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001008003004074/2025-279274 |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安阳街道 |
生成日期 | 2025-04-11 | 公开方式 | 主动公开 |
安阳街道2024年总结及2025年计划 |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招商引资,推进经济建设。一是集体经济质效双增。2024年度村集体经济总收入4.7亿元,经营收入3.41亿元,考核指标全市前三。实体经济3项指标同比增长,4项指标超额完成,其中限上批发销售额159.24亿元,增速居全市前列,其他盈利性服务业营收6.43亿元,增加值1.71亿元。二是招商成果量质齐升。围绕优化本土汽车产业集群、强化总部招引实施专班精准招商,赴北京、上海、南宁等地开展招商考察活动,谋划国信汽车产业园区、瑞安贸易总部等6个重点项目。三是优质项目加速着陆。瑞安智算科创中心一期项目落地,总投资1.8亿元;红旭汽车园完成实体场景布局,入驻奔驰、理想、蔚来等知名汽车品牌。 (二)攻坚克难,推动城市升级。一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推动杨家桥、筼筜桥和十八家文化活动场所落地,解决西垟经合社四合一项目、西岙和上山根老人公寓等工程的审批问题;瑞湖高速完成临时借地22亩政策处理;S3线完成4宗企业与5宗村集体资产的非住宅拆迁政策处理工作。二是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瑞湖高速排摸迁移坟墓1600余穴,安阳段顺利进场施工;暗河工程完成大桥停车场和泡沫塑料厂共计4.3亩腾空拆除,推动总投资2亿元项目进场施工。三是拓展城市文化版图。建成仙桥社区15分钟文化圈,辖区文化圈覆盖率达93%;创成浙江省乡镇街二级示范综合文化站,全年开展各类文化活动700余场。 (四)化解矛盾,筑牢安全防线。一是化解历史遗留问题。完成商城大道69号国有资产清算评估结余工作,并与下岗职工签订终止协议,获群众锦旗致谢;完成红星经合社鑫泰热处理厂原拆原建项目,化解塘根经合社与原公园指挥部房屋起诉纠纷。二是全面排查安全隐患。排查各类重点场所1.5万余家,闭环整改隐患2090条;深入实施破窗行动,开设逃生窗口520个,障碍物拆除面积共4300㎡。 (五)以人为本,厚植福祉根基。一是社区改造更加优化。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进源小区改造工程顺利完工,阳光小区、丹桂苑等3个小区进入验收收尾阶段;打造未来社区2个,华瑞社区已进入验收阶段;建成邻里食堂11家,创成瑞安市唯一一家五星级城市驿站,建成瑞安市首个“网约配送员友好小区”。二是文明创建更有品质。打造“一社一品”“安驿家”活动品牌,推出“幸福邻声”、“红色星期天”、节日节点等系列活动930余场,服务对象超8万人次。三是涉老服务保障更实。累计建成老年食堂11家,服务对象超8万次,为80周岁以上老人提供居家配送服务8千余次。制定七条小区“两委”激励政策,健全“幸福‘议’站”工作机制,解决169件民生小事。 (六)夯实党建,凝聚团队力量。一是阵地建设更加稳固。系统推进17个小区(社区)“共享社·幸福里”创建工作,创成温州市四星五星级样板单元10个,总数居全市首位,成功打造“1+3”省级红色根脉强基示范单元矩阵。二是队伍建设更加优化。组建(换届)小区党组织数102个,其中56个小区业委会党员比例超50%,小区党建工作经验获市委书记李坚批示肯定;搭建“话桑论坛”,邀请青年干部、村社干部发言交流,比学赶超促进步;配强村社队伍,销号瑞安市“问题”村居1个,提拔社区干部16人,“一肩挑”调整2人。三是意识形态建设更加完善。开展“六走遍、六必清”、大走访、“四访四问”活动;加强党建舆论引导,全年撰写新闻报道163篇,获温州级及以上媒体刊发15篇。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招引优质项目。持续以“产业提振、招引提效、服务提标”为抓手,推动落地浙南首家集医疗、教育、科研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化口腔专科医院,谋划引进大型婚礼艺术网红打卡中心等亿元产业项目。 (二)盘活存量土地。全力化解一批历史遗留问题,聚焦周湖、西岙、双岙、下沙塘等经合社现存闲置地块,以土地出让和村民自建相结合的模式全面盘活辖区内批而未供、供而未用低效土地。实施十八家工业区、西垟工业园两个老旧工业区共57家企业109亩拆迁改造。 (三)实施改造提升。全面提升城区道路通行品质,谋划实施瑞祥新区道路网工程,推动院士路、文庄路、卓敬路等重要交通干道完成改造提升。激发塘河月光经济带活力,以宋代历史古桥白岩桥作为起点,实施东门古渡安阳主塘河段建筑立面改造和景观提升;无缝连接城隍庙团块与丰湖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工程,打造富有文化底蕴的特色商业圈。 (四)提升人居环境。破解资金难题,争取启动安阳街道河道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统筹推进安阳片区杨家桥河、拱瑞山河等10条重要河流干道清淤工程,治理总长度达13千米。开工上山根老人公寓项目,持续推进望江菜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程,顺利验收进源小区老旧小区改造、西岙村养老服务中心和十八家文化活动中心等建设项目。 (五)推进基层治理。以支部业委交叉任职模式实现小区业委会一肩挑,探索建立物业服务考评量化机制,试点推行物业小区“红黑榜”制度,完成15个四类小区和6个重难点小区换届工作;健全“五包一”工作机制,稳步收官56个小区业委会组建工作。 (六)加强阵地建设。申报风荷社区为全国文明单位(社区类),培育育才社区为全国文明单位(社区类);文化阵地工作出新出彩,广场社区申报入选浙江省“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创新案例,祥和社区创成温州五星级儿童友好社区荣誉,另创建温州四星级儿童友好示范社区1个,完成儿童友好社区提星任务3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