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瑞安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双十条”的通知 | ||||
|
||||
各功能区管委会、各乡镇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市各有关单位: 《瑞安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双十条”》已经市政府第5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瑞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5年5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瑞安市金融支持高质量发展“双十条” 一、“支持金融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意见 1.实施党建强基铸魂行动。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加强金融党建的工作部署,成立金融业功能性党委和金融业联合会,制定出台地方金融党建联建工作机制。金融机构因地制宜创建“党建+金融”服务品牌,打造金融党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示范点、党员先锋示范岗。(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市委社工部) 2.构建良性金融生态体系。制定出台银行业自律公约,明确规范银行机构在金融服务、收费机制、信息披露等核心业务板块的执行标准,遏制采用不正当手段争夺客户资源的行为;央地协同完善地方金融组织监管,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全面防控金融风险,有效维护银行业市场的公平竞争秩序。(责任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人民法院、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3.搭建人才交流互动平台。注重金融人才的锻炼与培养,建立政银企人才交流学习机制,提升人才综合能力,推动金融部门与金融机构、国企协同发展,实现互利共赢。(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4.完善考核结果运用机制。优化财政资金竞争性存放机制,强化金融机构(组织)综合考核、银行业指标比拼晾晒结果运用。引导国企加大科学用信力度,将国企用信进度纳入国企考核内容,并适当提高考核权重。(责任单位:*市财政局〈国资办〉、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5.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打通政银企信息壁垒,努力打造融资信息集成平台,创新推广“个体码上贷”、“科创指数贷”、全链条企业“数据得贷”等应用场景,助推银行机构实现全流程数字化办贷创新模式。发挥部门、乡镇(街道)优势,常态化开展银企对接会,促进“资智融合”。(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大数据管理中心、市发改局、市科技局、市市场监管局、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各乡镇〈街道〉) 6.实施域外拓贷行动。相关部门、乡镇(街道)主动发掘在外瑞商、商会资源和侨胞侨团资源,梳理建立域外融资需求清单和金融机构专属信贷产品清单,帮助符合条件的银行机构积极开展域外展业,寻找新的贷款增长点。(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委统战部、市投资促进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7.实施融担增信护航行动。完善政策性融担尽职免责机制。积极发挥融资担保体系对小微企业贷款增信作用,全年新增担保业务5亿元以上,其中政策性融担机构批量担保业务总额提高至2亿元,单笔单户担保额提高至1000万元。(责任单位:*市国发集团、市财政局〈国资办〉、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8.实施基金集群强基行动。完善基金联审机制、容错免责机制,激发基金投资活力;围绕汽摩配、新材料、高端制造等领域,发挥政府产业基金引导作用,争取组建头部企业主题基金,吸引更多民间资本参与重大项目建设,构建“投早、投小、投硬科技”的创投生态,助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责任单位:*市国发集团、市财政局〈国资办〉、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9.推动保险证券高质量发展。加大政保合作力度,鼓励保险机构多途径参与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服务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数字经济、乡村振兴、社会治理提升等领域为突破点,提质扩面各类险种,满足多元化市场需求,加强行业监管,规范市场,防范无序竞争。实施券商服务评价机制,评价结果抄送企业总部与上级监管部门。(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10.健全尽职容错免责机制。加大监管政策支持力度,加强监管正向激励,对积极践行国家普惠金融政策的银行机构,提高不良资产容忍度;将落实相关政策情况纳入非银行金融机构监管评级相关评分要素。(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二、“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十条举措 1.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围绕金融“五篇文章”,争取2025年末科技型企业贷款余额超350亿元、制造业贷款余额超900亿元;探索开展产业链金融,推广“科创指数贷”、“气候贷”、新居民积分贷等产品,丰富养老金融产品,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质效。(责任单位:*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2.推动上级增量政策落地。积极对接人行温州市分行,抓住“两重”“两新”重点领域、重点项目货币政策窗口机遇,向上争取更多的金融政策、要素资源、创新试点和创新产品落地瑞安,推动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持续投放,对清单内的主体授信超8亿元。(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科技局、市民政局、温州市生态环境局瑞安分局) 3.持续推进金融专员机制。着力解决轻资产、初创期创业主体的融资需求,力争全市普惠型小微企业余额、户数保持正增长。持续推进小微主体金融增值服务“六大行动”、“百名行长走千企”活动等,完善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持续推进首贷培植行动,全年新增企业首贷户700户以上。(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发改局、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4.健全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确保合规房地产项目“应进尽进”;指导推动银行机构加大对“白名单”项目的支持力度,提高授信审批和放款效率。(责任单位:*市住建局、*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各乡镇〈街道〉) 5.推动涉农共富产品提质扩面。完善归集涉农主体信用信息,强化信用评级工作,迭代“信农指数”快银行数智平台,开展平台数据融合共享,评定信用村(社)5个以上。打造“三位一体”共富银行,满足涉农主体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地方特色涉农保险产品开发力度。依托瑞安花椰菜、水稻等农业产业链,构建“金融链长制”,争取打造规范化农业产业金融链样板5个以上。(责任单位:*瑞安农商银行、市农业农村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供销联社) 6.支持外贸企业稳健发展。为外贸企业提供融资、结算、保险、咨询等综合金融服务,加强外贸企业信贷支持,指导金融机构设立贸易专项信贷额度20亿元。加强小微外贸融资政银担保合作,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名单内的外贸企业给予担保费率0.5%/年及以下,推进出口信用保险提质扩面。(责任单位:*市商务局、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瑞安金融监管支局、瑞安农商银行) 7.加大对企业上市金融服务。充分发挥金融顾问团的专业优势,为上市、拟上市企业提供行业分析、投资融资、并购重组等全方位金融服务;强化对云江基金港的上市资源导入、并购服务功能等考核导向,引导基金投向本地优质企业,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全年争取新组建1只母基金,投资或招引落地项目4个及以上。(责任单位:*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市政府办公室〈“两个健康”办〉、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市财政局〈国资办〉、市国发集团) 8.完善金融风险帮扶机制。持续推进中小微企业“无还本续贷”政策,支持符合条件贷款“应续尽续”,不得盲目抽贷、压贷、断贷;推动困境小微企业帮扶制度集成改革,助力企业重整再生或及时退市出清。(责任单位:*市人民法院、*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市财政局〈国资办〉、市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9.提升保险服务实体效能。全面贯彻落实保险“新国十条”的统一部署,加强政策的宣传解读;探索开发和推广农业保险、个人养老保险等创新项目;积极争取上级监管部门、保险机构总部与我市开展战略合作,争取更多保险改革创新事项先行先试和政策支持落地瑞安。(责任单位:瑞安金融监管支局) 10.加强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持续推进小额金融纠纷多元化解“1+X”工作机制落地;压实机构主体责任,督促完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体制机制,提升基层机构消费者保护意识。持续推动“志愿+”教育宣传网格化机制,加强与地方媒体公益宣传合作,提升公众素养。(责任单位:*瑞安金融监管支局、市人民法院) 本政策自2025年7月1日起开始施行,有效期为一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