站等设施建设,创复排一批戏曲名段名剧,实施南戏走出去,把瑞安故事带向全国。推进省级文化基因激活工程、省级文化创优试点工作,实现文化助力旅游与文物、非遗等深化融合,打造“木活字小镇”和木活字产业园,打响木活字文化品牌,加快形成一批具有瑞安特色的标志性成果。打好“艺韵瑞安·舞动瑞安”文艺牌。加强文艺精品创作,通过赛事、招募、比选等措施,打造一批精品文艺,争取2025年获国家级奖项1项、省级10项(件)以上,推动文艺精品创作再上新台阶。注重营造全民参与、全民宣传的文化氛围,计划开展优秀作品巡展、鼓词送下乡、艺术集市进民宿等文化惠民活动近千场,让全民共享文化盛宴。打好“千年文脉・文韵古城”传承牌。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传承,借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契机,全面掌握不可移动文物资源情况,落实22处省级以上文保单位智能安防项目,实现全市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监控全覆盖。推进“民办博物馆之城”建设,开展民间收藏馆、非遗展示馆、产业资源馆等场馆建设,争取明年建成2家省级乡村博物馆,年底非国有博物馆全市达到26家。 (五)生态构建,大力度维护市场秩序。构筑新业态监管体系。建立瑞安市旅游新业态项目安全监管体系,进一步明确旅游新业态安全监管权责,保障经营单位和游客合法权益及人身安全,规范市场秩序,促进旅游新业态项目健康有序发展。强化专项执法打击。贯彻落实“三色”督办工作机制,推进规范化执法体系,针对全市高危体育项目、新业态旅游项目、景区、非法出版物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行动,筑牢文、广、旅、体等多领域安全生产底线。做好行政审批服务。细化量身定制“提前跑一次”、“上门收件”等个性化服务,切实推行智慧审批,让业务“线上跑”代替群众“腿上跑”,真正实现跑零次,网办率达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