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下里特工疗车间助力残障群体共富 | ||||
|
||||
5月23日9时,小谢准时踏入位于塘下镇的浙江里特机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的工疗车间。完成签到、量血压等一系列晨检流程后,他崭新的一天正式拉开帷幕。 日前挂牌成立的里特工疗车间,是瑞安市首个工疗车间。该车间总面积达800平方米,内部功能分区完备,既有工作区域,也设有生活和康复区域。 1999年出生的小谢是一名肢体残障人士。在工作区域,他熟练地组装着零件,向记者展示成品时,眼中闪烁着光芒:“曾经很长一段时间,我和许多小伙伴一样,对未来充满迷茫。但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技术,更找回了自信,还结识了许多朋友。” 目前,工疗车间共有14名残障员工,他们的残障类型涵盖重度肢体、精神、智力等多个类别。曾经,这些残障人士因身体或心理障碍被困于家庭,如今他们在流水线旁专注作业,在乐器前舒展身心,在棋盘边从容对弈,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人生舞台”。 走进工疗车间的休息区,动感单车、乒乓球桌等健身器材与古筝、架子鼓等乐器有序摆放,一旁的心理咨询室随时为残障员工敞开大门。残障员工9时签到,15时30分下班,工作之余既能获得细致生活照料,又能参与丰富的文娱活动。 “这里就像是为他们搭建的温馨港湾。”里特工疗车间负责人赵伟斌说。这里实行封闭式管理,配备3名专职管理人员,全方位保障残障员工的工作与生活。企业为残障员工缴纳五险并按时发放工资。这份稳定的保障,不仅改善了他们的生活,更让他们在劳动中实现了自我价值。 在休息区,记者遇到了正在下棋的小陈。他笑着说:“以前总觉得自己和别人不一样,特别自卑。现在在这里,我觉得自己也是对社会有用的人。” 对企业而言,共建工疗车间意义深远。“这既让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享受政策红利,又能助力残障人士实现高质量就业,推动社会效益与企业价值的双向提升。”浙江里特机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 市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李云哪介绍,工疗车间“政府主导、企业参与、社会协同”的创新模式,将就业帮扶与康复服务融合,为残障群体搭建起“尊严实现、价值创造、梦想启航”的综合性平台。市残联将持续整合社会资源,推广工疗模式,让更多残疾人通过劳动赢得尊严、共享发展成果。 “里特工疗车间的落地,将塘下的产业优势与助残事业深度融合,开创了以工疗促进就业、以就业带动共富的新范式。”瑞安高新区党工委委员蔡海静表示,下一步,塘下镇将充分发挥产业优势,吸引更多企业以商业之力托举社会责任,让这份温暖从塘下延伸至更广阔的天地。(记者 黄丽云 特约记者 徐洪娒) |
||||